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7)
2023(6227)
2022(5141)
2021(5011)
2020(4003)
2019(9780)
2018(9158)
2017(18316)
2016(9380)
2015(10911)
2014(10660)
2013(10982)
2012(10430)
2011(9729)
2010(9523)
2009(8955)
2008(8922)
2007(7935)
2006(7205)
2005(7032)
作者
(26212)
(21773)
(21676)
(21003)
(14032)
(10400)
(10031)
(8614)
(8301)
(7789)
(7763)
(7311)
(7239)
(7213)
(6907)
(6896)
(6528)
(6482)
(6347)
(5597)
(5462)
(5324)
(5029)
(4965)
(4960)
(4906)
(4900)
(4391)
(4374)
(4329)
学科
(46501)
经济(46469)
方法(22939)
数学(21691)
数学方法(21638)
管理(20924)
(19925)
(18890)
银行(18745)
(17558)
(16159)
贸易(16145)
(15942)
(15906)
中国(15902)
(14853)
企业(14853)
(12822)
金融(12821)
(11976)
(10418)
(10065)
制度(10061)
业务(9585)
(9531)
(8811)
出口(8806)
出口贸易(8806)
银行制(8288)
(7068)
机构
大学(142697)
学院(136334)
(77100)
经济(76055)
研究(54130)
中国(53734)
管理(50873)
理学(42130)
理学院(41710)
管理学(41414)
管理学院(41151)
(35748)
(30885)
财经(28768)
经济学(28186)
(26695)
(26518)
经济学院(25603)
科学(25406)
中心(25025)
(24071)
研究所(23735)
银行(23123)
财经大学(22074)
(21757)
金融(21498)
(21308)
北京(20516)
(19040)
(18891)
基金
项目(83616)
科学(67445)
基金(66896)
研究(61880)
(57835)
国家(57499)
科学基金(49105)
社会(44504)
社会科(42680)
社会科学(42673)
基金项目(33506)
资助(29512)
自然(28855)
自然科(28274)
自然科学(28267)
自然科学基金(27858)
教育(27365)
(25461)
(23234)
(22017)
中国(21829)
编号(21397)
国家社会(21011)
教育部(19809)
重点(18641)
人文(18097)
成果(18010)
社科(17603)
(17529)
大学(17106)
期刊
(79230)
经济(79230)
研究(53887)
(36578)
金融(36578)
中国(27845)
(26074)
管理(19652)
科学(18213)
学报(17454)
(16694)
财经(16645)
经济研究(15297)
(14821)
国际(14787)
(14392)
大学(14249)
学学(13399)
世界(11447)
问题(11446)
农业(9822)
技术(8858)
业经(8476)
理论(8252)
教育(7499)
技术经济(7316)
统计(7154)
实践(6903)
(6903)
(6557)
共检索到231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昌锟  
16世纪以来,美洲等地生产的机制标准化银元大量流入中国。起初,使用银元不仅需秤量计算,与银锭、制钱汇兑时也常需贴水。然而,银元在与银锭、制钱的长期竞争中,优势日益明显,流通数量和空间均有大幅增长及扩张,进而成为东南沿海、长江下游流域通商口岸的主币,市场偏好银元也使得上海、广州等地洋厘常年居高不下。光绪十六年(1890)以来各省根据鹰洋形制及成色仿铸的银元,逐渐成为市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清季民初的币制改革,均以银元为国币,并建立了元、角、分的货币体系,废两改元则实现了银元对银锭的货币取代。银元胜出的理论依据在于其形制统一、价值稳定,节省了一定的检验费用,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形成了对传统秤量货币的优势。另一方面,清季民初各省和中央政府的推动也是银元胜出的重要原因。银元是从秤量货币到信用货币的重要过渡,以银元为准备金的纸币发行对1935年的法币改革也有直接的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昌锟  
本文以近代中国市场上的外国银元为考察对象,力图展现外国银元在近代中国的港口、城镇、农村三个不同市场层级以及东南沿海、长江流域以及北方地区等不同区域的流通情形,其与国际大宗贸易的相关性及其对近代中国货币制度、政治、外交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目前学界关于明代以及清前期白银(条银、银锭)的流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昌锟  
本文以近代中国市场上的外国银元为考察对象,力图展现外国银元在近代中国的港口、城镇、农村三个不同市场层级以及东南沿海、长江流域以及北方地区等不同区域的流通情形,其与国际大宗贸易的相关性及其对近代中国货币制度、政治、外交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目前学界关于明代以及清前期白银(条银、银锭)的流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明代万历九年(1581年)改革一条鞭法,白银正式成为中国主体货币,开启了白银中国时代。而在本世纪初,以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为中心,白银货币化与白银中国又成为探讨中国和西方世界先进和落后历史分岔的重要话题。中国白银货币地位形成的动因是什么,它对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明代万历九年(1581年)改革一条鞭法,白银正式成为中国主体货币,开启了白银中国时代。而在本世纪初,以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为中心,白银货币化与白银中国又成为探讨中国和西方世界先进和落后历史分岔的重要话题。中国白银货币地位形成的动因是什么,它对中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许晨  燕红忠  
近代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十分缓慢,并没有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与之相对应的是,近代货币制度也呈现出分层化特征,货币市场的分层在很大程度上恰好与现代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分割相对应。本文基于二元经济理论与实证视角,分析各层次市场之间的传递机制,反映分层化的货币体系与二元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传导的经济效应和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近代中国的二元货币体系根植于二元经济结构,又与其相互融合、固化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均衡,这是造成近代二元经济结构长期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昌锟  
福州为近代中国三大茶叶出口港,对外贸易发达。明末清初,外国标准化的机制银元逐渐流入福州等地,洋银因形制统一、价值稳定、检验方便,节省了一定的交易成本,深受商民欢迎,很快成为最重要的茶叶结算货币,同时流通至福建的其他地区及农村市场。在开埠以后福州的银项进出统计中,外国银元的进出占据绝大多数份额,远超同一时期银条进出的数量。随着茶叶贸易的衰退,洋银进口的数量亦随之下降,呈现出十分明显的相关性。而在产茶的农村地区,银元的使用亦超过银锭和制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何平  
本文从世界货币职能的视角,考察明代货币结构的变化和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明代货币结构从单一的宝钞制度恢复到钱钞并用,最后形成以白银为价值基准和主导的银钱复合货币体系,是西方势力东来、东南沿海私人海上贸易发展使中国被动迈入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促成的。白银的世界货币性质使得纳入全球一体格局的明朝将白银内化为基准货币。当时的社会精英从货币主导权旁落的角度提出反对使用白银的主张,但未能阻挡东西方贸易交往的国际形势下货币形式的自然选择。白银货币的被动供给为明清社会带来了极其深刻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国壮  
1895年日本占领中国产糖重镇台湾,在台湾糖业基础上,日本大力发展本国制糖业,并着力拓展东亚市场。1903年日糖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到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日糖在中国市场上的开拓及竞争活动,既改变了传统的中日糖品贸易格局,即由中国向日本输入糖品及技术的格局转变为由日本向中国输入糖品及技术的局面;也改变了近代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市场上的糖品竞争格局,即由爪哇糖及香港糖两糖统治的格局转变为日糖、香港糖两糖独大的局面。从这些活动中,不难看出,这一时期中外糖品之间的竞争形势,依旧为进口机制洋糖同国内土法制糖之间的竞争,外糖商仍通过商品输出手段来控制中国的糖品销售市场,而并未完全过渡到资本与商品输出手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成  冯中朝  喻璨聪  吴丽丽  
2015年,国家对油菜籽的临储政策取消之后,中国油菜产业发展形势向下,中国西南地区的油菜产业发展势头却丝毫未减,此种"西南现象"得益于小型榨油作坊对菜籽油价格的稳定功能,解决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对食用植物油市场的扭曲,保障了产业链中利益的合理分配。为探索中国农业生产中由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农产品市场扭曲问题,本文以油菜产业为例,基于消费者对菜籽油购买行为的视角,通过深入剖析油菜籽生产者、加工者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尝试为破解当前油菜发展困境寻找可行路径。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对食用油的"逆向选择",引发加工者生产劣质油的"道德风险",劣质食用植物油打破了油菜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议,要加强对油料加工行业的管理,规范油料产品特征标识制度,积极宣传食用植物油营养知识,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食用植物油,从而完善油菜以及油料产业市场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起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油料产业发展模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葛剑雄  
主持人: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一百年前,在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纪念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恂诚  
所谓市场整合,应该是指各地要素价格相等,或趋同。这并不符合近代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近代中国市场的区域性价格差异明显,而且没有证据证明其有缩小差距的趋同趋势。就中国近代货币市场而言,各地货币标准紊乱,充分体现了市场的分割性。市场的分割表现为以血缘、地缘和业缘基础上的分割,更表现为行政性分割。此外,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也是造成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对1921年1月至11月上海、汉口、镇江、苏州四城市旬平均银拆和洋厘数据,以及1921年1月至1922年12月上海和苏州两城市的旬平均银拆和洋厘数据的相对价格和离散系数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表明:即使是在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大城市之间,货币价格仍基本处于分割状态;对于1932-1937年上海、汉口、宁波、杭州、重庆等五城市年平均月息的相对价格和离散系数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也无法得出市场整合的结论。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璇  郭思培  
适应性市场假说认为金融市场就像一个生态圈,个体会犯错、会不断地学习并去适应,市场具有动态特征.针对适应性市场假说检验缺乏定量研究的现状,该文从动态市场效率的角度对适应性市场假说在比特币市场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复杂熵平面来度量市场效率,比特币市场的有效指数是不断变化的,结果支持适应性市场假说.其次,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比特币的价格进行了建模和预测,在较小的误差范围内预测比特币价格.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光艺   赵琬迪  
预测回归(Predictive Regression)是用于检验金融市场可预测性的重要计量方法,但现有检验方法,如传统的T检验以及Campbell和Yogo (2006)[1]提出的方法,均不能在|ρ|≤1范围内取得一致有效的检验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检验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Bonferroni的方法,将在|ρ|≤1范围内一致有效的Hansen (1999)[2]格点自助法与文[1]提出的更具效用的Q检验结合。数值模拟显示该检验方法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在|ρ|≤1范围内均靠近其5%的理论值,并且效用检验同样显示该检验方法优于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1]。采用本文提出的预测回归检验方法,本文发现在中国股票市场,距离52周最高价的接近程度、技术指标、PPI以及CPI等变量具有预测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崔文生  刘巍  
本文搜集汇总了近代中国1910—1936年的银行资本额,用数量分析方法证实了近代中国银行总资本额是影响货币量M1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证实了银行资本规模是市场中货币需求的客观要求。本文采用货币化程度的国际比较方法考察了这一时段内近代中国银行业规模适当与否,近代中国与同时代的日本、美国和英国的货币化比率比较结果说明,近代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尚嫌不足,远不是"畸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