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6)
- 2023(5897)
- 2022(5141)
- 2021(4882)
- 2020(4179)
- 2019(9434)
- 2018(9796)
- 2017(17930)
- 2016(10236)
- 2015(11672)
- 2014(12256)
- 2013(11487)
- 2012(10628)
- 2011(9539)
- 2010(9622)
- 2009(8654)
- 2008(8486)
- 2007(7936)
- 2006(6942)
- 2005(6108)
- 学科
- 济(35506)
- 经济(35367)
- 管理(31935)
- 业(26978)
- 企(23058)
- 企业(23058)
- 方法(15140)
- 数学(12483)
- 数学方法(12351)
- 财(12008)
- 农(10850)
- 中国(10778)
- 制(9981)
- 学(9066)
- 理论(8773)
- 业经(7899)
- 体(7839)
- 地方(7347)
- 务(7172)
- 财务(7119)
- 财务管理(7089)
- 银(6955)
- 银行(6933)
- 教育(6766)
- 企业财务(6717)
- 农业(6628)
- 行(6599)
- 融(6337)
- 金融(6330)
- 贸(5862)
- 机构
- 学院(140422)
- 大学(138672)
- 管理(51403)
- 济(50165)
- 经济(48725)
- 研究(44664)
- 理学(43894)
- 理学院(43335)
- 管理学(42331)
- 管理学院(42093)
- 中国(34643)
- 京(29626)
- 科学(28271)
- 财(26423)
- 农(24507)
- 江(23476)
- 所(23155)
- 业大(21092)
- 中心(20931)
- 研究所(20615)
- 财经(20193)
- 范(19851)
- 师范(19580)
- 农业(19076)
- 州(18837)
- 北京(18490)
- 经(18165)
- 技术(17545)
- 院(16370)
- 省(15980)
- 基金
- 项目(89257)
- 科学(69343)
- 研究(67031)
- 基金(62453)
- 家(54386)
- 国家(53851)
- 科学基金(45727)
- 社会(40519)
- 社会科(37951)
- 社会科学(37945)
- 省(36334)
- 基金项目(33249)
- 教育(32873)
- 划(29956)
- 自然(29571)
- 编号(29064)
- 自然科(28912)
- 自然科学(28903)
- 自然科学基金(28413)
- 资助(25604)
- 成果(24684)
- 课题(20921)
- 重点(19956)
- 部(19399)
- 创(18578)
- 发(18191)
- 项目编号(17655)
- 年(17241)
- 创新(17166)
- 大学(17118)
共检索到218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永盛 杨广学 宁宁 鲁明辉
感觉调节障碍作为一种主要的感觉问题,经常与重复刻板行为共存于自闭症个体。探明两者的关系对于自闭症个体病理学的研究及干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聚焦于感觉调节障碍与重复刻板行为的关系,系统介绍了两者的分类、理论解释及相关的实证研究。经过分析,已有研究并不完全支持现有的"唤醒理论",这可能与相关研究的研究方法有关。尽管如此,该理论仍会给自闭症个体重复刻板行为的干预提供一种思路。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宁宁 张永盛 杨广学
重复刻板行为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缺陷之一,也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其类型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融合和社会技能的掌握有消极影响。通过对研究重复刻板行为的文献进行梳理,具体整理了重复刻板行为的分类、表现以及成因解释,并对现有研究进行反思,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左秋芳 胡晓毅
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儿童的三大核心症状之一,它的出现会对自闭症儿童个人及其家庭造成多方面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对刻板行为进行干预有利于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融合。本文通过试图梳理目前国外关于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干预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刻板行为干预研究的特征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启示。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 刻板行为 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荣双 杨广学
刻板及重复行为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特征之一。本文梳理并讨论了与刻板及重复行为有关的发展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理论以及认知理论,并分析了刻板及重复行为矫正和生态化适应等两种基本干预取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贺荟中 洪晓敏
言语重复行为是重复行为的一种表现类型,在自闭症儿童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并且给自闭症儿童、家长和教师带来很大的挑战。本研究以辅读学校两名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基线跨被试实验设计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自闭症儿童课堂情境中言语重复行为进行功能行为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进行干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基于功能行为评估结果,制定基于前奏、基于行为和基于结果的综合性干预策略,能够有效地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言语重复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琳琳
文章分析了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在声音、面部及身体三方面上情绪认知障碍的具体表现及成因,重点阐述了对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情绪认知障碍进行干预的几种方法,包括传统的干预方法以及高科技支持下的软件平台和虚拟现实技术,分析了干预方法的演变及各自的利弊,探讨了自闭症个体情绪认知干预的未来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基于可移动设备的软件平台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其情绪认知干预中发挥的作用及潜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先春 张阳阳 洪小龙
多感觉学习是指同时呈现视觉、听觉、嗅觉、体感觉等不同感觉模式信息组合获得经验与知识的学习方式,较单一感觉学习模式表现出诸多优势。本文首先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回顾了多感觉学习的脑基础,即多感觉整合。多感觉学习增强了不同大脑部位的激活水平,同时加强了不同脑区之间的功能联系,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提高。研究表明阅读障碍和自闭症患者的多感觉整合能力表现出明显的缺陷,因此通过多感觉学习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多感觉整合能力,从而起到较好的行为干预效果。
关键词:
多感觉学习 多感觉整合 阅读困难 自闭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永盛 杨广学
1943年Kanner首次提出"自闭症"一词,那时便发现该群体存在异常感觉反应症状。一直以来,是否应该将感觉症状作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的诊断标准充满了争议。然而,最新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明确将异常感觉反应作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目前,主要将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的异常感觉反应分为反应过度、反应不足和感觉寻求。因此,文章将主要基于这三种反应类型来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异常感觉反应的特征、异常感觉反应与其它障碍之间的关系以及测评与干预进行综述。最后,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小结与反思。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异常感觉反应 综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肖振华 陈曦 王立新
自闭症谱系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已有研究发现,颞上沟在言语加工、生物运动和心理理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自闭症者在这几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本文综合已有关于自闭症者颞上沟的结构异常和功能缺陷的研究,试图梳理出颞上沟在自闭症者的言语加工、生物运动和心理理论缺损中可能产生的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侯婷婷 马春梅 张婷
叙事困难是自闭症个体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发展障碍,影响其社会适应发展,亟需开展行之有效的评估与干预。文献梳理发现,自闭症个体的叙事困难自婴幼儿期起到成年期持续存在;研究者们从外在表现和内在机制两个角度对自闭症个体叙事展开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图片序列法、绘本故事法、个人叙事法、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扩散张量成像技术;个别化叙事干预、共享叙事干预和基于机器人的戏剧表演干预是目前经验证较为有效的自闭症叙事干预策略,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群体的叙事表现。最后基于现有文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叙事 评估 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艳丽 陆桂芝
共情缺损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的核心缺陷与诊断标准之一,尤其表现在观点采择、社会互动、情感表达与识别以及情绪理解等方面。共情缺损对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的社会理解、社会交往与融合等技能的掌握存在消极影响。本文梳理了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共情缺损产生的生物学机制、脑神经生理学机制,介绍了与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共情缺损有关的心理理论、镜像神经元理论、情绪共享理论、共情-系统化理论和极端男性脑理论,并分析和借鉴了"运输车"、情绪认知与理解训练和社会认知与技能训练等共情缺损干预方法,为国内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共情障碍的干预与矫正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改善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的共情缺损,提升其社会认知与技能,促进其社会融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玉玮 李文浩 黄亮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社会性注意的眼动研究数量激增,很多研究表明,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对社会性刺激的注意表现出两个特征:对社会性刺激的注意减少;对社会性刺激的处理方式是非典型的,伴随对眼睛注意的减少和对嘴注意的增加。然而,也有相反的证据。本研究系统地回顾了从婴儿到成人期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社会性注意的眼动追踪研究,分析了已有研究结果存在矛盾的可能原因。最后,根据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社会性注意的眼动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社会性注意 眼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燕华 马博森
本文从Web of Science和PsychINFO两个外文数据库中检察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指称行为的研究文献,并从自然会话、故事叙说和高度结构化任务三种交际情境进行综述。分析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的指称行为在这三种不同交际情境下均表现出异于正常发展儿童的特征,而这些差异与其非语言智商、语言能力、心理理论以及执行功能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综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该领域今后有待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期待为国内相关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指称行为 综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鲁明辉 缪玉 杨广学
为探索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问题与行为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与《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对179名3~17岁自闭症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68.9%,各类睡眠问题和行为问题多呈显著相关,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后,睡眠问题对谱系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由于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问题十分普遍,且与行为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应注重对其睡眠问题的干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静 李琳
在心灵主义进路的影响下自闭症一直被认为是由于心理理论模块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然而很多早在儿童形成心理理论之前的婴儿时期就表现出的感官整合和身体知觉等方面的异常表明心理理论缺陷可能并不是自闭症的根源。现象学精神病理学把自闭症的紊乱根源定位于主体之间,强调要重视对自我觉知和意向性的描述。以身体自我障碍为主的自闭症的非社会性缺陷在以往研究中受到的关注度远不如社会性方面的缺陷,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对于自闭症的早期诊断和后期干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象学蕴涵了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智主义的认识论优势,现象学精神病理学在一些疾病的探索中也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围绕自闭症的身体意象和身体图式受损、自我-他者分化障碍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等方面,给出基于现象学精神病理学视角的解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