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0)
- 2023(5260)
- 2022(4511)
- 2021(4202)
- 2020(3480)
- 2019(8067)
- 2018(7978)
- 2017(15063)
- 2016(8057)
- 2015(9058)
- 2014(8678)
- 2013(8629)
- 2012(8190)
- 2011(7043)
- 2010(7054)
- 2009(6245)
- 2008(5798)
- 2007(4839)
- 2006(4200)
- 2005(3619)
- 学科
- 济(28488)
- 经济(28462)
- 业(18026)
- 管理(17395)
- 地方(13091)
- 企(10269)
- 企业(10269)
- 中国(9134)
- 方法(9069)
- 农(8929)
- 数学(7894)
- 数学方法(7789)
- 贸(6600)
- 贸易(6591)
- 服务(6588)
- 业经(6497)
- 学(6490)
- 农业(6323)
- 易(6281)
- 工作(6274)
- 地方经济(5724)
- 制(5714)
- 环境(5128)
- 服务业(5082)
- 财(5050)
- 融(4483)
- 金融(4480)
- 银(4289)
- 银行(4285)
- 和(4190)
- 机构
- 大学(101231)
- 学院(100905)
- 管理(37560)
- 济(36254)
- 研究(36165)
- 经济(35006)
- 理学(31869)
- 理学院(31315)
- 管理学(30741)
- 管理学院(30518)
- 中国(27145)
- 科学(24474)
- 京(22723)
- 中心(17842)
- 所(17657)
- 范(17235)
- 师范(17093)
- 农(17053)
- 江(16375)
- 财(16167)
- 研究所(16054)
- 业大(15441)
- 师范大学(14103)
- 院(13977)
- 北京(13842)
- 州(13360)
- 农业(13240)
- 财经(12474)
- 省(11630)
- 科学院(11195)
- 基金
- 项目(74392)
- 科学(58227)
- 研究(54641)
- 基金(52841)
- 家(46791)
- 国家(46428)
- 科学基金(39624)
- 社会(33902)
- 社会科(32027)
- 社会科学(32017)
- 基金项目(29558)
- 省(29306)
- 自然(26025)
- 自然科(25313)
- 自然科学(25307)
- 划(25158)
- 自然科学基金(24799)
- 编号(23177)
- 教育(23116)
- 资助(19521)
- 成果(18492)
- 发(17492)
- 重点(16976)
- 课题(15586)
- 创(15342)
- 部(14858)
- 创新(14402)
- 国家社会(14015)
- 科研(13928)
- 发展(13757)
共检索到156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淑华 焦华富 管晶
空间范围界定及功能识别是航运服务集聚区理论多元化及深入研究的基础,也是制定行业及城市规划决策的前提。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对两者的定性描述,空间范围精准界定及功能量化识别较少。采用2019年航运服务业企业(组织)数据,运用高/低值聚类及热点分析对航运服务集聚区的空间范围进行精准界定,并基于企业经营范围关键词共现网络对其功能进行量化识别。结果表明:(1)上海市航运服务业全业态及子行业分布均呈高值聚类,已形成8个航运服务集聚区。(2)各集聚区的重要功能元在"仓储"、"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货物运输"高度重合,关键功能元与港口海运业、特殊监管政策以及本地产业相关性高。(3)不同类型集聚区的功能元聚类存在显著差别:内生型包括金山、长兴岛及宝山片区,形成本地产业链的延伸及需求为主的聚类,如"道路货物运输"、"杂务劳动"、"船舶零件及配件"等。外生型包括外高桥、浦东机场及临港片区,以现代物流及高级业态为主的聚类,包括"区内企业间贸易及代理"、"国际船舶代理"、"租赁财产的残值处理及维修"等。混合型包括外滩及陆家嘴片区,形成聚类包括"船舶工程"、"供应链管理"、"展览展示服务"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跃刚 郭龙飞 吴艳
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为上海现代物流业、航运业提供高层次的服务。研究以北外滩13栋楼宇541家企业为样本,基于Arc GIS10.2分析平台,运用复杂网络、空间GINI系数、HHI指数、E-G指数、点度中心度对企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内企业在空间上呈现出"中心—外围"的分布模式,已形成航运服务生态圈,高度集聚了效率型、影响力和高技能劳动类型企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蕾 陈雯 宋正娜
针对空港经济区相关研究一直依附于临空经济发展研究的现状,在分析空港经济区与临空经济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明确了空港经济区概念,提出空港经济区范围界定方法:①紧邻机场区域的建成区形成与否是判别空港经济区是否形成的依据之一;②参照国内外成熟空港建设经验,对5 km半径范围和15分钟时间覆盖区域分别进行圈层划分,进而计算各圈层内部各类临空指向产业比重,由此确定空港经济区所在圈层;③根据企业空间布局,对基础圈层进行一定变形,并结合实证地区实际情况,对比分析同心圆圈层分析与时间半径分析结果,以确定空港经济区最终范围。对长三角枢纽机场的实证研究表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已经形成以机场为中心,外延2km的空港经济区,可达性分析表明,这一范围大致为空港交通走廊沿线6分钟车程内的高可达性地区。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无锡硕放国际机场由于周边区域产业的临空指向性较弱,尚未形成空港经济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永昌
外来人口集聚模式和演化过程是考察外来人口空间行为的重要量度指标,通过量度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可以更好地构建城市社会空间的优化模式,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性总结。大城市边缘区外来人口具有与城市中心不尽相同的特征,解析这些特征是研究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和空间行为的重要基础。文章主要分析了上海市闵行区外来人口的基本特征与集聚成因,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基本形式与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城市外来人口的重构模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爱玮 周林
金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金融产业集聚将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辐射效应、金融外溢效应等,并提高区域内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不仅促进了金融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法律、咨询等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增长。本文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途径。分析表明,金融产业集聚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辐射效应、金融外溢效应等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关键词:
金融产业 区域经济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云 孙力军
许多国家和地区借助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保持经济增长,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离不开金融企业集聚和金融信用发展,本文比较分析国际上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与金融企业集聚的共性及其效应,以上海经济和金融发展为例分析金融信用活动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变化关系,探索通过金融企业集聚与发展金融信用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
关键词:
金融信用 金融企业集聚 现代服务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士鹏 张志英
利用经济距离模型对黔中城市群范围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形模型及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对黔中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黔中城市群包括贵阳市、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清镇市、遵义县、遵义市、安顺市、平坝县等22个城市;城市主要集中于铁路及高速公路沿线;城市间的交通网络发育较为成熟,空间可达性较好;城市空间分布属于典型的集聚型,且集聚程度很高;贵阳市和安顺市是黔中城市群中比较重要的2个节点;城市群的空间联系方向以贵阳市为中心,呈圈层状向外辐射以及沿兰海、沪昆高速公路呈轴线状拓展。据此,提出了黔中城市群未来空间结构优化的思路,即打造"一圈"、"两主轴"、"两次轴",培育"一个增长极...
关键词:
空间范围 空间结构 黔中城市群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童中贤
对中部地区城市群的认识,目前主要有三城市群说、四城市群说、五城市群说、六城市群说等几种观点,且中部地区各城市群的概念、空间范围差异很大。对中部地区城市群的空间特征进行科学分析,为合理布局城市群发展空间、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形成中部崛起的城市群带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特征 空间结构 中部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安春华 乔旭宁 赵永江 陈盼盼 冯德显 王海江
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实践。依据中原城市群综合影响力、中心城市综合影响力,通过中心城市的选取、指标体系的构建,利用断裂点理论和Arcgis空间运算的方法界定中原经济区的范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尹虹潘
文章从区域与城市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入手,引入了通达性和人为干扰等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对“雷利公式”进行了改良。以此为基础,文章运用断裂点理论和改良后的雷利公式对受到不同影响下城市吸引区范围的界定、大城市对邻近小城市的“屏蔽”效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并对处于不同区域环境下的城市的发展策略选择提出了相关的思路建议。
关键词:
城市 吸引区 雷利法则 断裂点理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成基 胡炜霞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现代化的推进,旅游景区周边涌现出了许多与景区不协调的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旅游者对景区所处背景环境的要求和标准却在逐步提高,旅游者对景区的观赏已不仅仅局限于景区内将景区作为一个孤立点对待,因此将旅游资源圈起来进行封闭式开发而忽视周边环境与景区完整性的做法已不能适应游客越来越挑别的目光。提出了旅游景区周边环境的概念,指出周边环境与旅游景区有密切的关系,是旅游景区的组成部分。论述了周边环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周边环境分类,同时基于规划和评价的实际需要,建议在今后旅游规划中应专门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整治规划。认为周边环境应有较确切的地理空间范围,据此提出了确定旅游景...
关键词:
旅游景区 周边环境 保护整治 范围界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中
首先根据SNA1993对住户无偿服务核算的主体和范围进行了界定,然后提出了核算住户无偿服务产值的产出法和投入法,并针对住户无偿服务生产过程中住户成员所耗费的个人时间价值设计出了三种核算方法,最后根据住户无偿服务生产自身的特点,构建了住户无偿服务投入产出分析的一般范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孔翔
从剖析工业城区的发展特征入手,深入探讨了工业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仅是工业城区功能优化的需要,也是工业城区彰显特色和优势的需要。结合上海市宝山区的发展,指出有选择地培育现代服务业的特色部门,有助于推动工业城区的功能优化。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工业城区 上海宝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上广 吴柏均
在分析上海城市经济空间、居住空间和人口空间郊区化演变趋势特征以及郊区化演变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外城市空间郊区化演变比较,提出了上海城市郊区化演变过程中需要警惕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大城市 空间郊区化 特征 动力机制 上海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白志礼
经济区(带)是具有自然条件相似性、经济技术联系紧密的区域空间集合体,它依托区域内增长极的聚集和辐射作用以及区域内的分工与协作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因此,需要合理地划定经济区(带)边界,但关于长江上游经济带(区)的划分历来有不同观点和方案。流域经济区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复合体,其范围的划分界定应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长江上游经济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四省市;同时,为了满足不同规划的目标和需要,依据不同的区划要素,可对其进行大、中、小多尺度范围的区域界定。
关键词:
长江上游地区 流域经济 经济区 空间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