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6)
- 2023(3904)
- 2022(3326)
- 2021(3167)
- 2020(2560)
- 2019(5826)
- 2018(5728)
- 2017(10566)
- 2016(6328)
- 2015(7184)
- 2014(7060)
- 2013(6656)
- 2012(6156)
- 2011(5557)
- 2010(5685)
- 2009(4832)
- 2008(4717)
- 2007(4025)
- 2006(3373)
- 2005(3039)
- 学科
- 济(19607)
- 经济(19579)
- 业(13258)
- 管理(12697)
- 方法(9523)
- 企(9487)
- 企业(9487)
- 数学(8654)
- 数学方法(8541)
- 农(6743)
- 中国(5810)
- 理论(5656)
- 教学(5432)
- 财(5162)
- 教育(5112)
- 农业(4846)
- 业经(4550)
- 学(4074)
- 学法(3715)
- 教学法(3715)
- 地方(3713)
- 制(3688)
- 贸(3480)
- 贸易(3478)
- 融(3417)
- 金融(3414)
- 易(3378)
- 环境(3368)
- 技术(3267)
- 学理(3261)
- 机构
- 大学(83260)
- 学院(83035)
- 济(30763)
- 经济(30094)
- 研究(29120)
- 管理(28217)
- 理学(24607)
- 理学院(24254)
- 管理学(23756)
- 管理学院(23601)
- 中国(20203)
- 科学(18217)
- 农(17422)
- 京(17206)
- 所(14714)
- 业大(14166)
- 财(14059)
- 农业(13869)
- 研究所(13500)
- 中心(13148)
- 范(13096)
- 师范(12950)
- 江(12561)
- 财经(11275)
- 北京(10701)
- 技术(10553)
- 经(10383)
- 院(10382)
- 师范大学(10333)
- 州(9871)
- 基金
- 项目(57812)
- 科学(44582)
- 研究(43559)
- 基金(40193)
- 家(35660)
- 国家(35330)
- 科学基金(29466)
- 社会(26455)
- 社会科(25020)
- 社会科学(25013)
- 省(23404)
- 教育(22520)
- 基金项目(21478)
- 划(19704)
- 编号(18396)
- 自然(18355)
- 自然科(17926)
- 自然科学(17919)
- 自然科学基金(17654)
- 资助(16157)
- 成果(16090)
- 重点(13520)
- 课题(13252)
- 部(13188)
- 发(12568)
- 创(12527)
- 创新(11587)
- 大学(11546)
- 教育部(11395)
- 性(11300)
共检索到122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韩璐 韩璘
荷兰艺术博物馆注重中小学生的艺术普及教育,并以此为教育起点,将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贯穿参考者人生发展的不同年龄段。通过对青少年早期包括艺术修养在内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使其逐步实现自我完善,培养现代公民作为完整的"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阐述荷兰艺术博物馆针对中小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分析其价值与意义,总结其成功之处,并借鉴其经验,提出艺术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与全民族人文素养提高之间的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云蕾 陈超
位处欧洲中心的荷兰是一个弥漫着春的气息、富有无限艺术魅力的国度。古老的风车、遍地的郁金香、神奇的木鞋、悠然自得的奶牛、阿姆斯特丹水街,还有伦勃朗、蒙德里安、凡·高等艺术大师,更有独树一帜的建筑艺术镶嵌于欧陆整体文化景观中。荷兰是一个与自然有着特殊关系的国家,由于国土狭小,长期以来荷兰不断围海筑堤,以便获得更多的土地用于耕作和居住。结果,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高度城市化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廖婧茜 靳玉乐
博物馆不仅是一种课程资源,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课程。博物馆课程缘起于二十世纪初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兴盛的美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其研究已经趋于系统化、理论化。作为一种公共课程、潜在课程和非正式学习课程,美国博物馆课程蕴藏着传播主题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陶冶大众审美情趣的复合价值。探究美国博物馆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可以拓展本土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新视野、促成博物馆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共生发展、有效发挥博物馆课程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美国博物馆课程 运作 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娇
博物馆中场景设计是教学探索和研究学习的理想途径。通过场景设计使博物馆发挥其教育功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并深入体验,使博物馆不仅仅只发挥展陈功能,更突出其首要的教育功能。从博物馆场景的设计理论和职业教育博物馆典型技艺场景的实践两方面开展研究,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设计要素后,对职业教育博物馆提出具体的典型技艺场景设计方案。
关键词:
典型技艺场景 职业教育 博物馆 教学设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福江 高志刚
农业产业集群是合理布局农业生产、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荷兰花卉产业集群是全球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典范,应值得中国学习与借鉴。本文运用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分析荷兰花卉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和竞争优势,探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与规律,得出对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启迪意义的有益经验。其一,生产要素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物质基础;其二,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集群持续竞争力的核心;其三,政府宏观调控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制度保障;其四,专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后勤保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莎莎 李先德
荷兰在推进农业集约化发展中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现实挑战,本文对荷兰实施农业生态包容性治理计划的背景、应对策略、治理思路和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了不同治理模式的效果及其原因。中国在推进农业集约化发展进程中,如何应对生物多样性减少,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践行包容性增长理念,荷兰的经验和做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包容性 模式 政府治理 生物多样性 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凤海 朱真
在农业碳减排初显成效的背景下,荷兰政府明确了科技碳减排、政策碳减排与市场碳减排的方向,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农业碳减排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农业碳减排的有利契机与现实需要。中荷两国农业碳减排在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等方面存在共同点,比较分析中荷两国农业碳减排发展状况,汲取荷兰经验,建议我国规定碳约束指标,为农业碳减排提供法律性依据,推广农业碳减排固碳技术,培养农业碳减排人才,积极跟进国内外农业碳市场,加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倡导绿色消费观,改善居民膳食结构。
关键词:
“双碳” 农业碳减排 荷兰农业碳减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锎心 张淼
通过促进师生主体的国际双向流动、开展多类型的国际化职业教育课程、注重实践导向的国际化应用研究、优化以人为本的国际化服务体系等策略,荷兰高等职业教育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国际化道路。借鉴荷兰经验,我国应建立以资格框架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体系,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制度支持,推动师生主体的双向流动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立足点,开展多维度举措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实施路径。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国际化 国际影响力 荷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炜
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在荷兰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专业建设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要求;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体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面向世界就业的学生等办学经验对我国职业院校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荷兰 应用科学大学 办学经验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可 李红霞
本文以荷兰农业产业中最具特色的花卉产业为例,对荷兰花卉产业价值链的运作体系进行研究,以期从中吸取经验、获得启示。研究表明,荷兰花卉产业价值链上的各利益主体具有"共生"的特点。以花卉种植者合作社为主体的拍卖市场是荷兰花卉产业价值链上的核心企业;发达的花卉业物流服务是荷兰花卉产业价值链和谐运行的保证;政府和花卉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花卉产业价值链的整体链条环节中起了重要的监督、协调和服务作用。
关键词:
荷兰 花卉产业 价值链 经验 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文辉 钟笃粮 王大伟
荷兰是欧洲规划的代表性国家之一,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荷兰规划在欧洲独树一帜,体现了丰富的战略性和实效性。结合荷兰规划体系特点,探讨如何在规划中有效地将空间维度融入以贯彻战略意图,对于做好我国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荷兰规划评析(一)规划体系及其特点20世纪60年代,荷兰形成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知凡
本文阐述了新西兰艺术课程标准中,艺术课程与其它学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三点启示,即,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对学科整合的促进作用;对减少多元文化世界里的冲突、增进理解的重要作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陆波
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是学校主要的资源信息库,三者的对接合作是数字化时代丰富高校教学发展创新的新举措。在信息应用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的新形势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实现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整合、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并从三馆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合作基础理念、资源合作、数字化合作、空间合作、人员合作等几个方面,探讨三馆为学校教育合作的可能性及其合作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艺术院校 图书馆 博物馆 美术馆 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