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5)
- 2023(11525)
- 2022(9857)
- 2021(9338)
- 2020(7376)
- 2019(17039)
- 2018(16948)
- 2017(32743)
- 2016(17824)
- 2015(19930)
- 2014(19888)
- 2013(19503)
- 2012(17788)
- 2011(15843)
- 2010(15520)
- 2009(13641)
- 2008(12861)
- 2007(10985)
- 2006(9418)
- 2005(7901)
- 学科
- 济(67817)
- 经济(67748)
- 管理(53519)
- 业(47800)
- 企(40050)
- 企业(40050)
- 方法(31620)
- 数学(27160)
- 数学方法(26848)
- 农(18846)
- 中国(17597)
- 学(16428)
- 业经(16118)
- 财(16105)
- 环境(15671)
- 地方(14344)
- 农业(12919)
- 和(12524)
- 理论(11922)
- 贸(11584)
- 贸易(11578)
- 划(11564)
- 技术(11285)
- 易(11232)
- 制(10885)
- 务(10504)
- 财务(10442)
- 财务管理(10424)
- 教育(9989)
- 企业财务(9892)
- 机构
- 大学(245944)
- 学院(245896)
- 管理(102054)
- 济(92558)
- 经济(90440)
- 理学(89705)
- 理学院(88712)
- 管理学(87201)
- 管理学院(86774)
- 研究(78852)
- 中国(56496)
- 京(51914)
- 科学(51140)
- 财(40582)
- 所(38479)
- 业大(38459)
- 农(38169)
- 研究所(35514)
- 中心(35483)
- 江(33691)
- 财经(33359)
- 范(32875)
- 师范(32598)
- 北京(32498)
- 经(30381)
- 农业(29860)
- 院(29335)
- 州(28020)
- 技术(26397)
- 师范大学(26342)
- 基金
- 项目(178428)
- 科学(140405)
- 研究(131714)
- 基金(128811)
- 家(111888)
- 国家(110927)
- 科学基金(95756)
- 社会(81358)
- 社会科(76964)
- 社会科学(76945)
- 省(70670)
- 基金项目(69578)
- 自然(63037)
- 自然科(61521)
- 自然科学(61510)
- 自然科学基金(60370)
- 教育(59891)
- 划(59462)
- 编号(54633)
- 资助(51653)
- 成果(43083)
- 重点(39635)
- 部(38485)
- 发(38468)
- 创(37626)
- 课题(37099)
- 创新(34920)
- 科研(34126)
- 项目编号(33994)
- 大学(32996)
共检索到339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利军 肖瑞阳 李一博 黎杰
充分发挥碳核查的监督职能对航空运输业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航空碳核查作为研究背景,以我国商业航空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碳核查的揭示、预防和建设职能视角,实证分析航空碳核查的政策效应与作用路径。研究结果显示:航空碳核查与企业碳排放强度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实施碳核查的航空公司碳排放强度平均降低2.1%,碳核查的减碳效应具有明显的运营模式异质性,碳核查主要通过环保投资和精细化管理提升碳减排效率。未来,强化碳核查制度的执法刚性、规范碳减排信息披露、严格碳核查机构资格准入对继续发挥环境政策效应至关重要。
关键词:
民航业 航空碳核查 碳减排 作用机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绪彪 朱丽萍
为应对来自国际航空碳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就基于市场的措施达成了诸多共识。第38届大会一致决定发展全球单一基于市场措施方案以解决国际航空碳排放。目前提出的三种可供选择的基于市场的措施方案尚有诸多细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发展和实施全球单一基于市场的措施方案还面临着原则冲突、市场扭曲、碳泄漏以及政策执行效力等问题。但通过发展基于市场措施的框架、设立超主权管理机构、有差别的实施等措施,未来通过建立全球单一基于市场措施方案来解决国际航空碳排放是可期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海英 钟莹
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是降低碳排放的主要市场化手段。本文采用双重差分空间杜宾模型(SDM-DID)和中介效应检验对其减排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以及作用路径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碳排放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存在高-高排放、低-低排放地区聚集的空间特征;两种碳减排政策在考虑空间关联性后仍然具有显著的减排效果,其中碳排放权交易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试点省份周边地区能借助试点省份的政策红利实现碳减排,而“碳税”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存在“污染天堂”现象,碳排放权交易能通过促进工业结构低碳转型、改善能源结构来实现碳减排,“碳税”能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来减少碳排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绪彪 朱丽萍
来自航空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挑战日益严峻。多年来,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为代表的航空业界为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了本行业的环境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四种关键战略。基于市场的措施是填补航空碳排放缺口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在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第38届大会上,与会各国就建立全球单一基于市场措施解决航空温室气体排放达成共识。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全球单一基于市场措施方案的实施来实现航空部门的环境目标。鉴于各国减排能力、技术水平、市场成熟度以及航空业发展需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时考虑到目前三种基于市场措施方案各有优劣,建立全球单一基于市场措施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应实施抵消措施方案,中期有歧视性...
关键词:
碳中和增长 基于市场措施 航空碳排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朋程 李伟娟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石化产业碳减排是实现我国“30·60”目标的关键。本文以我国石化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1991-2021年统计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和VEC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建立石化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经济计量模型,探讨石化行业碳减排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水平、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随着分位数增加在逐渐增强,投资规模、产出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在逐渐增强;(2)长期来看,技术水平、能源结构、投资规模和产出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有长期均衡关系,各因素随机扰动项受到冲击后,技术水平、能源结构的响应是负向的,投资规模和产出规模的响应是正向的;(3)除自身影响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技术水平、产出规模、投资规模和能源结构,但随着滞后期增加总体上呈递增态势,贡献率从滞后第2期的4.6%增长到滞后第10期的14.04%。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我国石化行业碳减排的主要实现路径: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和调整投资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利军 李一博
数字化作为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以我国2010-2022年上市航空公司为样本,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航空碳减排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抑制碳排放。绿色技术创新和内部控制亦是航空公司碳减排的重要驱动力,在数字化对航空碳排放的影响中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航空公司的数字化减碳效果更优。基于此,政府应强化数字赋能技术供给,构建关键要素支撑体系,因企制宜促进航空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应夯实数字化转型战略基础,加强绿色技术开发与应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萍
航空经济在自身动态的系统演进过程中,通过现代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使航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经济要素逐步达到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金融支持航空经济的作用机制具体体现在:资金形成机制创造投资动力,投资导向机制优化航空产业结构,资金集中机制扩大航空产业规模,风险防范机制稳定投资环境,技术传导机制推动技术创新。随后,提出了金融支持航空经济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航空经济 金融支持 作用机制 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卓德保 吴玉海 潘植强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逐渐变暖,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核心的低碳发展模式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低碳城市也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研究的新焦点。通过上海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关系的演变,分析上海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城市化发展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分析为基础,发现上海低碳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是一个多目标问题,涉及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三方面,其中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起引导作用,居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动力,企业则是连接政府与居民的纽带。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城市 上海城市发展 生态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俊文 张钰玲
基于Tapio模型考察各省份碳排放脱钩情况,依据脱钩弹性系数、碳强度构建分类准则对各省份进行类型划分,进一步采用STIRPAT模型识别不同类型省域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探寻不同类型省域碳减排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北京、上海、浙江等类型Ⅰ省域,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是有效的减排途径;对于湖南、湖北、江西等类型Ⅱ省域,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化质量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云南和福建需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山西和新疆两省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是关键;宁夏和内蒙古减排空间较大,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强度。
关键词:
碳达峰 碳排放 脱钩 STIRPAT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俊文 张钰玲
基于Tapio模型考察各省份碳排放脱钩情况,依据脱钩弹性系数、碳强度构建分类准则对各省份进行类型划分,进一步采用STIRPAT模型识别不同类型省域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探寻不同类型省域碳减排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北京、上海、浙江等类型Ⅰ省域,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是有效的减排途径;对于湖南、湖北、江西等类型Ⅱ省域,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化质量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云南和福建需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山西和新疆两省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是关键;宁夏和内蒙古减排空间较大,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强度。
关键词:
碳达峰 碳排放 脱钩 STIRPAT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彬 范硕
技术进步是实现碳减排的根本性措施,但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技术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以及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碳减排的作用各不相同。本文将技术进步方式分为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又将自主创新分为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以期通过更加细化的方式对技术进步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还以环境规制成本作为门限变量,应用动态面板门限估计,研究环境规制的门限效应。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原始创新不但没有降低碳排放,反而增加了碳排放,说明我国的技术创新更多地关注了产能的提升,绿色创新程度不高,创新间接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彬 范硕
技术进步是实现碳减排的根本性措施,但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技术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以及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碳减排的作用各不相同。本文将技术进步方式分为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又将自主创新分为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以期通过更加细化的方式对技术进步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还以环境规制成本作为门限变量,应用动态面板门限估计,研究环境规制的门限效应。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原始创新不但没有降低碳排放,反而增加了碳排放,说明我国的技术创新更多地关注了产能的提升,绿色创新程度不高,创新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模仿创新对碳减排效果较好,其原因在于模仿创新是一种"跟随型"的创新;技术引进的作用很小,说明我国不可能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最适宜的技术。第二,在不同的地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技术引进对碳减排的作用表现出较大差异,因此促进技术进步以及减排政策制定不能采取"一刀切"。第三,原始创新、技术引进与碳减排之间均具有门限效应,当环境成本达到门槛值时,原始创新、技术引进开始促进碳减排。因此,需考虑不同技术进步路径的不同碳减排效应,选择不同的激励、扶持与规制政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易志斌
利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相关原理,选取天津滨海机场、北京首都机场的旅客为对象,调查了旅客的低碳意识和航空碳税支付意愿。结果表明:航空旅客具有一定的低碳意识,但是收入水平、机票报销比例和年龄对其支付碳税意愿有显著影响;航空旅客不愿意支付碳税主要有3个原因:混淆碳税和燃油附加费、对碳减排责任主体认识存在偏差、不信任政府将航空碳税用于碳减排。为了未来碳税政策有效实施,建议加强对低碳和碳税相关知识的科学宣传、航空碳税征收要兼顾人们的支付能力、按照旅客飞行公里数征收碳税以及增加碳税使用和管理方面的透明度。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航空旅客 碳税 支付意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凤彩 张卫景 刘蒙蒙
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第38届大会上提出2016年前建立国际航空全球市场化减排机制(market-based measures,MBM)方案。在MBM方案设计过程中,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方式无疑是最关键的问题。文章首次从航空货运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在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EU ETS)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法的理论基础上,对欧盟ETS对航空货运企业的实际配额分配进行了分析,发现航空货运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剩余配额;进而剖析了造成这一...
关键词:
航空货运 碳排放配额 分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丽萍 李彤 杨红雄
中国面临着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压力,碳税辅以碳排放权交易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减排政策工具。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实行碳税的现实条件,对碳税税制要素、税率、征税环节、税收收入的归属与使用、税收减免与补偿等相关政策配套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减排效果进行了探讨,提出通过多种模型和方法的综合应用对碳税的技术路径进行设计;揭示动态条件下碳税税制要素的构成与选择;指出税率是碳税政策实施的关键环节,且存在最优的碳税减排税率;辨析中性税收实施方式下多方利益关系的协调和最优税收返还模式;分析碳税及其政策配套的减排效果、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碳排放 碳税 碳减排 税率 中性税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