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0)
2023(8540)
2022(6992)
2021(6175)
2020(4778)
2019(10868)
2018(10630)
2017(20184)
2016(11101)
2015(12056)
2014(12226)
2013(12267)
2012(11919)
2011(11127)
2010(11399)
2009(10478)
2008(10585)
2007(9767)
2006(8920)
2005(8540)
作者
(34584)
(28886)
(28728)
(27298)
(18664)
(14068)
(12929)
(11110)
(11053)
(10610)
(10146)
(9709)
(9658)
(9568)
(9280)
(8847)
(8467)
(8457)
(8287)
(8279)
(7535)
(7310)
(7050)
(6750)
(6605)
(6538)
(6465)
(6414)
(5961)
(5814)
学科
(53755)
经济(53700)
(30039)
管理(28475)
(22424)
企业(22424)
中国(18699)
地方(18048)
(15573)
方法(15410)
业经(13508)
数学(12351)
数学方法(12215)
(12031)
(11288)
金融(11287)
(11211)
银行(11191)
农业(11073)
(10981)
(10942)
(10472)
地方经济(10238)
(10133)
(8854)
贸易(8843)
技术(8591)
(8460)
理论(8246)
环境(8166)
机构
学院(167239)
大学(166004)
(68182)
经济(66657)
研究(64958)
管理(56576)
中国(49401)
理学(46653)
理学院(45987)
管理学(45174)
管理学院(44848)
科学(40287)
(36945)
(34663)
(33551)
研究所(31118)
(30984)
中心(28316)
(27674)
(25723)
财经(25621)
师范(25469)
北京(24021)
农业(24004)
业大(23630)
(23101)
(23081)
(22861)
(21565)
经济学(21180)
基金
项目(102778)
科学(80397)
研究(75970)
基金(72329)
(63910)
国家(63272)
科学基金(52728)
社会(48333)
社会科(45806)
社会科学(45792)
(41494)
基金项目(37227)
(34879)
教育(34168)
自然(32352)
自然科(31578)
自然科学(31569)
自然科学基金(30989)
编号(30021)
资助(29378)
(28406)
成果(25990)
重点(23938)
课题(22816)
发展(22798)
(22396)
(22110)
(21217)
(21004)
国家社会(20045)
期刊
(87645)
经济(87645)
研究(57211)
中国(40134)
(30437)
学报(29225)
科学(26135)
(25754)
教育(23238)
管理(23100)
大学(21700)
(20922)
金融(20922)
农业(20652)
学学(20286)
业经(15271)
财经(14081)
技术(13957)
经济研究(13942)
(12175)
问题(11560)
(10776)
(8763)
图书(8486)
(8376)
世界(8253)
商业(8090)
技术经济(8045)
(7926)
论坛(7926)
共检索到275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飞星  
本文介绍了良性发展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同时也介绍了提出良性发展的思想过程 ,并对良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作了初步的讨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飞星  
本文在“良性发展论 :可持续发展超越与丰富”一文基础上 ,对良性发展的五大战略目标的指代及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并对其一一作了图解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飞星  
本文在良性发展论 :可持续发展超越与丰富探索之一、之二基础上 ,对良性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奇  叶文虎  
两大部类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它的潜在假定之一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分析传统两大部类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增加了生产环境资源的第 0部类 ,从而构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部类生产理论。在社会总资本重新划分的基础上 ,对三大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以及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三大部类的生产状况进行了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校利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蕴涵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尊重和对人类发展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关注,具有自身的理论特色和中国特征。邓小平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艰苦探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苗丽  刘红旭  
始于2001年6月的对口支援西藏高校计划是一项促进我国高校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战略举措,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如何有效利用施援高校的资源快速提升西藏高校的整体水平,是高等教育援藏的关键。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施援高校和受援高校良性互动机制的概念,并分析和构建良性互动机制的四个维度和两种类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巧华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剖析资本逻辑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对立,资本逻辑不仅是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而且是资本主义性质世界出现的一切主要矛盾——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的根源。因此,经济社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破除资本逻辑于整个社会运行的高度统一性,探究限制与发展资本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的途径,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良性可持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的认识,而且从各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包括教育理论)。加强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对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贾永堂  周光礼  
制约我国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学校对资金投入需要的无限性与公司投入的积极性和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表明,高度依赖学费的滚动型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要真正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只有使学校从资金的消费者向资金的增长点转变,才能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投资与办学的良性互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国庆  邱族铎  
通常认为,资源既能给国家、人民带来利益,又能给企业带来无限的商机,自然是多多益善。文章通过对后发展国家的资源环境进行分析认为,单纯的资源丰富对经济刚刚起步、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的后发展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来说,可能是一个劣势。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后发展国家应该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崔孟修  
本文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审计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经济责任审计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国家审计的内涵。经济责任审计是执政权力的体现,主要反映了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政党型审计,使得我国的国家审计体制模式由行政型变成了混合型;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扩展了国家审计的职能;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绩效审计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有助于推动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四渭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拉动与促动作用的经济持续性,可从盈利性、竞争性、较高的产品供给弹性、公益投入价值的补偿性、以及外邯的扶特与参与性等方面概括基本属性,它离不开经济──环境大系统的庇护。从世代平等的发展伦理、经济运行过程和经济持续性程度等三个角度对经济持续性进行分类,既可进一步认识经济持续性的内涵,又有利于经济持续性评价。经济持续性评价是建立在传统的经济发展评价基础上的,但两种评价在依据理论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选择上、在评价对象范围与评价期确定上的差异。经济持续性实现基本途径的寻找依据应能解决林业资源有效地持续利用、林业的经济盈利性、林业的经济稳定性与平等性等三个经济持续...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海林  
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涉及的是普世伦理问题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普适伦理规范的建立。在此基础上 ,本文初步分析了普世伦理的前提和原则 ,较详细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薰华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概念和新发展观正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全球学者的关注,中国政府也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指导方针加以贯彻。同时,在中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被认为是保持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如何认识可持续发展观和增长方式转变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理论界的热点话题。前不久,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在伍柏麟教授的主持下邀请了部分学者就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本刊特辟专栏摘录部分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建华  
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哲学、伦理、生态学、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深刻背景,并从“天-人”、“人-地”和“人-人”关系定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