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5)
- 2023(1980)
- 2022(1612)
- 2021(1329)
- 2020(1073)
- 2019(2382)
- 2018(2120)
- 2017(4174)
- 2016(2242)
- 2015(2223)
- 2014(2117)
- 2013(2123)
- 2012(1847)
- 2011(1716)
- 2010(1620)
- 2009(1387)
- 2008(1396)
- 2007(1313)
- 2006(965)
- 2005(802)
- 学科
- 济(9347)
- 经济(9338)
- 管理(6901)
- 业(6502)
- 企(5191)
- 企业(5191)
- 方法(4947)
- 数学(4543)
- 数学方法(4522)
- 财(3722)
- 务(2431)
- 财务(2431)
- 财务管理(2431)
- 企业财务(2331)
- 中国(2252)
- 环境(2213)
- 学(2212)
- 农(2040)
- 贸(2031)
- 贸易(2031)
- 易(1978)
- 业经(1899)
- 产业(1634)
- 技术(1546)
- 融(1485)
- 金融(1484)
- 农业(1443)
- 银(1441)
- 划(1432)
- 银行(1423)
- 机构
- 学院(32686)
- 大学(32260)
- 济(14508)
- 经济(14322)
- 管理(11424)
- 研究(10747)
- 理学(10462)
- 理学院(10359)
- 管理学(10127)
- 管理学院(10073)
- 科学(7742)
- 农(7627)
- 中国(7368)
- 财(6784)
- 业大(6258)
- 农业(6148)
- 京(5842)
- 财经(5803)
- 所(5729)
- 经济学(5405)
- 经(5360)
- 研究所(5275)
- 经济学院(5098)
- 中心(4829)
- 江(4614)
- 财经大学(4428)
- 农业大学(4196)
- 院(4133)
- 商学(3814)
- 商学院(3768)
共检索到41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成刚 汤晓华 郑波 马甡
采用经臭氧处理的海水培养小球藻 ,分析了小球藻的相对增长速率、叶绿素 a含量、DNA和RNA含量及海水中三氮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1.一定剂量的臭氧处理可提高小球藻的生长速度和叶绿素的含量 ,高剂量的处理会抑制小球藻的生长。 2 .藻细胞中DNA含量对臭氧处理表现的相对稳定 ,而RNA含量比较敏感 ,一定剂量的臭氧处理可引起RNA含量增加。 3 .经臭氧处理的海水 ,硝态氮 (NO-3 N)的含量有所提高 ,而铵态氮 (NH+ 4 N)和亚硝态氮 (NO-2 N)的含量降低
关键词:
臭氧 小球藻 生理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岳霞丽 张新萍 胡先文 董元彦
【目的】研究苄嘧磺隆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的生长效应,评价苄嘧磺隆的生态风险。【方法】通过不同浓度的苄嘧磺隆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h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苄嘧磺隆对小球藻的生长及藻细胞中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低浓度苄嘧磺隆(5mg·L-1)抑制藻的生长,藻细胞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药剂浓度增加而明显下降,且表现出较好的计量-效应关系,其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h-EC50值为15.7mg·L-1。【结论】苄嘧磺隆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文志 夏文水 吴玉娟
从小球藻中提取蛋白质,并研究了小球藻蛋白质抗氧化特性。通过反复冻融、细胞破碎、离心、盐析和凝胶层析,从小球藻中得到两种蛋白质(ProⅠ和ProⅡ),获得率分别为0.280%和0.664%。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为单条带,分子量分别为20.2 ku和20.4 ku。紫外可见光谱显示,ProⅠ在280 nm有一特征吸收峰,ProⅡ在280 nm和675 nm处各有一特征吸收峰。体外设计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实验,结果显示两种蛋白质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黑暗条件下能清除羟自由基,但光照条件下生成羟自由基。
关键词:
小球藻 蛋白质 分离纯化 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顺 莫创荣 许雪棠 庞瑞林 王露洁 陆祖逸
【目的】探究高氨氮沼液浸种对小球藻生长状况及浸种小球藻对沼液处理效果的影响,为利用强化小球藻解决沼液污染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高氨氮(1640.0 mg/L)沼液直接浸种小球藻0、4、8和12 h,比较不同浸种时间小球藻在BG11培养基和含氨氮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藻细胞中的总光合色素浓度及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测定分析最佳浸种时间小球藻在实际废水中的生长状况和脱氮除磷效果。【结果】在BG11培养基中,浸种时间越长的小球藻生长受到抑制作用越明显,恢复正常生长所需时间越长;其光合色素损伤越重,叶绿素a/b下降越明显,叶绿素a/b达到峰值所需时间越长。在含氨氮培养基中,浸种8 h小球藻具有更高的相对生长量和更强的氨氮吸收同化能力;培养7 d后,浸种8 h小球藻的OD值较未浸种小球藻提高17.3%,叶绿素a含量也最高,是未浸种小球藻的1.17倍。在实际废水培养基中培养7 d后,浸种8 h小球藻的OD值比未浸种小球藻提高26.0%,氨氮去除率较未浸种小球藻提高13.1%;浸种8 h小球藻继承了未浸种小球藻的高效除磷性,培养3 d后,2种小球藻对实际废水中总磷的去除率均在95.0%以上。【结论】利用高氨氮沼液浸种小球藻8 h对小球藻的强化效果最佳,经强化的小球藻叶绿素a和生物量积累更多,脱氮除磷效果较佳,可在实际废水处理中推广应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余佳妮 李立杰 葛恒 马永华 廖木兰 尤德雨 谭凤霞 柴毅
为探究重金属铬在水环境中的致毒机理和生态风险,本实验开展不同浓度Cr~(6+)(0、0.1、0.75、1.5、2.25和3 mg/L)对受试生物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急性毒性实验,分析藻密度、叶绿素a(Chl-a)含量、多糖含量、蛋白(TP)含量、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通透性、总抗氧化(T-AOC)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植物螯合肽(PCs)含量和吸附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96 h内Cr~(6+)各浓度组均会抑制藻细胞的生长,其中3 mg/L处理组抑制率最高,为57.32%,96 h-IC_(50)为2.067 mg/L。叶绿素a(Chl-a)含量和藻细胞生物量的变化呈现一致性,3 mg/L处理组最低,仅为对照组的26.60%。藻细胞胞内多糖和TP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胁迫浓度的增加诱导了ROS含量的升高,3 mg/L浓度组ROS水平为对照组的6倍,MDA含量呈现相同趋势。此时藻细胞受到氧化损伤,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强,抗氧化体系受到激活,T-AOC、T-SOD、PCs和GSH酶活性在3 mg/L浓度组时分别为对照组的2.89倍、3.4倍、6.37倍和2.35倍。低浓度0.1 mg/L时重金属吸附率最高,高达76.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香娇 周作明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受试物,分别设0(CK)、0.06、0.12、0.18、0.24、0.30、0.36 mg/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处理,考察CTAB对藻生长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其致毒机理。结果表明:CTAB对蛋白核小球藻96 h EC50值为0.17 mg/L;藻细胞叶绿素a、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CTAB浓度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当CTAB剂量≤0.06 mg/L时,叶绿素a含量略微上升,>0.06 mg/L时,叶绿素a含量急剧下降;CTAB剂量≤0.24 mg/L处理下蛋白质含量增加,CTAB剂量≥0.30 mg/L处理时水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除剂...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译之 范禹辰 高杨 宁淑香 李铁松
利用单细胞分离和紫外诱变技术分别获得海水小球藻和盐生杜氏藻的生长优势株,将其分别接种于不同石油浓度的海水培养液中,利用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带共轭双键的烃类化合物和芳烃的含量,利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胞内油脂含量。结果表明,石油浓度为1.5~10.0μg/ml的培养液中,小球藻和盐藻均能有效降解带共轭双键的烃类化合物,降解率分别为25.3%~35.5%和17.9%~24.0%,芳烃降解率分别为22.1%~30.2%和18.7%~26.2%;石油浓度为3.5μg/ml时,两种微藻对带共轭双键的烃类化合物和芳烃的降解效率均最大,小球藻的降解能力略好于盐藻;石油浓度为1.5μg/ml和3.5...
关键词:
海水小球藻 盐藻 紫外诱变 石油烃 油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发文 高鹏程 来琦芳 么宗利 陆建学 周凯 仲启铖 郑亮 王慧
以盐碱池塘优势微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温度(20℃,25℃,30℃)和光照强度(2000 lx,4000 lx,6000 lx)组合条件下两种微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结果显示,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均能使水环境ph上升。在本实验范围内,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能使水环境ph显著上升至9.50以上,在温度25℃、光照强度2000 lx条件下,藻密度达最大值1.1×10~7 cells/M l,水环境ph也达到峰值10.83;小球藻生...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小球藻 温度 光照强度 p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伟杰 陈玉珂 杨翼羽 罗莎 王秋举 祖岫杰 李状 张东鸣
【目的】研究L-肉碱对小球藻种群生长、主要营养元素(氮、磷和铁)吸收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在f/2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0(对照),50,100和200mg/L L-肉碱,培养小球藻14d,试验每天定时进行小球藻种群密度的测定,试验结束当天收取样品测定小球藻N、P、Fe吸收率及相关抗氧化指标。【结果】50mg/L L-肉碱能够促进小球藻种群的增长,200mg/L L-肉碱对小球藻种群增长有抑制作用。随着L-肉碱质量浓度的增加,小球藻对氮(N)的吸收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200mg/L L-肉碱组显著高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谢群 王明学 闫洪海
研究了液体和固体复合氨基酸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es)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氨基酸对小球藻生长、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放氧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液体复合氨基酸和固体复合氨基酸对小球藻促生长的最佳浓度分别为40 mg/L和11.12 mg/L。当液体复合氨基酸浓度为40 mg/L,相对生长率(RGR)较对照组增加了81.58%,平均倍增时间(G)缩短了45.08%,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放氧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72.25±1.69)%和(38.05±2.58)%;当固体复合氨基酸浓度为11.12 mg/L,相对生长率较对照组增加了17.31%,平均倍增时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绍艳 王文生 董成虎
为探讨臭氧对磨盘柿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了(0±0.5)℃冷藏,(0±0.5)℃冷藏配合每3 d用0.85μL/L臭氧处理9 min、(0±0.5)℃冷藏配合每3 d用1.88μL/L臭氧处理3 min 3种处理。结果表明,与(0±0.5)℃冷藏相比,采用冷藏加臭氧处理,显著抑制了磨盘柿的呼吸强度、PPO和POD活性,并明显降低了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单宁含量的下降幅度,2种臭氧处理相比,低浓度长时间处理比高浓度短时间处理对抑制磨盘柿采后成熟衰老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
磨盘柿 臭氧 冷藏 呼吸强度 单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碧林 颜大印 张亚捷 冯园园 方婉君 柴琪琪
氮磷对小球藻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氮磷优化培养条件的探讨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在静置培养、通气培养和通气加碳源(葡萄糖)培养等条件下对小球藻的生长影响和氮磷消耗进行了试验,采用分批取样补料方式对培养过程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调节培养液pH值条件下,藻液的pH值在7~9变化,随培养时间呈略微下降的趋势。各培养条件下,小球藻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均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特征,对磷的吸收利用表现为总磷先快速被吸收利用,然后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小球藻的生长在静置培养条件下主要受培养液中硝酸盐氮含量和培养液pH值的影响,通气培养条件下主要受培养液中硝酸盐氮含量的影响,通气外加碳源培养条件下主要受培养液中...
关键词:
小球藻 培养方式 生长 氮 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严佳琦 黄旭雄 黄征征 胡盼 吕为群 林锋
分别对小球藻Chlorellasp.2003ZGH023进行光合自养、混合营养高碳、混合营养低碳和异养低碳培养,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小球藻生长及细胞营养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有机碳源,可显著提高小球藻的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其中异养低碳组细胞密度可达54.73×106cell/ml,生物量6.86 g(dw)/L,且混合营养和异养小球藻细胞体积变大。在细胞营养组成上,与自养小球藻细胞相比,异养培养的小球藻细胞内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而脂肪含量显著增加。光合自养组、混合营养高碳组、混合营养低碳组和异养组小球藻细胞粗蛋白含量分别是41.88%±0.14%、24.60%±0.07%、21.9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颂东
将小球藻 (Chlorellavulgaris)在添加了不同浓度的氮和磷的人工富营养化水体中进行培养 ,测定小球藻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和水体中氮和磷的剩余量。研究结果表明 :[N]/[P]比值在 14以下时 ,随着比值的升高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能力逐步加强 ;[N]/[P]比值为 7~ 8时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能力最强。 [N]/[P]比值 4时 ,对小球藻的吸收磷能力无太大影响。同时小球藻可将吸收的氮营养盐转化为叶绿素蛋白等细胞含氮物质 ,在人工富营养化污水中培养 96h后 ,藻体叶绿素总量为 10 13;而对照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俊超 郑丽丹 李德立 陈静 黄志勇
以0、5、10、20、30 mg/L硒(亚硒酸钠)分别对小球藻进行胁迫培养,研究不同浓度硒胁迫对小球藻生物量、细胞内硒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30 mg/L)硒胁迫将促使小球藻提早进入衰亡期;藻细胞内硒含量、GSH-Px酶活性随硒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硒添加浓度为5、10、20和30 mg/L时,GSH-Px酶的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5.59、6.98、11.32和11.52倍;而只有当硒胁迫浓度达到20 mg/L以上时,才会导致SOD酶活性显著增大。此外,采用尺寸排阻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SE-HPLC-IC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低温、减压和臭氧对冬枣保鲜的生理效应研究
臭氧处理对黄花梨果实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0~#柴油和原油的水溶性成分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长的影响
小球藻核rDNA ITS与叶绿体rbcL基因序列分析及应用
小球藻和光合细菌在大菱鲆育苗中对水质调节作用的研究
小球藻与芽孢杆菌对对虾养殖水质调控作用的研究
小球藻Chlorella sp. MEM25的分离鉴定及耐受性试验
小球藻藻渣替代豆粕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氮磷排放的影响
BDE-47、BDE-99、BDE-153和BDE-209对蛋白核小球藻、大型溞和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
两株蛋白核小球藻rbcS cDNA全序列的克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