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5)
- 2023(9331)
- 2022(7922)
- 2021(7395)
- 2020(6361)
- 2019(14458)
- 2018(14444)
- 2017(28138)
- 2016(15069)
- 2015(17146)
- 2014(16928)
- 2013(16460)
- 2012(14620)
- 2011(13050)
- 2010(13263)
- 2009(12534)
- 2008(12278)
- 2007(10824)
- 2006(9420)
- 2005(8504)
- 学科
- 济(58805)
- 经济(58707)
- 管理(51553)
- 业(46070)
- 企(41257)
- 企业(41257)
- 方法(29675)
- 数学(25744)
- 数学方法(25133)
- 财(18228)
- 制(15954)
- 中国(14276)
- 农(13934)
- 业经(13791)
- 务(11832)
- 财务(11783)
- 财务管理(11754)
- 理论(11557)
- 企业财务(11144)
- 体(11049)
- 学(10793)
- 贸(9993)
- 贸易(9986)
- 银(9979)
- 银行(9970)
- 易(9760)
- 技术(9709)
- 划(9616)
- 行(9472)
- 融(9467)
- 机构
- 学院(213501)
- 大学(213104)
- 济(86101)
- 管理(86039)
- 经济(84229)
- 理学(74853)
- 理学院(74081)
- 管理学(72397)
- 管理学院(72007)
- 研究(64982)
- 中国(50383)
- 京(43865)
- 财(42983)
- 科学(38266)
- 财经(33919)
- 江(31404)
- 所(31236)
- 经(30716)
- 中心(30686)
- 农(29203)
- 业大(29186)
- 研究所(27983)
- 北京(27241)
- 经济学(26641)
- 范(26001)
- 师范(25762)
- 财经大学(25363)
- 州(24915)
- 经济学院(23876)
- 院(23750)
- 基金
- 项目(144438)
- 科学(116000)
- 基金(106975)
- 研究(106035)
- 家(92186)
- 国家(91484)
- 科学基金(80637)
- 社会(68493)
- 社会科(65083)
- 社会科学(65068)
- 省(56200)
- 基金项目(55572)
- 自然(52786)
- 自然科(51693)
- 自然科学(51685)
- 自然科学基金(50714)
- 教育(50704)
- 划(47250)
- 资助(44620)
- 编号(42868)
- 成果(34744)
- 部(32625)
- 重点(32401)
- 制(31682)
- 创(30762)
- 课题(29643)
- 发(29227)
- 教育部(28800)
- 创新(28698)
- 国家社会(28339)
共检索到310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倪琳 林国耀 陈顺森
异常的目光接触是自闭症谱系障碍重要的症状及诊断表现之一,通常会引发自闭症者异常的生理唤醒。文章重点介绍情绪唤醒模型对自闭症目光接触异常的解释,梳理并评论了此方面的研究。经过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对此模型的支持与质疑并存,但此模型对自闭症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方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目光接触 生理唤醒 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艳丽 陆桂芝
共情缺损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的核心缺陷与诊断标准之一,尤其表现在观点采择、社会互动、情感表达与识别以及情绪理解等方面。共情缺损对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的社会理解、社会交往与融合等技能的掌握存在消极影响。本文梳理了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共情缺损产生的生物学机制、脑神经生理学机制,介绍了与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共情缺损有关的心理理论、镜像神经元理论、情绪共享理论、共情-系统化理论和极端男性脑理论,并分析和借鉴了"运输车"、情绪认知与理解训练和社会认知与技能训练等共情缺损干预方法,为国内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共情障碍的干预与矫正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改善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的共情缺损,提升其社会认知与技能,促进其社会融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琳琳
文章分析了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在声音、面部及身体三方面上情绪认知障碍的具体表现及成因,重点阐述了对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情绪认知障碍进行干预的几种方法,包括传统的干预方法以及高科技支持下的软件平台和虚拟现实技术,分析了干预方法的演变及各自的利弊,探讨了自闭症个体情绪认知干预的未来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基于可移动设备的软件平台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其情绪认知干预中发挥的作用及潜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艳玮 安然 邵雨琪 袁宗金
情绪理解缺陷是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的重要表现之一,可借助多种智能载体进行干预。相较传统的人工干预,智慧教育在自闭症情绪理解能力的教育促进中具有一定优势,且其干预效应能迁移至心理理论、社会技能等领域。但是,智慧教育在康复治疗应用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存在技术缺陷、方案可靠性验证困难、面向对象的个体差异较大,等等。未来应重视面部表情的自动化识别和神经生理信息的运用,在融入过程性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体验—认知—表现"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关键词:
智慧教育 自闭症 情绪理解 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柳慧萍 刘穿石
目的:对自闭症(ASD)儿童四种基本情绪(开心、难过、生气、害怕)的识别能力进行干预,探究干预效果是否有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以情绪的动态图片为干预材料,结合回合式教学方法,对ASD儿童干预组的四种基本情绪的命名、匹配进行8周的干预。结果:干预8周后,ASD儿童干预组情绪动态图的命名、匹配、总分的前后测成绩增量显著高于ASD儿童对照组。干预结束后的6周,ASD儿童干预组情绪动态图的命名、匹配、总分的追踪测成绩与其后测成绩差异不显著。结论:对ASD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的干预取得了良好的即时效果和维持效果,显著提高了其情绪识别能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广学
自闭症干预的SCERTS模式以家庭生活中的人际交流、儿童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交往支持作为三个主要的干预维度,注重运用象征手段实现功能性的社会交往,为直接处理自闭症儿童的主要问题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心理-教育干预的框架,反映了一些新的研究动向和实践策略,对于解决当前的一些实践问题和确定未来的研究取向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
自闭症 干预 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焦青 曾筝
情绪理解在个体社会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交往上存在障碍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理应是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以往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研究,从情绪与愿望、信念之间关系的角度对自闭症儿童基于愿望和信念的情绪理解力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理解不同类别情绪时自闭症儿童表现不同的原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玉 王立新 魏柳青 冯晴 张学民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自闭症者的非社会性信息加工表现出非典型特征,其社会性功能存在严重缺陷,使得自闭症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减弱。本文从自闭症者的认知能力、社会性发展及神经机制的角度进行整体综述,总结自闭症者对社会性与非社会性刺激加工的特点与规律,最后指出该研究领域尚存在的或未涉及的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宿淑华 胡慧贤 赵富才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障碍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社交行为,对其情绪进行干预是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情绪干预方法有其局限性,而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因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被大量运用于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儿童的情绪干预。本文在回顾ASD儿童情绪干预的传统方法基础上,系统综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平板电脑、人机交互技术等ICT对ASD儿童情绪的干预,同时提出了ICT在未来ASD儿童情绪干预中的发展趋势,这为我国ASD儿童情绪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自闭症 情绪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柳笛 蔡玮炜
随着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深入探讨便携式触屏设备对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对17篇基于便携式触屏设备应用于自闭症谱系障碍者数学技能的干预研究进行元分析,采用提高率差异(IRD)和非重叠对占比(NAP)考察被试人口学特征、干预方式、目标技能等因素对干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性别、年龄、功能水平不影响干预效果;与由主试操作设备相比,由被试操作设备的干预效应量更大;采取预训练的干预效果显著高于未进行预训练的干预效果;干预频率、干预时长、持续时间不影响干预效果,而干预强度影响干预效果;与数量概念相比,数学问题解决和运算技能的干预效果更好。基于以上发现,对未来研究与实践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健 郑剑虹 李继波 李栋宇 吴金凤
光的非视觉作用对个体身心功能的影响备受关注。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研究者主要关注光对自闭症者生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受环境光照或闪光刺激的影响,自闭症组和对照组的被试在瞳孔光反射、皮肤电活动和视网膜电图等生理活动上存在显著差异;光对自闭症者重复刻板行为的影响尚未达成一致。但在睡眠行为上,研究者普遍发现夜间睡前短波和高照度的环境光不利于自闭症者的睡眠质量。在教育干预中,应首选自然光,且为双侧采光;其次选择白炽灯而非荧光灯,且为间接照明;卧室中应尽量避免短波丰富且高照度的灯具。未来可以从婴儿早期自闭症筛查的光参数设置,自闭症者行为表现光干预、睡眠行为光干预和个性化照明系统开发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倩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计算机领域技术,它在自闭症患者的干预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研究者从社会交往、认知、生活技能及自闭症核心缺陷等方面开展了虚拟现实技术对自闭症患者的干预研究。建议此领域研究应注意虚拟现实技术使用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的治疗方法相结合,重视辅导者的作用以及增强行为的真实性。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自闭症 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文渊
自闭症是一种小儿广泛性的发展障碍 ,语言障碍、社会性障碍和想象障碍是自闭症的三个核心障碍。研究者从生物学水平、行为水平、认知水平等多种图式来说明不同的自闭症障碍类型 ,认为自闭症的病因主要是脑生物学上的因素导致认知和情感上的障碍。对自闭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已经有了一些进展 ,引发自闭症的遗传因素正在得到确定。目前对自闭症的认知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心的理论”上。自闭症的诊断标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目前国际上一般以DSM第四版 ( 1 994)中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来诊断。对自闭症的心理干预以教育训练和心理辅导为主。目前还不能证明心理干预完全有效 ,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键词:
自闭症 心的理论 心理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吕梦 杨广学
关键反应训练作为自闭症行为干预的最新发展的技术成果,在理论和临床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其效果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本文对关键反应训练模式的发展脉络、主要内涵、干预目标、实施原则、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对这一模式的理论特征和应用意义进行了总结和评析。
关键词:
自闭症 关键反应训练 干预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光华 方俊明
模仿是一个人从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的重要技能。认知发展的研究认为,模仿技能缺陷是自闭症谱系的主要特征之一,这对发展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方法有着重大的影响。文章系统检索了Medline/PubMed和EBSCOhost数据库,主要分析了其中十篇采用模仿策略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的研究报告,分别从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干预内容、示范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模仿策略在自闭症早期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实践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模仿策略 自闭症 早期干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