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19)
- 2023(14781)
- 2022(12726)
- 2021(11785)
- 2020(9729)
- 2019(22594)
- 2018(22342)
- 2017(42772)
- 2016(23536)
- 2015(26439)
- 2014(26403)
- 2013(26246)
- 2012(24282)
- 2011(21950)
- 2010(21913)
- 2009(19972)
- 2008(19456)
- 2007(17093)
- 2006(15190)
- 2005(13581)
- 学科
- 济(98423)
- 经济(98324)
- 管理(68922)
- 业(68407)
- 企(56425)
- 企业(56425)
- 方法(42069)
- 数学(36148)
- 数学方法(35782)
- 中国(28383)
- 农(26700)
- 财(25294)
- 地方(25219)
- 业经(23008)
- 学(20171)
- 农业(18500)
- 务(17470)
- 财务(17396)
- 财务管理(17368)
- 制(17268)
- 贸(16691)
- 贸易(16674)
- 企业财务(16642)
- 易(16090)
- 技术(15774)
- 环境(15706)
- 理论(15660)
- 和(15452)
- 银(14789)
- 银行(14737)
- 机构
- 大学(332916)
- 学院(332178)
- 管理(132804)
- 济(130989)
- 经济(128087)
- 理学(114769)
- 理学院(113467)
- 研究(113285)
- 管理学(111646)
- 管理学院(111049)
- 中国(84312)
- 京(72320)
- 科学(70851)
- 财(59748)
- 所(57332)
- 农(55740)
- 研究所(52075)
- 中心(50908)
- 业大(50782)
- 江(49114)
- 财经(47676)
- 北京(46079)
- 范(45326)
- 师范(44887)
- 农业(43543)
- 经(43379)
- 院(41143)
- 州(40151)
- 经济学(37803)
- 师范大学(36309)
- 基金
- 项目(226504)
- 科学(178053)
- 研究(165743)
- 基金(162889)
- 家(141930)
- 国家(140702)
- 科学基金(121094)
- 社会(103319)
- 社会科(98011)
- 社会科学(97987)
- 省(89529)
- 基金项目(87275)
- 自然(79208)
- 自然科(77364)
- 自然科学(77348)
- 教育(76348)
- 自然科学基金(75949)
- 划(75178)
- 编号(68067)
- 资助(66999)
- 成果(55147)
- 发(51396)
- 重点(50662)
- 部(49522)
- 课题(47164)
- 创(46886)
- 创新(43633)
- 科研(43167)
- 教育部(42306)
- 项目编号(41799)
- 期刊
- 济(146835)
- 经济(146835)
- 研究(99631)
- 中国(67016)
- 学报(52727)
- 农(50611)
- 管理(49399)
- 科学(48551)
- 财(45015)
- 教育(41082)
- 大学(39751)
- 学学(37154)
- 农业(35616)
- 技术(29189)
- 融(29147)
- 金融(29147)
- 业经(25348)
- 经济研究(22996)
- 财经(22636)
- 经(19200)
- 问题(18935)
- 业(18677)
- 图书(18633)
- 科技(16391)
- 技术经济(16242)
- 理论(16156)
- 现代(15136)
- 商业(14940)
- 资源(14871)
- 实践(14823)
共检索到494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利军 王丹阳 王杏文 肖瑞阳
探索航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可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测量仪”和“风向标”。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增加安全维度,构建了由30个微观指标组成的航空公司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评价结果显示,燃油效率、服务水平、安全保障是航空公司高质量发展中最重要的表征。以我国45家客运航空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2019年运营数据,采用OLS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索分析航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我国航空尚未进入全面高质量发展阶段,显示出资源依赖和重资产的特征。我国航空公司发展的主体动力仍处于投资驱动阶段,并逐步从资本依赖型发展向技术进步依赖型发展演化。研究结论对推动航空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娟 秦放鸣
提高经济效率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文章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19年的经济效率值,发现各区域呈东、中、西递减的分布格局。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导因素。为了深入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在测算经济效率的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对提高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经济发展、绿色环保、公平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只有经济发展与绿色环保协调兼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洁梅 林曾
基于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全局空间自相关法,实证分析中国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区、市)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不断上升,且呈现显著空间分化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相对较低。农业技术研发力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驱动中国省(区、市)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优化农业资源投入结构、健全农村循环经济差异化发展机制、统筹农村绿色低碳资源配置的举措,以期为提升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芳 石鑫
以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为研究对象,从绿色发展效率和出口技术结构两个方面综合测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从内部要素供给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角度分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样本期内年均提升3.17%。从影响因素来看,前期积累的发展质量存在良性循环和示范作用,继而形成持续不断的“高质量提升效应”,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及要素禀赋结构等内部要素供给质量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均存在促进作用,外部环境因素中只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促进作用。从产业维度拓展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范畴,为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玉彬 石福安
文章运用熵权法-TOPSIS组合权重模型对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双循环”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描述性统计、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和灰色关联模型对其时序演变、空间格局与外部驱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在30个省份之间差异较大。(2)研究期内,各省份“双循环”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增长缓慢;时序上,呈现向坐标轴正向扩张的演进趋势,正随时间推移逐步提升;空间上,“双循环”发展水平演变非均衡性特征明显,呈现由东向西渐次降低的梯度分布特征。(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施效果的外部驱动因素地区差异明显,其驱动因素的作用程度(即关联度)按金融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地区法治化水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递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淑桂
目前,我国已由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总体上看,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投资较快增长但结构比例有待优化,改革开放撬动增长但营商环境仍有短板,机遇和挑战并存。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成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适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于重视工具理性而忽视了价值理性作用的发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实现人力资本的螺旋上升不断积累,为此,需要大力培育人力资本,走人力资本密集型发展道路。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核心驱动因素 人力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和清 周庆岸 李颖
文章构建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和区域分析,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不同区域的发展障碍及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分布格局由东、中、西部向东北地区呈阶梯状分布且差异明显;各子系统地区间差异明显,开放子系统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差异最为悬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充分、创新投入产出转换率不高是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上的主要障碍因素,不同区域的发展障碍因素不尽相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宁 陈瑜 张玉英 赵云霞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西北地区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熵值TOPSIS和回归模型对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展开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8-2020年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且省际之间排名差异较大;西北地区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绿色发展维度评价值最高,陕西、甘肃、青海最低值为共享发展维度,宁夏、新疆最低值为创新发展维度;技术交易成交额/地区GDP、外商直接投资额/地区GDP、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地区GDP增长率对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政府债务余额/地区GDP、标准煤/地区GDP对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扬 解柠羽 韩清艳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文章依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美好生活、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和绿色发展4个维度来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粗糙集与相关系数指标筛选方法最终选定了12项指标。借助德尔菲-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方法,探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格局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最为优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仍然客观存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敏 李书昊
研究目标:测度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方法:构建面向新时代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水平在不同省份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综合水平总体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依照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高低,30个省份被划分为明星型、平庸型和落后型三种类型。研究创新:构建了涵盖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机制完善、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协调共享、产品服务优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成果惠民10个方面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研究价值:把脉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布规律,为推进各省份全面、协同提升提供依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国力 房娟
针对山东省提出的新旧动能转换政策,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全局莫兰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驱动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政府、企业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投资以及人民推动的消费水平;其发展速率呈“n”形趋势,2015—2019年为发展的“瓶颈期”;山东省各地级市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依存关系,整体上表现出东北部高、西北部和南部低的特征,空间格局演变处于停滞状态,表现出以济南和青岛为核心的“双核模式”;投资、消费、出口、科技的驱动效果较好。今后,山东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改善经济结构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推动绿色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向绿色转型;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建国 刘娜娜 刘甜
基于时空演化视角,运用非期望产出导向的SE-SBM模型和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测度中国30个省域2004—2019年水资源利用效率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空间相关性特征及空间驱动因素。研究表明,我国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水平较高,但呈现下降态势,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较低,却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我国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高质量发展耦合度多处于濒临失调的水平,但趋好态势明显,同时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性,呈现出由东向西的梯级分布格局,东部最高,西部最低。我国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关联性显著,“高-高”型和“低-低”型集聚的分布具有稳定性,且其空间驱动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市场化水平、城镇化等。各省域在制定适宜本地发展政策的同时,也应当增强区域间的协同治理能力,发挥驱动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共同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高质量的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路 钱丽
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内涵,从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协调发展、环境友好发展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测度2008—2019年黄河流域沿线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全局莫兰指数检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并运用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科技创新、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沿线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为0.473,中下游高质量发展及其各维度水平值均明显高于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地理距离矩阵下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科技创新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总效应均显著为负,而城镇化水平和环境规制分别对经济全面发展和环境友好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测度评价 空间关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晓光 龚斌磊
本文首次尝试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分析框架,打开全要素生产率(TFP)“黑箱”,系统重估中国1978—2017年间的生产函数变迁,分析各时期的增长源泉并厘清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量生产函数形式不断变迁,要素质量和规模经济持续增强,要素无关型和要素嵌入型TFP增长分别在前20年和后20年发挥了主要作用,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国际贸易和产业转型则在不同时期和地区表现差异较大。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新增长核算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孔旭 刘佩佩 于得水 苏伟 陆丁天 李博宇
在系统梳理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以天津、沈阳、西安、郑州4座城市及其航空港为例,从临空经济与政策支持、区位优势与组织资源、航空研发制造产业等方面分析国内航空城发展现状。针对各地临空经济存在的多式联运发展缓慢、缺乏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内生动力不强等问题,结合国内外航空制造产业和临空经济发展经验,建议加快建设航空科技信息中心,促进交叉学科赋能航空创新,促进高校与创新型企业深度合作,在绿色航空、军民融合、航空科普、国际合作、丰富空港业态等方面积极探索,建设综合交通一体化、科研科普双促进、产业社会双繁荣的航空城。
关键词:
航空大都市 航空产业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