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9)
- 2023(5766)
- 2022(4834)
- 2021(4354)
- 2020(3668)
- 2019(7928)
- 2018(7676)
- 2017(14073)
- 2016(7949)
- 2015(8430)
- 2014(8021)
- 2013(7765)
- 2012(7130)
- 2011(6341)
- 2010(6099)
- 2009(5562)
- 2008(5417)
- 2007(4681)
- 2006(3946)
- 2005(3358)
- 学科
- 济(27358)
- 经济(27327)
- 业(21262)
- 管理(20871)
- 企(15809)
- 企业(15809)
- 方法(12978)
- 数学(11822)
- 数学方法(11735)
- 农(9265)
- 贸(8234)
- 贸易(8234)
- 易(8049)
- 中国(7713)
- 财(7630)
- 学(6985)
- 业经(6387)
- 农业(6295)
- 技术(5179)
- 制(4971)
- 环境(4912)
- 务(4748)
- 财务(4741)
- 财务管理(4734)
- 地方(4621)
- 企业财务(4517)
- 银(4356)
- 银行(4315)
- 出(4299)
- 产业(4186)
- 机构
- 学院(110354)
- 大学(110223)
- 济(43310)
- 经济(42545)
- 管理(40789)
- 研究(40649)
- 理学(36475)
- 理学院(35996)
- 管理学(35260)
- 管理学院(35094)
- 农(32215)
- 科学(29095)
- 中国(29037)
- 农业(26168)
- 业大(24796)
- 京(22901)
- 所(22704)
- 研究所(21373)
- 中心(18249)
- 农业大学(17358)
- 财(17229)
- 江(15333)
- 财经(14476)
- 院(14295)
- 省(14232)
- 业(14071)
- 北京(13886)
- 科学院(13872)
- 经(13381)
- 室(13121)
- 基金
- 项目(84094)
- 科学(64537)
- 基金(61505)
- 家(58172)
- 国家(57680)
- 研究(52406)
- 科学基金(47296)
- 社会(33754)
- 自然(33649)
- 省(33477)
- 基金项目(33328)
- 自然科(32924)
- 自然科学(32909)
- 自然科学基金(32364)
- 社会科(32046)
- 社会科学(32037)
- 划(29137)
- 资助(24194)
- 教育(23356)
- 重点(19358)
- 计划(19164)
- 编号(18901)
- 创(18148)
- 发(18065)
- 部(17701)
- 科技(17559)
- 业(17199)
- 科研(17165)
- 创新(17023)
- 农(15619)
共检索到150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正高 杨华 王贵学 柯剑鸿 祁志云 袁亮
糯玉米纯合自交系S147、S181种子经过航天诱变处理得到的诱变系,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分析航天诱变处理对糯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航天诱变可使纯合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产生变异和配合力产生显著变化;S147、S181对航天诱变处理的反应差异明显。
关键词:
糯玉米 航天诱变 数量性状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渝生
按Griffing方法4模型Ⅰ,研究8个玉米自交系的28个完全双列杂文组合6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在不同自交系间有很大差异,在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间屯有一定差异。在卢量方面,云248的一般配合力最高,特殊配合力以云147最高。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易产生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但也不排除从一般配合力都不高的双亲获得较高特殊配合力组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数量性状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兵伟 黄安霞 覃永嫒 覃嘉明 时成俏
用NCⅡ遗传设计分析方法,选择10个糯玉米自交系1(SN9-111)、2(SHN1111)、3(SHN321)、4(SN602-111)、5(珍5124)、6(JNF20)、7(DW613)、8(YL6113)、9(SNF611)、10(SN668-211)作为父本,10个糯玉米自交系A(SNM121-1)、B(珍5112)、C(SNHN11)、D(SN紫1)、E(YL6112)、F(YL6114)、G(DW62122)、H(宜糯1-112)、I(SN606-1)和J(CT4211)作为母本,进行几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父本系间和母本系间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存...
关键词:
糯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艺美 赖亮民 钟武杰 黄舒婷 王家佩 王杰
[目的]金针菇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其对特色优质品种的选育需求更加迫切。[方法]本文对金针菇菌株F3-1进行航天诱变处理,通过拮抗实验、分子标记实验和活性物质测定等实验对航天诱变菌株进行筛选鉴定及遗传变异多样性分析,并筛选活性物质含量高的菌株。[结果]结果表明:拮抗实验初筛获得7株与出发菌株存在拮抗现象的变异株。分子标记(ISSR、RAPD、SRAP)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94~0.962,且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时可分为3个类群。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总酚、类黄酮、多糖和麦角硫因等指标的变异系数为7.68%~38.97%,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53~2.00。其中,多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高,受诱变影响大;总酚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诱变类型丰富。生物学特性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距离为3.16时分为3个类群。最终筛选获得2株活性物质含量高的菌株(T2和T5),其中T2在生长速度、生物量和活性物质等方面均优于出发菌株,而T5主要表现为高多糖含量菌株,其多糖含量高于出发菌株114.70%(P<0.01)。[结论]综上,本次航天诱变处理的金针菇菌株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多样性,是新品种选育的优异种质资源。该研究对优质特色金针菇新品种的选育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雪 胡学爱 杨荣 梁燕 刘世建 卢双才
以四川省雅安市玉米研究开发中心近年来育成的部分玉米新自交系和骨干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其主要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所表现的配合力不同,同一个自交系不同性状间和同一个性状不同自交系间的配合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自交系YA3729、YA3237、YA8201和YA8801能显著改进F1的产量,其产量配合力显著高于平均效应,属于高配合力自交系,用其作亲本易组配出高产杂交种。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永洪 谢戎 唐春 杨跃华 刘成元
选用自育的20个糯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鲜穗采收期和成熟期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等穗部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出籽率、穗长、百粒重性状对鲜穗产量作用大。通径分析显示各性状对鲜穗产量作用大小顺序为:行粒数>百粒重>穗行数>穗粗>出籽率。在完熟期,穗粗、着粒深、百粒重对干籽粒产量贡献较大,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干籽粒产量作用排序为:百粒重>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秃尖长>着粒深。
关键词:
糯玉米 穗部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艳芳 王世恒 祝水金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作物种子并研究其变异机理,进而培育新品种,这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育种方法。近年来,我国已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了70多种植物500多个品种的作物种子,航天诱变育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培育出许多新品种(系)。对航天诱变机理的研究方法也逐渐增多,从单一的形态观察向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发展,并且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展。本文对航天诱变育种的成就、研究方法和机理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正高 杨华 祁志云 袁亮 柯剑鸿 张亚勤
利用航空诱变处理糯玉米自交系S147,获得矮秆突变体,并对其株高、叶片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矮秆突变在整个生育期的不同发育阶段与对照的株高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并且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株高的差异逐渐加大;航空诱变还影响突变体叶片的发育进程,但成株期总叶片数保持不变。
关键词:
玉米 空间诱变 株高 叶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进娟 冉广葵 张召荣 刘义华 赵守忠 肖丽 张勇
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SP5代芥菜变异选系的叶片为材料,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研究航天诱变对芥菜不同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下一步开展芥菜航天诱变育种奠定基础。结果显示:芥菜变异选系与对照相比生理生化特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化;不同生理指标变化幅度不同,其中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幅度最小;不同芥菜品种对航天诱变敏感性不同,其中棒菜S50变异选系最敏感,各指标基本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茎瘤芥JL209变异选系最不敏感;不同发育时期芥菜生理生化特性不同,幼苗移栽40 d比80 d芥菜变异株系生理生化指标差异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正高 祁志云 雷开荣 袁亮 张亚勤 柯剑鸿 吴红 杨华
以13个不同类型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按格林芬方法Ⅱ遗传交配设计,分析了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采用SSR标记对这13个自交系及5个对照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CML162、S181、HN06-10、S147、掖478综合性状配合力表现优良;控制轴粗、穗行数、单粒厚度、百粒重、出籽率和秃尖6个性状的遗传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控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行粒数、粒长、单穗粒重7个性状的遗传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根据品种间的分子遗传多态性,将18个自交系划分成7个类群:丹340、渝5、HN06-10为一类;B73、掖478、京甜、CML162为一类;MO17、太191o2、青贮、S147为...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数量性状 配合力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春桃 任丹丹 柳政岑 刘长闯 刘瑞琪 郑洪建 胡尔良 林海建 李静威 卢艳丽 汪青军
【目的】优异品质是鲜食糯玉米育种的首要目标性状,筛选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高的早代系和优异糯玉米组合,明确老挝糯玉米材料的育种潜力,为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aize6H-60K芯片,获得33份糯玉米材料的高质量基因型数据用于聚类分析。结合碘染试验和糯质基因分子检测,明确老挝糯玉米早代系糯质基因的类型。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对组配的439个组合的品质等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和配合力分析,明确老挝糯玉米早代系的育种潜力。对筛选出的优势组合开展品质性状多人品鉴试验,鉴定出最有潜力的优质糯玉米组合。【结果】利用56 626个高质量SNP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老挝材料与国内材料属于不同的分支,可以被区分开来。供试的23份老挝早代系均为糯质玉米,且其中16份属于wx-D10型,3份属于wx-D7型,另外4份为未知类型。老挝糯玉米材料品质性状的遗传力均较低,介于0.14—0.35,宜在高世代进行选择。组配的439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蒸煮品质的均值极显著高于对照京科糯2000和石糯2号,与渝糯7号没有显著差异。老挝糯玉米早代系F02、F22、F25和F28的所有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为正值,可用于国内糯玉米品质性状的改良。优异组合M02×F02和M22×F22在多人品鉴试验中,约86%的人评价为等级优。【结论】老挝糯玉米地方种遗传变异丰富,与国内糯玉米自交系有一定的遗传距离,可能存在新的糯质基因等位变异,在糯性和果皮厚度等品质性状上有明显的优势,可用于国内糯玉米材料品质性状的改良。
关键词:
糯玉米 品质 种质资源 配合力 糯质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润秀 黄开健 黄爱花 韦新兴 贺囡囡 邹成林 郑德波 谭华 翟瑞宁
【目的】分析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耐低氮玉米自交系与自育骨干自交系的配合力,有效评估CIMMYT种质的育种潜力,为我国玉米自交系利用途径扩增和强优势玉米组合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NC-Ⅱ设计,以20个CIMMYT耐低氮玉米材料为母本与6个自育骨干自交系为父本组配120个杂交组合,对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百粒重、出籽粒和单株产量等10个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2组亲本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除父本系中的穗粗外,其余性状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下同),其余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亲本A2、17、A5、20和19的综合配合力效应值较高,是具有较大潜力的育种材料,应用这些亲本组配出较高产量杂交组合的可能性较大,其中A2×20(桂A10341×CLYN463)组合产量的SCA效应值最高。【结论】A2(桂A10341)是最理想的玉米亲本材料,A2×20(桂A10341×CLYN463)是筛选出的强优势玉米杂交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海宇 江禹奉 周锦国 谢小东 覃兰秋 曾艳华 谢和霞 程伟东 谭贤杰
【目的】利用外国自交系和西南区骨干自交系创建玉米前育种"桂A"群体,并从中选育早熟、脱水快、产量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为广西和西南区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种质基础。【方法】以7份西南区骨干玉米自交系为受体材料,11份外国优良自交系为供体材料创建玉米前育种群体"桂A",从中选育出20份一环系,采用NC-Ⅱ设计与5份骨干系配制100个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研究其利用潜力。【结果】从"桂A"群体选育的A32-1、A11、A21、A7等4个自交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利用潜力大,骨干系GRL62491、GRL737、GRL15111与"桂A"群体选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高。【结论】"桂A"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中选育出的一环系与热带种质材料有较高的杂种优势,可降低穗位、缩短生育期,具有较高利用价值,有望应用于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中。
关键词:
玉米前育种 “桂A”群体 配合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启伦
从武陵山区玉米地方品种中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纯系品种,按完全双列杂交组配45个杂交组合,研究播期效应对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穗重、穗粒重和百粒重7个经济性状配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玉米品种7个经济性状的基因型均方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秃尖长和穗行数外,其余经济性状配合力与播期互作均不显著;播期对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影响极小,一般配合力的稳定性大于特殊配合力,配合力的利用不存在播期差异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江民 李雁 李槐芬
采用Griffing方法4 模型Ⅰ,对7个自交系10个性状进行配合力的研究。其结果表明, 一般配合力的效应值及特殊配合力的效应值在同一亲本的性状之间或同一性状在不同亲本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4113、7922、云143、云146在多数性状中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就单株粒重而言, 4113、云143、云146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 4113在单株粒重方面具有较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 表明它能将高产性能稳定地遗传给子代
关键词:
模型 玉米 自交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