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6)
- 2023(12682)
- 2022(9517)
- 2021(8583)
- 2020(6708)
- 2019(14898)
- 2018(15492)
- 2017(27351)
- 2016(15683)
- 2015(18325)
- 2014(18582)
- 2013(17531)
- 2012(15966)
- 2011(14342)
- 2010(14375)
- 2009(13062)
- 2008(12863)
- 2007(11790)
- 2006(10795)
- 2005(9500)
- 学科
- 济(53298)
- 经济(53236)
- 管理(40937)
- 业(33765)
- 企(22900)
- 企业(22900)
- 中国(22267)
- 农(19096)
- 业经(18239)
- 地方(16504)
- 学(14578)
- 方法(13606)
- 制(13098)
- 农业(12963)
- 工作(11620)
- 图书(11362)
- 理论(11273)
- 产业(11167)
- 财(10976)
- 数学(10750)
- 书馆(10697)
- 图书馆(10697)
- 数学方法(10579)
- 信息(10569)
- 和(10375)
- 教育(10348)
- 发(10182)
- 银(9868)
- 银行(9841)
- 体(9694)
- 机构
- 大学(211152)
- 学院(209024)
- 研究(73189)
- 管理(73016)
- 济(70031)
- 经济(67732)
- 理学(60071)
- 理学院(59254)
- 管理学(57852)
- 管理学院(57426)
- 中国(55256)
- 科学(47800)
- 京(47562)
- 农(37919)
- 所(36784)
- 江(36751)
- 中心(34667)
- 范(34291)
- 财(34219)
- 师范(33902)
- 研究所(33359)
- 业大(32154)
- 州(32126)
- 北京(29803)
- 农业(29448)
- 院(27573)
- 技术(27340)
- 师范大学(26300)
- 图书(26170)
- 省(25462)
- 基金
- 项目(139548)
- 研究(107983)
- 科学(106227)
- 基金(93293)
- 家(81583)
- 国家(80785)
- 科学基金(67565)
- 社会(63724)
- 社会科(59904)
- 社会科学(59885)
- 省(58293)
- 教育(49492)
- 基金项目(49164)
- 编号(48484)
- 划(47530)
- 成果(42615)
- 自然(41049)
- 自然科(39914)
- 自然科学(39897)
- 自然科学基金(39128)
- 资助(35790)
- 课题(34162)
- 发(31982)
- 重点(31450)
- 项目编号(29469)
- 年(29143)
- 创(28379)
- 部(27892)
- 创新(26421)
- 大学(25848)
共检索到344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淑贤
在分析我国艺术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建设目标、原则、标准与内容等四个方面阐述艺术高校数字化美术与设计文献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揭示该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效益。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真 孟连生
[目的/意义]探讨与研究网络环境下艺术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以推进图书馆转型与发展。[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等方法,评述国内外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以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特色空间再造实践为例,阐述艺术院校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对馆舍空间进行调整、改造和再利用。[结果/结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空间价值的日益凸显,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通过学术研讨空间、艺术展览空间、书画临摹空间等空间再造项目的实践,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关键词:
网络环境 艺术院校 图书馆 空间再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谦升
本文探讨在数智时代下,如何借助新技术深入转化与挖掘美术类数据资源,从知识服务的角度为艺术创意与研究人群提供更为多样的创作灵感与人文价值。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动态,从资源体系和技术体系两个维度梳理在数字人文、大语言模型、数字孪生等技术趋势下,美术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当前状况;其次以艺术类院校的应用场景为例,分析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讨论美术资源的数据体系与资源整合对促进艺术领域教学、创作和研究的影响;最后通过具体实践应用案例分析,从知识众包数字工具、多模态人机交互、沉浸式体验场景构建、知识内容生成等4个维度,探讨新技术环境下美术资源知识服务体系构建的趋势,为提高美术资源的知识生产效率与服务效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美术资源 知识服务 大语言模型 内容生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雪芬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致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纯文字的阅读已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读文"已逐渐转变为"读图"甚至是"读屏",视觉图像阅读的比重越来越大。图书情报机构建立视觉图像数据库已成为现实需求。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探讨艺术图像数据库的建设。
关键词:
艺术图像数据库 信息加工 推广应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淑贤
岭南画派艺术文献是承载与记录岭南画派产生、发展与嬗变的文化载体,对推动艺术传承创新与弘扬岭南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岭南画派艺术文献历史源流、类型特点、收藏分布及研究利用现状,探讨岭南画派艺术文献中心与共享服务体系建设,从特色收藏体系建设、专题文献组织管理、数字共享建设、专题服务创新、专题文献研究等方面阐述特色学科与地域文化文献保护、研究与利用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岭南画派 艺术文献 整理研究 资源共享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谢碧瑜
文章认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需要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而城市的发展又为公共图书馆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结合广州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具体实践,指出公共图书馆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既需要政府主导、推动,也需要图书馆界自身创新服务。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建设 服务体系 城乡一体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陆波
通过网络调研了解我国艺术类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数字化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创建目标、构建原则、建设内容、联盟保障以及信息服务建设等五个方面,对艺术院校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艺术类文献 数字资源建设 艺术院校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张新兴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改变了文献资源建设的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创新了文献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促进了文献资源的流通和利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大体有三种类型:以建设和强化基层图书馆为导向的服务体系,基于总分馆体系的服务体系,基于区域性服务网络的服务体系。不同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有不同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而不同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各有利弊。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文献资源建设需要政策和法律来保障、规范和调节。参考文献16。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魏辅轶 冯坤 郭雪梅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需求量下降的现状,阐述了商业文献传递系统对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冲击,提出高校文献传递服务工作转型问题。进而从需求入手分析了用户需求的特征,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一个复杂系统结构下文献需求的过滤机制。这种机制为不同层次的系统融合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在此理论基础之上,介绍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 CALIS)成员的天津市文献信息服务中心(Tianjin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 TALIS),以天津大学图书馆作为试点单位融合商业文献传递系统的具体实践,并分析了过滤机制下不同需求被处理的效果,为科学评价文献传递服务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熊伟 索新全 陈碧红 段小虎 李清
在我国各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的大背景下,以宝鸡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制度创新历程为例,探讨了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道路选择和制度设计问题。研究发现:推进制度创新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馆点线制"是符合宝鸡市等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际的一个综合性制度设计方案;我国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制度设计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整体创新、简易可行的理念。参考文献2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宇旸
广州大学城十高校图书馆具有诸多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优势,但至今为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广州大学城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合作中存在困难,并提出数字化资源合作建设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数字化资源 合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蔡迎春
国内外很多图书馆都很重视特藏资源建设,伴随着整个社会数字化程度的加深,都开始将馆藏的特色资源数字化。但是,大多图书馆仅是通过简单扫描或建成数据库的形式供用户检索和利用,只有少数图书馆将数字人文理念结合进特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中,利用数字人文相关技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并以可视化的方式提供分析和研究。鉴于此,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在确定了以数字化的特色馆藏服务教学和科研的目标以后,将馆藏民国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作为突破口,把"原版民国时期文献"和建国后出版的"新版民国时期文献"(包括编校、再版和影印出版)结合起来,建设一个能充分揭示民国时期文献及整理成果子目内容的目录数据库——"民国时期文献目录数据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不仅有效促进人文学者对民国文献的分析和研究,而且为民国文献整理出版和采集的有章可循提供依据。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特藏资源 数字化 民国时期文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何虹
当今图书馆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呈现出立体化与多样化趋势,关于地方文献建设与利用新途径的研究亟待补充。本文概述地方文献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广州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发展历程为研究实体,总体述评广州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建设与服务的特点,以期为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图书馆 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建设 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