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6)
2023(5286)
2022(4575)
2021(4577)
2020(3693)
2019(8338)
2018(7885)
2017(14819)
2016(8825)
2015(10472)
2014(10661)
2013(9745)
2012(9319)
2011(8162)
2010(8688)
2009(7317)
2008(7141)
2007(6534)
2006(5934)
2005(5467)
作者
(22935)
(19019)
(18997)
(18608)
(12331)
(9178)
(8832)
(7404)
(7317)
(7309)
(6386)
(6375)
(6348)
(6185)
(6099)
(6063)
(5919)
(5752)
(5587)
(5528)
(5048)
(4833)
(4636)
(4623)
(4516)
(4441)
(4404)
(4282)
(4047)
(4036)
学科
(22409)
经济(22385)
管理(21974)
(18118)
(14999)
(13951)
企业(13951)
教学(11379)
财政(10565)
中国(10274)
(9519)
理论(8916)
(8915)
(7671)
方法(7538)
学法(7358)
教学法(7358)
(7239)
教育(7202)
数学(6705)
地方(6467)
数学方法(6440)
及其(5808)
农业(5643)
政策(5561)
学理(5464)
学理论(5464)
(5435)
贸易(5433)
(5318)
机构
学院(118001)
大学(106829)
(41415)
经济(40171)
研究(38847)
管理(36938)
理学(30760)
理学院(30399)
管理学(29580)
管理学院(29367)
中国(28724)
(25787)
科学(23539)
(22658)
技术(21241)
职业(21186)
(20588)
(20343)
(18096)
中心(18035)
研究所(18013)
(17769)
师范(17568)
财经(17027)
(16367)
(15368)
技术学院(15355)
职业技术(15095)
北京(14776)
业大(14533)
基金
项目(69270)
研究(58498)
科学(52462)
基金(43413)
(36447)
国家(36019)
教育(32219)
(31067)
社会(31045)
科学基金(30026)
社会科(29108)
社会科学(29105)
编号(27997)
(25182)
成果(24299)
课题(22334)
基金项目(21496)
(19814)
资助(19355)
自然(18090)
自然科(17651)
自然科学(17647)
自然科学基金(17325)
重点(16511)
(16374)
项目编号(15833)
规划(15512)
(15433)
(15271)
(14529)
期刊
(50145)
经济(50145)
研究(38754)
教育(33583)
中国(32089)
(20894)
(16574)
技术(16220)
学报(15206)
管理(14959)
职业(14422)
科学(12773)
(12491)
金融(12491)
大学(11996)
农业(11566)
学学(10758)
技术教育(9113)
职业技术(9113)
职业技术教育(9113)
财经(8767)
经济研究(8203)
(8193)
论坛(8193)
业经(7860)
(7575)
(6198)
(6170)
财政(6170)
问题(5971)
共检索到189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  
思政教育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品德培养的重要平台。近年来,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学校重视不够、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课程建设开发不足等。因此,要通过学校各层面立体式的高度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等措施,提升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红  
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在教学改革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它把"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坚持"守正"再"出新",把"思政内容和艺术专业"相融合,突显了以生为本、教学相长和朋辈引领的教学特征。同时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伟伟  吴莉莉  
目的: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针对其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通过整群团体测试的方式,对2085名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所调查的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总体良好,在认知、情感、公正和节制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艺术类大学生;除人际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不同年级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各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此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山华  
目前艺术类高职创业教育缺乏体系性,与专业教育也存在脱节现象,不利于创业教育实施效果的发挥。文章依据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以及学生创业特质分析,分别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支持体系等不同方面论述艺术类高职创业教育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董波  李晓燕  覃世艳  
大学生校园受骗事件频发会增加艺术类大学生对学校与社会的失望与不满情绪,是造成校园秩序不稳定的心理因素。本文以某学院本科一、二、三年级大学生为样本,以问题假设为导向,从年级、性别、生源地、受骗类型、受骗地点、受骗后是否报警、骗子信息、造成学生上当受骗的心理因素、学生的防骗意识等维度对艺术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受骗基本情况、受骗原因及防骗措施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基本描述和分析。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就建立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防骗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勤  
从分类学视域来说,高职艺术类教学更为主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的能力,激发与培养其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能力。在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学中,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设定科学的教学范式,促进创新型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建立,让学生进入自主性终身学习状态,并最终可以达到创新性地解决工作场境和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复杂程度各异的问题。高职艺术类教学进行多元化评价的目的为的是使教学目标能够契合时代发展进程,探讨职业教育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社会需求目标,总结这一时期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办学层次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所取得的经验,并运用多元化的评价视角来强化认证并推进新型方法理念的研究深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海  
高校的艺术类课程发展,必须坚持走创新发展的道路,才能为艺术学科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和平台。文章从艺术专业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的课题体系建构出发,提出高校艺术类课程在专业通识教育上要重塑艺术专业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科学设置艺术专业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教育课程上要推动艺术专业课程的不断整合、强化艺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以此推动艺术课程体系的发展和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霄琳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高校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主要体现为对学生人身、财产、网络以及心理安全的调控,确保其在大学环境中的健康成长。阐述了艺术类高校学生校园安全管理的定义及种类,通过管理制度、管理意识、安全教育以及校外环境等方面的规范化转变来探讨高校学生校园安全的管理对策,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为学生的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为社会培养健康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丽华  
艺术类高职院校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促进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协调发展的同时,优化其外部环境,使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过程全面融合,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洁  吴龙  
当前艺术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仍显滞后,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难以适应目前艺术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需要进行重点的研究,以期找到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关键,为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青  杨恒  
调查发现: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较差,而且他们的听力、阅读、写作以及翻译能力也普遍较差。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高彦  
半工半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常会遇到"半工"与"半读"在工作与学习时间、课程与岗位内容、学习与工作质量等方面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只有在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学分取得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主动与半工半读需求接轨,半工半读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实现学校、学生、用工单位的三方共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静  
互联网时代,资源的丰富性和知识获取的便捷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图像化、碎片化的思维方式迫切需要有目的去吸附这些零散的信息和知识,形成具有可视性的现实作品——目标作品。目标作品教学法融课程的学习掌握和出作品于一体,培养学生出作品、出精品的创作意识,为学生注入创业的"遗传代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宗明  
十多年来,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春风下,艺术类高职院校迅速增长。基于对50个样本的调查,就空间分布及特征、办学历史及理念体系、专业点设置与分布、招生与学习成本等进行统计发现,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办学理念的相对滞后、专业设置不尽合理、社会认同度不够高、专业与产业不尽协调发展等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为此建议,要加强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发展的宏观调控,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增强社会吸引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梁成  
"双创"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是两大教育各自发展的需要,也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两大教育相互融合既要注重意识、精神和品格等方面的内容创新,又要注重策略创新,通过教育理念培养、课堂课程创新、校内文化营造、校外环境建设、网络信息技术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推动"双创"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这一过程中,艺术类高职院校应注重把控政治方向,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做好顶层设计,凝聚合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