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
- 2023(110)
- 2022(102)
- 2021(109)
- 2020(97)
- 2019(207)
- 2018(212)
- 2017(411)
- 2016(254)
- 2015(245)
- 2014(277)
- 2013(246)
- 2012(240)
- 2011(179)
- 2010(194)
- 2009(172)
- 2008(174)
- 2007(223)
- 2006(189)
- 2005(199)
- 学科
- 济(483)
- 经济(483)
- 管理(349)
- 业(342)
- 银(273)
- 银行(268)
- 行(254)
- 制(250)
- 企(239)
- 企业(239)
- 学(226)
- 中国(209)
- 农(206)
- 融(204)
- 金融(204)
- 地方(169)
- 度(167)
- 制度(166)
- 方法(160)
- 业务(158)
- 玉(154)
- 米(154)
- 玉米(153)
- 农业(152)
- 玉蜀黍(150)
- 蜀(150)
- 蜀黍(150)
- 黍(150)
- 财(149)
- 银行制(134)
- 机构
- 大学(2799)
- 学院(2713)
- 研究(1470)
- 中国(1407)
- 农(1140)
- 科学(1139)
- 所(951)
- 农业(936)
- 研究所(885)
- 管理(876)
- 济(785)
- 省(773)
- 业大(766)
- 经济(749)
- 京(715)
- 江(689)
- 业(626)
- 中心(624)
- 州(609)
- 理学(573)
- 理学院(562)
- 银(553)
- 管理学(552)
- 院(549)
- 管理学院(546)
- 科学院(542)
- 银行(532)
- 行(505)
- 农业大学(486)
- 室(480)
共检索到5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苏勇
中国管理模式只有植根于中国社会文化之中,方能尽显其效。久闻金蝶和徐少春先生大名,笔者供职单位的财务软件用的就是金蝶软件,徐少春这位本科学计算机、研究生学会计的复合型人才,可谓是中国财务软件开发应用推广的先驱。尤其是近年来,徐董致力于研习王阳明哲学思想,探究中国管理模式的决心和行动,让致力于研究中国管理思想的笔者萌生了很大的敬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丹崖
故事发生在美国加州郊区的一个小镇上,那天,街道上静极了,盛夏的烈日炙烤着大地,没有一丝风。突然,马路对面出现了一个八九岁光景的男孩。他一边跑,一边摇动着手里的10元钞票开心地呼喊着:"阿姨,买几个香梨!"男孩眼睛直直地盯着对面水果摊上的一大堆金黄的梨子,径直朝水果摊奔来,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悲剧发生了——一辆疾驰而来的红色轿车突然闯进了这条街道,随着一声惨叫,男孩的身体倒在了血泊之中。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条街道是明令禁止车辆通过的,那辆红色轿车竟然明日张胆地闯了过来,即使造成了事故,竟连速度都没有减,溜之大吉,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姜汝祥
天理是规律,规律在人心,因此,"天理即良知"。凭良知(心)做事,即是按规律办事,但如何做到把规律与良知融为一体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伟
在复杂现代性背景下重思中国发展道路、创生中国式现代性,是中国现代性的内在本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以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是中国教育现代性的内在必有之义,也是超越教育现代性的致思方向。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良知论传统,在教育现代性中重建良知论既可期予重构中国文教传统,也是中国参与教育现代性修葺的文化自觉。良知的现代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回归教育本真、重塑教育德性和寻获教育信仰三个方面。良知论只是一个可能的思想方案,不能寄予这一思想方案解决教育现代性的全部价值问题,但这一传统对于现代教育的救赎仍然不可或缺。
关键词:
良知 现代性 教育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忠良
精益的底层架构可总结为三个词、六个字:良知、事实、逻辑。致良知,存大爱我们常说,要做负责任的人,负责任是良知的基础。负责任在工作当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坚信共识。所谓坚信共识,就是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有坚定的信心,我们相信企业发展了,大家会有一个共赢的结果。另一方面,要有坚定的信心。坚信我们一定能达到发展目标。但是,仅有以上两个方面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基础,我把它称之为"心存大爱"。
关键词:
精益管理 企业家 产业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茅忠群
"良知"和"功利心"推动的创新,对社会的影响与结果是不一样的。源于"良知"的创新,更能对社会发展起到正向、可持续的作用;源于"功利心"的创新,带来的可能是灾难。2014年下半年,有一个问题一直占据着我的脑海: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才称得上伟大的企业?上网一查,有不少这方面的说法或定义,这些定义基本都是比较单一地从市场业绩、经济成就而论,也就是只把企业看作现代社会的一个经济组织而已。多年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我强烈感觉到这种观点的片面性。古圣先贤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说要天下太平,
关键词:
创新 良知 社会责任 传统文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道宇
阳明心学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从事实与价值双重层面论述了良知的自然生长倾向:从事实层面看,良知在其本质上是生生不息的活物,在其原初形式上是具有生长潜能的不成熟形态,在其生长过程上是令人向往的快乐之旅;从价值层面看,良知的自然生长倾向具有充足的价值合理性,构成了不可或缺的人性信仰。这种论述构成了"善端生长论",回应了"人心为何主动向善"的道德难题。在此基础上,阳明心学形成了"教育即良知生长"的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即是教学生"正事"以培育良知生长与万物生长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是本体与工夫、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教学生正事"是手段与工夫,"育良知生长与万物生长"则是目的与本体。
关键词:
良知 自然生长 教育即良知生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西顺
教师专业道德是师道与师德的内在统一,是专业价值与主体价值的内在统一,表征为基于德福一致原则的自监督机制,帮助教师在不断变化着的教育情境之中,于内心建构深层稳定的价值根性,促使外在的师德规范获得内在的价值依据。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强调致内在德性、立内在心性,不仅可为洞见教师专业道德之深层价值根性提供恰切的分析工具,而且可以帮助探明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路径:在专业承诺层面立其志;通过事事磨砺的知行合一之师德实践,逐步澄清、确证、珍视专业的内在价值;以师德的专业理想境界作为伦理支撑及价值引领。师德的专业理想境界既是利他奉献的,同时内蕴着对教师自身幸福的价值关切,应避免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伦理不对称性。师德的专业理想境界是圆融共生的,以美善育美善,教师专业的内在之善、教师自身的幸福及学生的幸福皆涵蕴其间,共同形成建构教师专业道德的合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子晨
[期刊] 求索
[作者]
苏晓冰
在当前学术讨论中,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往往被理解为一种道德要素,从而置于以伦理学为核心的理论框架中加以诠释。这一做法固然可以细化相关讨论,但也导致了对“良知”概念的深层内涵的遮蔽。若将讨论的框架从伦理学转移到中国哲学固有的“天人之际”视域,则可以看到,在王阳明那里,“良知”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意识或道德动力,它更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也在事实上构成了“万物一体”的一“体”之所在:“良知”是人与万物共有的天地之“生意”。与此同时,在强调“必然如此,才能生长”“必然如此行为,方不失事物之本性”的意思上,“生意”又是万事万物的道理(天理)之总名,从而使“良知”成为了“格物(之理)”之可能性与合法性的担保。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天人之际 天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汶川大地震后,中国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向灾区捐赠的款项达数百亿元。面对创纪录的巨额善款,中国已动员包括党委、政府、司法、民间机构、传媒、公众在内的规模空前的监督力量体系,其目标取向是善款"善用"。作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对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的管理,必须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段伟文
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1993年制定的《科技进步法》的修正案,标志着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的确立。新的《科技进步法》将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与修订前的《科技进步法》相比,这个修订案的特色有哪些?过去《科技进步法》实施不力的原因是什么?实施好《科技进步法》的对策有哪些?这些都是本期专题笔谈关注的内容。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迎年
阳明心学高扬了文化理想,同时却也重视实现文化理想的途径或方法问题。由文化理想的超迈绝伦,阳明讲良知自知、良知独知、见在良知等,仿佛良知可以脱离一切"现象"而"千古见在"。由文化理想的实现问题,阳明讲贵在得师、教化兴行等,重视良知的公共化、天理化、圣贤化和政教化,又似乎良知只能透过具体生活"现象"而"有"。前者重视道德"本体"的呈露,是一种"良知现象学"。后者强调人生的"工夫"历程,是一种"教化现象学"。两者碰撞内嵌,揭示出阳明心学"自我教化-圣王教化"的复调结构。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教化 现象学 复调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