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9)
2023(3804)
2022(3219)
2021(2916)
2020(2565)
2019(5975)
2018(5799)
2017(10904)
2016(6153)
2015(6775)
2014(6649)
2013(6464)
2012(5777)
2011(5317)
2010(5263)
2009(4832)
2008(4644)
2007(4043)
2006(3250)
2005(2779)
作者
(18993)
(16197)
(16030)
(15143)
(10098)
(7737)
(6979)
(6399)
(6020)
(5746)
(5525)
(5380)
(5243)
(5113)
(5048)
(4836)
(4830)
(4808)
(4615)
(4610)
(4105)
(4097)
(3810)
(3703)
(3656)
(3546)
(3545)
(3475)
(3456)
(3248)
学科
(28085)
经济(28068)
方法(17815)
管理(17105)
数学(16692)
数学方法(16362)
(15731)
(13389)
企业(13389)
(6239)
(5995)
中国(5801)
(5121)
环境(4415)
业经(4304)
(4205)
地方(4203)
贸易(4203)
(4086)
(4080)
理论(4072)
财务(4058)
财务管理(4055)
企业财务(3862)
技术(3741)
(3464)
农业(3348)
(3144)
金融(3142)
(2988)
机构
学院(87270)
大学(87003)
(34627)
经济(34049)
管理(33108)
理学(30008)
理学院(29677)
管理学(28666)
管理学院(28535)
研究(28365)
科学(20604)
(19718)
中国(19621)
(17555)
业大(17005)
农业(15932)
(15217)
(14444)
研究所(14139)
中心(13091)
财经(12159)
(11939)
经济学(11167)
(11150)
农业大学(10792)
北京(10285)
经济学院(10277)
(9891)
技术(9884)
(9835)
基金
项目(66614)
科学(52586)
基金(50124)
(45685)
国家(45404)
研究(41299)
科学基金(39016)
自然(28083)
自然科(27556)
自然科学(27548)
(27033)
自然科学基金(27030)
社会(26837)
基金项目(26123)
社会科(25690)
社会科学(25686)
(22958)
资助(21686)
教育(19991)
重点(15143)
编号(14555)
计划(14540)
(14130)
(13886)
(13511)
科研(13380)
创新(13040)
科技(12620)
大学(11943)
教育部(11880)
期刊
(29359)
经济(29359)
学报(20311)
研究(20245)
(17435)
科学(15735)
大学(14510)
中国(14383)
学学(14145)
农业(12052)
管理(12002)
(11456)
技术(7940)
统计(7249)
(6754)
(6614)
业大(6317)
教育(6064)
决策(5966)
财经(5756)
经济研究(5656)
农业大学(5374)
(5177)
(5112)
金融(5112)
(4945)
科技(4903)
技术经济(4830)
业经(4398)
问题(4006)
共检索到115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琳  牛应泽  郭世星  
【目的】观察太空辐射和叠氮化钠对甘蓝型油菜诱变当代(M1)根尖细胞的细胞学效应。【方法】利用中国"实践八号"卫星搭载和叠氮化钠(NaN3)对甘蓝型油菜种子进行诱变处理,观察处理后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的变化。【结果】航天搭载促进有丝分裂,复合处理同航天搭载相比,甘蓝型油菜种子的根尖细胞对有丝分裂有抑制效应。同时,复合处理与两个单处理相比,可使多数甘蓝型油菜产生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各处理均能诱导油菜根尖细胞产生较高频率的微核,且以航天诱变产生的最多。NaN3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甘蓝型油菜种子经空间搭载后的染色体畸变和细胞微核率,促进了空间诱变损伤修复。【结论】卫星搭载与N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列钊  王欣娜  阎星颖  王瑞  徐新福  卢坤  李加纳  
【目的】利用与候选基因FAD2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对航天诱变的高油酸F2群体进行SSR标记分析,筛选与该高油酸性状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及分析其突变位点。【方法】F2群体母本10L421为黄籽低油酸高亚麻酸自交系,父本10L422为航天诱变的高油酸低亚麻酸的突变株自交系后代。对4条染色体(A05、A01、C05及C01)上的候选基因FAD2上下游100 kb区域设计的148对SSR引物在两亲本、高低油酸混合池及F2群体中进行分析。亲本及群体油酸含量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根据分子标记结果对F2群体油酸含量进行单标记分析。【结果】有36对引物在亲本间表现多态性,多态频率为24%。其中10对SSR引物在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锦芳  蒲晓斌  李浩杰  蒋梁材  
为了探讨NEA细胞质相对效应,对选育出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NEA的不育胞质和可育胞质杂种F1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考察的12个主要性状中,除主序角果数不育胞质杂种F1和可育胞质杂种F1t检验差异达5%显著水平外,其余11个性状2种胞质杂种F1t检验差异不显著;主序有效长、第一次分枝数、硫苷等3个性状的可育胞质与不育胞质间线性相关关系显著,其余9个性状的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NEA不育胞质对多数组合的硫苷和千粒重有优良相对效应,对其余性状的相对效应则组合不同正负效应不同。说明NEA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主要性状无显著负效应,在产量和品质育种中应注意选择有较大优良相对效应的组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欢  姚家玲  涂金星  
采用石蜡制片方法,对3种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比较解剖学观察,以确定其花粉败育的时期和细胞学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波里马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雄蕊不能分化形成花粉囊。S45A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时期发生在小孢子四分体至单核花粉期,败育的特点为小孢子细胞质液泡化,逐渐变形解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形成二胞花粉,同时绒毡层细胞过度液泡化,并提早解体死亡。C022A不育系的花药在小孢子发生的不同阶段均出现败育现象,最早的败育表现为花粉母细胞的退化解体;有些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不能形成小孢子四分体;还有的因小孢子在四分体中不能正常释放而败育,并伴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明建  王国槐  朱卫平  
【目的】了解甘蓝型油菜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时期与细胞学特征。【方法】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92A、隐性核不育系86A与显性核不育系629A为材料,保持系392B作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86A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629A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第一分裂后解体、不能完成减数分裂;而392A是否败育,则受温度的影响,在高温下(日均温≥10℃)不产生花粉囊,花药败育,低温条件下则发育正常,雄蕊可育。【结论】86A和629A同属花粉母细胞败育型,392A属无花粉囊败育型,392A的温度敏感时期是在孢原细胞期前。392A、86A和62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田保明  文雁成  刘建明  任乐建  
通过多年大量的筛选 ,在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中发现了一批恢复系 ,并利用筛选的恢复系中的恢复基因 ,转育出一批恢复性能良好、品质优良、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对这些恢复系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为一对主效基因 ,但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的等位性不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保明  宋文光  张书芬  文雁成  任乐建  王建平  刘建明  
通过对384A、217A两个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杂种F1、F2及aBC1(不育系×杂种F1)、bBC1(杂种F1×保持系)等群体中植株的育性观察和分析,初步查明384A、217A均属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性是由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和细胞核中的隐性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384A具有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217A具有两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且384A的一对隐性核不育基因与217A的任何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不存在等位关系。384A的基因型为S(r1r1),217A的基因型为S(r2r2r3r3)。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芬芳  岳宁燕  杨学乐  彭烨  邢蔓  朱艳菊  郑梦莎  邬贤梦  
利用3个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系(X2008A、X2011A、XYZ2A)及相应保持系(X2008B、X2011B、XYZ2B)分别与恢复系W01R和W02R杂交,得杂种F_1代。以沣油520为对照,通过组合鉴定试验,分析萝卜质雄性不育胞质对杂种F_1代的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恢复系W01R和W02R的恢复力强,所配的组合F_1代的恢复率均达100%,说明2个恢复系均适用于本试验;在参试的12个组合中,有10个组合比对照增产,其中用恢复系W01R所配的4个组合(X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单成钢  王志芬  苏学合  闫树林  
取自经"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搭载15d并返回地面的3个不同来源的黄芩种子和对照同种黄芩种子,黄芩栽培种来源分别是山东平邑,山东蒙阴,山东中医药研究院.分析了航天搭载对黄芩SP1群体的影响,其中包括成株能力、株型性状、生殖性状以及过氧化物同工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除个别性状外,搭载从总体上对地上部性状起抑制作用;航天诱变明显扩大了各性状的变异谱;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初步表明本次航天诱变是有效的,给进一步筛选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瑞  李加纳  唐章林  徐新福  谌利  李祥洪  张子龙  
【目的】验证显性核不育两用系与波里马三系的基因型,明确Gd1AB和D3AB显性核不育的遗传模式,并构建显性细胞核+细胞质不育系统。【方法】通过显性核三系与波里马三系相互杂交验证其基因型,分析Mf和Rfc基因的等位性,采用临保系与显性纯合两用系×显性核不育恢复系F2代核不育株测交的方法,推论显性纯合两用系Gd1AB和D3AB的遗传控制模式。C3B为轮回父本与不育胞质的显性核不育株定向回交,以创建显性核不育+细胞质不育。【结果】鉴别了Gd1AB和D3AB的遗传控制模式,确定甘蓝型油菜显性纯合两用系Gd1AB由一对复等位遗传模式控制,而显性纯合两用系D3AB由两对基因互作控制。初步构建出双低显性杂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傅廷栋  马朝芝  杨小牛  
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和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有着完全不同的恢保关系;分别以纯合型显性核不育系和显性核不育系杂种为显性核不育基因的供体,采用有性杂交方法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到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LtfA中;用测交和连续回交方法,选育出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GCMS-Yi-3A和DGCMS-153A及其保持系Yi-3B和153B;并从波里马的恢复系中筛选出2个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92-5916和92-594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危文亮  王汉中  刘贵华  
NCa不育系是从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的远缘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NCa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NCa雄性败育发生于单核花粉晚期。其主要特点是:花粉母细胞可以通过减数分裂,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释放出的单核小孢子可以继续发育并在早期形成花粉壁,但是晚期单核花粉细胞质和细胞核相继降解,仅剩下含大液泡或内空的花粉壁;在四分体时期以前绒毡层与正常花药组织的无异,但随后细胞质开始逐渐小液泡化并最终解体。与已经研究过的其它油菜细胞质不育系相比,该不育系的败育时期相对较晚;其花药败育特点明显不同于已研究过的所有油菜胞质不育类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徐家炳  曹鸣庆  张凤兰  
用 2 6份不同大白菜株系与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S96进行多代回交转育 ,成功地转育出 5份不同类型的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包括桔红心和黄心大白菜株系 )。鉴定结果表明 ,这些不育系材料不育性稳定 ,不育度 10 0 % ,不育率 10 0 % ,蜜腺正常 ,花药白色退化 ,植株整齐一致 ,生长旺盛 ,是新型的优良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用其配制的杂交组合 ,杂种优势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希太  谢淑芹  张彦波  肖磊  张清华  
为创造小麦新种质系,利用诱变剂叠氮化钠并采用"种子处理同时鼓入空气"、"颖苞内滴加"、"生长点注射"3种方法诱变小麦"中育5号"。其中"种子处理同时鼓入空气"方法处理的"中育5号"种子出苗率高,M1代性状变异类型丰富,变异率高,是适合小麦"中育5号"诱变处理的好方法。通过对诱变后代的系统选择,选出了YZY5-1、YZY5-2、YZY5-3 3个稳定的新种质系;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了"中育5号"及其变异种质系的基因组DNA,引物xgwm148、xgwm428、xgwm260、xgwm469检测出了丰富的多态性片段,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叠氮化钠对"中育5号"的诱变效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瞿波  傅廷栋  
对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宜3A 花药发育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 宜3A 雄性败育发生于花粉母细胞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花粉母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 不能形成二分体或四分体; 花粉母细胞原生质体浓缩并逐步收缩, 最后解体; 在相当于正常油菜的单核小孢子阶段, 花粉母细胞壁上形成“类花粉壁”; 同时, 其绒毡层细胞质浓缩, 并逐步解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