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47)
- 2023(18234)
- 2022(15476)
- 2021(14450)
- 2020(11964)
- 2019(27277)
- 2018(27204)
- 2017(51711)
- 2016(28478)
- 2015(31803)
- 2014(31741)
- 2013(31213)
- 2012(28756)
- 2011(25928)
- 2010(25696)
- 2009(23646)
- 2008(23114)
- 2007(20530)
- 2006(18110)
- 2005(15593)
- 学科
- 济(114156)
- 经济(114017)
- 业(80387)
- 管理(76037)
- 企(58430)
- 企业(58430)
- 农(52048)
- 方法(50106)
- 数学(43324)
- 数学方法(42898)
- 农业(34506)
- 中国(30171)
- 业经(29353)
- 财(28132)
- 学(26313)
- 地方(24121)
- 制(22655)
- 贸(20364)
- 贸易(20358)
- 易(19715)
- 理论(18946)
- 技术(17488)
- 体(17042)
- 环境(16858)
- 银(16841)
- 银行(16760)
- 务(16622)
- 财务(16546)
- 财务管理(16514)
- 和(16396)
- 机构
- 学院(403679)
- 大学(402916)
- 济(157822)
- 管理(155719)
- 经济(154434)
- 研究(136336)
- 理学(135899)
- 理学院(134331)
- 管理学(131967)
- 管理学院(131254)
- 中国(101442)
- 农(88550)
- 科学(87929)
- 京(85239)
- 财(70553)
- 业大(69991)
- 所(69576)
- 农业(68874)
- 研究所(63843)
- 中心(62474)
- 江(59534)
- 财经(56918)
- 范(53511)
- 北京(52887)
- 师范(52859)
- 经(52015)
- 院(48825)
- 州(47797)
- 经济学(47085)
- 农业大学(44113)
- 基金
- 项目(282168)
- 科学(219807)
- 基金(203335)
- 研究(202522)
- 家(179604)
- 国家(178036)
- 科学基金(151225)
- 社会(127194)
- 社会科(120051)
- 社会科学(120019)
- 省(111418)
- 基金项目(108693)
- 自然(99348)
- 自然科(96995)
- 自然科学(96967)
- 自然科学基金(95239)
- 划(93553)
- 教育(92134)
- 编号(82867)
- 资助(82343)
- 成果(66609)
- 重点(63176)
- 部(61537)
- 发(60379)
- 创(58374)
- 课题(56802)
- 创新(54441)
- 科研(54207)
- 国家社会(52112)
- 计划(51929)
- 期刊
- 济(174437)
- 经济(174437)
- 研究(113091)
- 农(87188)
- 中国(79149)
- 学报(74139)
- 科学(64335)
- 农业(58956)
- 大学(55433)
- 学学(52738)
- 管理(52309)
- 财(52144)
- 教育(43470)
- 融(34931)
- 金融(34931)
- 业经(33870)
- 技术(32395)
- 业(28367)
- 财经(27376)
- 经济研究(25990)
- 问题(24288)
- 经(23325)
- 版(22817)
- 业大(20928)
- 科技(20550)
- 图书(19285)
- 资源(18233)
- 技术经济(18116)
- 理论(18058)
- 农业大学(17530)
共检索到583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春阳
节事是以节庆、体育、博览、旅游等形式发生的特殊事件,对举办国、举办地区的影响日益彰显。本文在借鉴以往节事影响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成果和实践的基础上,构建节事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测算模型。运用SPSS、MATLAB、SCILAB等软件,以大型体育节事为例研究节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关键词:
节事 测算模型 实证研究 奥肯法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爱玲 白媛媛 马艳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而对于经济增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作用,国内外的研究比较少,内蒙古的相关研究更少。因此,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内蒙古经济增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得出了农业、建筑业、服务业增长都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但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较小的结论,并探讨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孝坤 冯钦 廖嵘
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破解"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战略目标的关键。文章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视角,利用重庆直辖以来的数据,将推—拉模式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结合,针对"推"和"拉"的因素分别建立模型定量分析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耕地减少和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提高是影响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推力",而城市较高的收入和现代化水平是影响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拉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秀霞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数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未必是“剩余”,“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未必就“转移”的结论,提出引导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金臣
实现我国农村广大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良方妙药。文章以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分析了现实经济条件下影响我国区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劳动力市场因素及劳动力因素,从推进"三化"发展、改革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南 区域发展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永正 陈家泽
本文在区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Ⅰ型和Ⅱ型并且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A型和B型这两个新概念的基础上,利用《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田野调查》课题对于成都市10个县(区、市)、34个乡镇、102个村、1020个农户抽样调查所取得数据,对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短期内技能对劳动力转移所起的影响作用最大,长期内教育程度对劳动力转移所起的影响作用最大;而区域自我吸收——这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都模式”的要义。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区域自我吸收 成都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玉国华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三部门模型,揭示了农村信贷投入通过劳动力转移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机制。基于此,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定量检验了中国2009—2017年31个省份农村信贷投入、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效应关系。研究表明:(1)理论上,增加农村信贷投入能够减少城乡技术水平差异,并通过劳动力转移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加大农村信贷投入能够提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而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3)农村信贷投入基于劳动力转移这一中介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尝试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信贷投向、劳动力优化配置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收入差距 乡村振兴 中介效应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明忠 刘恺
基于广东省广州、东莞、河源及惠州四个市的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调研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中的职业价值、职业行为、交际技能、工作技能、社会资本广度以及社会资本深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职业情感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因而,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增强其对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价值认识,强化其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行为,提高其非农就业技能,弱化其对农地的禀赋效应认识,丰富其在城镇的社会资本,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实施农地流转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勋来 李国平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视角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以此构建分析框架,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定量测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消除制度因素的阻滞作用、扩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制度因素 人力资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胜杰 韩树林
本文运用传统建模和现代协整建模理论 ,以重庆市为例 ,对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行业分布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 ,并提出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荣胜
河南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此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相对于产值比重,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偏高,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严重偏低。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因素是转移空间不足,即二、三产业就业容量不足。其中,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尤其是其内部构成不合理,是导致转移空间不足的重要原因。这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政策启示:兼顾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第三产业 河南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明忠 陶志
基于广东省539个农村转移劳动力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男性外出就业时间较长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更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职业情感和交际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职业价值和工作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负向作用;职业行为和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必须将就业质量提升建立在就业能力提高的基础之上,鼓励农村转移劳动力坚持职业发展的长期持续性,大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强化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认同教育,以提...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军丽 刘玉萍
本文从"关于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入手,得出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1991-2010年西部12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正相关,与城镇登记失业率负相关。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友根 蒋晓川
本文在时间序列数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用西部省(市、自治区)2004年截面数据,对2003年西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比重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状况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户籍制度、农用土地制度等深层影响因素作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西部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