- 年份
- 2024(7350)
- 2023(9944)
- 2022(8061)
- 2021(7286)
- 2020(6363)
- 2019(14025)
- 2018(14040)
- 2017(27193)
- 2016(14540)
- 2015(16216)
- 2014(16191)
- 2013(16194)
- 2012(14607)
- 2011(13053)
- 2010(13577)
- 2009(13036)
- 2008(13156)
- 2007(12122)
- 2006(10831)
- 2005(9814)
- 学科
- 业(85036)
- 济(71309)
- 经济(71229)
- 企(68484)
- 企业(68484)
- 管理(58134)
- 农(44772)
- 方法(33100)
- 农业(29869)
- 业经(27828)
- 数学(25614)
- 数学方法(25273)
- 财(20838)
- 技术(19905)
- 务(16517)
- 财务(16488)
- 财务管理(16478)
- 企业财务(15574)
- 中国(15125)
- 策(14368)
- 制(13955)
- 和(13233)
- 划(12743)
- 理论(12639)
- 技术管理(12097)
- 体(11533)
- 贸(11293)
- 贸易(11287)
- 易(11036)
- 经营(10848)
- 机构
- 学院(223377)
- 大学(212890)
- 济(98012)
- 经济(96382)
- 管理(96291)
- 理学(83461)
- 理学院(82828)
- 管理学(81526)
- 管理学院(81140)
- 研究(66938)
- 中国(54846)
- 农(52368)
- 京(43754)
- 财(40914)
- 科学(40194)
- 农业(39804)
- 业大(37983)
- 江(35156)
- 所(33896)
- 财经(32964)
- 中心(32317)
- 研究所(30538)
- 经(29868)
- 经济管理(28806)
- 经济学(27926)
- 州(27496)
- 北京(26711)
- 商学(25838)
- 商学院(25621)
- 经济学院(25452)
- 基金
- 项目(147546)
- 科学(118502)
- 研究(109491)
- 基金(108600)
- 家(93352)
- 国家(92388)
- 科学基金(81770)
- 社会(72483)
- 社会科(68556)
- 社会科学(68536)
- 省(60869)
- 基金项目(57505)
- 自然(52285)
- 自然科(51047)
- 自然科学(51038)
- 自然科学基金(50163)
- 教育(48063)
- 划(47774)
- 编号(45235)
- 资助(43832)
- 业(36318)
- 创(34311)
- 成果(33354)
- 发(32879)
- 部(32865)
- 重点(32082)
- 创新(31218)
- 国家社会(30164)
- 农(30010)
- 制(29300)
- 期刊
- 济(116120)
- 经济(116120)
- 研究(57346)
- 农(55925)
- 中国(43887)
- 农业(37996)
- 管理(37270)
- 财(33059)
- 科学(31917)
- 学报(30810)
- 业经(26762)
- 技术(24274)
- 大学(24194)
- 学学(23349)
- 业(19838)
- 融(19750)
- 金融(19750)
- 技术经济(16160)
- 财经(16002)
- 经济研究(15772)
- 问题(15603)
- 教育(14740)
- 经(13836)
- 农村(13668)
- 村(13668)
- 农业经济(13529)
- 世界(12495)
- 资源(11957)
- 统计(11885)
- 策(11831)
共检索到330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素英
节水型技术对农业水资源的替代北京农业大学李素英一、我国农业水资源及稀缺程度我国农业水资源,虽然不能从价格指标上反映其是否稀缺,但是我们可以从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对比及其在分布上的特点看出我国水资源,特别是农业水资源的稀缺程度。1.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但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水根
通过对北京西郊农场节水型农业示范区地下水资源的调节计算,建立了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并得到了不同年份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用此模型预测了2010年的地下水动态。预测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按现在的开采水平到2010年地下水水位理深将达54.2m;节水灌溉可明显减缓地下水水位的下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燕,张洪
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化肥施用量相对减少这一趋势的探讨 ,分析了我国农业化肥施用现状 ;并通过对作物秸杆作为燃料获取能量与生产化肥所消耗能量的对比 ,说明从节省能量的角度来看 ,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指出在我国要实现肥料间的替代 ,首先要解决农村生活燃料的替代问题。揭示出资源间的连锁替代是我国实现有机农业的关键
关键词:
资源 营养元素 化肥 燃料 连锁替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锐
论技术对农业稀缺资源的市场化替代中共郧阳地委党校张锐引言由于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稀缺,人口增长及技术落后等因素,导致资源生产总量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长期以来制约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子。为了缓解资源存量不足和要求有限资源存量的生产能力的扩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云 李素英 王德海
我国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稀缺,人口增长及技术落后等因素导致的资源生产总量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曾是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约束。为了缓解资源存量不足和要求有限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贤赵 康绍忠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节水农业的发展概况 ,总结了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辩证地分析了我国节水农业出现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节水农业 技术体系 高新技术 常规技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乔聚玲 刘芳
本文立足于山东省的实际,以2003年作为水平年,基于大量的统计数据,由比分析了山东省农业的用水现状,并进行了农业节水潜力分析,还通过公式推算出了山东省农业用水的年节水潜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多年工作实践与研究,提出了构建节水型农业的体系框架,从工程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等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同时,还从完善管理机构、创新节水制度、强化政策法规等方面探讨了构建节水型农业体系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节水型农业 体系框架 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其友
建立节水型农业体系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节水型农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加快我国节水型农业发展步伐,建议采取六项节水农业行动,并提出了我国近中期节水型农业的区域布局重点和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其友
建立节水型农业体系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节水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实施六项节水农业行动,以加快我国节水农业发展步伐,并提出了我国近中期节水农业的区域布局重点和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水资源紧缺在我国不是哪个行业哪个地区局部性的问题,而是关系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全局性的工作,必须树立“全民节水意识”,以节水为前提,把蓄、调、拦及调整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结合起来,构造一个“节水型”的社会经济体系;节水农业内容应更加广泛,不仅要节水,而且要增产、增地、增效,节水农业有其发展的阶段性、地域性和多样性,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无须都搞一种模式;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合理的水价政策和管理方式,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落到实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水资源危机与节水高效型农业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是人均水资源相对匮乏的贫水国家,水资源紧缺已严重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对水资源危机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近来虽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对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继承 游保全 汪立刚
通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背景和技术基础分析 ,根据我国区域光热、水土资源特点 ,以提高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目的 ,以提高土地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 ,研究提出了抗旱型、立体型、设施型、复合型、免耕型和集水型等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模式 ,为今后建立我国不同特色的集约高效节水型农业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
关键词:
节水 节水农业 水资源 可持续农业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其友 宫连英 薛志士
本文以华北平原为例,对节水型农业分区指标系统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确保分区指标的科学性、系统性,提出了包括①指标设置—系统分析;②指标选择——变异性和独立性分析;③指标提取—主成分分析;④指标权重—特征根法等处理在内的节水型农业分区指标系统构建基本程序和方法
关键词:
节水型农业,分区指标,华北平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高宝 胡恒觉 黄鹏
通过分析河西绿洲农业区光能、土地、水、矿藏资源优势,对该区的粮食生产力、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生产力进行了估算,指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河西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建设高标准永久性农田、开发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节粮型商品化牧业基地、兴工致富、兴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促进农业由劳动集约向资本和技术集约转变。
关键词:
绿洲 集约持续农业 节水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