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58)
- 2023(4068)
- 2022(3332)
- 2021(3231)
- 2020(2833)
- 2019(6090)
- 2018(6250)
- 2017(10973)
- 2016(6231)
- 2015(7116)
- 2014(7201)
- 2013(6922)
- 2012(6863)
- 2011(5997)
- 2010(6353)
- 2009(5812)
- 2008(6179)
- 2007(5900)
- 2006(5191)
- 2005(4700)
- 学科
- 济(21340)
- 经济(21316)
- 管理(20812)
- 业(20084)
- 企(17189)
- 企业(17189)
- 技术(11496)
- 方法(9771)
- 数学(8094)
- 学(8080)
- 数学方法(7841)
- 制(6909)
- 中国(6305)
- 银(6220)
- 银行(6205)
- 技术管理(6014)
- 行(5955)
- 农(5661)
- 融(5529)
- 金融(5527)
- 财(5223)
- 理论(5088)
- 体(4861)
- 业经(4679)
- 贸(4191)
- 贸易(4187)
- 教学(4135)
- 体制(4113)
- 易(4108)
- 农业(4015)
- 机构
- 大学(93621)
- 学院(92750)
- 研究(34809)
- 管理(32805)
- 济(32065)
- 经济(31158)
- 中国(27926)
- 理学(27166)
- 理学院(26807)
- 管理学(25975)
- 管理学院(25806)
- 科学(24651)
- 京(22603)
- 农(20481)
- 所(19854)
- 业大(18186)
- 研究所(18069)
- 中心(16551)
- 农业(15831)
- 江(15660)
- 北京(14790)
- 财(14647)
- 技术(13738)
- 省(13505)
- 院(13366)
- 州(12375)
- 范(12025)
- 师范(11862)
- 财经(11165)
- 研究院(10318)
- 基金
- 项目(61128)
- 科学(45780)
- 基金(42021)
- 研究(40955)
- 家(39358)
- 国家(39072)
- 科学基金(31392)
- 省(24500)
- 社会(22942)
- 自然(22128)
- 基金项目(21722)
- 社会科(21684)
- 社会科学(21677)
- 自然科(21615)
- 自然科学(21611)
- 自然科学基金(21189)
- 划(20855)
- 教育(18894)
- 资助(18229)
- 编号(15921)
- 重点(14415)
- 成果(13041)
- 计划(12960)
- 科技(12865)
- 创(12633)
- 部(12557)
- 发(12520)
- 科研(12103)
- 创新(12041)
- 课题(11773)
共检索到150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坚 马小明 李志清 高树
航空录像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高机翼轻型或小型飞机;装备高质量视频摄像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连接,在影像上自动记录瞬时的精确地理坐标;并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处理、分析影像,获取森林病虫害信息。该项技术成本较低,易掌握,能主动选择飞行作业时间及地面影像的分辨率,在多云天气亦可作业,并能实时得到图像,即时进行分析处理,作为一种空中平台可与其它监测手段互相补充,在森林病虫害的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监测,航空录像,遥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天生
遥感和GIS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中国林业科学院李天生一、遥感与GIS简介遥感《RemoteSensing》是用装在平台上的传感器来收集关于某一定对象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再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对象信息的技术。有关应用遥感技术监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建东 蒋禧 赵燕东
卫星遥感理论及技术是近30年来应用在森林病虫害监测领域的主要手段,产生了大量的理论思想和技术方法。在分析森林病虫害监测的判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解决方案,并重点讨论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硬件构成、路由算法的设计、图像数据包的可靠传输机制、传输拥塞控制策略、图像分类与比对、节点部署等关键问题,最后给出已经完成及正在开展的工作内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谷丰 刘向东 朱叶芹 翟保平
结合各级植保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应用PHP+Apache+MapServer+MySQL构建了一套基于WebGIS的病虫害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开放式设计模式,用户可根据需要自己建立数据库(表),通过WebGIS系统全面直观反映各地虫情动态。系统运行于网络平台,所用的软件均为开源免费软件,开发与运行费用低廉,对用户的软硬件要求低,操作简单方便,对于病虫害的宏观决策、分析和预警均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东旭 高德民 薛卫 张朔 张福全
[目的]由于人工数据收集成本高和传统无线网络数据连通性解决方案有限,现代农业病虫害监测技术面临极大挑战。采用物联网和大数据驱动技术可以降低农业投入成本、减少损失、提高产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法]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驱动的现代农业技术平台,是一种用于生产端到端服务的物联网技术集成框架,它借助于最新通信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机和无人机收集数据。该集成框架主要解决能量供应、通信限制、低空遥感滞空时间和病虫害环境致病分析。在能量供应方面,在系统中设计一种基于天气感知的太阳能基站,系统根据能量获取状况实时改变数据采集率来减少能量损耗。在通信方面,系统采用Lora(long range)与TVWS(TV white space)相结合的技术来满足农场远距离和高宽带数据传输的需求。在无人机设计方面,为减少无人机能源消耗,通过调整无人机四旋翼的角度以及对无人机飞行路线的优化,使无人机能够充分借助风能。[结果]采用上述方案,平台能够长时间持续稳定工作,而且即使在偏远的大型户外农场也可保证网络连接不会中断。通过该农业技术平台,建立农场环境与病虫害发生关系模型,结果显示当温度为15℃且相对湿度达60%以上时,小麦白粉病大面积爆发概率显著增加。[结论]通过对农作物病虫害无人机遥感结果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建立一套农业病虫害监测系统,从环境因素方面分析病虫害发生机制。
关键词:
物联网 大数据 病虫害监测 无人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莹
为提高森林病虫害预测的准确度,在现有预报模型的基础上,对数据库技术和WebGIS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提出实用的森林病虫害知识库设计和构建方法,并在Web应用环境下实现,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WebGIS 知识库 森林病虫害预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美琪 刘美玲 王璇 刘湘南 吴伶 李军集
【目的】受病虫害胁迫诱导的微弱光谱信号极易淹没在植被物候引起的光谱变化特征中,探索一种基于植被胁迫光谱弱信号增强的森林病虫害监测方法,为森林病虫害防治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八角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为试验区,收集2019—2021年试验区Sentinel-2影像数据,首先选取对植被病虫害胁迫响应敏感的红边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705)、红边位置指数(REPI)、红边叶绿素指数(CIred-edge)、植被衰减指数(PSRI)、特征色素简单比值指数(PSSRA)、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FAPAR)作为八角林病虫害指数的预选集;其次采用S-G滤波法构建光谱指数时间序列曲线,优选出能够综合表征八角林病虫害胁迫诱导的形态颜色和生理要素变化敏感的PSRI和FAPAR指数;然后采用季节趋势分解法(STL)对FAPAR、PSRI指数进行时间序列分解、季节性分量剥离,综合剥离季节性影响后的FAPAR、PSRI分量构建八角林病虫害敏感指数(IPDI);最后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八角林病虫害胁迫监测模型。【结果】1)与健康植被相比,受病虫害胁迫的八角林FAPAR偏低、PSRI偏高;2)采用STL方法对植被病虫害胁迫响应敏感参数进行时间序列分解,可有效剥离植被物候变化中对植被胁迫弱信息的影响,增强八角林病虫害胁迫响应敏感性;3)基于IPDI的八角林病虫害遥感识别模型精度较高,2019—2021年模型的Kappa系数和总体精度分别为0.81、0.84、0.80及87.59%、88.51%、84.17%,2020年八角林遥感计算的病虫害胁迫受害面积与统计受灾面积的相对误差为2.08%。【结论】基于植被胁迫光谱弱信号增强方法可有效监测八角林病虫害胁迫分布状况,显著提升防治效率,助力八角林的可持续管理与生态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元鹏 周旭
矿产资源开发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测算,中国目前有超过667万公顷的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建设等造成的损毁土地未得到复垦,且每年还新增损毁土地约30.6万公顷,其中60%以上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严重威胁粮食和生态安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而遥感技术则成为摸清损毁土地底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元鹏 周旭
矿产资源开发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测算,中国目前有超过667万公顷的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建设等造成的损毁土地未得到复垦,且每年还新增损毁土地约30.6万公顷,其中60%以上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严重威胁粮食和生态安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而遥感技术则成为摸清损毁土地底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正峰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是衡量农用土地质量优劣的必要手段 ,是实行农用土地保护的基本依据 ,是我国土地管理部门即将开展的一项工作。农用土地定级工作需要一项易普及、简便、能节省人力物力、高效率高精度的方法 ,这就为航空遥感技术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本文探讨了航空遥感技术在农用土地定级单元划分及定级因素提取中的应用 ,其中自然因素通过建立分级指标与影像特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可以直接从航空像片中提取定级因素的级别 ;经济区位因素选择了与土地经济效果密切相关的、能直接从航空像片中获取的完全定量化的经济区位因素
关键词:
农用土地 定级 航空遥感技术 影像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再福
福建三明市自 1 987年先后引进一种轻型飞机和两种超轻型飞机 ,利用简易临时机场 ,应用GPS卫星定位导航 ,开展超低容量喷洒白僵菌纯孢子液、菌药混合液、氰戊菊酯、甲基硫菌灵等药液 ,防治马尾松毛虫、刚竹毒蛾、毛竹枯梢病、黑荆树害虫等森林病虫害。 1 2年来 ,防治作业 941架次 ,防治面积 2 2 47× 1 0 4 hm2 。总结出一套安全、先进、经济、高效适合轻型飞机防治森林病虫害作业技术规程 ,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和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关键词:
轻型飞机 防治 林林病虫害 作业技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亚云 杨秀春 朱晓华 徐斌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遥感技术以其信息量大、获取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受人力物力的限制小等优点,在过去的30多年中,已逐渐成为土地荒漠化监测的重要数据来源和技术手段。本文首先概述了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使用的遥感数据源,综述了各类卫星遥感影像、影像的不同季相、波段和各类植被指数的选择等;讨论了土地荒漠化信息遥感提取的多种方法,综合比较不同遥感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而分析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多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工手动分类结合的原因。最后,指出遥感技术在土地荒漠化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综合指标与综合方法集成研究等发展方向。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监测 遥感技术 应用 进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力华 楼玫娟 肖金香 冯敏玉 王保生
利用NOAA极轨卫星AVHRR第3通道资料,结合地面森林分布状况及当时天气条件能有效监测森林火灾,并通过AVHRR3,4通道辐射温度的差异计算森林火灾面积,监测面积与实测面积吻合。在监测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江西省全年均应为森林防火期。
关键词:
气象卫星 森林防火 遥感监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明 王志慧 韩学文 贾可
森林资源的变化对于全球碳循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及时、准确地获取森林资源变化信息,对于森林经营科学决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森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指出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对影响森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森林资源 遥感 变化监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煜星 王雪军 黄国胜 党永峰 陈新云
【目的】从林业数据采集的迫切需求出发,采用遥感技术实现森林资源数据的快速年度出数,以及时掌握区域森林资源变化信息。【方法】建立遥感3阶抽样与地面调查技术相结合的森林资源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并以辽宁省为例,利用2013—2014年高、中、低多源遥感数据,进行基于多阶抽样的省级森林面积监测方法实践。【结果】遥感结合地面样地实测,建立了地面样地与高分样地,高、中分样地以及中、低分样地的森林面积回归模型,其模型确定系数(R2)分别为0.99、0.91和0.70,模型精度较高;基于3阶分层抽样的遥感监测方法得到辽宁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