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2)
2023(8652)
2022(7871)
2021(7482)
2020(6248)
2019(14702)
2018(14770)
2017(28709)
2016(15740)
2015(17710)
2014(17687)
2013(17524)
2012(15856)
2011(14107)
2010(13836)
2009(12437)
2008(11951)
2007(10125)
2006(8581)
2005(7244)
作者
(45389)
(37319)
(37123)
(35257)
(23710)
(17996)
(16773)
(14902)
(14245)
(13261)
(12954)
(12453)
(11739)
(11703)
(11487)
(11482)
(11293)
(11196)
(10593)
(10481)
(9406)
(9004)
(8969)
(8428)
(8379)
(8354)
(8340)
(8173)
(7547)
(7518)
学科
(58522)
经济(58458)
管理(44944)
(42359)
(36055)
企业(36055)
方法(29678)
数学(25605)
数学方法(25306)
(15037)
(14985)
中国(14064)
(14036)
业经(12984)
地方(12062)
理论(10541)
(10338)
(10289)
财务(10281)
财务管理(10267)
(10168)
贸易(10164)
农业(10067)
(9852)
环境(9820)
企业财务(9729)
技术(9692)
(9178)
教育(8635)
(8502)
机构
大学(217929)
学院(216237)
管理(90064)
(79643)
理学(79150)
理学院(78294)
经济(77772)
管理学(76885)
管理学院(76513)
研究(69451)
中国(49308)
(46522)
科学(46423)
(35406)
业大(35088)
(34926)
(34868)
研究所(32170)
中心(31204)
(29679)
北京(29222)
财经(28822)
(28495)
师范(28174)
农业(28001)
(26207)
(25537)
(24824)
技术(23690)
师范大学(22877)
基金
项目(156406)
科学(121701)
研究(113175)
基金(112478)
(98111)
国家(97295)
科学基金(83511)
社会(68532)
社会科(64832)
社会科学(64813)
(61661)
基金项目(60917)
自然(56311)
自然科(54962)
自然科学(54951)
自然科学基金(53943)
(51885)
教育(51464)
编号(46847)
资助(46455)
成果(37363)
重点(34393)
(33765)
(32628)
(32564)
课题(31540)
科研(30290)
创新(30271)
项目编号(29242)
大学(29071)
期刊
(82710)
经济(82710)
研究(59998)
学报(36680)
中国(36137)
科学(33129)
管理(31454)
(31260)
大学(27102)
(25695)
学学(25495)
教育(23952)
农业(22505)
技术(18388)
(14108)
金融(14108)
业经(13968)
图书(13225)
财经(12795)
经济研究(12525)
理论(11744)
科技(11663)
(11200)
实践(11124)
(11124)
问题(10704)
(10648)
情报(10356)
技术经济(10171)
(9994)
共检索到297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成龙  顾洪如  常志州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蓝蔚青  赵亚楠  刘琳  谢晶  
水产品自身带有或贮运期间污染的微生物是导致其腐败变质的主因。为减少微生物对水产品品质影响,延长其货架期,减菌化前处理是减少其加工贮藏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分析比较水产品常用减菌化处理水的作用机理与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臭氧水在水产品杀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其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阐明将臭氧水与流化冰、气调保鲜及其他保鲜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优势,并对臭氧水在水产品贮藏加工中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洪明  王宇  张轶凤  李晗  许宏杨  王向明  刘宇宸  杨晓明  齐智利  
通过体外(in vitro)培养法研究了湖北地区不同分级指数(grading index, GI)的粗饲料及粗饲料与精饲料之间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粗饲料之间按照1∶1组合出现了明显的正组合效应。以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ultiple-factors associative effects index, MFAEI)来比较,玉米(Zea mays)青贮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组合效应最明显,为1.40;其次为玉米青贮和啤酒糟组合,MFAEI为1.07;羊草和稻秸组合最低,MFAEI为0.52。此外,不同组合粗料与精料之间也出现了明显的正组合效应。其中以玉米青贮、羊草和精料组合最为明显,MFAEI为0.37;玉米青贮、啤酒糟和精料组合最低,MFAEI为0.24。这说明,在生产实践中,利用GI指数结合组合效应对粗饲料和精饲料合理搭配使用,可充分发挥正组合效应,控制负组合效应,防止饲料浪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敏玲  孙海霞  周道玮  
为解决东北农牧交错区夏秋季饲草短缺问题,在玉米乳熟至完熟期间,对玉米植株进行不同组合方式的去叶以收获叶片做粗饲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在某些阶段去叶不降低籽粒产量,并且可获得相当于1~2 hm2草地饲草的生产量。同时,收获的粗饲料的粗蛋白、消化率和代谢能都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粗蛋白含量为5.01%~8.48%,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为53.43%~64.65%,代谢能在6.84~8.51 MJ/kg。在东北农牧交错区,玉米生长后期去叶可以作为收获粗饲料的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展  于浩  尚鹤  曹吉鑫  
对流层中高浓度的臭氧是一种严重危害植物的大气污染物,臭氧浓度的升高会对农作物、林木等产生一系列的损害。根系是树木生存的基本要素,臭氧对根结构的根本性改变会最终影响根功能,从而影响树木的整体健康以及对环境胁迫的抗性,通过综述臭氧胁迫对森林树木根系影响的研究进展,可以为我国学者进一步了解臭氧对森林树木根系生态影响提供科学素材。有关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森林树木根系生态的影响,目前研究主要包括森林树木根系生长、细根动态和周转、根系呼吸、根系碳水化合物、菌根、根际微生物的响应变化等几个方面。臭氧对树木根系的影响与臭氧浓度、树种、树龄、群落组成及种植条件相关。目前有关臭氧胁迫对树木根系的机制研究还比较缺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灵  张昌吉  
为研究苜蓿干草(Medicago sativa)、玉米秸秆(Zea mays)、麦秸(Triticum paleas)以及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补充配合精料对肉驴育肥的影响,选取25头2~3周岁、体重在145~150 kg的育肥驴,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苜蓿干草)、A组(苜蓿干草+配合精料)、B组(玉米秸秆+配合精料)、C组(麦秸+配合精料)和D组(芦苇+配合精料),试验组每头每天补饲配合精料1 kg,试验期包括7 d预试期和56 d正试期,测定并分析肉驴干物质采食量、养分表观消化率、生长性能及生产效益,由此评价4种粗饲料的作用及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 A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B、C和D组(P 0.05);A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B、C和D组(P 0.05)。2) C组干物质消化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D组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3)对照组可获得最大收益,而D组则呈亏损状态。对照组的收益显著高于A组和B组(P 0.05)。综上所述,苜蓿干草可作为肉驴育肥阶段的单一饲粮,无需补充精料;玉米秸秆可作为育肥驴的基础饲粮,适当补充精料能提高消化率和经济效益;麦秸和芦苇不适宜作为驴育肥阶段的基础饲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贾存辉  钱文熙  吐尔逊阿依·赛买提  敖维平  古力皮叶木·阿布都克然木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和宿主主要的营养来源,科学有效地评价粗饲料营养和饲喂价值,对于开发饲料资源、合理利用粗饲料和提高其利用效率至关重要。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对动物粗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指数和方法,介绍了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的发展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实际研究中可根据不同的科研需求,选择适合的评定指数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评定指数和评定方法,对粗饲料营养价值的科学评定和合理利用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蒲蕾  岳慧洁  张龙超  王立刚  施辉毕  王立贤  
为利用科学的指标选育出饲料利用效率高并且综合生产能力好的猪品种,从而解决饲料成本增加的问题,对饲料利用效率指标的演进历程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剩余采食量性状为目前衡量饲料利用效率的理想指标;饲料利用效率指标与猪生长和肉质特性之间关系紧密;影响饲料利用效率的因素很多包括:摄食、活动、消化和代谢等生物学因素;但是通过饲料利用效率相关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此性状的候选基因的研究结果比较少且并不统一。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剩余采食量性状的改良对猪的生长和肉质等具有促进作用,它跟机体的各种生长和代谢机能相关,但其遗传作用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可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郝生燕  王国栋  顾娴  邹凤轩  董俊  杨发荣  张兆杰  
为了探讨玉米(Zea may)秸秆、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秆、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配比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对饲粮组合效应的影响,试验利用体外发酵法测定在精粗比为40:60时,精料: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或苜蓿干草):巨菌草比例分别为40:60:0、40:50:10、40:40:20、40:30:30、40:20:40、40:10:50、40:0:60的21种饲料组合及5种单一原料(精料、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苜蓿干草、巨菌草)分别培养2、4、6、8、12、24、36、48 h并计算其产气量,培养结束后的上清液用于pH、氨态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发酵后的残渣用于干物质降解率的测定,并计算各指标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和多效组合效应指数。从单一原料发酵48 h结果来看,产气量表现为精料>苜蓿干草>小麦秸秆>巨菌草>玉米秸秆;从组合类型来看,各个时间段的平均产气量为:精料+苜蓿干草+巨菌草组合>精料+小麦秸秆+巨菌草组合>精料+玉米秸秆+巨菌草组合。精料+苜蓿干草+巨菌草组合类型中,发酵12 h时,A6P0、A5P1、A4P2组产气量显著大于A3P3、A1P5、A0P6组(P <0.05),表现为小麦秸秆比例越低,巨菌草比例越高,产气量越大。综上可见,精料+玉米秸秆+巨菌草组合中,比例为40:20:40时组合效果最优;精料+小麦秸秆+巨菌草组合中,比例为40:20:40时组合效果最优;精料+苜蓿干草+巨菌草组合中,比例为40:50:10时产生正组合效应更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颜品勋  冯仰廉  莫放  杨雅芳  
用纤维素酶-胃蛋白酶法测定了苜蓿干草、红三叶草、豆腐渣、啤酒糟、高粱青贮、羊草、雀麦草、羊茅的蛋白质降解率(%)分别为88.28,78.83,79.11,75.87,74.26,59.37,82.16和84.90。与瘤胃尼龙袋法测定值(Y)的回归关系为Y=-34.27+1.29X(r=0.72,P<0.05)。纤维素酶-胃蛋白酶法的培养条件为:40℃水浴培养,纤维素酶最适酶量为75mg(pH4.5,柠檬酸盐缓冲液),胃蛋白酶用量为160IU(pH1.4的KCl-HCl缓冲液)。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瑞国   杨慧超   妥强   杨晓斌   高巧仙   石柏灌   辛国省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分别添加10%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茎叶、枸杞(Lycium barbarum)枝条及葡萄(Vitis vinifera)藤条对滩羊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况相近的雄性滩羊60只,随机分为6组,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预饲期11d,正试期59 d。结果表明:1)在生产性能方面,枸杞枝条组平均日采食量最低,为1.30 kg,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对照组与湖南稷子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为290.00和272.88 g,枸杞枝条组平均日增重最低,为227.33 g,对照组与湖南稷子相较于枸杞枝条差异显著(P<0.05)。2)在肉品质方面,柠条组肌肉胆固醇最低,为0.44 mg·g~(-1),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湖南稷子组的肌肉肌苷酸含量最高,为4.12 mg·g~(-1),枸杞枝条组次之,为3.89 mg·g~(-1),显著高于柠条组(P<0.05)。3)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湖南稷子组血清甘油三酯最高,为0.44mmol·L~(-1),显著高于甘草茎叶组及葡萄藤条组(P<0.05),但与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不同粗饲料对滩羊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液中糖脂代谢具有一定影响,且柠条、湖南稷子、甘草茎叶、枸杞枝条及葡萄藤条可以缓解粗饲料来源不足所带来的问题,但在生产应用中也应该考虑部分粗饲料的添加在滩羊生产性能所表现的不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跃高  李志坚  赵环环  曾昭海  
分析了绿色饲料生产发展趋势及绿色饲料生产已经探索形成的若干有效模式 ,以黄淮海平原青刈黑麦研究为例 ,从青刈黑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加工技术研究、生产系统评价等方面阐述了青刈黑麦的生产与研究进展 ,为我国绿色饲料产业化建设提供了思路。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侯俊利  
脂类在鱼类营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为机体提供生长所需的必需脂肪酸等营养物质,机体中的必需脂肪酸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至关重要。此外,脂类在能量供应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水鱼类必需脂肪酸、鱼油替代、脂类营养与水产品品质关系以及海水鱼饲料这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就未来海水鱼脂类营养与饲料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远友  李孟孟  汪萌  张媚  麻永财  张关荣  陈汉毅  宁丽军  谢帝芝  王树启  游翠红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重要海水养殖鱼类,其年产量高达12万t。目前,国内外有关该鱼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对有些营养素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主要就其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微量营养素的需求,蛋白源和脂肪源替代鱼粉和鱼油,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鱼的精准营养研究及高效低成本环保配合饲料的研发提供参考资料,从而推动其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