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7)
- 2023(9031)
- 2022(7003)
- 2021(6222)
- 2020(5014)
- 2019(10810)
- 2018(10573)
- 2017(19851)
- 2016(11105)
- 2015(12246)
- 2014(12104)
- 2013(11590)
- 2012(10144)
- 2011(8897)
- 2010(8843)
- 2009(7880)
- 2008(7789)
- 2007(6655)
- 2006(5762)
- 2005(5199)
- 学科
- 济(41393)
- 经济(41347)
- 业(32313)
- 管理(31960)
- 企(25124)
- 企业(25124)
- 方法(16844)
- 数学(14606)
- 数学方法(14484)
- 农(14272)
- 中国(13431)
- 财(11619)
- 业经(11205)
- 农业(9943)
- 学(9310)
- 贸(9029)
- 贸易(9027)
- 易(8797)
- 地方(8220)
- 制(7902)
- 技术(7882)
- 务(7663)
- 财务(7634)
- 财务管理(7628)
- 企业财务(7287)
- 产业(6918)
- 银(6686)
- 银行(6639)
- 发(6605)
- 环境(6497)
- 机构
- 学院(156523)
- 大学(155976)
- 济(61223)
- 经济(60093)
- 管理(57246)
- 研究(55451)
- 理学(50466)
- 理学院(49861)
- 管理学(48812)
- 管理学院(48568)
- 中国(39618)
- 农(38360)
- 科学(37788)
- 京(32657)
- 农业(30585)
- 业大(30560)
- 所(29820)
- 研究所(27614)
- 财(26170)
- 中心(24529)
- 江(23150)
- 财经(21488)
- 农业大学(20414)
- 北京(19777)
- 院(19696)
- 经(19693)
- 范(19550)
- 师范(19178)
- 经济学(18817)
- 省(18476)
- 基金
- 项目(113962)
- 科学(88660)
- 基金(83117)
- 家(76561)
- 国家(75921)
- 研究(75542)
- 科学基金(63506)
- 社会(49222)
- 社会科(46709)
- 社会科学(46696)
- 省(45277)
- 基金项目(44573)
- 自然(43078)
- 自然科(42169)
- 自然科学(42151)
- 自然科学基金(41445)
- 划(38644)
- 教育(34286)
- 资助(32115)
- 编号(28437)
- 重点(26196)
- 发(24676)
- 创(24386)
- 部(24153)
- 计划(23546)
- 创新(22883)
- 科研(22390)
- 业(22113)
- 成果(21799)
- 国家社会(21211)
共检索到221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霆 张雨 刘宏 何田田 毕阳 贠建民
【目的】探索臭氧熏蒸处理联合PE包装对金针菇采后贮藏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延长金针菇的货架期。【方法】以工厂化栽培的白色金针菇为试材,采后(4±1)℃预冷24 h,在低温(8±1℃)条件下采用臭氧对金针菇进行熏蒸处理,再用PE保鲜薄膜密封包装,以感官评分、褐变指数、失重率为筛选指标,筛选最佳臭氧熏蒸浓度和处理时间;随后,在(4±1)℃低温下进行金针菇贮藏试验,每隔3 d测定主要生理品质指标:菇盖直径、失重率、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褐变指数、菌落总数、呼吸强度、活性氧含量(?和H2O2)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此来评价臭氧对金针菇的保鲜效果。【结果】在(4±1)℃低温贮藏21 d后,经2.711 mg·m-3臭氧熏蒸处理15 min的金针菇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菇盖直径、失重率、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褐变指数、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呼吸跃变高峰推迟出现,活性氧(ROS)含量(?和H2O2)的积累量显著(P
关键词:
金针菇 臭氧 熏蒸处理 保鲜 抗氧化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平平 王杰 秦晓艺 李丹青
【目的】探讨采后不同处理方式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杏鲍菇贮藏保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新鲜采收的杏鲍菇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0.03 mm的聚乙烯(PE)薄膜袋封口包装、0.05 mm的PE薄膜袋封口包装和1.5%壳聚糖涂膜3种处理,以0.05 mm PE保鲜袋不封口为对照,于4℃、相对湿度85%—95%的条件下贮藏,通过测定失重率、色差值、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还原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理化指标,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3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H2O...
关键词:
杏鲍菇 采后处理 贮藏品质 抗氧化酶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杭君 王翠红 郜海燕 毛金林 周拥军
【目的】研究低温条件下,不同包装方法对蓝莓果实采后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探索适宜的贮藏包装方式,为蓝莓保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灿烂’蓝莓品种为试材,在(5±0.5)℃贮藏条件下,分别采用不打孔聚乙烯(PE)保鲜袋、打孔聚乙烯保鲜袋包装和不包装处理。通过分析营养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包装方式对蓝莓采后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蓝莓果实在低温贮藏条件下,采用PE保鲜袋包装能有效防止果实失水、延缓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TSS)的变化,并能较好维持果实抗氧化性能,但对可滴定酸含量变化无显著影响。【结论】采用不同包装方式对蓝莓贮藏品质存在...
关键词:
蓝莓 包装 贮藏品质 抗氧化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克花 杨震峰 陆胜民 陈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对黄花梨整果和鲜切片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2.5和5mg·L-1臭氧水和蒸馏水处理黄花梨整果和鲜切片,定期测定贮藏期间两者的生理和品质变化。【结果】黄花梨整果和鲜切片的呼吸强度和内源乙烯释放均呈峰形变化。臭氧处理可显著抑制整果和鲜切片的呼吸强度和内源乙烯释放,但对跃变高峰的出现时间没有影响;显著抑制果实细胞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显著降低整果及其鲜切片褐变指数;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Vc)含量的下降,从而维持较高的贮藏品质。【结论】臭氧处理对黄花梨果实及其鲜切片具...
关键词:
黄花梨 鲜切 臭氧 品质 生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金华 傅茂润 李苗苗 夏伟
目的研究二氧化氯(ClO2)对青椒的保鲜作用,为青椒的贮藏提供新方法。方法用二氧化氯气体(0、5、10、20、50mg.L-1)处理青椒,研究二氧化氯对青椒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5、10、20、50mg.L-1的ClO2处理对青椒的腐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0d时其腐烂率均小于对照的50%;其中50mgL-1的处理对腐烂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贮藏到30d时才有腐烂发生,40d只有对照的1/4。20、50mgL-1ClO2可显著抑制青椒的呼吸(P0.05)。除50mg.L-1外,5、10、20mgL-1ClO2处理使MDA含量低于对...
关键词:
青椒 二氧化氯 采后生理 贮藏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远洋 罗安伟 刘焕军 李圆圆 苏苗 李琳
【目的】探究臭氧耦合低温处理对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猕猴桃的商业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沃德猕猴桃为试验原料,将猕猴桃分别用0,90,170,250mg/m3臭氧连续处理7d(每天处理1h),再用单层0.03mm厚PE袋包装,每袋10个果实,用橡皮筋扎口后分别在(0±1)和(2±1)℃、相对湿度85%90%的冷库中贮藏182d,贮藏期间每隔14d取样,测定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和还原糖含量、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POD和SOD活性、MDA含量、腐烂率等指标,分析臭
关键词:
猕猴桃 臭氧耦合处理 低温贮藏 果实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丽霞 赵丽娟
以金针菇为研究材料,采用水煮醇沉法和稀碱法分别提取金针菇水溶及碱溶多糖,通过水溶及碱溶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评价金针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针菇水溶及碱溶多糖均对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当金针菇水溶及碱溶多糖的浓度为1.6 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32.1%和57.5%;当金针菇水溶及碱溶多糖的浓度为2.0 mg/mL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为57.4%和71.3%。表明金针菇无论水溶多糖还是碱溶多糖都能够清除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
金针菇 水溶多糖 碱溶多糖 抗氧化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丽丽 郜海燕 葛林梅 毛金林 周拥军 陈杭君 陶菲
以香榧坚果为材料,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香榧原料和加工后成品的酸价、过氧化值、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以期了解真空包装对香榧坚果贮藏过程中脂肪氧化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原料和成品在贮藏过程中均发生油脂的氧化酸败,表现出过氧化值和酸价上升,总酚含量下降。采用真空包装可显著降低香榧成品贮藏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增加幅度,减轻脂肪的氧化酸败,保持较高的总酚含量,减缓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抑制亚油酸脂质的氧化,相对较好地维持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香榧坚果,真空包装 油脂酸败 抗氧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丽娟 王赵改 杨慧 张乐 王晓敏 史冠莹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乳酸钙溶液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并引入真空促渗技术,为双孢蘑菇采后减损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并为优化双孢蘑菇贮藏条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4607’双孢蘑菇品种为试材,研究乳酸钙溶液浓度(0.016、0.032、0.048和0.064 mol·L-1)、真空度(0.01、0.03、0.05、0.07和0.09 MPa)、处理时间(0.5、1、2、3和5 min)等单因素对低温贮藏(2±1)℃双孢蘑菇白度的影响;同时对处理条件进行正交优化,运用色差仪和CO2分析仪等设备,分析最佳处理条件下的双孢蘑菇在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及品质变化。【结果】在单因素条件下,筛选出合适的...
关键词:
双孢蘑菇 乳酸钙 真空渗透 贮藏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生 罗云波 石志平 乔润林
设定0.5,5,10,15和20℃5种温度,在气调库内测定臭氧化空气的衰减变化。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臭氧化空气的衰减速率明显减慢;在0.5℃的温度下,经过40min,臭氧化空气的浓度由25.5mg/m3降为19.5mg/m3,衰减率为23.5%;而在相同的时间内,5,10,15和20℃下的衰减率分别为35%,39.7%,62.9%和75.8%。同时发现,无论在哪种试验温度下,都表现出臭氧化空气在高浓度时衰减的量多,低浓度时衰减的量少。由回归方程计算出的0.5,5,10,15和20℃5种温度下的半衰期,分别为66,64,47,28,20min。
关键词:
臭氧 衰减 温度 半衰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文栋 楼倚洋 安玥琦 尤娟 尹涛 刘茹 熊善柏
为探究臭氧处理对冷冻鱼糜保质期内的蛋白氧化和风味影响,以鲢为原料,采用臭氧漂洗制备新鲜和冷冻的鱼糜,分别测定盐溶性蛋白、水溶性蛋白、活性巯基、游离氨基酸含量,并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GC-IMS)测定挥发性风味成分组成。结果显示,臭氧漂洗新鲜鱼糜的水溶性蛋白含量下降,盐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冷冻贮藏后,水溶性、盐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臭氧漂洗新鲜鱼糜活性巯基含量显著下降(P<0.05),冷冻贮藏后,活性巯基含量也有显著下降,但与臭氧漂洗相比,下降幅度较小。臭氧漂洗鱼糜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冷冻贮藏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大幅度下降。电子鼻、电子舌检测结果显示,冷冻鱼糜与新鲜鱼糜的气味、滋味可以有效区分开,但臭氧漂洗鱼糜与清水漂洗鱼糜不能有效区分。GCIMS共鉴定出5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臭氧漂洗鱼糜检测出的不饱和醇类数量明显低于自来水漂洗鱼糜,并且在冷冻后醇类物质减少,醛类物质显著增加。结果表明,臭氧漂洗初步运用到鱼糜及鱼糜制品等水产加工业中,可以改善鱼糜品质及风味,但在鱼糜冷冻贮藏过程中影响较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红梅 王薛修
钙处理对桃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肖红梅王薛修(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南京210095)EFFECTOFCALCIUMTREATMENTTOTHEPOSTHARVESTPHYSIOLOGYANDFRUITQUALITYINSTORAGEOFPEA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天宏 金东艳 王岩 曹莹
【目的】揭示大豆酚类物质对O3浓度升高的代谢机制与响应方式,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植物次生代谢对O3胁迫的适应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豆(Glycine max.)为试材,O3浓度45 nmol·mol-1为对照,利用开顶式气室系统探讨O3浓度升高(O3-1处理:(80±10)nmol·mol-1,O3-2处理:(110±10)nmol·mol-1)对大豆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内,O3-1处理下的大豆叶片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脂氧合酶(LOX)、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P<0.05)升高,而O3-2处理下的总黄酮含量与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伟成 冀德伟 单乐州 郑春芳 陈少波 李尚鲁 闫茂仓 伍锦姑 谢起浪 周志明
臭氧(O3)在工厂化养殖水处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了解臭氧对条石鲷幼鱼的影响,采用自制的臭氧毒性试验装置(授权利号:ZL 200920122441.3),对条石鲷幼鱼进行了不同质量浓度(0、0.08、0.13、0.17、0.22、0.28和0.32 mg/L)和不同时间(0.5、1、6、12、18和24h)的急性胁迫试验,并分析了臭氧对条石鲷幼鱼的行为响应、半致死浓度、幼鱼鳃的组织形态学、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臭氧胁迫浓度的升高,条石鲷幼鱼在水层中的分布位置逐渐上移,呼吸频率逐渐加快,受惊反应逐渐迟缓;条石鲷幼鱼的开始死亡时间与臭氧浓度负相关,12 h的半致死方程为Y=16.815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铁华 张伟 文仕知 申展 朱晋春 姚振一
为了更好的探讨榉树种子贮藏技术,分别用不同的贮藏温度(3℃、10℃、常温)和贮藏时间的榉树种子作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了榉树种子的田间出苗率、超氧阴离子(O2-.)生成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冰箱中3℃贮藏的榉树种子具有最高的田间出苗率,超氧阴离子(O2-.)生成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最低,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能及时迅速清除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及其它自由基,避免了它们对种子的伤害,种子的活力得以保持在较高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