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8)
2023(4658)
2022(4171)
2021(3838)
2020(3604)
2019(8669)
2018(8769)
2017(17948)
2016(9940)
2015(10981)
2014(11464)
2013(11627)
2012(11182)
2011(10141)
2010(10283)
2009(9574)
2008(9839)
2007(9252)
2006(7839)
2005(6991)
作者
(29666)
(25028)
(24878)
(23983)
(15831)
(12142)
(11589)
(9885)
(9201)
(8906)
(8468)
(8316)
(8151)
(7958)
(7900)
(7853)
(7844)
(7360)
(7305)
(7264)
(6364)
(6216)
(6140)
(5777)
(5668)
(5662)
(5656)
(5534)
(5131)
(5040)
学科
(43204)
经济(43084)
(24947)
管理(24826)
方法(22271)
数学(20148)
数学方法(19983)
(18951)
企业(18951)
(13055)
(10869)
中国(10199)
(9313)
地方(8577)
(8389)
贸易(8389)
农业(8135)
(8125)
(7992)
业经(7587)
(6649)
(6426)
财务(6379)
财务管理(6355)
(6003)
银行(5982)
企业财务(5957)
(5797)
金融(5795)
(5647)
机构
大学(145095)
学院(144205)
(59884)
经济(58530)
管理(54328)
研究(49308)
理学(46572)
理学院(46017)
管理学(45154)
管理学院(44890)
中国(37037)
科学(31526)
(30656)
(28640)
(27244)
(26283)
研究所(23966)
业大(23581)
中心(23495)
农业(22836)
(22587)
财经(21449)
北京(19334)
(19329)
(19137)
师范(18943)
经济学(18681)
(17523)
(17179)
经济学院(17119)
基金
项目(93436)
科学(71827)
研究(67341)
基金(66210)
(57782)
国家(57295)
科学基金(47705)
社会(41227)
社会科(38842)
社会科学(38826)
(37217)
基金项目(35443)
(31384)
教育(31288)
自然(30868)
自然科(30060)
自然科学(30046)
自然科学基金(29507)
编号(28326)
资助(27764)
成果(23522)
重点(21391)
(21158)
(20429)
课题(19332)
(18751)
科研(18461)
计划(17650)
教育部(17640)
创新(17598)
期刊
(64851)
经济(64851)
研究(39941)
中国(27683)
(25677)
学报(24598)
(22152)
科学(21327)
大学(17755)
农业(16978)
管理(16779)
学学(16749)
教育(14035)
技术(12521)
(12485)
金融(12485)
业经(10874)
财经(10624)
经济研究(10329)
(9327)
问题(9271)
(9072)
技术经济(7876)
理论(7503)
(7494)
统计(7474)
(7227)
商业(7078)
图书(6995)
实践(6847)
共检索到210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爱根  陈锡土  柏根生  
随着我国与国际间交往和合作的日益增多,每日有大量民间或商务信息要快速、准确地转向世界,反馈国内。作为我国连接国际互通信息网络的海底光、电缆正起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作用。因此维护好我国管辖范围内的光电缆,确保其国际通信线路畅通是我们当今信息社会中十分重要的中心环节。但我国东海区域铺设的海底光、电缆,尤其浅海区域的线路已出现多次故障。为此,我们于1997年3月对海底光、电缆铺设区域事故多发地段的渔场活动、捕捞方式和船只发展变动情况等作了调查。走访了有关省、市、县的水产管理部门和个别渔(乡)村,并对可能引起损坏光、电缆的捕捞作业方式等作了探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倪海儿  陆杰华  
研究了1952-2001年舟山渔场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的变动,结果表明舟山渔场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的变动可分离为确定性趋势和平稳随机序列,进而用确定性趋势模型和ARMA(pq)模型叠合建立了舟山渔场渔业资源的动态模型。并对舟山渔场渔业资源变动的阶段性和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资源管理的措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商金发  
一、舟山海洋捕捞的现状和问题海洋捕捞历来是舟山渔业主体,其产量占渔业总产量97%以上。近年来虽然传统渔业资源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广大渔民采取跟踪资源变化、调整作业结构等措施,使舟山海洋捕捞生产仍有较大的发展。1991年全市海洋捕捞产量达到了49.27万吨,捕捞产值13.23亿元,为历史最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晔  
CPTPP是目前世界水平和标准最高的自由贸易协定,2021年9月16日,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CPTPP第20.16条专门涉及海洋捕捞渔业,海洋捕捞渔业已成为CPTPP关注重点。中国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中都没有专门涉及环境保护的章节,更没有与海洋捕捞渔业相关的内容,CPTPP势必会对中国海洋捕捞渔业产生影响。CPTPP中有关渔业补贴的条款,很可能发展成为贸易壁垒,而CPTPP中有关IUU的条款可能进一步推进中国打击IUU捕捞的力度,但是也可能演变为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海洋捕捞渔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CPTPP,建议加强原产地管理、增进各部门协调、构建可追溯体系、推进认证企业发展扩大国际互认、加强国际履约和谈判团队建设等。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寒野  沈振华  杨建忠  曹萍  谢营梁  陈恩友  
应用Bootstrap方法,对太湖捕捞渔业抽样调查参数估计进行研究,探讨分层抽样调查在捕捞产量统计中的应用。随机抽样模拟的结果表明,有放回的Bootstrap方法适用于抽样比例较小的分层抽样调查。对于总体分布未知且样本量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分层抽样调查的方差估计,重权Bootstrap方法相比其它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适合用于渔业抽样调查工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冬冬  王鲁民  阮雯  纪炜炜  
综合渔获量规模、作业方式结构、作业方式能耗强度和燃油排放系数等因素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对2006~2011年海洋捕捞渔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时序分析基础上,利用LMDI方法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因素分解。结果表明:海洋捕捞渔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平均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26.66万t;拖网、刺网两种作业方式产生的温室气体占相应年份海洋捕捞渔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比重最大,约占80%,且温室效应最强。渔获量规模效应是驱动我国海洋捕捞渔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因素。建议通过采取"捕捞配额"或实施较长期的禁渔休渔制度来降低渔获量总量,不仅有利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郭朋军  江新琴  俞存根  邓小艳  张平  许永久  
根据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5月(春季)在舟山沿岸渔场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中所获得的鱼类资料,采用群聚的物种相似性、多样性指数、RDA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多样性和群聚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本调查共鉴定出鱼类81种,隶属于12目39科63属,以近海暖水种为主;Jaccard相似性指数为37.04%,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优势种计算结果显示,春季优势种为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hexanema),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42.16%;秋季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占总渔获量的43.56%;春季多样性高于秋季,但2个季节的多样性指数平面分布相似,均为调查海域南部最低,越往北多样性指数越高,且东部海域高于西部海域;ANOSIM检验显示,各群落间差异极显著;相似性百分比(SIMPER)显示,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龙头鱼等7种,中华小沙丁鱼(Sardinella nymphaea)、鳀(Engraulis japonicus)、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等9种,分别是春、秋季各组群的典型种及造成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分歧种。RDA研究结果显示,盐度、温度是舟山沿岸渔场鱼类群落结构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新山  黄世福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当前渔业发展却面临着资源不断衰退的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渔业环境污染严重,渔业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二是渔业捕捞强度失控,酷渔滥捕现象严重,国家下达的捕捞渔船控制指标难以实现。这与现行的渔业捕捞许可制度不完善有着直接关系。 一、渔业捕捞许可制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圣位  
随着渔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作业结构调整,给渔区的劳动力出路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近几年来,一些渔村实行分散经营后,由于对渔业捕捞劳力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新发生的渔村劳力盲目对流,渔业技术人员自由“跳槽”,特别是农民劳力涌入渔业捕捞作业的问题明显暴露出来。据舟山市普陀区的初步统计,目前全区已有1300多个农民劳动力流向渔村参与各种捕捞作业,占全区渔业总劳力的4.3%。另外,还有一批农业村自身常年从事渔业专业或兼业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锦龙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外海捕捞渔业的产量下降、成本上升、效益急转直下,并由此引发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困难。 一、捕捞产量下降 全国10多家较大的国有海洋渔业公司的捕捞产量,1992年比1990年减少约36%,1993年产量续继下降,其中江苏的两大渔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建友  
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当前中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趋势之一。从"政策、制度供给"方面看,现有海洋捕捞渔业政策、制度是简单农业管理思维的产物,存在相关政策、制度相对过剩和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度供给相对不足的问题,需要进行以渔民准入限制政策、以资源养护、可持续发展海洋渔业管理体系为核心的海洋捕捞渔业供给侧改革,以满足面向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胜龙  张胜茂  原作辉  戴阳  张衡  张忭忭  樊伟  
渔场捕捞强度信息可以为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提供帮助。本研究结合2017年10—11月船舶自动监控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AIS)信息和同期中国中西太平洋延绳钓渔船捕捞日志数据,通过挖掘延绳钓渔船作业航速和航向特征,建立渔场作业状态识别模型,提取渔场捕捞强度信息。以3~9节为航速阈值和0°~10°及300°~360°为航向阈值,渔船作业状态识别准确率为68.29%。阈值识别和日志记录的捕捞强度信息在空间上相关性很高(>0.96),基于AIS信息挖掘的渔船捕捞强度空间分布特征和实际非常相似。阈值识别和日志记录的捕捞强度信息在空间上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e of effort, CPUE)、渔获尾数、渔获重量和投钩数的空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62,基于AIS信息挖掘的渔船空间捕捞强度也可替代用于渔业资源分析。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建毅  
通过建立海洋捕捞渔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以现有的各项统计制度和科研成果的数据为基础选择指标进行评估。为全面评价海洋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上述指标体系,分析浙江省渔业现状,评估浙江海洋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得出浙江省海洋捕捞能力过强,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海洋捕捞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尽快实施TAC制度,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尊雷  杨林林  袁兴伟  严利平  张辉  程家骅  
渔业资源科学调查是开展渔业资源状况评价、物种保护和管理等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当调查方式发生变化时,维持数据的时间一致性至关重要。因此,原位试验获取不同调查方式的捕捞效率校正因子(fishing power correction, FPC)成为资源状况评价的先决条件。本研究通过平行拖网对比试验分析了科学调查船“中渔科211”(试验船,下同)和生产性渔船“浙嵊渔10201-10243”(标准船,下同)在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时对不同种类或类群的渔获率差异。结果表明,试验船和标准船平均渔获率分别为(138.98±92.14) kg/nmile~(2)和(392.68±474.76) kg/nmile~(2)。标准船主要种类为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平均渔获率分别为(195.44±299.66) kg/nmile~(2)和(40.83±145.17) kg/nmile~(2);试验船主要种类为鳀(Engraulis japonicas)和黄鮟鱇(Lophius litulon),平均渔获率分别为(29.21±73.81) kg/nmile~(2)和(23.34±33.85) kg/nmile~(2)。2种调查方式对不同种类的渔获率随深度变化而出现分化,其中总渔获率、鱼类、银鲳(Pampus argenteus)等8个类别表现为相似的变化趋势;甲壳类、鳀、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等5个类别变化趋势相反;头足类、小黄鱼、龙头鱼在各深度变化具有异质性特征。这种变化与网口垂直扩张和所在水层位置有关。均值比和Kappenman方法估计的总渔获率FPC分别为0.35(95%置信区间为0.24?0.61)和0.43(95%置信区间为0.27~0.70),各种类渔获率均值比结果显示,FPC变化范围在0.03~2.61,其中总渔获率、鱼类、头足类、小黄鱼和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达到显著水平,建议对上述种类的资源丰度指标年际变化趋势分析时进行数据校正。标准船以近底层种类为调查对象,尤其在捕获经济种类方面表现出优良性能,但对完整生态系统代表性较弱。试验船适合浅水区调查,在深水区由于网口垂直扩张不足,且网位存在上浮现象,难以反映近底层生态系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议  赵丽华  
2017-2018年我国沿海5省开展了捕捞限额制度实施试点。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试点渔业的捕捞限额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比较分析。试点渔业在利用专项捕捞许可制度限制捕捞准入、加强渔捞日志管理、试行观察员制度、吸纳基层渔民组织参与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同试点之间在实施捕捞限额管理的渔业资源种类选择标准、渔场和渔船及作业方式的特定性、配套制度等方面具有共性;在捕捞对象种类的单一性、渔场进入的排他性、捕捞限额分配方式、渔获量监测措施方面存在差异。目前我国实施捕捞限额制度仍存在多鱼种渔业问题、捕捞生产监测制度尚未建立、针对性资源调查监测不足、捕捞限制性措施未能有效执行、管理能力和体制不适应需求、违反管理的法律责任缺失等问题。建议:修改《渔业法》完善捕捞限额制度体系,加强和完善渔业资源调查、监测,建立综合性渔业数据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基于捕捞许可制度的捕捞作业限制,建立多方参与和跨区域联合的监督机制,根据渔业特点分类设置捕捞限额及其管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