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1)
2023(14025)
2022(12346)
2021(11654)
2020(9612)
2019(22255)
2018(22161)
2017(42249)
2016(22875)
2015(25845)
2014(25569)
2013(25109)
2012(23060)
2011(20584)
2010(20596)
2009(18911)
2008(18065)
2007(15808)
2006(13847)
2005(11461)
作者
(64720)
(53949)
(53473)
(50926)
(34248)
(26126)
(24346)
(21149)
(20550)
(18924)
(18606)
(18101)
(17043)
(16734)
(16498)
(16187)
(16104)
(15734)
(15307)
(15166)
(13301)
(13065)
(12931)
(12390)
(12089)
(11865)
(11849)
(11812)
(10807)
(10622)
学科
(92457)
经济(92270)
(61393)
管理(60023)
(48625)
企业(48625)
方法(43889)
数学(37482)
数学方法(36887)
(33699)
中国(24201)
业经(22817)
农业(22380)
地方(20537)
(20125)
(19894)
理论(16576)
(15579)
(15191)
(13968)
贸易(13958)
环境(13845)
(13479)
技术(13281)
(12257)
教育(12161)
(12048)
(11867)
(11829)
财务(11796)
机构
大学(318308)
学院(317754)
管理(127738)
(120804)
经济(117952)
理学(111896)
理学院(110554)
管理学(108243)
管理学院(107670)
研究(104696)
中国(75830)
(67752)
科学(67260)
(54693)
(53123)
(51496)
业大(49842)
中心(48189)
研究所(47314)
(45320)
(44865)
师范(44524)
财经(43286)
北京(42335)
农业(41643)
(39306)
(37939)
(37191)
师范大学(36020)
经济学(35164)
基金
项目(226020)
科学(178021)
研究(164964)
基金(163822)
(142949)
国家(141470)
科学基金(121796)
社会(104492)
社会科(98123)
社会科学(98095)
(89309)
基金项目(87944)
自然(79732)
自然科(77912)
自然科学(77898)
自然科学基金(76434)
教育(75591)
(74509)
编号(68196)
资助(66803)
成果(54859)
重点(49942)
(48948)
(47816)
(46503)
课题(46450)
创新(43196)
科研(42983)
国家社会(42140)
大学(41997)
期刊
(133367)
经济(133367)
研究(89955)
中国(59463)
(53967)
学报(52231)
科学(48566)
管理(44139)
大学(39867)
(38270)
学学(37420)
教育(36967)
农业(36859)
技术(27109)
业经(24030)
(23604)
金融(23604)
财经(19700)
经济研究(19566)
图书(18545)
问题(17608)
(17133)
(16739)
科技(16646)
(16584)
资源(15317)
技术经济(14843)
理论(14787)
业大(14123)
统计(14119)
共检索到453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解飞  周艺南  
运用空间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艺术家聚集型村落内艺术家与村民主体社会关系及其外表出的空间特征进行切入,通过对与艺术相关的土地权属变化地图、艺术家与村民主体日常生活空间变化地图进行梳理,探究艺术家聚集型村落的空间演进特征,以及与之交织的社会嬗变、艺术家与村民主体的社会交融过程,对艺术家聚集型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孔建华  
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影响集聚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缘规划的协调性、租金价格的稳定性、原创环境的适宜性、艺术市场的规范性和文化经济政策的宽容程度。集聚区的规划和建设,须遵循拾掇、整合、更新和节约原则,尊重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原生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的产生是一个市场自组织的过程,文化经济政策的制定应坚持有限理性原则。要引导适度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高动员、吸引和留住艺术家的能力,健全和完善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使宋庄成为中国文化经济特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柯  王美达  吴存华  
探讨建立适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措施体系,为改善村落空心化探索可行性路线及有效的解决方法。选择以北戴河村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村落现状和建筑特色并对村中不同的院落形式进行分类与分析。提出了文化引领的美丽乡村建设策略,解释了"设计富民"的内涵与策略,给出了"设计富民"策略三原则,即"由外到内转向由内到外;找准特色避免同质化;立足未来做在当下"。"设计富民"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中是一条与文化相结合的经济可行性的策略,为当下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一种以文化为驱动力的新方法新思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伍百军  
以ACSI模型为基础建立古村落游客满意指数模型,并建构相应的满意度指标体系,对广东兰寨游客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满意度与游客期望、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游客满意度和游客忠诚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游客满意度和游客抱怨之间存在负相关。要提高兰寨古村落游客满意度,必须提高景点的文化品位,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设计参与性旅游项目,加大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焦彦  陈冰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艺术家为寻求更好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而移居乡村,在此背景下出现的社会融合问题亟待学术界的探究。文章以四川成都蒲江县明月村为案例地,综合运用了深度访谈、参与/非参与式观察、焦点小组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对艺术家移民与村民的社会融合进行探究。文章关注时空演进下艺术家移民在乡村社区所处的不同场域及场域内部的要素变化,基于“行动目标—行动条件—行动策略—行动结果”的分析框架,详尽解构出艺术家移民于“入”场期、“造”场期和“固”场期3个阶段,分别在乡村生活场域、乡村文化场域和乡村旅游经营场域,与当地村民的社会融合过程。在场域单元化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艺术家移民与村民的社会融合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该社会融合呈现出多场域渗透机制和多群体分层机制。本研究不仅促进了对新的社会流动现象的理论阐释,也给乡村探索新的监管和治理模式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天奇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是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已为国内一些学者所关注。但从整体上看,雅氏的艺术哲学思想仍未得到全面、深入的探究,特别是其丰赡而富有人文意趣的艺术家论一直是雅氏研究学域中的薄弱环节。可喜的是,孙秀昌教授历时六年完成的这部一百万字的专著《雅斯贝斯艺术家论研究》弥补了这一薄弱环节。具体而言,该书的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该书聚焦于“生存”与“理性”间的张力,系统阐发了雅氏的艺术家论。在作者看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天奇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是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已为国内一些学者所关注。但从整体上看,雅氏的艺术哲学思想仍未得到全面、深入的探究,特别是其丰赡而富有人文意趣的艺术家论一直是雅氏研究学域中的薄弱环节。可喜的是,孙秀昌教授历时六年完成的这部一百万字的专著《雅斯贝斯艺术家论研究》弥补了这一薄弱环节。具体而言,该书的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该书聚焦于“生存”与“理性”间的张力,系统阐发了雅氏的艺术家论。在作者看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佳  华晨  余压芳  
对黔中屯堡聚落传统空间特征及发展演变阶段进行总结,梳理了当代屯堡聚落空间的演化路径,包括就地城镇化,衰退型和扩张型。并借助乡村聚落空间研究理论及量化方法,对比屯堡聚落传统区域与新建区域及整体形态的变化,得出扩张型屯堡聚落空间形态近年演变的特征:屯堡聚落边界形态由团状向指状拓展为主,新建区域空间肌理与原有空间差异较大,聚落空间结构性、整体性、致密性降低,建筑地域特征弱化。认为传统屯堡聚落围绕"防御"及"明清汉族文化"的空间组织机制已瓦解,交通便利性和个体价值成为左右近年空间组织的主要因素,而文化的自我认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佳  华晨  余压芳  
对黔中屯堡聚落传统空间特征及发展演变阶段进行总结,梳理了当代屯堡聚落空间的演化路径,包括就地城镇化,衰退型和扩张型。并借助乡村聚落空间研究理论及量化方法,对比屯堡聚落传统区域与新建区域及整体形态的变化,得出扩张型屯堡聚落空间形态近年演变的特征:屯堡聚落边界形态由团状向指状拓展为主,新建区域空间肌理与原有空间差异较大,聚落空间结构性、整体性、致密性降低,建筑地域特征弱化。认为传统屯堡聚落围绕"防御"及"明清汉族文化"的空间组织机制已瓦解,交通便利性和个体价值成为左右近年空间组织的主要因素,而文化的自我认同、村民自组织机制、复杂的宅基地产权划分以及各级保护政策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聚落空间的衰退。最后对屯堡聚落空间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葛俊杰  
传统村落氤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与魅力。随着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一个个经过系统性梳理、修复的古村落正在变成美丽中国的生动注脚。可以说,艺术设计使得传统村落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持续加强对传统村落的系统化艺术设计改造,走一条富有创新性、艺术性的乡村发展特色之路,是各地开展乡村建设的明智之举、务实之举、希望之举。从优化新兴产业空间出发,加强传统村落的系统化艺术设计改造。艺术设计在产品开发中已有深入应用,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曹海林  
本文在对村落公共空间作出概念界定与理想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对苏北窑村村落公共空间演变的实地考察,提出了乡村社会变迁中村落公共空间的演变呈现正式公共空间趋于萎缩与非正式公共空间日益凸现的大致趋势。村落公共空间在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演变趋势正折射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及其性质所发生着的巨大变化,正式公共空间的萎缩引发乡村“捆绑式社会关联”的解体,非正式公共空间的凸现则带来乡村“自治性社会关联”发生的可能,乡村社会的整合不再主要是建立在外部的“建构性秩序”基础之上,而是更多的依靠乡村社会内部形成的“自然性秩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姚永玲  郑国楠  
创意消费阶层是指城市居民中对创意产品具有特定消费倾向和连续稳定的消费行为,并能使创意产品不断向更广阔空间传播的特定居民群体。本文以北京798艺术聚集区为例,通过大样本量调查分析,采用区位商、交叉列表和GIS空间距离计算等方法,对798聚集区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以及空间分布进行考察,发现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阶层特征;并通过对特征的三维匹配和矩阵匹配分析,判断其成长阶段及发展趋势。结论认为,我国创意消费者特征匹配程度不高,尚处于初期和中期形成阶段,需要针对不同聚集区特点,培养消费人群对创意产品和服务连续稳定的消费习惯,增强主体消费人群在消费阶层成长中的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晓雪   冯健  
在社交媒体构建起全方位媒介化社会生活的现实背景和媒介与传播地理学成为地理学研究新方向的理论背景下,论文运用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北京宋庄艺术区为例,探究中国语境下媒介与传播对地方的多重建构。研究发现,政府及主流媒体代表国家力量主导的传播领域,为实施地方品牌营造、地方形象重塑和发展战略转型,分别对宋庄艺术区实施了合法化、产业化与商业化三阶段的媒介建构策略。外部公众在社交媒体上对宋庄的媒介建构一方面服从政府塑造的宋庄作为文化艺术高地和打卡旅游地的形象,巩固了政府话语在地方传播和地方代言上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又基于短暂的在地体验揭示出一种与官方话语不同的地方意象。艺术家作为长期生活的内部群体,通过草根和非正式的短视频实践,自下而上地将宋庄建构成一个与其日常生活经验和私人情感密切结合的地方,打破了他者视角对自身主体性与宋庄真实艺术生活的遮蔽。论文从媒介地理学的理论视角通过提供中国艺术区的案例研究,丰富了地方表征与建构的研究成果,同时讨论了媒介地方与现实地方以及不同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理解宋庄的发展特征以及少被关注的中国艺术家的生活境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珺  
关中地区是我国传统文化起源地之一。地处关中核心地带的富平县,底蕴丰厚,历史文化遗存、传统村落遍布县境。美原镇美原村作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代表性村庄,2017年入选陕西省第二批传统村落。美原是古频阳县城的旧址,其历史文化根源可以上溯到2 400多年前。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因为战功受封于此地,由于有"美田千顷之封地"的美誉,遂成名为"美原",村里至今留有大秦将军菜园子。相传,美原有"东门浮雕、商代古柏、六座牌坊、十门九萨、东官铜佛、百燕朝塔、西门石狮、真人仙观"八大奇景。美原村是美原镇区所在地,斑驳的民居、蜿蜒的巷道,伴着寺庙的残壁、老宅的深院和古树的枝叶,无一不诉说着历史积淀在这千年古村落的儒雅、质朴、恬静和深邃之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昆  
文章以石家庄于家村为例,分析和探讨了传统聚落的文化景观及现状,提出要使聚落真正意义上"活下去",就必须在地域类型学的基础之上沿承有序的发展。更新与发展是必然趋势,意味着新与旧的并置是环境多样性的共生,也是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之路,因此更新设计在于满足现实的需求,但又需要着眼于未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