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8)
- 2023(12461)
- 2022(10718)
- 2021(10159)
- 2020(8402)
- 2019(19854)
- 2018(20253)
- 2017(37710)
- 2016(21275)
- 2015(24300)
- 2014(24870)
- 2013(23954)
- 2012(22529)
- 2011(20559)
- 2010(21394)
- 2009(19780)
- 2008(20426)
- 2007(18628)
- 2006(16525)
- 2005(15410)
- 学科
- 济(80705)
- 经济(80579)
- 管理(63104)
- 业(58580)
- 企(49982)
- 企业(49982)
- 方法(33527)
- 数学(28313)
- 数学方法(27907)
- 财(24981)
- 农(23498)
- 制(23444)
- 中国(22628)
- 业经(19418)
- 学(17933)
- 理论(16350)
- 地方(16065)
- 体(15799)
- 银(15401)
- 银行(15363)
- 贸(15215)
- 贸易(15205)
- 农业(15002)
- 务(14842)
- 财务(14796)
- 易(14757)
- 财务管理(14740)
- 行(14619)
- 融(14140)
- 金融(14135)
- 机构
- 大学(306373)
- 学院(306358)
- 济(119823)
- 经济(116873)
- 管理(109939)
- 研究(105274)
- 理学(92554)
- 理学院(91404)
- 管理学(89650)
- 管理学院(89030)
- 中国(80325)
- 京(65947)
- 科学(63956)
- 财(61641)
- 所(54956)
- 江(51383)
- 农(51377)
- 研究所(49116)
- 中心(47943)
- 财经(46905)
- 范(43967)
- 师范(43532)
- 业大(42985)
- 北京(42088)
- 经(42062)
- 州(40479)
- 农业(40048)
- 院(37564)
- 经济学(36536)
- 技术(35322)
- 基金
- 项目(189005)
- 科学(146246)
- 研究(143196)
- 基金(132227)
- 家(114400)
- 国家(113359)
- 科学基金(95455)
- 社会(86582)
- 社会科(81671)
- 社会科学(81643)
- 省(75456)
- 教育(69786)
- 基金项目(69214)
- 划(63474)
- 编号(61379)
- 自然(60032)
- 自然科(58541)
- 自然科学(58518)
- 自然科学基金(57499)
- 资助(54392)
- 成果(53228)
- 课题(44419)
- 重点(43639)
- 部(42420)
- 发(40696)
- 创(39255)
- 制(38116)
- 性(37908)
- 项目编号(36720)
- 创新(36680)
共检索到482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厉志红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实践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将选修制作为实现哈佛课程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他创立的自由选修制既是美国自由选修的起点,也是现代大学课程的起点。选修制的确立,大大改变了美国高等学校的面貌,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一次革命性进步。
关键词:
艾略特 课程选修制 教育思想 改革实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帆
查尔斯·艾略特参与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众多重要组织和活动。领导十人委员会工作是其参与中等教育改革的高潮。艾略特对中学课程设置混乱、教育质量低下、与大学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进行了严厉批判,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推动哈佛大学向现代研究型大学转型招收足够合格生源的现实考量固然是艾略特热心中学改革的动机之一,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其基于民主理想的教育整体观和"教育建构"思想。艾略特将学校教育视为一个相互衔接的完整系统,将教育改革的实质视为一种有机连续的构建民主社会的"教育建构"。其中等教育改革思想中既有"精英取向"的一面,同时也包含"民主取向"的一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雅丽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长篇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体现了作者的人本宗教思想。人本宗教思想认为人生是悲剧性的,人需要一种归属感,并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人本的秩序,也就是道德的秩序。人本宗教提倡同情心、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并通过它们实现人生和人类的至善。小说的女主人公麦琪是作者这一思想的实践者,她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摒弃了利己主义,接纳了利他主义,形成并发展了同情心和自我牺牲,并通过它们实现了人生的至善,同时也促进了人性的升华,而对自己过去的眷恋和忠诚及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她坚持追求至善的动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敏 张宗坪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现实的压力以及理论的支持和推动下,公共服务市场化成为西方公共服务改革以及治理模式变革的基本潮流,并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本文分析了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动因和基本理念,对其实践中的利弊得失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公共性 市场化改革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芳
在艾略特看来,宗教已经不是传统基督教教义上的宗教,而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情感道德宗教。艾略特受到其幼年接受的宗教思想的影响,希冀以妥协的方式来缓和女性意识与男权制度之间的矛盾,这限制了其女性意识的发展。艾略特的宗教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其女性意识,使其处于女权运动的边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新民 况既明
旅游管理体制如何适应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是长期以来业内外人士一直在探讨和摸索的既具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问题。本文从旅游行业管理内容和形式的历史演变,回顾了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沿革,分析了旅游行业管理的主体──旅游局的作用和局限,提出了随着目前旅游行业管理内容的变化,应建立旅游“大管理”的观点和思路。结合我国一些地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阐述了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
旅游管理体制 改革 探讨 实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盖兵
近年来,与大学生相关的校园贷和金融诈骗案件频发,严重损害大学生的各项利益。为了向学生普及金融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防范金融诈骗的意识,课题组设立了金融类选修课——《金融与诚信》。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此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标准,并提出了做好课程定位,进行师生角色转换,完善选修课教学体系和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与诚信 选修课 课程设计 以生为本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梓烨
新批评作为20世纪英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方法论之一,早在20世纪前半叶就已传入中国。其中,奠基人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非个人化"理论深深影响了探索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代诗人,卞之琳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以新批评的反讽、复义、隐喻、张力等方法细读卞诗,可以考察出其主智的现代派诗歌创作中对艾略特诗学的接受。因此,卞之琳接受艾略特诗学有其必然性;而采用新批评对卞诗进行解读也有其适用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莹 赵强
通过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实践路径。文章以《统计学》课程为例,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从统计发展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发展现实等领域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实践路径,促使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机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
关键词:
统计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付志宇 姜贵渝
孙中山的土地税思想以平均地权为本质,以核定地价、按价收税、照价收买、涨价归公为实施原则,对南京国民政府和台湾地区的土地税制起到了指导作用。在当前中国大陆出现土地财政、地价畸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孙中山的土地税思想及实践,对我国的房地产税制改革提出积极建议。
关键词:
孙中山 土地税 房地产税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建立 杨京楼
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的正确定位、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及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高职教育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都亟待改革,以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外向型、复合型、实用型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目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金林
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习近平影响至深。新时代承载改革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汲取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丰厚理论营养,结合自己亲历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实践经验,从改革地位、目标、方法论、评价标准思想以及改革惠及人民思想、改革国际战略思想等方面,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改革思想,继往开来地创造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 邓小平 改革思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飞达 刘琳 刘伟 周冀琼 赵景学 龚思月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教学体系和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本科生综合素质及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以本校新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草原文化与旅游》课程为例,从教学实践与学生选课视角出发,采用课堂匿名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的方法,针对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选课目的、学习态度、考核方式和教学反馈等4个方面,共计20个问题进行客观评定评价,分析了公共选修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课程管理建议和授课改进措施,以期创建更多的高质量精品公选课,既满足学生的选课求知需求,也加强公选课标准和规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培挺
儒商精神在现代管理境遇中能否内生,从其历史溯源、存在特质和实践内生等几个维度进行递进式分析。儒商(精神)的存在特质就是基于中国本土文化场,以商业文化的探讨为指向,探讨管理哲学视野下的组织文化的儒商(精神)向度。这种定位在儒家强文化势能塑造的惯习下,在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导向管理精致化的管理文化时代体现的管理模式中,其存在有实践需求。它的根基是具有中国本土传统文化支撑的商业意识形态。中国古代的儒商精神内生是从广域单一儒家文化场内生出儒商精神,而面向未来的儒商精神内生是从多元商业文化备选境遇中选择儒商精神,两种内生状态、程度迥异。面向未来对儒商(精神)在商业实践中内生应保持谨慎的乐观,因为在强国家主义主导下的传统儒家的强政治文化资源若仍主导儒商精神的塑造与重构,其既可以导向积极的儒商(精神),也可以因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消极内容使儒商(精神)在面向未来中导向一种颓废的商业意识形态。儒商(精神)面向未来实践需要重构,面向儒家原生资源挖掘其创造性、生生不息、有情有义的精气神,这可以优化并更新儒商精神内涵,为新时代全球化中的工商业文明的塑造提供更多的希冀。
关键词:
儒商精神 势能 惯习 管理境遇 内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邢栋
开放教育旨在促进社会成员不断接受继续教育,通过终身教育实现学员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全民素养的提高。开放教育不仅强调受教育对象的开放性,更强调教学理念、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在开放教育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广播电视大学来说尤其如此。本文从解析开放教育视角下职业能力的特征出发,提出了开放教育教学实践改革的系列策略,以期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职业能力 开放教育 实践教学 改革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