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23)
2023(3902)
2022(3452)
2021(3316)
2020(2862)
2019(6393)
2018(6305)
2017(11408)
2016(6777)
2015(7965)
2014(7860)
2013(7918)
2012(7889)
2011(7415)
2010(7726)
2009(7100)
2008(7330)
2007(6855)
2006(6153)
2005(5708)
作者
(24980)
(20811)
(20573)
(19715)
(13332)
(10257)
(9434)
(8223)
(8061)
(7569)
(7176)
(7163)
(7005)
(6995)
(6856)
(6468)
(6461)
(6412)
(6292)
(6131)
(5387)
(5377)
(5281)
(4891)
(4845)
(4830)
(4661)
(4580)
(4562)
(4399)
学科
(24753)
经济(24703)
管理(19135)
(16736)
(14811)
企业(14811)
(10833)
方法(10570)
数学(8132)
数学方法(7914)
中国(7147)
(6785)
(6126)
(6083)
业经(5594)
理论(5488)
(4722)
(4590)
(4586)
贸易(4582)
(4410)
(4340)
农业(4277)
(4239)
银行(4200)
地方(4161)
(4144)
金融(4142)
教育(4011)
(4011)
机构
大学(108167)
学院(104082)
研究(43560)
(34559)
经济(33632)
管理(32891)
中国(32308)
科学(31706)
(28572)
理学(27546)
理学院(27085)
管理学(26154)
管理学院(25984)
(25484)
(25365)
研究所(23335)
农业(23292)
业大(21024)
中心(18825)
(18159)
(16698)
北京(16037)
(15921)
(15692)
(14776)
(14762)
农业大学(14680)
师范(14381)
技术(13762)
(13722)
基金
项目(67825)
科学(51011)
基金(48432)
(46192)
国家(45833)
研究(41642)
科学基金(36501)
自然(27483)
自然科(26870)
自然科学(26855)
(26403)
自然科学基金(26382)
基金项目(24593)
(23965)
社会(23539)
社会科(21990)
社会科学(21979)
资助(21591)
教育(19744)
重点(16432)
计划(15969)
编号(15358)
科技(14844)
(14455)
成果(14216)
(14048)
科研(13821)
(13248)
创新(12549)
(12367)
期刊
(43708)
经济(43708)
研究(30669)
学报(28654)
中国(26936)
(26169)
科学(23080)
大学(20089)
学学(18960)
农业(17464)
管理(14931)
(13398)
教育(13351)
(9478)
(9052)
金融(9052)
业大(8644)
技术(8088)
(7463)
农业大学(7331)
财经(6869)
经济研究(6356)
图书(6076)
(6037)
业经(5826)
问题(5521)
科技(5395)
林业(5322)
国际(5244)
(5197)
共检索到170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萌  杨筱珍  王春  何杰  洪宇航  成永旭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存在于各种动物的消化道中,并影响甲壳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色氨酸羟化酶是5-HT生物合成中的限速酶,可作为5-HT免疫活性细胞的特异标志。运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中华绒鳌蟹中肠、肠球和后肠的形态学及色氨酸羟化酶在其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肠道中肠和后肠组织结构组成基本相似,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部分组成。然而,肠球外膜非常发达,由结缔组织组成。其余组织形态一部分与中肠相似(近头端),另一部分与后肠相似(近尾端)。色氨酸羟化酶在中华绒螯蟹中肠、肠球和后肠均有分布,阳性物质呈棕褐色。在中肠,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萌  杨筱珍  王春  何杰  洪宇航  成永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筱珍  黄坚  李彤  张佳鑫  杨志刚  何杰  成永旭  
对中华绒螯蟹中肠和后肠肠壁分别进行分层铺片,应用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观察中肠和后肠中Ach E和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并对其相应递质乙酰胆碱(Ach)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Na+,K+-ATP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对所获得铺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中肠肌层较后肠薄,肌纤维较细,肌纤维间隔明显;肠道黏膜下层细胞分布密集,后肠黏膜下层细胞分布较中肠更为密集。2Ach E和NOS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中肠和后肠的黏膜下层,而肌层和基膜未见分布,两种神经元在后肠黏膜下层的分布均较中肠密集。Ach E阳性产物为棕色沉淀,阳性神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筱珍  黄坚  李彤  张佳鑫  杨志刚  何杰  成永旭  
对中华绒螯蟹中肠和后肠肠壁分别进行分层铺片,应用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观察中肠和后肠中Ach E和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并对其相应递质乙酰胆碱(Ach)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NA+,K+-ATP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对所获得铺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中肠肌层较后肠薄,肌纤维较细,肌纤维间隔明显;肠道黏膜下层细胞分布密集,后肠黏膜下层细胞分布较中肠更为密集。2Ach E和NOS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中肠和后肠的黏膜下层,而肌层和基膜未见分布,两种神经元在后肠黏膜下层的分布均较中肠密集。Ach E阳性产物为棕色沉淀,阳性神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邓元告  黄琼叶  马灌楠  王晓梅  隋丽英  
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0%、3%、5%和10%Phb)并饲喂不同时长(1 d、6 d、15 d和21 d),研究Phb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肝胰腺生化组成、酶活力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b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蛋白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各种消化酶活力,以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均产生一定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与饲料中Phb水平和饲喂时间有关。与对照组相比,投喂第1天,10%Phb使t-sod、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5%和1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欣妤   刘佳岱   李二超   宋铭琪   余秋然   王涵   王晓丹   陈立侨  
为探究饲料中辅酶渣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健康情况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中华绒螯蟹幼蟹(0.70±0.01g)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等蛋白的辅酶渣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0%(对照组,含20%鱼粉)、20%、40%、60%、80%、100%(记为C、T20、T40、T60、T80、T100)的饲料投喂8周。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T40组生长性能无显著改变,T60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T80组、T100组生长性能、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与C组相比,替代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甘油三酯(TG)水平未见显著差异,总蛋白水平(TP)在T100组显著降低。血清葡萄糖(Glu)在替代组中显著降低。T60、T80、T100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T80、T100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降低;与C组相比,各替代组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差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上升,T100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C、T40、T80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主坐标分析显示T80组蟹肠道菌群组成较C组发生改变。研究表明,辅酶渣替代饲料中40%的鱼粉对幼蟹的生长、抗氧化能力、肠道菌群无负面影响,但当替代比例超过80%时将导致幼蟹的生长性能下降、营养物质积累减少和肠道菌群稳态发生改变。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柳兰  龙亚男  张乐纪  张纯  徐来  刘巧  罗杰  杜宗君  杨淞  
为了探究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菌群、免疫力和肌肉风味影响,选取同一批次稻田和池塘的中华绒螯蟹在5月和10月对其肠道菌群、免疫酶活和肌肉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肠道优势菌群为软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在季节和养殖模式均对蟹的肠道菌群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季节变化对菌群变化的影响更大。从5月到10月,稻田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出现上升趋势,而池塘养殖模式下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则无显著变化。两种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中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在5月的活性均高于10月(P<0.05);在10月,池塘模式下的免疫酶活性LZM(溶菌酶)和ACP(酸性磷酸酶)显著高于稻田模式(P< 0.05)。各组肌肉中均检测出17种游离氨基酸,呈味氨基酸中甜味氨基酸含量(TSAA)>总苦味氨基酸(TBAA)>总鲜味氨基酸(TUAA),且池塘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肌肉中TSAA和总游离氨基酸TFAA高于稻田养殖模式下含量(P<0.05)。因此,池塘养殖模式较稻田养殖模式下的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时间上更稳定,免疫酶活更强,肌肉风味更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陆钟岩  冯金叶  宋大祥  马长艳  郭豫杰  周开亚  
扩增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卵巢EJO1基因(GenBank检索号:AY185917)的cDNA全序列得到编码区序列,并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构建成表达质粒pET28b-EJO1。该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得到EJO1-H IS6融合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 000。经镍离子柱亲和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EJO1-H IS6融合蛋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振旗  关伟晔  谢昕洋  侯鑫  王军  王成辉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繁育亲蟹规格及其子代的生产性能是其产业上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应用个体生长测定法和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当前生产上3种主要育苗亲蟹规格(母本200~250g,父本300~350g;母本250~300g,父本350~400g;母本300g以上,父本400g以上)繁殖子代(规格A、规格B和规格C)的蜕壳与生长特性、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肝胰腺代谢物的组成差异。结果发现:在2次个体蜕壳与生长测定中,规格C的生长性能优于其他两种规格,但3种规格子代相互间的蜕壳增重率、蜕壳间隔、肥满度、肝胰腺指数和肌肉指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肠道菌群结果表明:α多样性指数均显示规格A低于其他两种规格,但3规格相互间无显著差异,而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3种规格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肝胰腺的代谢组学分析显示,规格A与B间共有100种差异代谢物,规格B与C间共有77种差异代谢物,规格A与C间共有79种差异代谢物。对差异肠道菌群和差异代谢物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规格A的代谢物生物喋呤与副梭菌属呈显著正相关;规格B的代谢物N-乙酰-D-甘露糖胺分别与硝基螺菌门、硝化螺菌属呈显著负相关;规格C的代谢物四氢二吡啶甲酸盐与乳酸菌属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不同亲蟹规格子代在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肝胰腺代谢物组成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志彪  赵云龙  周忠良  周鑫  杨健  
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研究在不同铜(Cu2+)浓度梯度的水环境中中华绒螯蟹体内Cu2+分布的变化及其与生长相关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未添加Cu2+的对照组中,中华绒螯蟹中Cu2+含量以鳃为最高,表皮次之,肝胰腺最低。随着水环境中Cu2+浓度的增高,相应组织中的Cu2+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肝胰腺增加最快,鳃次之,表皮则最慢。显示在高Cu2+水环境下,肝胰腺是Cu2+主要的累积场所。不同浓度的Cu2+对肝胰腺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且Cu2+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对脂肪酶活性则有浓度依存的增强作用。表明随着水环境中添加的Cu2+浓度的增加,肝胰腺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卿素珠  姜河  安源  曹峰  
为探讨鸡肠道组织中肽能神经支配的途径及其功能,运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对不同生长阶段鸡肠道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肠壁中VIP的表达范围较为广泛,涉及黏膜上皮和固有层、肌层和外膜,尤以固有层和肌层最为典型;随着日龄增加,黏膜上皮间VIP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从肠道不同部位的分布来看,十二指肠中VIP的表达强于同时期其他部位,空肠中的表达次之,回肠和盲肠的表达相对较弱。黏膜固有层和肌层一直分布有染色较深的VIP阳性神经纤维,呈串珠状、细线状或膨体状。提示鸡肠道是产生VIP的又一个重要部位,肠道中的VI...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叶金云  王友慧  郭建林  陈建明  潘茜  沈斌乾  
试验以酪蛋白、白鱼粉、豆粕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配制了15组试验饲料,分别测定了中华绒螯蟹幼蟹对赖氨酸(Lys)、蛋氨酸(Met)和精氨酸(Arg)的需要量。养殖试验在室内玻璃纤维水族缸中进行,试验水温为(28±3.0)℃,pH为7.4左右,试验周期为56d。试验组1~试验组5为Lys试验,试验组6~试验组10为Met试验,试验组11~试验组15为Arg试验,试验用蟹平均初重分别为:Lys试验(2.050±0.027)g,Met试验(2.027±0.033)g,Arg试验(2.05±0.032)g。每个试验设5个氨基酸梯度,其中Lys梯度为:1.58%、1.98%、2.38%、2.78%和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婕  甘金华  陈建武  周殿芳  何力  陈细华  
选取不同性别、重量规格为30~100g中华绒螯蟹,分别测定其不同组织中氨基脲含量,并以蟹壳中主要成分为待测物,验证氨基脲的产生与其相关性,从而探究中华绒螯蟹中氨基脲产生机理。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肌肉、肝脏、腮、性腺等组织中均未检出氨基脲,而蟹壳中均有氨基脲检出,进一步验证氨基脲作为内源性物质普遍存在于蟹壳中;壳中氨基脲并不是由甲壳素产生,究其来源可能与壳中结合蛋白水解氨基酸的变化有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婕  甘金华  陈建武  周殿芳  何力  陈细华  
选取不同性别、重量规格为30~100 g中华绒螯蟹(Ericocheir sinensis),分别测定其不同组织中氨基脲含量,并以蟹壳中主要成分为待测物,验证氨基脲的产生与其相关性,从而探究中华绒螯蟹中氨基脲产生机理。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肌肉、肝脏、腮、性腺等组织中均未检出氨基脲,而蟹壳中均有氨基脲检出,进一步验证氨基脲作为内源性物质普遍存在于蟹壳中;壳中氨基脲并不是由甲壳素产生,究其来源可能与壳中结合蛋白水解氨基酸的变化有关。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  蔡友琼  沈晓盛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中K、Na、Fe、Zn、Cu、Cd、Pb和Cr等微量元素在身体肌肉、螯足肌肉、鳃丝、性腺和肝胰脏中的分布状况,以及雄蟹和雌蟹的差异,并对中华绒螯蟹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和重金属污染的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中K、Na含量最高,Fe、Zn、Cu次之,Cd、Pb、Cr最低。同一元素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有较明显的差异,鳃丝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都较高。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在雌雄蟹各部位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性腺中Cd、Cu、Na、K和Cr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其中Cr在雌蟹和雄蟹肌肉中的含量也有明显的差异。中华绒螯蟹是K、Na、Fe、Zn、Cu等微量元素的良好食品来源,但Pb、Cd污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