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81)
- 2023(5005)
- 2022(4563)
- 2021(4220)
- 2020(3902)
- 2019(9310)
- 2018(9259)
- 2017(17905)
- 2016(10091)
- 2015(11687)
- 2014(12031)
- 2013(12224)
- 2012(11663)
- 2011(10587)
- 2010(10730)
- 2009(10199)
- 2008(10338)
- 2007(9482)
- 2006(7974)
- 2005(7131)
- 学科
- 济(44500)
- 经济(44462)
- 业(26218)
- 管理(25953)
- 方法(23798)
- 数学(21536)
- 数学方法(21336)
- 企(20247)
- 企业(20247)
- 农(12556)
- 财(10945)
- 中国(10926)
- 学(10197)
- 贸(9372)
- 贸易(9372)
- 易(9097)
- 地方(8443)
- 农业(8183)
- 业经(7761)
- 制(7449)
- 务(6723)
- 和(6717)
- 财务(6704)
- 财务管理(6683)
- 企业财务(6278)
- 银(6256)
- 银行(6231)
- 融(6057)
- 金融(6055)
- 理论(5991)
- 机构
- 大学(153686)
- 学院(151662)
- 济(61919)
- 经济(60569)
- 管理(56265)
- 研究(52503)
- 理学(48608)
- 理学院(48012)
- 管理学(46997)
- 管理学院(46710)
- 中国(39164)
- 科学(34205)
- 京(32605)
- 农(31913)
- 所(28405)
- 财(27762)
- 业大(26055)
- 研究所(26001)
- 农业(25644)
- 中心(24567)
- 江(23186)
- 财经(22221)
- 北京(20460)
- 经(20091)
- 范(19967)
- 师范(19711)
- 经济学(19186)
- 州(18229)
- 院(17848)
- 经济学院(17560)
- 基金
- 项目(99461)
- 科学(76504)
- 基金(71334)
- 研究(69380)
- 家(62840)
- 国家(62329)
- 科学基金(51898)
- 社会(42372)
- 社会科(40065)
- 社会科学(40048)
- 省(39372)
- 基金项目(37918)
- 自然(34693)
- 自然科(33858)
- 自然科学(33843)
- 划(33564)
- 自然科学基金(33238)
- 教育(32695)
- 资助(30217)
- 编号(28651)
- 成果(23722)
- 重点(22697)
- 部(22421)
- 发(21321)
- 创(20149)
- 科研(19818)
- 课题(19678)
- 计划(19567)
- 创新(18864)
- 教育部(18726)
共检索到220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海涛 汤泽生 彭正松 程国忠 刘平 赵燕 袁海云
统计了航天诱变SP1代凤仙花10个单株四分孢子期内小孢子出现的频数,用曲线估计法建立了回归模型,给出了有关统计量,并检验了模型对观测量的拟合程度。
关键词:
航天诱变 风仙花 多分孢子 回归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海涛 汤泽生 陈蜀 王娟 陈德灿
对航天诱变凤仙花SP 2代若干单株的叶片长度和宽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柯尔莫哥罗夫-斯米尔诺夫检验,计算了样本的列文统计量,并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检验了基本假设的满足条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航天诱变凤仙花SP 2代植株的叶片存在变异;试验组SP 2代植株的叶片长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叶片宽度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航天诱变 凤仙花SP2代 叶片形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楠 齐志鸿 毛仁俊 刘峰华 刘岩 韩蕊莲
【目的】研究航天诱变处理对SP1代夏枯草生物学特性和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为夏枯草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夏枯草种子和地面种子(对照)为材料,在夏枯草发育过程中观测记录表型生长指标;在夏枯草收获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干燥果穗中的迷迭香酸含量,分析航天诱变对夏枯草的影响。【结果】搭载组(SP)夏枯草的株高、主茎粗、分枝粗、果穗粗度、果穗长度、果穗数、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上部分鲜质量、果穗干质量、茎叶干质量等表型指标与对照组(CK)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分枝粗、果穗数、果穗粗度、果穗长度、地上部分干鲜质量、果穗干质量、茎叶干质量等指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搭载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冯俊彦 蒲志刚 李明 张聪 阎文昭 王勇 邢小军 刘东阳
为了研究烟草航天诱变育种规律,充分利用该技术创制烟草育种材料、培育新品种,利用航天诱变技术处理9份我国主要烟草品种(系)种子,繁育多代待其性状稳定后,在每个品种(系)中随机选择20份诱变单株,利用42对目标序列多态性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00条变异条带,各品种(系)变异条带数为145条,其中LS-2产生的变异条带最少,仅有1条,云烟85产生的变异条带最多,为45条;通过对各品种(系)的遗传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烟草品种(系)及其航天诱变后代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321.00,其中烟草
关键词:
烟草 TRAP标记 航天诱变 多态性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仁俊 齐志鸿 马楠 刘岩 韩蕊莲
【目的】探讨"神舟八号"飞船搭载决明种子SP1代的生物学特性、生理指标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从SP1代中筛选优良突变株。【方法】以飞船搭载的决明种子SP1为材料,对SP1代田间出苗率、生育期、株高、茎粗、分枝数、荚果数等主要生物学指标进行统计,测定SP1代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并对SP1代种子特性及其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飞船搭载的决明种子田间出苗率为24.5%,相比对照(未经飞船搭载)显著降低;SP1代中编号为SP3、SP10、SP25、SP29、SP46、SP47的6株植株的初花、现蕾、盛花等生育期较对照有所提前,其株高、茎粗、冠幅、分枝数、单株荚果数均较对照显著增加,单株产量显著提...
关键词:
航天诱变 决明 生物学特性 有效成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曾珍 白史且 张玉 干友民
分别用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以不同剂量处理普那菊苣种子,对诱变处理后的幼苗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普那菊苣幼苗对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的刺激在生理生化特性上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应激效应。其中在游离脯氨酸积累方面,辐射诱变幼苗的积累量大于航天诱变和化学诱变;而在可溶性蛋白含量上,航天诱变的效应大于化学诱变和辐射诱变;在可溶性糖含量上则是化学诱变的积累量最大,高于辐射诱变和航天诱变的刺激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艳芳 王世恒 祝水金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作物种子并研究其变异机理,进而培育新品种,这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育种方法。近年来,我国已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了70多种植物500多个品种的作物种子,航天诱变育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培育出许多新品种(系)。对航天诱变机理的研究方法也逐渐增多,从单一的形态观察向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发展,并且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展。本文对航天诱变育种的成就、研究方法和机理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巧萍 丁元明 王云月 李 周剑 段禄华 白永华 孙兵绍
根据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mpatiens necrotic spot tospovirus,INSV)S RNA上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序列(登录号为AB109100)保守区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应用常规RT-PCR和巢式PCR方法从表现同心圆症状的文心兰植株上检测得到了预期DNA片段,且巢式PCR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的N基因序列和已经发表的凤仙花坏死斑病毒(登录号为AB109100、AB207803、DQ425096)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确定表现同心圆症状的文心兰上携带了凤仙花坏死斑病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舒郁 赖亮民 赖义彬 连玲丹 钟武杰 王杰
【目的】研究航天诱变所得秀珍菇优势变异菌株的多态性及胞内活性成分含量,为秀珍菇育种及其附加价值开发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5月对秀珍菇进行航天诱变,以菌丝生长速度为指标筛选优势变异株,以出发菌株为对照,对优势变异株进行ITS鉴定和拮抗试验;利用ISSR、RAPD、SRAP分子标记研究优势变异株的多态性和遗传变化,测定其胞内活性成分含量;运用POPGENE 32和NTSYS-PC V2.10软件对各菌株进行遗传变异和聚类分析。【结果】获得52株秀珍菇航天诱变再生菌株,且有25株菌丝生长速度变化显著;其中有6株表现优异,且与出发菌株存在明显的拮抗现象。ISSR、RAPD、SRAP的18条引物在6株优势变异株中共扩增出62条带,多态性条带占比72.58%。遗传变异分析显示,优势变异株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69 8,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为0.399 1;基于ISSR+RAPD+SRAP的数据显示,出发菌株与6优势变异株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29 0~0.871 0,6株优势变异株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67 7~0.774 2。对出发菌株和6株优势变异株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62处可分为2类,说明秀珍菇优势变异菌株在遗传水平上发生了变异。最终筛选到3株总酚、黄酮含量和2株黄酮、多糖含量同时提高的菌株,其活性成分含量较出发菌株显著提高了20.30%~122.34%。【结论】航天诱变后,秀珍菇菌株发生较大变异,并筛选出5株特性优良的菌株,其活性成分含量较高。
关键词:
秀珍菇 航天诱变 遗传变异 活性成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进娟 冉广葵 张召荣 刘义华 赵守忠 肖丽 张勇
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SP5代芥菜变异选系的叶片为材料,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研究航天诱变对芥菜不同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下一步开展芥菜航天诱变育种奠定基础。结果显示:芥菜变异选系与对照相比生理生化特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化;不同生理指标变化幅度不同,其中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幅度最小;不同芥菜品种对航天诱变敏感性不同,其中棒菜S50变异选系最敏感,各指标基本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茎瘤芥JL209变异选系最不敏感;不同发育时期芥菜生理生化特性不同,幼苗移栽40 d比80 d芥菜变异株系生理生化指标差异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庞爱军 庞伯良 彭选明 邓钢桥 金龙新 朱校奇
本文介绍了诱变育种的特点,国内外简况及湖南省在水稻诱变育种领域的成就。至2006年止,通过省级审定的水稻突变品种有24个,并育成了一批通过地(市)级审定的品种,同时获得了一批优质、抗病、矮秆、早熟及具有恢复能力的新种质资源;诱变育成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000万hm2以上;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并提出了在发展该项研究领域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水稻 辐射诱变 航天育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正高 杨华 王贵学 柯剑鸿 祁志云 袁亮
糯玉米纯合自交系S147、S181种子经过航天诱变处理得到的诱变系,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分析航天诱变处理对糯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航天诱变可使纯合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产生变异和配合力产生显著变化;S147、S181对航天诱变处理的反应差异明显。
关键词:
糯玉米 航天诱变 数量性状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志勇 蒲志刚 王平 向跃武 蔡平钟 张志雄
将航天诱变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材料进行全基因组测定,以已经完成全基因组测定的籼型水稻9311基因组序列为对照,利用SOAPsnp、SOAPindel和SOAPsv软件对序列进行SNP、InDel和SV等分析。结果发现野生型中出现SNPs 348966个,插入缺失片段(1~5 bp)62 298个,结构变异9962个;突变体材料中出现SNPs 452173个,插入缺失片段(1~5 bp)66 977个,结构变异10336个。分析表明航天诱变因子对水稻基因组的诱变作用基本上平均分布,它与各对染色体的大小呈正相关。突变体中发生的诱变类型是SNPs>InDel>SV,表明航天诱变因子对水稻基因组中单碱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诚 陈柳萌 沈爱喜 陈庆隆 胡中娥 涂寿兰
金针菇菌丝体经试验卫星航天搭载后,初步筛选出7个航天菌株:42-31,43-15,43-18,22-44,21-36,FV-2,FV-4.将这些航天菌株与地面对照菌株进行了比较,主要进行了拮抗试验、菌丝生长速率试验和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航天菌株与原始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航天菌株的产量均比原始菌株高且早熟.航天诱变为选育金针菇优良菌株提供了新途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菲 尹伟伦 夏新莉 谢乾瑾
利用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搭载高羊茅干种子,返地后研究了诱变当代种子萌发、外观形态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太空诱变后,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及出苗率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处理植株的高度及叶片宽度显著增加,但分蘖数与叶片数无明显变化。同时筛选出2株具有矮秆、多分蘖、细叶等特点的突变体;对突变体进行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表明,突变体叶片单位面积的净光合速率、整株光合能力及蒸腾速率均高于对照,高光合速率、高蒸腾速率可能是导致突变体保持分蘖快速增加的原因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