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8)
2023(8255)
2022(7137)
2021(6839)
2020(5818)
2019(13792)
2018(13966)
2017(25124)
2016(15008)
2015(17433)
2014(18414)
2013(17434)
2012(16609)
2011(15003)
2010(15563)
2009(14162)
2008(14540)
2007(13718)
2006(11779)
2005(10770)
作者
(42322)
(35254)
(34888)
(33943)
(22379)
(17069)
(16550)
(13795)
(13434)
(13047)
(11908)
(11849)
(11399)
(11251)
(11199)
(11123)
(11014)
(10381)
(10343)
(10190)
(9073)
(8897)
(8617)
(8307)
(8121)
(8050)
(8002)
(7910)
(7199)
(7158)
学科
(54268)
经济(54216)
管理(35011)
(31824)
方法(26338)
(26024)
企业(26024)
数学(22186)
教育(21947)
数学方法(21921)
中国(20242)
(15486)
(14987)
理论(14310)
(14231)
业经(11024)
地方(10899)
(10326)
农业(10001)
(9999)
贸易(9996)
(9787)
(9676)
教学(9565)
(8552)
财务(8530)
财务管理(8491)
(8230)
银行(8206)
企业财务(7943)
机构
大学(214185)
学院(210553)
(75991)
经济(73866)
研究(73393)
管理(70235)
理学(59400)
理学院(58526)
管理学(57180)
管理学院(56732)
中国(50292)
(47622)
科学(45396)
(39117)
师范(38845)
(38096)
(36775)
(35464)
教育(34719)
(34456)
研究所(34310)
中心(33317)
师范大学(31412)
北京(31179)
业大(29930)
财经(28782)
(28176)
技术(27235)
农业(27082)
(25850)
基金
项目(127790)
研究(101061)
科学(99266)
基金(86162)
(73717)
国家(72904)
科学基金(60312)
社会(58857)
社会科(55138)
社会科学(55119)
教育(55033)
(52348)
编号(45793)
(45583)
基金项目(44747)
成果(40952)
自然(36998)
自然科(36053)
自然科学(36041)
资助(35868)
自然科学基金(35385)
课题(34704)
重点(30392)
(29723)
(29046)
(28718)
项目编号(27024)
(26953)
(26078)
规划(25950)
期刊
(88227)
经济(88227)
研究(72378)
教育(58746)
中国(51266)
学报(32879)
(30993)
(30731)
科学(28146)
大学(25475)
管理(23606)
技术(22825)
学学(22143)
农业(20326)
(16528)
金融(16528)
职业(15194)
财经(14812)
业经(14311)
经济研究(13744)
(12822)
图书(12750)
问题(11845)
(11469)
(11212)
论坛(11212)
(10742)
技术教育(10058)
职业技术(10058)
职业技术教育(10058)
共检索到329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晓芳  
在全球化时代,一体与多元成为世界发展的两种趋势。以艾丽斯·杨为代表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思想在20世纪末以来已经成为世界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一个令人注目的亮点。普遍与差异、同质与异质成为多元化时代公民教育不可忽视的两组矛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乐先莲  
加拿大作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马赛克国度",在公民教育中秉承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差异的公民资格以及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并重的公民教育观,并将此理念贯彻落实在公民教育的实践中,通过公民教育实现了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的有机统一。对于同样面临多元文化和民族差异问题的中国来说,加拿大的公民教育理念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小蔓  冯秀军  
通过对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进行溯源性追寻,可以看到,中国公民教育观与西方公民教育观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等方面呈现相向运动的趋势,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本体基础、教育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相互融通的可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身份是基于多元文化的诉求,在批判自由主义公民身份普适性基础上提出的差异公民身份。它以族群差异为基点,强调少数族群的特殊权利和对族群的文化认同,培养公民的多元文化身份。多元文化主义强调公民的差异性和多元文化身份,但不排斥公民的统一性和国家公民身份。所以,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需要处理好平等与差异、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族群的多样性,又保持国家认同的统一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唐晓萍  
由介绍WTO的特征及其对教育贸易的规定入手,概括出该组织的教育观;进而对我国加入WTO有关教育的承诺进行分析,探究了对教育本质的新认定、新表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乐先莲  
公民资格是理解公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当代英国公民资格观主要包括道德的公民资格观、法定的公民资格观、参与的公民资格观和基于身份的公民资格观。道德的公民资格观和参与的公民资格观作为当下影响英国公民教育的主导话语,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定的公民资格观强调公民教育中加强人权教育。基于身份的公民资格观则对公民教育实践提出质疑与挑战。英国公民资格理论话语的发展为公民教育实践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海莹  吴明海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世界公民教育是在共同的国家认同的前提下对族群身份的认同方式,实现在统一中尊重多元,在多元中追求统一。世界公民教育必须倡导平等、尊重、宽容和理解的价值观。我国的世界公民教育应该是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意识形态统一的前提下,寻求族群认同和差异的平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苏民  
纵观语文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问题、一系列纷争,无不与对语文教育的根本认识即语文教育观密切相关。没有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就会导致语文教育改革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模糊、偏执、摇摆、徘徊甚至倒退。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呢?我国杰出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万明钢  安静  
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公民与公民教育理论受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个人身份的复杂性的挑战,全球化进程与多元文化诉求之间形成强大的张力,使得人们必须重新审视公民资质和公民教育观。因此,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A.班克斯教授提出了变革公民教育的一系列主张。承认、理解和尊重群体差异性和文化权利是其公民资质观的主要观点。在包容、和谐的课堂环境中习得和构建起新的公民意识是其公民教育思想变革的精髓所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教育观朱国仁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雅斯贝尔斯,人们并不感到陌生,但建立在其存在主义哲学之基础上的教育思想,却鲜为人知。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深刻,可说是存在主义教育理论的经典论述,探讨它,有助于我们对整个存在主义教育理论的认...
[期刊] 求索  [作者] 宋劲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公民明确了基本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指向。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要求,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和制度建设之中。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郝林晓  折延东  龙宝新  
幸福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困扰当代教育改革的一道难题,诺丁斯对之进行了时代性的求解。幸福的内涵没有定论,幸福生活无模式可言,追求幸福才是幸福的真意。幸福具有多源性,家庭生活、卓异品性、人际关系、公共生活等都是幸福的泉眼。创建幸福的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教会学生持家,培养他们的卓异德性,向学生进行关怀示范,积极倡导呈现式教学的新理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范微微  赵明玉  饶从满  
多元文化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国家的公民构成多样化不断冲击着民族国家原本稳固的社会情感基础。这些文化群体在相互碰撞、融合过程中发生的冲突和对抗加剧了人们对于国家秩序和团结的担忧。在这样的国内外环境下,对于国家认同和归属的情感显得有些复杂。现代民族国家需要公民教育的整合功能,以强化公民的情感联结;现代民主国家需要公民教育的民主化功能,以实现公民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因此,现代国家必须找到一条与它们的新角色相一致的社会团结和凝聚的新途径和基础。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发挥着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建非  
多元文化将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置于全球的文化与政治格局中,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重大的挑战。多元文化促使教育的使命价值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上实现了高度契合,教育也成为促进人的幸福、联接人与社会、缔造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传统意义下教育的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也逐渐超越"冲突"走向"整合",超越"传递"走向"创新";对教育改革实践来说,应选择"中和位育"的改革立场,推进以协作共享为特征的公平实践,教育标准应走向多元整合,教育关系也应在对话与协商中实现重构,在拓展教育空间中应注重营造和谐生态,使教师能力从传递维持型走向批判反思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宝庆  樊亚峤  
麦克莱伦的多元文化教育观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与实践能力,并以学生的自由与解放为根本旨归。他以社会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弗莱雷和吉鲁的文化研究等为理论来源,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角色做了深刻阐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