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9)
2023(10016)
2022(8936)
2021(8571)
2020(6969)
2019(16259)
2018(16394)
2017(31535)
2016(17191)
2015(19387)
2014(19489)
2013(19127)
2012(17431)
2011(15619)
2010(15349)
2009(13967)
2008(13487)
2007(11505)
2006(9963)
2005(8710)
作者
(48944)
(40497)
(40343)
(38308)
(25911)
(19531)
(18232)
(16029)
(15453)
(14359)
(14019)
(13432)
(12672)
(12660)
(12533)
(12330)
(12076)
(12017)
(11587)
(11401)
(10010)
(9841)
(9689)
(9188)
(9019)
(8998)
(8896)
(8890)
(8138)
(7984)
学科
(67774)
经济(67691)
管理(48951)
(45931)
(39563)
企业(39563)
方法(32977)
数学(27758)
数学方法(27419)
(16922)
中国(16582)
(16486)
(15991)
业经(15557)
地方(14273)
理论(14241)
(12008)
农业(11430)
(11243)
贸易(11237)
(10854)
(10797)
环境(10690)
技术(10514)
(10410)
教育(10371)
财务(10351)
财务管理(10330)
企业财务(9793)
(9674)
机构
大学(243840)
学院(241152)
管理(99219)
(91240)
经济(89120)
理学(86895)
理学院(85946)
管理学(84461)
管理学院(84048)
研究(77781)
中国(55590)
(52089)
科学(50169)
(40683)
(38407)
业大(36359)
(36134)
研究所(35419)
中心(34530)
(33422)
财经(33387)
(32969)
师范(32699)
北京(32680)
(30371)
(28419)
农业(28329)
(27785)
师范大学(26668)
经济学(26611)
基金
项目(170155)
科学(133265)
研究(125381)
基金(122736)
(106433)
国家(105546)
科学基金(90887)
社会(77144)
社会科(72917)
社会科学(72898)
(66417)
基金项目(66071)
自然(59882)
自然科(58446)
自然科学(58433)
自然科学基金(57357)
教育(57349)
(56025)
编号(51992)
资助(50266)
成果(42072)
重点(37675)
(37135)
(35594)
(35457)
课题(35305)
创新(32911)
科研(32505)
项目编号(32442)
教育部(31908)
期刊
(97600)
经济(97600)
研究(69723)
中国(41324)
学报(38818)
管理(35747)
科学(35531)
(32353)
(29669)
教育(29392)
大学(29049)
学学(27164)
农业(23062)
技术(20667)
(16601)
金融(16601)
业经(15874)
财经(15808)
经济研究(14984)
图书(14630)
(13350)
理论(12778)
问题(12672)
科技(12501)
实践(11946)
(11946)
(11581)
技术经济(11321)
现代(11056)
情报(10952)
共检索到338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晶   胡深  
对艺术媒介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维度,而应该从三种维度同时进行。本质论维度的研究认为,艺术媒介是对特定的物质材料进行一定的赋形后所形成的符号体系,这构成了我们对艺术媒介的基本认识;创作论维度的研究揭示了艺术媒介在贯通内在构思与外在表现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指出媒介不仅会影响艺术家的审美感知,而且会影响其艺术创作的方式;鉴赏论维度的研究肯定了艺术媒介自身的价值,认为媒介和形式自身的品质就足以引起观者的审美愉悦。围绕艺术媒介所展开的三重维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艺术媒介的本质、特征和功能,而且对艺术媒介理论的建构颇具奠基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应慧  余斌  邹金成  
高校党建工作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年轻而有朝气的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强大的智力资源和人才储备,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艺术类高校党建工作尤其是艺术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是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才庶  
当代艺术哲学中关于媒介的本质与作用问题产生了不同争论。“媒介特殊性”源于莱辛诗画界限之说,强调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特定媒介。当代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对“媒介特殊性”进行了持续批判,提出要“忘掉媒介”。他强调不同媒介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却只是把媒介看作物理材料。“媒介特殊性”理论在当代艺术哲学中复苏,“媒介之巢”与“媒介轮廓”之说相继被提出,它们不再把媒介看作材料,而是把媒介视作技术、资源和符号的统一。从总体上讲,当代艺术哲学中的这一媒介之辩还是把媒介视作艺术表达的工具。只有超越媒介工具论,才能超越媒介之辩。媒介包括物质基础与语言符号两个层面,审美感知经由媒介之途抵达多元的艺术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文涛  张旭  
近年来少数幼儿教师的虐童行径经媒体传播后致使幼儿教师形象呈现断崖式坍塌。从框架理论的视角审视,这种坍塌呈现出三重景观,即现实形象的滑坡、媒体形象的颠覆与认知形象的偏差。站在教育学立场反思,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准幼师的培养未能先行、幼教舆论工作的缺位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的不力。为此,在未来实践中,需着重加强部分新进幼儿教师培训、促进各方协同推进幼教舆论工作以及针对关键性群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从客观现实、媒介建构以及公众认知三个不同的互动侧面重塑幼儿教师的良好形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洁群  邹潇  
自画像和自拍像都是建构人类自我形象的审美方式,都有记录真实的原初目的,都强调个人身份、自我意识的呈现。自画像自文艺复兴后真正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出现在历史舞台,艺术家从隐身于画布之后到逐渐进入画面中心,是自我意识觉醒和艺术权力的表征;随着手机媒介的出现、大众的热情参与,自拍像成为一种大众表征自我、传达自我的传媒艺术。从镜子到芯片镜头的工具媒介变迁、从边框形式的固定到游移,自拍像解构了自画像时代艺术家建立的艺术威权,但同时也带来了身份的"误认"和个人的"缺席"。考察自画像和自拍像的审美嬗变,可以了解艺术媒介对人像艺术、社会以及个人生活体验产生的深刻影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计武  
黑格尔主义把历史视为经验事实和先验理念的结合,是神圣的精神在时空中的逻辑展开。受到黑格尔主义的影响,赛德尔迈尔把艺术媒介的分立视为现代人的精神症候——中心的丧失,它意味着上帝之死、艺术的非人化和整合艺术品的解体。与之不同,格林伯格则把艺术媒介的分立视为现代艺术追求艺术纯粹性的进程。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跨媒介艺术史旨在以艺术跨媒介性的目光重写艺术与艺术观念的历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文举  沈小静  张建宝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途径和内容。我们须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着眼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着眼于时代生活,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新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予以系统检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星渊  
媒介融合已经成为现阶段传媒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媒介融合对文化艺术产业带来了巨大影响。我国落后的西部地区,其文化艺术产业如何面对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挑战,利用媒介融合所带来的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了西部省市,乃至国家战略考量的重点。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分析甘肃省媒介融合的现状、甘肃省文化艺术产业的现状,探讨了媒介融合条件下甘肃省发展文化艺术产业的困境、机遇和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黎斌  
从社会职能角度切入,广播、影视、新闻等都属于艺术传播形式,虽然它们在传媒产业框架中处于不同层次、具备差异性功能,但在发展、演变、创新等过程中又具有共通点,均表现出对传媒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及依赖性。媒介融合是传媒技术的一次升华,它以互联网技术为聚合力,实现多元媒体形态的"一体化"重构,加速了内容生产方面的资源、工艺、产品等深度整合。在媒介融合技术力量倒逼之下,高校传播艺术整合教学势在必行,这是化解传媒人才固守单一领域、仅有单一技能的有效手段。《走向融媒时代的影视教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版)一书由刘迅、李城著写,本书以影视艺术教育理论为出发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晓雪   冯健  
在社交媒体构建起全方位媒介化社会生活的现实背景和媒介与传播地理学成为地理学研究新方向的理论背景下,论文运用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北京宋庄艺术区为例,探究中国语境下媒介与传播对地方的多重建构。研究发现,政府及主流媒体代表国家力量主导的传播领域,为实施地方品牌营造、地方形象重塑和发展战略转型,分别对宋庄艺术区实施了合法化、产业化与商业化三阶段的媒介建构策略。外部公众在社交媒体上对宋庄的媒介建构一方面服从政府塑造的宋庄作为文化艺术高地和打卡旅游地的形象,巩固了政府话语在地方传播和地方代言上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又基于短暂的在地体验揭示出一种与官方话语不同的地方意象。艺术家作为长期生活的内部群体,通过草根和非正式的短视频实践,自下而上地将宋庄建构成一个与其日常生活经验和私人情感密切结合的地方,打破了他者视角对自身主体性与宋庄真实艺术生活的遮蔽。论文从媒介地理学的理论视角通过提供中国艺术区的案例研究,丰富了地方表征与建构的研究成果,同时讨论了媒介地方与现实地方以及不同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理解宋庄的发展特征以及少被关注的中国艺术家的生活境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维涛  张敏  
随着近年地理媒介逐渐兴起,城市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中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技术物品与符号表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地理学中早先存在的“虚拟/实体”二元论亟需理论革新。作为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与地理学研究的“传播转向”的产物,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发展蕴含突破二元论的张力。论文梳理了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主要议题和研究框架,以期促进国内地理学与媒介传播学者的学术对话,扩展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建立在后现代和后人类思潮影响下的动态关系性媒介与空间观之上,以纹理(texture)、移动性、物质性和具身性为核心概念。既有议题主要聚焦于数字媒介与后人类媒介空间性,数字媒介表征和算法逻辑支配下的混合空间政治,以及移动媒介带来的混合空间体验。论文借用“第三空间”概念,将其作为媒介与传播地理学超越原有二元论的潜在方向,并认为物质性和具身性构成了媒介与空间的本体论联结之处,促进国内跨学科的“媒介—空间”理论建构,为媒介城市发展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欣  
数字媒体艺术是数字化时代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新兴产业,它具备的沉浸式、多感官、交互式及附加值高的特点,使其成为时下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数字媒体艺术在众多领域引发了广泛的刺激效应,不仅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催化剂,而且在突出行业特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分量,对乡村文创产业的深度挖掘就体现了这一点。由张安妮执笔,经新华出版社于2021年1月出版发行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一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艺术研究》课题组  刘达朱  
审计艺术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的和效果,在审计工作中采用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建立在一定的素养、才能、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审计技巧。审计艺术与审计科学、审计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审计科学是审计艺术的前提和基础,审计艺术是审计科学的补充与完善,审计科学与审计艺术是相互融合的;审计艺术反映审计文化,审计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审计艺术的发展和运用,审计艺术的发展推动审计文化的变迁。本文对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说话、访谈、询问、审计交换意见、审计机关与其他职能部门沟通这六个关键艺术做了简要介绍。运用审计艺术要遵循审计规范和审计原则、符合审计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志元  刘红蕾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聚,艺术品日益展现出其作为资产和投资品的特征,艺术金融逐渐成为金融学的一个新兴领域。从国外艺术金融研究领域近50年的经典和前沿文献来看,艺术品展现出的特殊性和金融属性推动学术界不断探索艺术品价格形成的经济学逻辑、艺术品估价、风险收益特征以及其与传统金融资产的关系等。本文从微观角度阐述了艺术品价值决定的理论基础,并力图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我国艺术金融理论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佳倪  
钢琴曲作为一种优美灵动的音乐艺术,不仅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听觉体验,而且可以发挥放松身心、沟通情感的作用。随着现代人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重视,钢琴演奏艺术得到繁荣发展。但是一些演奏者过于注重钢琴演奏技巧,忽视了情感理念的融入与传达,使得观众与钢琴乐曲之间难以实现情感沟通,观众无法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钢琴演奏难以产生深入人心的演出效果。基于此,需要深入思考情感表达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采用合理的方法与技巧来进行情感表达,提升钢琴演奏艺术质量与水平。由吴双魏紫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钢琴演奏艺术及其多元化发展研究》一书,在分析钢琴演奏艺术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围绕钢琴表演的情感元素与表达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中需要运用的技巧和方法,并结合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需求,深入分析各类音乐作品的演奏处理方式,探讨在不同语境下如何进行钢琴演奏,丰富演奏者的情感表现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