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3)
2023(14918)
2022(12888)
2021(12053)
2020(10208)
2019(23453)
2018(23404)
2017(45720)
2016(24830)
2015(27575)
2014(27463)
2013(27502)
2012(25400)
2011(23195)
2010(23025)
2009(21138)
2008(20736)
2007(18183)
2006(16119)
2005(14058)
作者
(75322)
(62531)
(62096)
(59057)
(39532)
(30088)
(28168)
(24564)
(23624)
(22102)
(21024)
(21012)
(20011)
(19649)
(19301)
(19083)
(18875)
(18551)
(18006)
(17621)
(15738)
(15210)
(15192)
(14102)
(13987)
(13807)
(13796)
(13787)
(12560)
(12278)
学科
(102873)
经济(102767)
管理(67776)
(65445)
(52227)
企业(52227)
方法(46340)
数学(40076)
数学方法(39722)
中国(29167)
(27978)
(26471)
贸易(26458)
(25654)
(23447)
地方(23226)
业经(22608)
(22321)
(19118)
农业(18256)
环境(16238)
技术(16057)
(15247)
(15247)
银行(15175)
理论(15161)
产业(14557)
(14502)
(14222)
财务(14163)
机构
大学(362467)
学院(361053)
(147287)
经济(144217)
管理(140876)
研究(124756)
理学(122736)
理学院(121335)
管理学(119305)
管理学院(118683)
中国(89426)
科学(79510)
(77553)
(64770)
(64384)
(63561)
业大(58811)
研究所(58366)
中心(54404)
财经(52627)
农业(51468)
(51064)
北京(48815)
(47754)
(46146)
(45645)
师范(45601)
经济学(44284)
(41692)
经济学院(40371)
基金
项目(250670)
科学(194952)
基金(181143)
研究(176969)
(160637)
国家(159380)
科学基金(134798)
社会(111657)
社会科(105959)
社会科学(105931)
基金项目(97594)
(97506)
自然(89523)
自然科(87347)
自然科学(87319)
自然科学基金(85732)
(82990)
教育(79180)
资助(74311)
编号(70693)
重点(56440)
成果(55913)
(54680)
(54486)
(51810)
课题(48625)
创新(48468)
科研(48137)
计划(47016)
国家社会(45829)
期刊
(156682)
经济(156682)
研究(104916)
学报(63318)
中国(59983)
(57794)
科学(55883)
管理(49498)
大学(46575)
(44629)
学学(44477)
农业(39958)
教育(31756)
(28344)
金融(28344)
技术(27690)
业经(27080)
经济研究(26081)
财经(24899)
问题(23804)
(21351)
(20354)
(19992)
科技(18714)
商业(17756)
技术经济(17187)
理论(17049)
国际(16815)
(16814)
现代(16690)
共检索到514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平  
选取2000—2021年中国292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就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会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积极效应,并主要通过金融发展和有效政府干预发挥促进作用;自贸试验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随着地区物流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促进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中较数字经济发展低的城市更为显著。未来,应统筹推动不同自贸试验区产业协同,在金融、物流、数字经济等方面加大优化布局,助力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平  
选取2000—2021年中国292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就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会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积极效应,并主要通过金融发展和有效政府干预发挥促进作用;自贸试验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随着地区物流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促进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中较数字经济发展低的城市更为显著。未来,应统筹推动不同自贸试验区产业协同,在金融、物流、数字经济等方面加大优化布局,助力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叶昕  
基于2005~2019年的省区市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自贸试验区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政策效应。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差异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金融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自贸试验区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作用,反之,自贸试验区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较弱。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自贸试验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都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杰  赵婷茹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变,结构转型升级亟待找到新的突破。在此背景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能否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目前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采用回归控制法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层面分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产业结构的处理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自贸试验区先行试验的政策能够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前期作用显著,后期作用不明显。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地加大"宽进严管"力度,缩短"负面清单"长度;进一步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贸易环境;发挥贸易流通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带动作用,协调各产业之间比例关系,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黎绍凯  李露一  
利用我国省级季度数据,采用前沿"反事实"框架下的合成控制法,对上海自贸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设立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加工程度高度化的政策效应较弱,其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为30.61和-1.84。通过自贸区成立时点变化、安慰剂检验及DID平均效应检验,以上结论均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短期内对其他省市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影响不明显,甚至存在一定的负向效应。积极引导区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自贸区建设的区域示范溢出效应将是未来自贸区重要发展方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玉桢  冀康孟  
本文以中国200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PSM-DID模型,实证研究了自贸试验区建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析了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有效推动了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资源禀赋下自贸试验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由东向西效应逐渐减弱。知识产权保护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自贸试验区建设应当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内外资进入;科学配置资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永胜  崔日明  李丹  
文章从就业结构角度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政策效应,基于2003~2019年中国23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自贸区设立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自贸区设立对制造业就业和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显著增加了所在城市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并降低了制造业就业比重,由此促进了就业结构升级。机制分析表明,自贸区设立能够通过劳动力流动、产业升级和金融发展改变所在城市的就业结构。自贸区设立显著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比重,降低非高技术制造业就业比重,但对非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就业影响不显著。同时,沿海城市设立自贸区能显著增加服务业就业比重并降低制造业就业比重,而内陆城市设立自贸区的就业效应不显著。空间效应分析表明,自贸区设立会显著减少邻近城市服务业就业比重,产生虹吸效应。文章结论对构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区域就业的引导性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宇航  湛婧宁  
基于中国设立自贸试验区这一里程碑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同时结合2003—2019年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自贸试验区设立对缓解制造业资源错配影响是否存在。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实验组地区制造业的劳动力、资本以及R&D人员、R&D资本四类生产要素的错配均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从区域异质性的角度出发,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制造业资源错配的缓解效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设立的国家自贸试验区对资源错配的缓解作用明显高于东部发达地区。机制分析表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在宏观层面上通过提升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改善各类生产资源错配的渠道是显著存在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毅   王军  
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基于2001—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够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且结果具有稳健性,但不同区位条件、要素禀赋或设立批次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出异质性特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要素集聚和市场竞争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机制变量。基于研究结论,从推动生产要素高效集聚和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进而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功效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喆   余紫菱   马莉莉  
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检验自贸试验区设立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借助反事实分析法进一步探究政策效应的强度差异。研究发现:(1)随着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升,具体可通过贸易便利、技术创新和监管服务三条路径发挥作用。(2)自贸试验区设立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受财政依赖程度的影响,更多地取决于政府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沿海型自贸试验区相比内陆型自贸试验区,其设立的“数字效应”更为明显。(3)未来应以广东、福建、河南、四川、浙江等为抓手,差异化打造数字自贸区建设标杆。同时,创新经验复制推广的样区可重点考虑贸易便利化方面、技术创新层面和监管服务领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婷  
本文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模型,系统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可显著促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且在批次异质性中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正向促进作用相对最大。从中介效应来看,贸易便利化和技术创新水平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可通过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促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最后,提出适时增加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加大推广贸易便利化相关政策的力度,推进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建立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姜启军  郑常伟  
产业链横向协同集聚可以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自贸试验区作为制度创新的高地,为区域产业链横向协同集聚提供了天然试验场。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沿海自贸试验区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横向协同集聚的政策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区域产业链横向协同集聚水平;经济集聚效应和科技创新效应在自贸试验区提高区域产业链横向协同集聚水平过程中发挥了明显的中介作用;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生产性服务业子产业和制造业横向协同集聚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自贸试验区要充分利用自身政策优势,扩大经济集聚效应和科技创新效应,推动产业链横向协同集聚发展;把自贸试验区作为中心枢纽,弥补金融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短板,强化功能关联,实现高效协同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娟  李俊  李计广  
RCEP是我国近期成功签署的一份现代、全面、高质量的协定,RCEP协定下服务贸易开放具有一定超前性,代表了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的较高水平。与此同时,我国还通过自贸试验区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开放水平,进行服务贸易创新制度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两者相比于CPTPP服务贸易开放标准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文章分析了RCEP协定下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现状,对RCEP、自贸试验区下我国服务贸易开放与CPTPP进行了比较,从推进国内法律体系改革、加大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开放压力测试、做好开放的风险防控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升级的路径和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春杨  张佳睿  毛艳华  
相较于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将是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佳、辐射能力更强的对外窗口。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过程中,推动部分现有自贸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升级将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战略的重要实施途径。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年多来,基本建立了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目的的金融服务制度、以服务市场为目标的政府管理制度,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仍存在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改革创新与协调效率不高、风险管控能力有待提升和要素流动尚不通畅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突破相关障碍,是自贸试验区升级为自由贸易港的核心和关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卿  
本文概述了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金融业务、跨境资金管理等领域创新的进展情况,分析了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过程中潜在的新型金融业态经营风险、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信用风险,并提出加强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风险管理的思路与对策,即以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为基础,以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处置等环节为路径,以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为重点,构建起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安全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