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1)
2023(9944)
2022(8989)
2021(8596)
2020(7180)
2019(16837)
2018(16981)
2017(32245)
2016(17852)
2015(20076)
2014(20039)
2013(19789)
2012(18034)
2011(15960)
2010(15886)
2009(14238)
2008(13938)
2007(12127)
2006(10227)
2005(8714)
作者
(51726)
(42712)
(42418)
(40272)
(27091)
(20393)
(19234)
(16948)
(16209)
(15281)
(14702)
(14308)
(13453)
(13365)
(13117)
(13044)
(13037)
(12838)
(12182)
(12028)
(10654)
(10402)
(10347)
(9625)
(9614)
(9558)
(9454)
(9317)
(8565)
(8557)
学科
(65913)
经济(65846)
管理(50637)
(46618)
(39670)
企业(39670)
方法(33127)
数学(28619)
数学方法(28203)
(17036)
贸易(17031)
(16827)
(16808)
(16615)
中国(16051)
(15468)
业经(14526)
地方(14190)
理论(12138)
(11612)
财务(11548)
财务管理(11529)
(11290)
农业(11136)
企业财务(10802)
环境(10728)
技术(10711)
(10511)
(10141)
(9413)
机构
大学(245118)
学院(244603)
管理(99415)
(90518)
经济(88330)
理学(86589)
理学院(85605)
管理学(83974)
管理学院(83541)
研究(79365)
中国(57380)
(52820)
科学(52449)
(40288)
(40258)
(40135)
业大(39219)
研究所(37011)
中心(35946)
(34745)
北京(33374)
财经(32669)
(31970)
农业(31827)
师范(31657)
(29654)
(29360)
(28903)
技术(27497)
经济学(25871)
基金
项目(173717)
科学(134607)
研究(125590)
基金(124034)
(108851)
国家(107964)
科学基金(92123)
社会(75412)
社会科(71412)
社会科学(71392)
(68434)
基金项目(66665)
自然(62155)
自然科(60651)
自然科学(60635)
自然科学基金(59498)
(58044)
教育(57489)
编号(52027)
资助(51826)
成果(41491)
重点(38731)
(37456)
(36509)
(35776)
课题(35543)
科研(33681)
创新(33319)
计划(32299)
项目编号(32239)
期刊
(95473)
经济(95473)
研究(67757)
中国(43655)
学报(41547)
科学(36676)
(36017)
管理(35363)
大学(30634)
(30611)
学学(28835)
教育(28354)
农业(25783)
技术(22306)
(16626)
金融(16626)
业经(15542)
图书(14824)
经济研究(14529)
财经(14460)
(13248)
科技(12751)
理论(12647)
问题(12628)
(12157)
实践(11949)
(11949)
技术经济(11793)
(11486)
资源(11308)
共检索到346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波  张乐  
船舶压载水公约已于2017年9月8日生效实施,规定了船舶压载水排放标准。目前,船舶需要通过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的方式满足公约的排放要求。但是,船用压载水处理设备性能的不稳定性及港口国监督检查的严苛,成为现阶段制约船舶有效履行公约的最大障碍。试从航运业的实际操作出发,结合压载水公约应急措施导则的要求,探讨使用压载水港口接收处理设施作为补充,来提升船舶履行公约能力的可行性。通过对压载水港口接收处理设施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对该技术与传统压载水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对其优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客观地探索和分析。可以预见,压载水港口接收处理设施作为一种新型的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和港口应急技术,有着更为绿色、经济和高效的特点,在为船舶提供新的选择方案的同时,也为进一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体现了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的高效统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惠仙  边佳胤  王飞飞  马金  袁长春  薛俊增  
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加快了沿海港口的建设。港口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世界各地大量的船舶压载水到达中国沿海港口,提高了压载水生物入侵的风险。有关中国大陆港口到港船舶压载水的研究,早期从卫生防疫的角度关注病原菌的入侵,从赤潮防控的角度关注有害藻类的入侵,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展到压载水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但主要是在压载水生物种类调查的层面。随着《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生效,必将推动船舶压载水生物的研究逐步深入到压载水生物适应机制和入侵机制方面,并推动船舶压载水检测技术的研发创新,为公约履约和港口国监督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海英  张文静  
从供应链视角,考虑政府补贴,构建港口与船舶减排决策博弈模型,探讨港航企业集中决策、分散决策情形下的减排决策问题。结果表明:(1)在供应链结构决策上,集中决策下的港航供应链定价低于分散决策下的定价,而总体利润和排放量则高于分散决策下的。(2)在减排技术决策上,当补贴在适当范围内时,港航供应链采用低硫油技术,此时港航企业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政府也可实现排放控制,港航企业与政府双赢;而当补贴较低时,港航供应链采用低硫油技术,但此时使用低硫油的总排放量大于使用岸电的总排放量;而当补贴较高时,港航供应链采用岸电技术,但此时使用岸电的总排放量大于使用低硫油的总排放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亦  边佳胤  王晓媛  王琼  
选取9艘停泊于洋山深水港、在太平洋公海海域进行压载水交换的到港船舶,分析其压载水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共检测出浮游植物4门18属29种(包括变种或变型),其中硅藻门占主要优势地位,共计13属21种,占总种类数72.4%,包括未定种8种;甲藻门3属6种,占总种类数20.7%,其中未定种1种;绿藻门1属1种,占总种类数3.5%,其中未定种1种;蓝藻门1属1种,占总种类数3.5%。所有船舶压载水样品中均发现有赤潮藻,存在潜在外来种入侵风险。在公海海域进行压载水交换后浮游植物丰度远小于在国内沿岸海域交换压载水的丰度,显示公海换水可有效降低压载水内浮游植物的密度,但仍有适应港口环境的种类存在,未能完全消除外来藻类入侵的潜在生态风险。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袁健  茆沐嘉  党坤  
人类通过船舶,特别是通过压载水运输传播外来水生物,此举会减少生物多样性、改变生态系统、影响人类健康并对某些区域造成经济损失,为此船舶压载水在近10年间引起了巨大关注。随着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已达到生效条件并即将生效,该文分析了公约现状并对船舶营运企业提出了相关履约策略。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驰  薛俊增  邵于豪  沈辰  吴惠仙  
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了夏季和冬季2个季节条件下4种采样方法(采水器法、隔膜泵法、潜水泵法和管道法)和4种采样体积(1 L、10 L、100 L和1 000 L)对船舶压载水浮游植物采样效果的影响。夏季4种采样方法采集到的浮游植物密度分别为1 180.00±20、971.00±20、964.00±20和676.00±20 cells/L,冬季为152.00±20、120.00±20、80.00±20和200.00±20 cells/L。夏季4种采样体积下采集到的浮游植物密度为1 000.00±50、288.40±20、45.24±10和0.05±0.01 cells/L,冬季为168.00±20、25.20±10、3.32±1和0.05±0.01 cells/L。结果显示不论夏季还是冬季,不同的采样方法和采样体积下采集到的船舶压载水浮游植物数量差异显著,因而采样方法和采样体积影响着船舶压载水浮游植物的采样效果,亟需在国际层面推动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建立起统一准确的船舶压载水采样方法,为压载水港口国检测提供技术支撑,保护港口和海洋生态环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议  苏舒  
船舶压载水携带大量生物到地理隔绝水域可能引起严重的生态问题,成为引入海洋外来入侵生物的主要途径之一。2004年IMO通过了《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国际公约》,制定了压载水管理的国际规则。尽管该公约尚未达到生效条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开始通过国内立法单方面实施船舶压载水管理。我国现有涉及船舶压载水管理的立法主要限于防止污染和卫生防疫,尚未有从防止生物入侵的角度的专门或具体的法律规定,未能实施相应的管理。建议:(1)尽快完善船舶压载水管理立法;(2)先行要求入境船舶压载水深海置换;(3)加强港口和近岸水域本地生物本底调查;(4)加强压载水管理技术研究;(5)建立管理部门多方协调机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琼  王飞飞  边佳胤  肖南燕  吴惠仙  
为了解船舶压载水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利用Illumina Mi 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上海港到港船舶压载水沉积物中细菌基因样本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从11份压载水沉积物样品中共检测到420 069条有效序列,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显示共有38门、98纲、226目、393科、704属细菌,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72.98%)、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9.1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8.71%)、绿弯菌门(Chloroflexi 4.06%)、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 1.47%)、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1.18%)和其他(2.50%)。本次研究在压载水沉积物中检测到了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游动球菌属(Planococcus)、假单胞菌属(Paeni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Streptomyces)和链霉菌属(Inquilinus)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结果显示压载水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丰富,要充分重视我国到港船舶压载水沉积物中微生物以及致病菌的研究,为阐明外来致病菌通过压载水途径入侵的机制和防控奠定基础。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军  郑思昀  王美蓉  
针对我国港口船舶清污协议费的定价问题,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在根据船舶在港口发生污染事故的风险水平划分其风险等级的基础上,运用Shapley值的简化公式对港口清污资源的总配置成本进行分摊,计算得出每艘船舶每天所需分摊的配置成本,消除了短期船舶靠泊的动态性对分摊结果的影响,是制订港口清污费费率征收标准的理论依据。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现行船舶清污协议费征收标准过高,本文计算的分摊结果兼顾了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并且证明了其满足个体理性,集体理性以及联盟稳定性的要求。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军  郑思昀  王美蓉  
针对我国港口船舶清污协议费的定价问题,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在根据船舶在港口发生污染事故的风险水平划分其风险等级的基础上,运用Shapley值的简化公式对港口清污资源的总配置成本进行分摊,计算得出每艘船舶每天所需分摊的配置成本,消除了短期船舶靠泊的动态性对分摊结果的影响,是制订港口清污费费率征收标准的理论依据。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现行船舶清污协议费征收标准过高,本文计算的分摊结果兼顾了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并且证明了其满足个体理性,集体理性以及联盟稳定性的要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永壮  钟颖  郭捷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港口起到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港口系统绩效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而本文从装卸效率对港口系统绩效的影响角度出发,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建立一个港口系统排队模型,输入随机变量(船舶到达时间间隔和装卸时间),在特定随机变量概率分布下(船舶的到达时间间隔服从参数为1/50的负指数分布,船舶装卸时间服从参数为1/200的负指数分布),输出港口系统绩效指标(船舶停泊在港口平均时间变化率、每艘船卸货前平均等待时间以及设备空闲比率变化率),作为其运行效率的考量,然后修改装卸时间均值,用评价指标的变化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郑红星  刘保利  邓春远  冯盼盼  
为提高单向航道散货港口的泊位利用率,研究多港池的散货港口船舶调度优化问题。考虑船舶间需保持安全航行距离、进出港时段交替条件和成簇进出港规则等现实约束,以进港船舶总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基于问题的特点,设计了启发式规则与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进行求解。在数值实验中分别将该算法的结果同下界值和两种现实调度方案对比。结果表明,运用混合算法求解的结果与下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5. 28%,较两种现实调度方案的目标值优化率提升显著,且平均泊位优化率分别为6. 74%和4. 71%,验证了方案及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倩  王晓媛  吴惠仙  
利用Illumina HiS 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微生物进行测序,共获得67 255条有效序列,736个OTU,通过生物信息分析,研究了压载舱中沉积物和压载水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显示:船舶压载舱沉积物中可培细菌总数较压载水中可培细菌总数高3个数量级。压载水中优势类群是变形菌(Proteobacteria 70.20%)、拟杆菌(Bacteroidetes 13.38%)、放线菌(Actinobacteria 10.33%)和Marinimicrobia_SAR406_clade 2.81%。压载舱中沉积物的优势类群为变形菌(Proteobacteria 95.45%)、厚壁菌(Firmicutes 2.23%)。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桑高峰  孟燕萍  
在全球碳税政策和客户群体绿色偏好的背景下,以港航供应链上下游参与主体为例,从港口和船舶的管理角度出发,研究港航供应链上下游参与主体碳减排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别建立集中、分散两种决策情形下港口企业和船公司的碳减排决策博弈模型,探究不同博弈模型下港航企业在碳减排方面的决策,并分析不同参数对于关键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集中决策情形下,港航企业以及客户群体的利益可以达到最优目标;其次,政府对港区征收碳税的举措以及客户群体绿色意识的提高,都会促进港口方和船方的减排力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涛  文嘉鹏  田玉军  张波  
2017年实行的《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压载水公约》)要求400总吨及以上国际航线船舶需安装压载水处理系统。为了免除部分短途航线船舶的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安装责任,《压载水公约》A-4条款针对在指定港口间航行的船舶免除安装压载水处理系统提出了要求。为了满足《压载水公约》的要求、降低黄海水域航行的中韩航线船舶投入,近年来中韩双方通过学术交流和技术评估来分析压载水排放对黄海水域造成的生物入侵风险。本研究采用丹麦和Interferry首先提出的相似风险区评价方法进行生物入侵风险的评估。本研究建立了相似风险区模型:通过建立黄海二维水动力模型和基于介质的模型(Agent Based Modelling),模拟中肋骨条藻在投放港投放的自然生物扩散过程,并在扩散过程中叠加水温和盐度对生物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中韩港口水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生物自然扩散连通性;但从中肋骨条藻的扩散结果来看,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不能确定测试港口之间的连接性。目前的研究成果尚不能支持中韩大黄海水域为一个相似的风险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