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0)
2023(6403)
2022(5820)
2021(5259)
2020(4833)
2019(11154)
2018(11016)
2017(20825)
2016(11945)
2015(13695)
2014(13919)
2013(13861)
2012(13272)
2011(12026)
2010(12308)
2009(11464)
2008(11728)
2007(10879)
2006(9234)
2005(8167)
作者
(38989)
(32891)
(32815)
(31089)
(20971)
(16000)
(15180)
(12866)
(12230)
(11740)
(10967)
(10935)
(10856)
(10615)
(10596)
(10380)
(10153)
(9704)
(9523)
(9407)
(8560)
(8263)
(8099)
(7586)
(7516)
(7434)
(7325)
(7308)
(6847)
(6840)
学科
(47948)
经济(47886)
(30513)
管理(29045)
方法(24558)
(23708)
企业(23708)
数学(21857)
数学方法(21654)
(14244)
(13117)
(12649)
中国(12015)
(9734)
贸易(9730)
(9459)
农业(9323)
地方(9174)
业经(8716)
(8470)
(7643)
(7634)
财务(7629)
财务管理(7603)
(7323)
银行(7282)
(7174)
金融(7169)
企业财务(7160)
(6855)
机构
大学(179869)
学院(177693)
(68917)
经济(67425)
研究(64590)
管理(62251)
理学(53729)
理学院(52995)
管理学(51813)
管理学院(51504)
中国(46509)
科学(44792)
(43580)
(38629)
(35891)
农业(35011)
业大(33746)
研究所(33099)
(31532)
中心(29791)
(27630)
财经(25219)
北京(23883)
(23237)
农业大学(22990)
师范(22858)
(22818)
(21889)
经济学(21516)
(21450)
基金
项目(119947)
科学(91459)
基金(85883)
研究(80616)
(78244)
国家(77210)
科学基金(63117)
社会(48454)
(48333)
社会科(45738)
社会科学(45718)
基金项目(45558)
自然(43331)
自然科(42252)
自然科学(42224)
自然科学基金(41466)
(41172)
教育(37470)
资助(35666)
编号(32072)
重点(27692)
成果(26964)
(26096)
(26018)
计划(25299)
(24474)
科研(24122)
创新(23001)
科技(22848)
课题(22681)
期刊
(73625)
经济(73625)
研究(47185)
学报(40427)
(40080)
中国(34552)
科学(32194)
大学(28433)
学学(27201)
农业(26748)
(25759)
管理(20397)
教育(16504)
(14709)
(14076)
金融(14076)
技术(13955)
财经(12505)
(11892)
经济研究(11806)
业经(11750)
业大(11340)
(10695)
问题(10292)
农业大学(9768)
科技(9050)
技术经济(8796)
统计(8441)
(8422)
图书(8315)
共检索到25916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芬芬  杨伟克  邵榆岚  杨海  白兴荣  
在致病菌(Bacillus bombyseptieus)与非致病菌(Escherichia coli)诱导家蚕后的不同时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抗菌肽基因defensinA/B在脂肪体中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家蚕被注射黑胸败血芽孢杆菌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大肠杆菌)后的3、9、12 h,检测到脂肪体中的Bm-defA/B的转录活性上调,Bm-defB的响应活性高于Bm-defA,Bm-defB对黑胸败血芽孢杆菌致病菌的响应快于Bm-defA,提示Bm-defensins在家蚕对抗细菌侵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昆  王靖  王丽仙  朱灵明  尹建华  叶青霞  孙艳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种小分子物质,在昆虫细胞抵御外源微生物的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家蚕抗菌肽基因克隆、重组抗菌肽的表达和纯化方法,以家蚕中肠组织总RNA为模板,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BmCecropin、BmCecropin B6、BmCecropin D和Bmmoricin这4种抗菌肽基因,通过自诱导方式原核表达4种抗菌肽重组蛋白,并对4种抗菌肽重组蛋白进行Ni-NTA亲和层析和超滤纯化。结果表明,克隆的BmCecropin、BmCecropin B6、BmC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伟克  唐芬芬  刘增虎  董占鹏  
【目的】探究家蚕眠期抗菌肽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为深入拓展理解眠期家蚕免疫防御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以四龄眠0、12、24 h和五龄起蚕的家蚕幼虫为实验材料,利用抑菌曲线法测定血淋巴的抑菌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体抗菌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四龄眠0、12、24 h和五龄起蚕的血淋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抑菌作用,而四龄眠12和24 h的血淋巴对大肠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这表明眠期家蚕血淋巴出现了选择性抑菌活性。在四龄眠至五龄起蚕不同发育时间,抗菌肽基因Lebocin3和Moricin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Attacin1基因仅在四龄眠24 h出现上调表达;CecropinB6和Gloverinv2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减弱,呈现下调表达的趋势,而Enbocin2和DefensinB的表达量逐渐升高,呈现上调表达趋势。【结论】眠期家蚕抗菌肽基因表达规律并不一致,Attacin1、Enbocin2和DefensinB可能在家蚕眠期发挥一定的免疫防御功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胜利  龚晓  周双德  程鹏  洪亚辉  
以湖南省江永县姜瘟病重病区的土壤为材料,对土壤中的主要致病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筛选抑制致病菌的木霉菌。结果表明:姜瘟病重病区土壤中的主要致病菌有2种,分别为G1、H2,其中G1致病性较强,经过菌株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鉴定,发现H2为欧式杆菌(Erwinia spp.),G1为劳尔氏菌(Ralstonia slanacarum);通过对峙实验分析发现,编号为23的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对致病菌G1和H2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可应用于姜瘟病的生物防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亦如  张红燕  毕宜慧  马思思  张凯  暨杰  王涛  贾永义  尹绍武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是JAK/STAT信号通路中细胞因子信号受体的重要抑制因子。为探究SOCS在鱼类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及其母本黄颡鱼和父本瓦氏黄颡鱼为对象,克隆了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3个免疫相关基因(SOCS1、SOCS2和SOCS3),并对其生物信息学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qRT-PCR技术研究了SOCS1、SOCS2和SOCS3基因分别在3种黄颡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和鮰爱德华氏菌后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SOCS1、SOCS2和SOCS3基因的全长分别为561、735和672 bp,分别编码186、244和223个氨基酸,其预测的蛋白结构均含有保守的SH2结构域和SOCS盒。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SOCS1、SOCS2和SOCS3基因的表达在被检的8个不同组织中呈现组织特异性。在两种致病菌感染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及其双亲的SOCS1、SOCS2和SOCS3基因在肝、鳃和头肾组织的表达量均在前24 h显著升高,随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此外,鮰爱德华氏菌感染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 SOCS1、SOCS2和SOCS3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双亲,表现出较双亲更强的免疫调节能力且具有病原特异性。该结果为进一步解析黄颡鱼SOCS家族免疫防御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延稳  吕志强  
【目的】研究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后,家蚕中肠和脂肪体中6种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变化,为家蚕肠道免疫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给家蚕喂食感染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喂生理盐水为对照,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感染不同时间(1,2,4,8,16,24 h)后中肠和脂肪体中6种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喂食绿脓杆菌1,2 h后,中肠中抗菌肽Gloverin2、Lebocin、CecropinB6、CecropinD和Moricin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喂食金黄色葡萄球菌1,2,4 ...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智  傅一鸣  李响  柳峰松  刘利平  
蓝藻水华可产生大量藻毒素,其中以微囊藻毒素危害最大。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可影响包括虾类在内的多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亦可导致虾类免疫系统受损。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在微囊藻毒素MC-LR作用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液免疫中3种主要的抗菌肽基因(Penaeidin 3、Crustin和ALF)的表达量变化情况,发现Penaeidin 3和ALF受到MC-LR影响较大,Crustin基因表达量虽有所上调,但变化不大。同时,通过再次注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对3种抗菌肽在MC-LR影响下抗菌能力的检测,发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超然  范盛先  袁宗辉  陈昌福  
用试管法测定了喹赛多对 4种鱼类常见致病菌的 8个菌株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 ,喹赛多对几种供试菌均显示出较强的抑菌活性 ,对柱状嗜纤维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为 0 .39μg/ml,嗜水气单胞菌为 0 .78μg /ml,鳗弧菌为 0 .78~ 1.5 6 μg/ml,迟缓爱德华氏菌为 0 .39~ 0 .78μg/ml。喹赛多的抑菌活性较盐酸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和盐酸金霉素弱 ,而较喹乙醇强。因此 ,以喹赛多替代喹乙醇作为饲料添加药物对于预防鱼类细菌性疾病是适宜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秀玲  吴华  陈红英  苑丽  潘玉善  武博达  胡功政  
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鉴定了禽分离致病菌,分别进行了β-内酰胺酶(BLA)、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的检测,并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各种抗生素对非产酶菌、产ESBLs菌及产AmpC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鉴定分离的20株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15株、阴沟肠杆菌1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法氏柠檬酸杆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及鹑鸡肠球菌1株,其中法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鹑鸡肠球菌系兽医上首次检出。报道所分离的20株致病菌均产β-内酰胺酶,其中产ESBLs 9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株。产酶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严重,而抗生素/抑制剂联用能降低药物对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秀均   李玲利   柴建萍   倪婧   白兴荣  
【目的】了解云南省不同蚕区家蚕僵蚕病原的多样性及不同来源白僵菌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差异。【方法】从云南省9个县(市)收集僵蚕样品,分离纯化获得病原菌,通过观察菌株的形态特征、产孢结构,并结合菌株核糖体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确认病原种类。此外,还测定分析了不同地理来源以及不同孢子浓度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对家蚕致病力的差异影响。【结果】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云南蚕区僵病病原菌属于白僵菌属(Beauveria)、虫草菌属(Cordyceps)和绿僵菌属(Metarhizium),其中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为主要病原,分别占57.58%和30.30%。不同地理来源的球孢白僵菌株对家蚕幼虫的致病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供试菌株侵染后,家蚕的僵蚕率达72.5%~95%,半致死时间(LT_(50))为5.093 ~ 7.133 d,其中LL1-1菌株的僵蚕率最高(为95%),半致死时间最短(为5.093 d),致病力最强;CB1-2菌株的僵蚕率较低(为75%),半致死时间最长(为7.133 d),致病力最弱。随着接种浓度的增加,病原的致病力变强,家蚕的僵蚕率也升高。【结论】云南省蚕区家蚕僵病病原种类呈多样性,球孢白僵菌和莱氏绿僵菌为主要病原菌,不同来源的白僵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家蚕僵病的防治和僵蚕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余生  杨娟  黄胜东  王才林  
为了鉴定水稻对稻曲病的抗病基因,利用157个家系组成的大关稻(Japonica)/IR28(Indica)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采用人工接种方法,以发病病情指数作为表型值。2012和2013年,接种鉴定亲本及RILs对水稻稻曲病致病菌株Pi-1的抗性。利用QTL Cartographer分析软件,对水稻抗Pi-1菌株基因进行检测分析。2年共检测到7个QTL,分别为位于第2、7、8、11和12染色体上的qFsr2a、qFsr2b、qFsr7、qFsr8a、qFsr8b、qFsr11、qFsr12,单个位点的贡献率为8.5%~17.2%。其中,...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槿年  沈守琼  余为一  祖国掌  
1998 年4 - 6 月, 作者对安徽省六安地区某养殖场正常鱼体内条件致菌种类进行调查。结果共分离到83 株条件致病菌, 经初步鉴定归为8 个菌属, 其中气单胞菌数量最多, 占总菌株数的59-1 % , 且在各种鱼不同组织脏器中和不同水温条件下均能分离到。表明气单胞菌是该养殖场鱼体中存在的主要条件致病菌。其余各菌属所占比例依次为不动杆菌(13-3 % ) 、黄杆菌(10-8 % ) 、肠球菌(6-0 % ) 、假单胞菌(4-8 % ) 、爱德华氏菌(3-6% ) 、变形杆菌(1-2 % )和克雷伯氏菌(1-2 % )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治疗该养殖场鱼类气单胞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为环丙沙星、丁胺卡...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任燕  巩华  陶家发  梁慧丽  刘礼辉  石存斌  吴淑勤  
从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肝脏分离到的一株细菌GD091027,对该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进行了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当人工感染剂量大于1.0×107 CFU/尾时,能引起斑点叉尾100%发病死亡,对斑点叉尾的LD50为6.2×104 CFU/g。分离株GD091027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氧化酶阴性,在25℃、35℃均有运动性,能耐3%的NaCl,不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D-甘露醇及L-阿拉伯糖,不利用西蒙氏柠檬酸盐,不利用丙二酸,赖氨酸脱羧酶和鸟氨酸脱羧酶阳性,产生硫化氢和吲哚,甲基红(...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海鹏  刘丽玲  李怡  杨先乐  
采用常规方法对患病金鱼(Carassius auratus)内脏组织(肝脏、肾脏、性腺)中致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与药敏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共分离了8株优势菌,经人工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其中3株细菌(菌株LK-T、PL-R和PK-T)具有致病性。ATB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显示,菌株LK-T和菌株PL-R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菌株PK-T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subsp.caviae)。这3株致病菌的主要特征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状,对奈替米星、头孢呋肟、头孢拉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新霉素、先锋必等药物均高度敏感。其中庆大霉素、环丙沙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赵燕驹  马国良  徐雍皋  
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穗期多雨、气侯温暖的地区,中国以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东北春麦区发生最重。但近年来,以前仅零星发病的北方麦区赤霉病发生逐渐加重,在青海省,该病已成为严重威胁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报告了采自青海省的赤霉病标样的鉴定结果。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