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6)
- 2023(8638)
- 2022(6965)
- 2021(6258)
- 2020(5290)
- 2019(11614)
- 2018(11582)
- 2017(23010)
- 2016(12256)
- 2015(13513)
- 2014(13386)
- 2013(13474)
- 2012(12190)
- 2011(10859)
- 2010(11353)
- 2009(10832)
- 2008(11108)
- 2007(10435)
- 2006(9577)
- 2005(8659)
- 学科
- 业(81643)
- 企(65360)
- 企业(65360)
- 济(58692)
- 经济(58617)
- 管理(50950)
- 农(44568)
- 农业(29855)
- 业经(27312)
- 方法(21648)
- 财(20282)
- 务(16049)
- 财务(16037)
- 财务管理(16026)
- 技术(15577)
- 企业财务(15122)
- 策(14509)
- 数学(14389)
- 数学方法(14309)
- 制(14072)
- 中国(13672)
- 划(12006)
- 体(11549)
- 和(11052)
- 经营(10783)
- 企业经济(10576)
- 贸(10407)
- 贸易(10400)
- 地方(10337)
- 理论(10208)
- 机构
- 学院(184596)
- 大学(172509)
- 济(84110)
- 经济(82659)
- 管理(80896)
- 理学(69539)
- 理学院(69046)
- 管理学(68424)
- 管理学院(68093)
- 研究(54302)
- 中国(46677)
- 农(44121)
- 财(37077)
- 京(34756)
- 农业(33046)
- 江(30193)
- 业大(29673)
- 科学(29319)
- 财经(28854)
- 所(26206)
- 中心(26086)
- 经(26014)
- 经济管理(24994)
- 州(23263)
- 经济学(23127)
- 研究所(23111)
- 商学(22356)
- 商学院(22190)
- 北京(21063)
- 经济学院(20944)
- 基金
- 项目(114713)
- 科学(93217)
- 研究(89748)
- 基金(84389)
- 家(70498)
- 国家(69638)
- 科学基金(62763)
- 社会(60199)
- 社会科(56760)
- 社会科学(56742)
- 省(47762)
- 基金项目(45110)
- 教育(38499)
- 自然(38334)
- 编号(38296)
- 自然科(37495)
- 自然科学(37489)
- 自然科学基金(36904)
- 划(36452)
- 资助(32644)
- 业(31974)
- 成果(28762)
- 创(27485)
- 发(26790)
- 农(26548)
- 部(25753)
- 制(25122)
- 创新(24626)
- 国家社会(24337)
- 重点(24308)
- 期刊
- 济(107142)
- 经济(107142)
- 研究(50904)
- 农(49706)
- 中国(38130)
- 农业(33362)
- 管理(32601)
- 财(31008)
- 业经(26219)
- 科学(23767)
- 学报(20153)
- 融(19938)
- 金融(19938)
- 技术(17801)
- 大学(17361)
- 业(17181)
- 学学(17041)
- 问题(14359)
- 经济研究(14181)
- 财经(14122)
- 农村(13810)
- 村(13810)
- 农业经济(13732)
- 技术经济(12361)
- 经(12199)
- 教育(12138)
- 世界(11867)
- 现代(10632)
- 商业(10476)
- 经济问题(10426)
共检索到283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其友
(1)2030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6亿顶峰,水资源承载力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届时水资源缺口将由现在的400亿立方米扩大到4000亿立方米;(2)21世纪生物节水技术将逐步取代当今工程节水技术的主导地位,形成以生物节水为中心的节水农业系统;(3)灌溉农业类型区推广主体功能为提高灌溉水有效性、稳定灌溉面积和灌区粮食总产的“输水工程+常规节灌+水价控制”节水农业模式,旱作农业类型区推广主体功能为提高降水生产效率、抗旱灌溉和增加旱作区粮食总产的“集水工程+现代喷微灌+农艺措施”节水农业模式;(4)启动灌溉水市场是节水农业可持续推进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其友
(1)预测到2030年我国水资源缺口将由现在的400亿立方米扩大到4000亿立方米;(2)21世纪生物节水技术将逐步取代当今工程节水技术的主导地位,形成以生物节水为中心的节水农业系统;(3)灌溉农业类型区推广主体功能为提高灌溉水有效性、稳定灌溉面积和灌区粮食总产的“输水工程+常规节灌+水价控制”节水农业模式,旱作农业类型区推广主体功能为提高降水生产效率、抗旱灌溉和增加旱作区粮食总产的“集水工程+现代喷微灌+农艺措施”节水农业模式;(4)启动灌溉水市场是节水农业可持续推进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欢欢 孙占学 高柏
针对华北平原可持续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MIKE SHE模型和SD模型耦合的方式,设定现状保持、农业节水和南水北调等3种情景,模拟2014~2028年农业节水和南水北调对华北平原可持续水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业节水的实施对华北平原可持续水管理有一定影响,模拟期末的缺水指数下降15.8%,非充分灌溉和减少灌溉量分别使得地下水储量恢复约0.06和0.12 m;(2)南水北调显著降低缺水指数(下降50.7%),地下水水位和含水层储量出现较大的恢复(含水层储量恢复1.12 m);(3)华北平原短期内无法解决缺水问题,但通过多种途径结合,倡导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引入区域外的水,可以有效地缓解华北平原的缺水问题,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其友,唐华俊,陈尔东,刘佳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非农产业和城市大量挤占农田和水资源之势难以逆转,以水土为中心的农业基本资源短缺将是21世纪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长期面临的基本制约因子。研究我国农业基本资源可持续利用分区,因地制宜选建高效持续的农业资源利用区域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继承 游保全 汪立刚
通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背景和技术基础分析 ,根据我国区域光热、水土资源特点 ,以提高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目的 ,以提高土地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 ,研究提出了抗旱型、立体型、设施型、复合型、免耕型和集水型等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模式 ,为今后建立我国不同特色的集约高效节水型农业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
关键词:
节水 节水农业 水资源 可持续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志强
本文分析了河西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成因 ,认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人口压力破坏了干旱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机理 ,导致区域的水、土、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使区域生态环境劣变。对此 ,文章提出了河西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西地区 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 可持续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卫国 黄铁平
本文在阐述了中南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和节水潜力,以及节水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思想认识、规划协调、投入、技术研究、种植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诸方面,提出发展节水农业是中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
中南地区 节水农业 节水潜力 可持续农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道龙 罗旭
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农用水资源严重短缺 ,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必须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本文阐述了未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节水任务 ,分析了影响节水发展的制约因素 ,提出了促进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水资源 节水高效农业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其友
建立节水型农业体系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节水型农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加快我国节水型农业发展步伐,建议采取六项节水农业行动,并提出了我国近中期节水型农业的区域布局重点和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其友
建立节水型农业体系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节水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实施六项节水农业行动,以加快我国节水农业发展步伐,并提出了我国近中期节水农业的区域布局重点和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旺盛
本文简要回顾了可持续农业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过程,讨论了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及其实质,并结合我国农业实际,探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及对策。
关键词:
可持续农业,中国,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甘师俊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及其基本属性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发展观,以其崭新的发展内涵和发展模式而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并被付诸于具体实践。可持续发展的产生,首先是人类对历史发展经验的总结,即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其次,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荆宇
可持续农业既不是传统农业的复古,也不是生态农业或自然农业的继续,更不是对常规现代农业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现代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过渡过程中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是现代技术与资源开发应遵循的新的发展观和决策观,从其思想分析,可持续农业包含了现代化农业的全部内涵,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因此,可持续农业实质上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现代意义上的可持续农业就是持久的现代化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萌山
我国缺水严重、受旱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地下水污染严重,但在发展节水农业中探索出了有效模式,如膜下滴灌、全膜覆盖、适应性结构调整、喷灌、集雨窖、深松整地、湿润灌溉、坐水种等。"十二五"应把发展节水农业作为重要举措,建立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出台农业节水重大技术补贴政策,增加节水农业设施投入,建立应变型种植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