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0)
2023(5303)
2022(4892)
2021(4455)
2020(4061)
2019(9726)
2018(9685)
2017(18915)
2016(10853)
2015(12455)
2014(12799)
2013(12979)
2012(12460)
2011(11361)
2010(11431)
2009(10784)
2008(10918)
2007(10182)
2006(8665)
2005(7718)
作者
(34796)
(29491)
(29133)
(28121)
(18719)
(14334)
(13485)
(11552)
(11022)
(10598)
(10034)
(9857)
(9559)
(9465)
(9360)
(9355)
(9266)
(8733)
(8684)
(8619)
(7502)
(7363)
(7318)
(6683)
(6680)
(6657)
(6622)
(6538)
(6054)
(6051)
学科
(47898)
经济(47857)
(27613)
管理(26311)
方法(23793)
数学(21527)
数学方法(21335)
(20074)
企业(20074)
(15168)
地方(12280)
(11555)
(11309)
中国(11007)
农业(10232)
(9110)
贸易(9109)
(8783)
业经(8553)
(8077)
(7050)
(6899)
财务(6886)
财务管理(6865)
地方经济(6516)
(6507)
环境(6490)
(6487)
金融(6483)
银行(6473)
机构
大学(163027)
学院(161578)
(65291)
经济(63853)
管理(58711)
研究(58494)
理学(50462)
理学院(49811)
管理学(48824)
管理学院(48522)
中国(43443)
科学(39019)
(36173)
(34926)
(32139)
研究所(29559)
农业(28867)
(28768)
业大(28573)
中心(27662)
(25950)
财经(23091)
(21974)
北京(21853)
师范(21642)
(20923)
(20781)
经济学(20418)
(20387)
(19518)
基金
项目(108476)
科学(82297)
基金(76372)
研究(75884)
(68617)
国家(68022)
科学基金(55332)
社会(45721)
社会科(43117)
社会科学(43100)
(43028)
基金项目(40922)
(37228)
自然(36700)
自然科(35755)
自然科学(35739)
自然科学基金(35086)
教育(34903)
资助(32178)
编号(31244)
成果(26040)
重点(25275)
(24495)
(24189)
计划(22044)
(21869)
科研(21841)
课题(21681)
创新(20541)
科技(19931)
期刊
(70344)
经济(70344)
研究(44755)
(31844)
学报(31640)
中国(29796)
科学(26751)
(22897)
大学(22207)
学学(21133)
农业(20793)
管理(17784)
教育(15189)
(14125)
金融(14125)
技术(13205)
业经(11523)
财经(11343)
(11299)
经济研究(10797)
问题(10170)
(9732)
(9113)
技术经济(8428)
统计(8379)
资源(7904)
业大(7823)
(7794)
理论(7722)
图书(7497)
共检索到236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施慧  许文军  谢建军  王庚申  
2013年以来,浙江省舟山地区大棚养殖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普遍出现生长缓慢、养殖成功率低的现象。为了查明该原因,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组织病理学等方法对引起对虾生长缓慢的病因开展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270份病虾样本中,对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PCR阳性检出率高达85.19%,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彬  何苹萍  韦嫔媛  彭金霞  蒋小珍  熊建华  谢达祥  陈晓汉  
2014年夏季,广西发生一起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亲虾持续死亡病例,患病亲虾部分个体肝胰腺明显萎缩,腹节肌肉轻微白浊,个体呈黄鳃。采用tCBs选择培养基从病虾和亲虾池水中分离细菌,对各分离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测序,运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利用石蜡组织切片技术对病虾肝胰腺、鳃丝、肌肉、肠等器官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结果从病虾中分离到5株优势菌,均鉴定为巴西弧菌(viBrio BrasiLiensis);从亲虾池水中分离到2株巴西弧菌,1株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1株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丹  江敏  吴昊  戴习林  余苗苗  金若晨  孙世玉  王旭娜  姚丹  
分析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大棚养殖(40、60、74、94 d)和露天养殖(40、60、80、95 d)模式下相近生长阶段肌肉中水解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在大棚养殖和露天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在其相近生长阶段间无显著性差异。(2)大棚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生长至40、60、74、94 d时的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64.46%、60.97%、62.47%、63.16%;露天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生长至40、60、80、95 d时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67.69%、64.74%、65.35%、65.63%。两种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肌肉均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大棚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在其相近生长阶段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俊名  戴习林  蒋飞  丁福江  
通过调查分析池养罗氏沼虾的生长状况、主要病原感染情况、遗传多样性、水质以及感染WSSV罗氏沼虾生长存活试验,探讨池养罗氏沼虾生长缓慢原因。结果表明:2016年生长正常与生长欠佳两类池塘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介于0.632 20.687 2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介于0.583 10.635 4之间,属于高度多态性,两种生长类型池塘罗氏沼虾各遗传参数指标和水质指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长正常池塘罗氏沼虾在养殖50、100和150 d,体长、体质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生长欠佳池塘罗氏沼虾(P<0.05),E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娟  房文红  江敏  张健龙  王元  顾德平  胡伟国  于忠利  周俊芳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均为需向OIE报告的虾类病毒,本研究于2014年对上海地区部分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WSSV和IHHNV的感染及共感染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测和人工感染分析。检测结果显示,WSSV和IHHNV平均单感染率分别为42.6%和38.5%,双病毒共感染率为20.5%,其中,IHHNV-WSSV共感染率与WSSV感染率呈正相关。病理和累计死亡率分析显示,尽管IHHNV-WSSV...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浩  罗坤  栾生  孔杰  许圣钰  陈宝龙  
利用人工授精技术,通过双列杂交和巢式交配设计,以7个凡纳滨对虾群体生产家系130个,建立育种基础群体。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结合约束极大似然法估计不同引进群体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和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结果显示,对于体质量性状,UA5、UA4和SIN 3个群体的GCA值最高,分别为0.42、0.32和0.19;17个杂交组合中,UA5×SIN、UA1×UA2、UA4×UA5、UA4×SIN和UA1×SIN 5个组合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SCA值正向优势较明显,是生产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樊云鹏  谭建  栾生  孟宪红  罗坤  隋娟  陈宝龙  曹家旺  孔杰  
为了评估不同品系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雌虾繁殖性能和后代幼体发育情况,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选取野生群体雌虾90尾,P品系雌虾166尾,S品系雌虾115尾,构建了103个家系。其中,野生群体家系56个, P家系28个, S家系19个。本研究共进行30 d,记录了整个生产周期内每尾雌虾的繁殖参数及后代幼体的发育数据。结果显示,与P品系和S品系相比,野生群体雌虾在交配率和孵化率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在雌虾产卵性能方面, P品系雌虾产卵量极显著低于另外两个品系(P<0.01),产卵周期极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品系(P<0.01)。关于幼体发育,无论是在幼体存活率还是变态时长方面,野生群体都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分析凡纳滨对虾各繁殖性状间相关关系,发现在3个品系中均可以观察到体重与产卵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野生群体、P品系和S品系体重与产卵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4、0.278和0.553。凡纳滨对虾的受精卵孵化率与幼体变态(ZⅠ→P1)发育时长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211,这表明凡纳滨对虾受精卵孵化率越高,其幼体变态发育时长越短。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雌虾不同品系间的繁育性能具有较大选择潜力,在筛选高繁育性能亲虾品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雌虾繁殖力高低及后代幼体发育情况综合进行选择。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洪涛  杨明秋  汪坤  何玉贵  
为了解H~+/肌醇转运蛋白(H~+/myoinositol transporter,HMIT)基因在肌醇跨膜转运中发挥的作用,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HMIT基因,命名为Lv-HMIT,并分析了Lv-HMIT的结构和表达特征。Lv-HMIT的开放阅读框为1 650 bp,编码549个氨基酸。物理性质显示,它是一种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预测都显示其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跨膜结构分析显示,Lv-HMIT存在11个跨膜螺旋结构;亚细胞定位显示,它分布于质膜、内质网和线粒体。多重比对发现,Lv-HMIT的跨膜结构和糖基化位点都比较保守。系统进化显示,Lv-HMIT与雪蟹(Chionoecetes opilio)的HMIT先聚为一支,再与其他节肢动物聚类。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v-HMIT mRNA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在心、胃、眼柄、肠、肌肉和血细胞等组织中有少量表达。Lv-HMIT mRNA从无节幼体期检测到表达,在变态至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各阶段时都呈现上调表达,说明它可能与幼体变态发育过程有关。十足目虹彩病毒(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 DIV1)感染24 h后,Lv-HMIT mRNA在肝胰腺中表达显著下调,而鳃中表达量显著上调,显示它参与了对虾对病毒的免疫响应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凡纳滨对虾HMIT的结构功能及在对虾幼体发育、病毒免疫的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金霞  蒋小珍  房振峰  殷勤  韦嫔媛  陈晓汉  
通过对已知耐寒候选基因-COPE基因的克隆和研究,为凡纳滨对虾耐寒性状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依据。运用同源克隆和RACE-PCR技术获得凡纳滨对虾COPE基因(LvCOPE)全长cDNA序列,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研究了LvCOPE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其在低温胁迫下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LvCOPE cDNA全长1217 bp,包含888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96个氨基酸残基,具有保守的TPR结构域。各物种COPE蛋白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能准确反映各物种间的进化关系。Lv-COPE mRNA在各组织中呈遍在表达,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低温表达谱分析显示,LvCOPE mR...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少帅  董双林  王芳  穆迎春  朱长波  黄国强  
研究了Ca2+浓度对凡纳滨对虾稚虾生长的影响。实验保持盐度15和其它离子的浓度基本恒定,共设计了5个Ca2+浓度梯度,分别为60(R1)、180(R2)、750(R3)、3750(R4)和7500 mg·L-1(R5)。经过35 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Ca2+浓度的人工海水对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影响显著,R1组虾的存活率最低,为81.25%,显著低于R2、R3和R4的存活率;(2)5个Ca2+浓度下凡纳滨对虾生长速度不同,其特定生长率(SGRd)的大小顺序为:R3>R2>R1>R4>R5,其中R3的特定生长率(SGRd)显著高于其它4组,而R5的特定生长率(SGRd)显著低于其它4组...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戴习林  臧维玲  张韬  
研究了水流及水平流速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流及其流速、流向是影响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存活的重要环境因子。静水环境不利于对虾的增长、增重和存活,易加大对虾个体间体长规格的差异;水平水流与曝气垂直水流均具有促进对虾生长和存活的作用,特别是水平水流环境更有利于养殖对虾的生长、规格整齐和存活,同时在0.63~2.78 mm/s流速范围内,对虾的生长随着水平水流的流速增大而加快,规格越整齐;F检验表明,分别在静水、水平水流、曝气垂直水流环境中生长的对虾体长、体重增长量与成活率间存在显著差异;2.78 mm/s流速的水平水流是1~3 cm体长对虾最佳生长生存水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孝栋  栾生  罗坤  孔杰  
利用配置连续排污系统的室外水泥池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12级育种核心群家系,监测、分析3个生长阶段养殖环境的水质变化、育种群体的生长和存活性能,为建立安全、高效的育种核心群体养殖模式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在较高养殖密度(180 ind/m2)条件下,氨氮含量在7 d内从0达到1.80 mg/L的高峰值,在随后的养殖过程中呈波浪式变化,波动范围为0.50-1.80 mg/L;亚硝酸盐含量维持在低于0.60 mg/L的水平;pH值在7.2-8.2之间;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哈维氏弧菌的含量分别为500-6200、0-400和0-10 CFU/ml;凡纳滨对...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云鹏  谭建  栾生  罗坤  隋娟  孟宪红  陈宝龙  曹家旺  孔杰  
种虾资源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产业的发展,从国外引进不同的种虾群体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我国的种虾资源。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种虾(所选种虾均为雌虾,在12~15月龄之间)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对4种不同来源的引进群体(PRIMO群体、SIS群体、厄瓜多尔群体和API群体)进行形态差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的变异系数除了体质量外,其他均低于15.00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10个性状的比例参数中,头胸甲宽/头胸甲长和腹部宽/腹部长在4个种虾群体中无显著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PRIMO与SIS群体形态差异最小,与厄瓜多尔和API群体的趋异程度逐渐增加。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8.861%,其中,主成分1、2、3和4的贡献率分别为32.606%、23.982%、17.569%和14.704%。判别分析建立了4种不同来源的引进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33.3%~67.1%,P2为30.8%~69.5%,综合判别准确率为52.1%。4个凡纳滨对虾种虾群体在某些性状比例参数上差异显著,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形态差异,但尚未达到亚种水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昌生  纪德华  王兴标  陈政强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和正交设计法,研究水环境中Ca~(2+)、Mg~(2+)、Ca~(2+)+Mg~(2+)总量及Ca~(2+)/Mg~(2+)比值对凡纳滨对虾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凡纳滨对虾48h的Ca~(2+)的LC_50为407.38mg·L~(-1)、Mg~(2+)的LC_(50)为741.31mg·L~(-1)。(2)在Ca~(2+)/Mg~(2+)比值为1:10时,对凡纳滨对虾生存没有影响;(3)凡纳滨对虾的生长与Ca~(2+)浓度有密切关系,其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在Ca~(2+)/Mg~(2+)比值为1:3时,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存活率随着C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雪梅  黄勃  赖秋明  张继涛  王志勇  
以2个不同遗传背景A、B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为亲本,建立了凡纳滨对虾自交系和杂交系,比较其子一代的生长与存活。A是引自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的SPF凡纳滨对虾,B是在海南本地养殖多代选育不携带病毒的凡纳滨对虾。实验由自交组AA(A♀×A♂)、BB(B♀×B♂)和杂交组AB(A♀×B♂)、BA(B♀×A♂)4个实验组组成。结果表明自交组生长AA>BB,存活率BB>AA。由此看出2个群体生长和存活率存在较大差异,AA具有生长快优良性状,BB具有存活率高的优良性状。杂交组生长AB>BA,存活率BA>AB。杂交组与自交组生长和存活率比较:生长AA>AB>BA>BB,...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