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7)
- 2023(9131)
- 2022(8273)
- 2021(7856)
- 2020(6721)
- 2019(15606)
- 2018(15579)
- 2017(30055)
- 2016(16557)
- 2015(18638)
- 2014(18607)
- 2013(18365)
- 2012(16778)
- 2011(14959)
- 2010(14732)
- 2009(13175)
- 2008(12668)
- 2007(10827)
- 2006(9287)
- 2005(7955)
- 学科
- 济(60695)
- 经济(60625)
- 管理(46653)
- 业(44601)
- 企(37618)
- 企业(37618)
- 方法(30155)
- 数学(26032)
- 数学方法(25734)
- 农(16238)
- 财(15149)
- 学(15140)
- 中国(15122)
- 业经(13792)
- 地方(12879)
- 农业(10905)
- 理论(10871)
- 贸(10825)
- 贸易(10821)
- 和(10798)
- 易(10485)
- 技术(10296)
- 务(10264)
- 财务(10206)
- 财务管理(10192)
- 制(10012)
- 环境(9999)
- 企业财务(9678)
- 教育(9140)
- 划(8889)
- 机构
- 大学(229745)
- 学院(228376)
- 管理(93928)
- 济(83735)
- 理学(82272)
- 经济(81694)
- 理学院(81370)
- 管理学(79932)
- 管理学院(79547)
- 研究(75288)
- 中国(53369)
- 科学(50346)
- 京(49226)
- 农(39657)
- 所(38452)
- 业大(37739)
- 财(36698)
- 研究所(35597)
- 中心(33819)
- 江(31665)
- 农业(31377)
- 北京(31149)
- 范(30422)
- 财经(30307)
- 师范(30096)
- 经(27608)
- 院(27460)
- 州(26589)
- 技术(25331)
- 师范大学(24382)
- 基金
- 项目(164963)
- 科学(128032)
- 研究(119267)
- 基金(117926)
- 家(103530)
- 国家(102639)
- 科学基金(87442)
- 社会(71652)
- 社会科(67695)
- 社会科学(67676)
- 省(65352)
- 基金项目(63885)
- 自然(59163)
- 自然科(57739)
- 自然科学(57724)
- 自然科学基金(56675)
- 划(55293)
- 教育(54311)
- 编号(49400)
- 资助(48494)
- 成果(39519)
- 重点(36556)
- 部(35600)
- 发(34731)
- 创(34499)
- 课题(33732)
- 创新(32073)
- 科研(32001)
- 计划(30811)
- 项目编号(30760)
共检索到317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本美 孙运涛 李锐丽 郭琛 宋宇航
舞草种子硬实率高达90%左右,种子在吸水过程中显示出其硬实程度的差异。第1天吸胀的种子硬实程度最低,随着吸胀时间的延长,硬实程度逐渐增高,直至第5天取尚未吸胀的种子,将其作为本试验硬实程度最高的种子,并用80~90℃热水打破其休眠。测试显示硬实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及抗逆性均高于对照种子,而电导率则低于对照种子。试验结果证明在舞草种子批中硬实种子的活力高于非硬实种子,其活力强度随硬实程度的增加而递增,因此硬实种子才是舞草种子批中的高活力种子。
关键词:
舞草 硬实 发芽率 种子活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帮华 翟明普 郭俊杰
以始温 80℃水浸种 1~ 4d吸胀的刺槐种子视为不同硬实程度的种子T1 、T2 、T3及T4 ,与第 4天仍未吸胀的刺槐硬实种子 (记作Tr)为试材对其种子活力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硬实程度的提高 ,即Tr>T4 >T3>T2 >T1 ,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呼吸速率呈上升趋势 ;而电导率呈下降趋势。通过测定人工逆境 (盐胁迫、低温、人工老化 )处理种子的SOD酶活性和MDA含量 ,发现硬实种子具有较高的抗逆性 ,且其抗逆性随硬实程度的增高而增强 ,进一步证实了硬实种子具有较高的活力水平。指出硬实种子在生产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刺槐 硬实种子 活力差异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众基 朱镕一 荆凤鸽 俞倩 赵光武
【目的】种子活力的高低与作物出苗性能、群体质量、产量和品质潜力密切相关。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水稻Oryza sativa品种稻米品质性状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揭示种子活力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并筛选出优质水稻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以12个常规粳稻和12个杂交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发芽条件下的种子活力及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直链淀粉质量分数、蛋白质质量分数等品质指标,并分析其差异性与相关性,探究种子活力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水稻类型和品种间的种子活力和稻米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品质优的品种在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中‘沈农702’‘沈农9816’‘两优0367’‘Y两优900’‘晶两优华占’的发芽指数为23.8~27.2,活力指数为2.8~3.7,糙米率为79.0%~82.7%,整精米率为54.4%~66.0%,与其他水稻品种相比,种子活力较高,品质较好。稻米品质与活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整精米率与活力指数相关度在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中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水稻种子活力高的品种具有更好的稻米品质,综合各指标,‘沈农9816’‘沈农702’‘两优0367’‘晶两优华占’‘Y两优900’可推广种植和应用。表4参32
关键词:
水稻 种子活力 稻米品质 相关性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明 翟虎渠
以红花烟草(Nicotianatobaccum)杂交种(亲本为K326×G140)后代F5和F6系谱为材料,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进行田间试验。对F5世代68个家系的第7周株高、开花时株高资料和F6世代128个家系的最后株高资料进行三级、四级巢式结构的方差分析,得到足够的参数估计方程,在二级统计量水平上迭代估计各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并计算狭义遗传力。3个性状基本符合加性显性模型,第7周株高、开花时株高、最后株高三个性状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278,0.415和0.55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逯晓萍 云锦凤 米福贵 陈强 张雅慧 薛春雷
【目的】以株高等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为基础,从高粱×苏丹草的F6:7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分离株高、叶片数2个性状及对这2个性状有效应的分子标记的近等基因系,为精确定位性状的QTL及分析QTL的作用提供有用的遗传材料。【方法】利用高粱314A×棕壳苏丹草的F2:3遗传作图群体的后代材料建立重组自交系群体F6:7,对株高、叶片数2个性状,采用基于性状和基于分子标记的近等基因系分离法,分别找出差异显著的株系和杂合的株系。将2种方法找出的共同株系再进行SSR标记,剔除杂合株,其余2种纯合子基因型即为该性状的近等基因系(NIL)。【结果】在重组自交系RIL-105和RIL-85家系内分别分离出了株高和叶片数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小燕 李欣勇 张瑜 王文强 白昌军 丁西朋
为了解豆科牧草种子的硬实特性及其破除方法,以30份豆科牧草种子为材料,研究硬实特性及划破种皮、浓硫酸处理、热水浸泡3种处理方法对种子硬实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0份豆科牧草种子的硬实率为0.00%96.67%,平均为50.18%,不同豆科牧草种子间的硬实率存在较大差异,且与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逯晓萍 米福贵 郭世华 那日松 张瑞霞 吕学理
选用9份高丹草试材进行了12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及遗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株高、叶片数、茎粗、分蘖数、叶/茎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较高,遗传变异范围广泛。单株鲜重、叶宽、茎粗、分蘖数、株高、叶片数与干物质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相关,叶/茎虽不显著,但相关程度很高。经通径分析,明确了这些性状对单株鲜重的直接作用,进而利用主成分分析,明确了各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综合指标的贡献。因此,通过对这些性状的选择,可以达到对饲用产量性状选择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丹草 遗传参数 选择响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智英 李玉辉 赵志模
舞草为云南热带、亚热带山区刀耕火种轮歇地的一种常见多年生先锋植物。野外调查表明蚂蚁与舞草具有互惠共生关系。在舞草群落地 ,蚂蚁会将舞草种子搬运到蚁巢。本文研究了刀耕火种过程中蚂蚁对舞草种子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地表面的舞草种子火烧 5min后 ,已完全丧失了生活力 ,而埋在地下 5、1 0cm的种子 ,经 5、30、6 0、90、1 2 0min火烧处理后与对照相比 ,都显著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离地表 5cm处的种子其萌发率明显高于 1 0cm处的种子 ,萌发时间则短于 1 0cm处的种子。蚂蚁搬运舞草种子能使其免遭于火烧毁伤 ,使舞草种群得以恢复与扩散 ,从而有助于森林植被的演替。这可以视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世龙 马庆 王阳 林昕 杨蕴力 葛梦妍 顾宸瑞 刘桂丰
[目的]为了研究紫叶桦和裂叶桦叶片目标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基因型,筛选优良杂交组合,为种子园营建奠定基础。[方法]本试验以紫叶桦、裂叶桦以及白桦和欧洲白桦为杂交亲本,分别设计了不同杂交组合进行杂交制种。针对各杂交组合的种子千粒质量、种子活力以及杂种子代的生长量等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研究各组合子代叶片目标性状的分离比例及规律,采用X~2法对该分离比例进行可靠性检测,进而验证亲本基因型的推测。[结果]分析表明,杂交组合间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苗高、地径等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延兵 于金友 张华文 秦岭 王海莲 管延安
为了解种质资源耐贮性及贮存高粱种子生活力和籽粒性状相关性,对1995年贮存的249份高粱种质发芽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10年,贮存于短期库的高粱种质有205份发芽率低于50%,占82.3%;发芽率在50%以上的材料有44份,占17.6%,少数种质资源发芽率并没有明显下降,有2份材料发芽率高于90%,高粱种内不同品种之间种子生活力存在明显差异。籽粒发芽率与籽粒壳包被度、着壳率、角质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20,0.2970,0.1304,发芽率与籽粒千粒重不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高粱 生活力 籽粒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世杨 张小玲 罗天宽 刘庆 唐征 荆赞革
为了明确花椰菜种子储藏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及相关生理生化水平的变化状况,以储藏1、2、4年的花椰菜Yuan-H和Yuan-I种子为材料,调查了不同储藏时间下种子活力、田间出苗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花椰菜种子储藏1~2年,种子活力、田间成苗率降低不明显,平均出苗时间增加不明显,而幼苗苗高、干重和真叶数有明显降低趋势;储藏4年,发芽率<60%,苗高等幼苗素质明显受抑。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种子中SOD、POD、CAT和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因品种和储藏时间而异。种子活力、成苗率与SOD、POD和脱氢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0.5),与MDA含量极显著负相...
关键词:
花椰菜 种子活力 储藏 生理生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尚瑞广 王兵益
比较分析棕黄色、棕红色和黑色3种颜色玛咖种子的大小、萌发特性、幼苗生长特性和酶活力,探讨3种颜色玛咖种子的表型性状及其与种子活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棕黄色和黑色种子的长、厚、厚宽比、千粒质量、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苗长、根长、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POD活性、脱氢酶活性等性状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棕红色种子(P<0.05);棕黄色和黑色种子的新鲜不发芽种子数、死种子数和不正常幼苗数均显著低于棕红色种子(P<0.05)。不同颜色玛咖种子的千粒质量与种子的长、厚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与千粒质量、POD和脱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玛咖 表型性状 种子活力 萌发 酶活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方芳 彭祚登 郭志民 马鑫 孙龙 江荷
刺槐种子发芽促进过程中常有部分种子表现出硬实现象,硬实种子对播种育苗的出苗率有很大影响。采用100、90、80、70℃热水浸种和浓硫酸浸泡5、10、15、20、30 min 2种方法处理刺槐硬实种子,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探讨解除刺槐种子硬实性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刺槐种子的种皮对刺槐种子的吸胀具有明显的机械阻碍作用,采用浓硫酸和高温处理,能有效打破刺槐硬实种子的硬实特性,其中采用浓硫酸处理刺槐硬实种子以30 min效果最佳,在25℃下发芽率可达到96.3%;热水处理以80℃最好,在25℃温度下发芽率为84.0%。
关键词:
刺槐 硬实种子 浓硫酸 热水浸种 发芽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玉春 余高镜 曾建敏 陈芳育 梁义元 林文雄
从 39个美国高羊茅草坪草品种中选出具有各类典型特征的品种 ,观察这些品种的景观品质、密度、颜色与日生长量等 4个重要性状的周年表现。结果表明 , 类草种是优质的多功能型草坪草 ; 类草种适宜建植优质运动场草坪 ; 类草种可用做保土型混播草坪草 ; 类草种可做运动型草坪混播草 ; 类草种可做运动型兼用草坪草。与此同时 ,探讨了不同时期草坪草的两个重要的生理指标的变化 ,结果表明 ,可溶性糖对草坪草的抗逆性具有调节作用 ;根系活力的周年变化 ,对各类草种的周年性状表现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其周年变化可反映高羊茅在夏季生长量极小 ,而在其它季节表现良好的现象
关键词:
高羊茅 草坪草品种 生态适应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詹秋文 林平 李娣 李杰勤 赵庆伍 祖敏 董美荣 刘敏
选取Tx623A×S722的P1、P2、F1和F24个世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丹草的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单株干重和鲜重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杂种F1在除分蘖数外的5个主要农艺性状上均表现超亲优势,株高的普通遗传率最高(H2G=47.91%),单株干重的普通遗传率最低(H2G=23.61%)。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发现株高符合2对等显性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E-6模型),主基因的遗传率为50.31%;叶长受多基因控制(C-0模型);叶宽为1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D-0摸型);分蘖数、单株干重和鲜重均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遗传模型(E-1模型),主基因的遗传率...
关键词:
高丹草 农艺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