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6)
- 2023(8456)
- 2022(7686)
- 2021(7370)
- 2020(6135)
- 2019(14412)
- 2018(14459)
- 2017(28218)
- 2016(15414)
- 2015(17379)
- 2014(17379)
- 2013(17223)
- 2012(15584)
- 2011(13935)
- 2010(13624)
- 2009(12266)
- 2008(11658)
- 2007(9817)
- 2006(8443)
- 2005(7080)
- 学科
- 济(58228)
- 经济(58164)
- 管理(43713)
- 业(41171)
- 企(34985)
- 企业(34985)
- 方法(29574)
- 数学(25582)
- 数学方法(25289)
- 农(14880)
- 中国(14030)
- 学(13907)
- 财(13903)
- 业经(12972)
- 地方(12056)
- 理论(10486)
- 和(10240)
- 农业(10006)
- 贸(9989)
- 贸易(9985)
- 易(9677)
- 技术(9656)
- 环境(9539)
- 务(9305)
- 财务(9248)
- 财务管理(9234)
- 制(8981)
- 企业财务(8753)
- 教育(8642)
- 划(8414)
- 机构
- 大学(214529)
- 学院(212176)
- 管理(89615)
- 济(78934)
- 理学(78668)
- 理学院(77828)
- 经济(77085)
- 管理学(76502)
- 管理学院(76138)
- 研究(68107)
- 中国(48402)
- 京(46036)
- 科学(44769)
- 财(34365)
- 业大(34138)
- 所(33794)
- 农(32565)
- 研究所(31286)
- 中心(30359)
- 北京(29075)
- 江(28817)
- 财经(28550)
- 范(28149)
- 师范(27918)
- 经(26006)
- 院(25545)
- 农业(25502)
- 州(24085)
- 师范大学(22719)
- 商学(22533)
- 基金
- 项目(154265)
- 科学(120577)
- 研究(112488)
- 基金(111328)
- 家(97165)
- 国家(96362)
- 科学基金(82755)
- 社会(68379)
- 社会科(64685)
- 社会科学(64667)
- 基金项目(60525)
- 省(60247)
- 自然(55577)
- 自然科(54244)
- 自然科学(54234)
- 自然科学基金(53247)
- 教育(51147)
- 划(50909)
- 编号(46593)
- 资助(45747)
- 成果(37115)
- 重点(33945)
- 部(33388)
- 发(32094)
- 创(31988)
- 课题(31449)
- 科研(29829)
- 创新(29707)
- 项目编号(29097)
- 大学(28639)
共检索到291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化顺 邵柏
以吉林省汪清县臭松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109组臭松次生林样地,进行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层厚度等立地因子分级分类,采用数量化理论I的方法,得到影响臭松次生林生长的立地因子重要性排序为海拔>土层厚度>坡度>坡向;然后依据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理论,构建了吉林省汪清林业局臭松次生林的立地类型表,划分为18种立地类型;将这18种立地类型按立地质量的差异程度组合为较好、中等、较差3大类。立地质量较好的地段,海拔较低、土层较厚、坡度平缓且多为阴坡,林相好,结构完整,综合效益高;立地质量中等的地段包含9种立地类型,是抚育经营的重点,以保持林分稳定,促进进展演替;立地质量较差的地段,海拔较高、土层...
关键词:
立地因子 立地分类 臭松次生林 吉林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发林 曾思齐 刘玉 欧阳君祥
为臭松次生林经营提供技术指导,以汪清林业局臭松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以96棵解析木数据为基础,采用5种模型分别模拟臭松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并进行模型选优。结果表明:臭松胸径、树高、材积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Johnson Schumacher、Logistic、Bertalanffy;前30 a臭松胸径生长缓慢,30~60 a胸径生长速度最快,60 a后胸径生长小幅缓慢增加,100 a左右达最大,树高生长过程与胸径生长规律基本一致;前40 a臭松材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很小,40~70 a生长加快,70~100 a生长最快,100 a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达最大,表明臭松林成熟年龄约10...
关键词:
臭松次生林 生长模型 生长模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发林 刘四海 肖化顺 邵柏 杨佳 龙时胜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臭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172块小班调查数据、178块复位样地数据及96株解析木数据,根据臭松优势木树高生长现状,分别拟合得到最优导向曲线和多形地位指数模型。分别采用标准差法、指数级差法及落点检验法对2种地位指数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如下:标准差法显示两种地位指数模型精度都较高;指数级差法表明单形模型跳级的情况都高于多形,无跳级次数低于多形;落点检验法发现单形地位指数曲线簇中,散点溢出曲线簇范围的散点占总散点数的10.7%,而多形地位指数曲线簇中,散点溢出曲线簇范围的散点占总数的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许澍 肖化顺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臭松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根据96株解析木的年龄和树高的关系,将臭松次生林的立地条件分为好、中等、较差3类。在3类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分别以平均木作为解析木,研究林分的生长过程与生长规律,结合臭松林分的心腐率,以林木的胸径大小确定择伐对象,从而得到不同立地条件下的臭松次生林择伐木标准。确保臭松次生林在可持续经营的基础上,获得优质木材,得到最大的综合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恒 党坤良 田相林 孙帅超 陈书军 赵鹏祥 曹田健
【目的】以秦岭林区典型的松栎林带为例,采用临时样地、固定样地和解析木3套数据建立立地指数模型和立地形模型,比较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差异,为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对样地直径分布进行SW正态性检验和株数积累分布曲线检验,论证天然次生林编制立地指数表的可行性;然后拟合优势树高生长方程,根据R2和标准估计误差选择各树种导向曲线模型;依据树高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且趋于平缓、树高变异系数趋于平稳确定基准年龄和基准胸径;分别采用相对优势高法、标准差调整法和变动系数调整法形成立地指数和立地形曲线簇,编制油松、华山松、锐齿栎和落叶松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贺新 姚国清
按照生态林业的基本思想和生态学的理论,以辽宁东部山区的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建立了森林立体经营模式,并对模式的结构与功能、模式建立后森林生态因子及林分因子的变化、各种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模式内主要经济动植物的人工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天然次生林综合经营的同时,加入各种经济动植物成分,组建多物种、多层次的森林立体经营模式是可行的,它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万儒 盛炜彤 蒋有绪 周政贤 汪祥森
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以森林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综合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途径,以与森林生产力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因子及其组合的分异性和自然综合体自然属性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为依据进行分类。根据上述原则将我国960×10~4km~2的土地,先按综合自然条件的重大差异,概分为三大立地区域:东部季风森林立地区域、西北干旱立地区域、青藏高寒立地区域,再根据温度带、大地貌、中地貌、土壤容量分为森林立地带、森林立地区、森林立地类型区、森林立地类型。东部季风森林立地区域分为9个森林立地带、44个森林立地区、107个森林立地亚区;西北干旱立地区域分为干旱中温带、干旱暖温带2个立地带,11个立地区,38个立地亚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平 于磊 李仁平 王玉涛
为评价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的立地质量,以辽东山区大量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人工林临时样地数据、解析木数据、油松人工林二类清查数据为依据,开展了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划分标准与立地质量评价表的编制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辽宁省用材林龄组划分标准和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的生长过程,提出了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4个龄组,每1龄组分别划定了小径材、中径材、大径材3个径材规格的胸径分级标准。使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计算出坡度、坡向、坡位、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枯落物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等7个立地因子所有水平的得分,编制出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立地质量得分表;构建了7个立地质量数量化预测方程,并经χ2检验查表所得值与方程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根据得分值范围编制立地质量等级评价表,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立地质量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Ⅴ共五级。为进一步与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按龄组径阶划分标准相对应,使用Richard方程拟合了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优势木树高与胸径生长曲线,构建了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按胸径划分的立地质量等级评价表,并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绘制了辽东山区3个地级市的油松建筑材林立地质量等级分布图。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大多为II,III,IV 3个等级,I级地块数量很少,没有V级地块,其中I,II级地块可以用来生产大径材,III级地块只可以生产中径材,IV级地块可以生产中径材和小径材。
关键词:
油松 建筑材林 立地质量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迟健 李桂英 陈家明 曾文胜 高智慧 陈奕良
根据浙江290块马尾松人工林样地的8个立地因子和9个交互作用因子数据,运用逐步回归、交互逐步回归及数量化理论Ⅰ三种方法,剔除无效变量,分别对武夷山北坡产区、天目山产区及浙东、浙西丘陵产区所调查的立地因子(海拔高、土层厚度、黑土层厚度、坡位、坡向等),进行统计分析与检验。从剩余标准差、方差比、复相关和偏相关等检验结果看,以数量化法计算结果最精确,交互逐步回归法次之。本文还根据入选因子类目的相关距阵,用数量化理论Ⅰ法计算出立地质量得分值,并编出三个产区的数量化地位指数表。
关键词:
马尾松,立地质量,数量化地位指数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显春 杨祖达 吴虹 彭爱国
传统的立地质量评价对有林地采用地位指数表法,宜林地采用数量化地位指数表,难以综合评价。本研究在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进行了大量外业调查后,采用Richards生长曲线模型与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文珂 胡理乐 卢希 高燕 康冰
【目的】研究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其生态系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功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在陕西太白山和周至自然保护区,分别依据环境因子(海拔、坡向等)选取发育阶段一致的有代表性的油松典型群落类型,共建立20m×30m样地20个,记录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数量,分析秦岭中段油松次生林群落各层次物种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以及环境因素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不同层次物种丰富度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高,乔木层优势种明显;其中乔木层以优势种油松的重要值最高,而灌木和草本优势种重要值较低;灌木层和草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柴宗政 王得祥 张丽楠 张洋 黄青平 吴昊
【目的】探明秦岭西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的种群竞争关系,为秦岭西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的保护及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典型样地调查,运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定量分析秦岭西段油松天然次生林油松种群种内及种间的竞争强度。【结果】油松种群的种内竞争强度(竞争指数为145.50)大于种间竞争强度(竞争指数为47.29)。在胸径处于5~25cm径级,油松种群的种内竞争强度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增大,胸径≥25cm后,其竞争强度又逐渐降低。油松种群内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油松>锐齿槲栎>小叶杨>白桦>三桠乌药>鹅耳枥>稠李>华山松>山楂>山杨>辽东栎>牛皮桦>橿子栎。油松对象木的胸径大小与油松种内...
关键词:
油松 天然次生林 竞争关系 秦岭西段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少辉 张群 沈海龙
本研究以红松幼树及其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组成的小环境结构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相邻木、直射光、上层树种、以及草本和灌木等6个环境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这6个环境因子均对林下红松幼树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归纳了林下更新红松幼树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营林建议,供生产实践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晓文 于青军 罗桂生 贾茜 吴丹妮 贾忠奎
【目的】对河北省平泉市油松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并将立地质量分级,以期筛选出适合培育油松建筑材林的林地。【方法】以河北平泉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92块固定样地数据和42株解析木数据,采用主导因子分析法筛选主导因子,并划分立地类型。采用相对优势高法编制立地指数表,根据立地指数表进行立地质量评价。选取林龄、密度一致,立地质量不同的9块样地,伐取优势木,分析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结果】由平泉油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分布图可知,中土层油松人工林最多,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65.5%,薄土层次之,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27.9%,厚土层最少,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6.6%;阴坡油松人工林分布较多,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76.6%,阳坡分布较少,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23.4%。由立地指数分布图知,立地指数为9、10的地块占地面积14 277.665 hm~2,占总面积的28.1%;立地指数为6、7、8的地块占地面积33 648.51 hm~2,占总面积的66.1%;立地指数为4、5的地块占地面积2 973.63 hm~2,仅占总面积的5.8%。【结论】河北平泉地区立地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适合培育油松建筑材林,黄土梁子镇和柳溪满族乡为最佳地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琳 梁军 周国英 朱彦鹏 杨蕾 张星耀
为研究天然赤松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在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了一块6 hm2的永久性监测样地,并对林内树种组成及其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参数,对天然赤松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赤松是绝对的优势种,麻栎为次优势种,与其他16种乔木共同构成了赤松麻栎林生态群落;赤松次生林的平均混交度为0.44,主要以弱度混交与中度混为主,林分的平均大小比为0.50,且各部分频率分布比较均匀,说明乔木层的树种稳定性较好;全林角尺度平均值为0.54,林木水平格局为团状分布;虽然阔叶树种在混交度上稍好于针叶树种,但是其在胸径大小上明显小于针叶树种,说明其受针叶树种压迫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