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
2023(971)
2022(805)
2021(642)
2020(559)
2019(1253)
2018(1250)
2017(2226)
2016(1266)
2015(1371)
2014(1363)
2013(1311)
2012(1222)
2011(730)
2010(1293)
2009(1295)
2008(1018)
2007(837)
2006(705)
2005(708)
作者
(3221)
(2507)
(2376)
(2367)
(1766)
(1123)
(1118)
(998)
(906)
(875)
(823)
(822)
(793)
(776)
(728)
(691)
(688)
(672)
(672)
(633)
(632)
(622)
(603)
(598)
(580)
(565)
(547)
(542)
(533)
(529)
学科
审计(12084)
各类(5839)
管理(4218)
(4125)
企业(4125)
(3912)
(3535)
(2928)
财务(2925)
财务管理(2859)
(2828)
经济(2827)
企业财务(2814)
方法(2117)
中国(1522)
专业(1322)
(1057)
国家(1051)
(1050)
技术(1025)
(958)
数学(908)
数学方法(905)
业经(820)
环境(718)
(686)
金融(686)
制度(672)
(672)
经济责任(657)
机构
学院(14244)
大学(13768)
审计(5609)
管理(5345)
会计(5062)
(4873)
理学(4709)
理学院(4683)
管理学(4646)
管理学院(4625)
(4081)
(3948)
经济(3942)
财经(3862)
中国(3546)
会计学(3525)
(3494)
会计学院(3372)
学会(3241)
财经大学(2878)
(2796)
研究(2521)
商学(2294)
商学院(2285)
(2203)
(2129)
南京(2108)
公司(2070)
(2045)
中心(1773)
基金
项目(8041)
科学(6144)
研究(6076)
基金(5847)
(4917)
国家(4864)
科学基金(4383)
社会(3900)
社会科(3716)
社会科学(3713)
(3321)
基金项目(3254)
自然(3083)
自然科(2933)
自然科学(2933)
自然科学基金(2878)
教育(2765)
编号(2718)
成果(2571)
资助(2449)
(2374)
(2352)
项目编号(2275)
审计(2210)
(2132)
(2130)
阶段(2130)
阶段性(2059)
科研(1979)
重点(1920)
期刊
审计(9136)
中国(7890)
(6706)
研究(5535)
财会(4178)
(4101)
经济(4101)
会计(4096)
内部(2948)
国内(2948)
通讯(2749)
会通(2748)
之友(1686)
(1647)
财经(1640)
(1545)
月刊(1492)
(1430)
学报(1427)
经济研究(1401)
(1329)
会计师(1261)
(1261)
(1261)
注册(1261)
注册会计师(1261)
大学(1196)
学学(1179)
管理(1153)
(1032)
共检索到26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齐兴利  
尽管犯罪分子舞弊的现象多种多样,手法也越来越高明,但是,不管其多么狡猾,如何能随机应变,在作案时无非是针对财或物下手,最有效的招数是牢牢盯住经手财、物的有关人员,具体的切入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从内部控制薄弱环节打开缺口;二是以银行查询为突破口,对大额的存、取款项目,利息结算,开户和销户等不放过任何踪迹;三是密切关注往来账的任何动向及其关联户:四是追踪票据的足迹,找出填制、盖章及审批复核的破绽。总之,要在山穷水尽中,尽快找到柳暗花明,明智之举是选择人、财、物开刀。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邓菁晖  胡凌云  
在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的审计实务中 ,应格外关注分析性复核、函证、存货监盘和询问等重要审计技术的运用 ,以有效地揭露舞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泽霞  张龙平  
随着舞弊财务报告的频繁发生 ,独立审计师揭露舞弊财务报告的工作成效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从履行职业谨慎、“红旗”标志的舞弊预警能力、影响独立审计师评估舞弊风险的因素及辅助独立审计师评估舞弊风险工具有效性四个方面回顾和总结美国独立审计师有效揭露舞弊财务报告的研究成果 ,为未来从事审计舞弊财务报告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基础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姜群义  
2006年,河南省审计厅在对省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针对财政追加某中心救灾棉被制作经费460万元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延伸审计。审计人员通过内查外调,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敏感性,以锐利的审计眼光,揭开了救灾棉被下掩盖的罪恶。关注民生突出重点 2006年,河南省审计厅对省财政部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审计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在全面审计预算执行的基础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周俊  
2008年,审计署将"加大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的力度"作为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写入《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可见,揭露大案要案线索,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审计揭露大案要案与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是一致的。在新的经济政治形势下,审计揭露大案要案线索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欣池  
《吉陵春秋》刻意遵照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模型,移植了传统、属于过去的世界的古典文学符号体系,写实意味与难以捉摸的象征意义构成了小说的美学矛盾。小说通过互文、不断重写的文本,重复、循环的时间与事件,呈现出一个神灵死亡、人类堕落的罪恶世界,显示出作者对人世风情的生动还原之外关于罪恶、命运、人类存在深刻、沉重的思考。作者对原乡、古老中国的追寻与人类对救赎希冀交织在一起,最终以文字的异彩作为救赎,展现了亦真亦幻的美学中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琳  陈绘雯  
本文以企业积极开展善因营销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营销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不同实验组对罪恶感诉求及产品类型对善因营销效果影响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强调罪恶感诉求的营销效果更为显著,而且罪恶感诉求与产品类型具有显著交互作用;在善因营销活动中推广不同类型的产品,需匹配适宜的罪恶感诉求方式;当产品类型为实用型时,强调罪恶感诉求方式能收获更好的营销效果;当产品类型为享乐型时,不强调罪恶感诉求的营销方式更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隋政文  
近年来,为实现控制烟草消费和增加财政资金的双重目的,许多国家都纷纷对烟草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其中,菲律宾进行的烟草税改革成果显著。改革前的情况菲律宾于2012年12月通过《"罪恶税"改革法案》(以下简称《法案》),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此之前,菲律宾的卷烟税收体系是世界上最低效的之一。1996年10月,菲律宾将各卷烟品牌按净零售价高低分成四档征收从量税。根据这种"价格分类冻结"的方式,这些品牌从1996年以后都"冻结"在同一档中,无论它们零售价如何变化。此外,每一档的税率在《法案》实施前都保持很低水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明辉  何敬  
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由美国次级债所引发的这场金融危机,被认为是华尔街的翅膀扇起了这场袭向全球的金融海啸—蝴蝶效应。危机的始作俑者是曾被冠以金融创新美名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赵波  
案例背景针对风险由表外逐渐转向表内的趋势,N行审时度势,组织开展表外业务专项审计。作为表外业务的履约担保,保证金具有缓释信用风险和降低资本占用的双重作用,因此,将保证金管理列为审计方案的重点。审计结果显示,部分经营行存在保证金不足、来源不合规、挪用等严重问题。审计过程与方法在对某二级分行法人贷款进行整体分析时发现,A支行信贷结构明显不合理,商贸类贷款占比显著高于其他支行,且商贸类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黎仁华  
舞弊风险因素理论是确立舞弊审计的基础 ,更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有效发展。舞弊审计的优化环境确立 ,舞弊审计的审计程序确立 ,舞弊审计的审计责任确立 ,是舞弊审计应当讨论的基本问题。本文借助舞弊风险因素理论对舞弊审计的优化环境和技术策略进行了探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建   岩温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雪芳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因会计舞弊引起,CPA能否有效揭示重大会计舞弊已经直接影响到CPA行业的生存价值。中注协因此发布了大量的新准则,试图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技术,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引入到我国的审计实践中来,以提高CPA揭示会计舞弊的能力。但CPA不能有效揭示重大会计舞弊主要的不是技术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CPA不能有效揭示会计舞弊的原因,提出应将CPA审计和政府审计相结合,共同揭示企业会计舞弊。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文华宜  
前不久,审计署审计干部培训中心在北京怀柔培训基地举办了“审计署特派办第一期新任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部分处级干部就如何贯彻执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刊记者现将主要观点采集如下,仅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