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02)
2023(15823)
2022(13607)
2021(12703)
2020(10686)
2019(23932)
2018(23664)
2017(44812)
2016(24481)
2015(27298)
2014(26508)
2013(25979)
2012(23751)
2011(21502)
2010(21212)
2009(19181)
2008(18632)
2007(16170)
2006(13953)
2005(11905)
作者
(71518)
(59634)
(59040)
(55954)
(37748)
(28802)
(26686)
(23443)
(22539)
(20889)
(20235)
(20050)
(19080)
(18686)
(18314)
(18104)
(17990)
(17693)
(17118)
(16871)
(15075)
(14365)
(14346)
(13500)
(13318)
(13194)
(13141)
(13009)
(11907)
(11881)
学科
(94653)
经济(94563)
管理(70016)
(66953)
(56080)
企业(56080)
方法(43012)
数学(36587)
数学方法(36200)
(25112)
(25104)
贸易(25088)
中国(24448)
(24308)
地方(23390)
(21875)
业经(21668)
(21546)
技术(20315)
农业(17020)
理论(16266)
环境(15588)
(15298)
(15021)
(13849)
财务(13784)
财务管理(13767)
(13671)
技术管理(13585)
(13374)
机构
大学(339935)
学院(339843)
管理(134330)
(133471)
经济(130694)
理学(117604)
理学院(116245)
研究(115710)
管理学(114145)
管理学院(113556)
中国(82549)
科学(75568)
(71854)
(61292)
(58492)
业大(56417)
(56320)
研究所(54139)
中心(51480)
(48572)
农业(48563)
财经(46165)
北京(44699)
(44472)
师范(43943)
(42682)
(42091)
(39636)
经济学(39188)
技术(36902)
基金
项目(244758)
科学(191058)
基金(176094)
研究(173591)
(156684)
国家(155392)
科学基金(132033)
社会(108816)
社会科(103164)
社会科学(103139)
(97200)
基金项目(94770)
自然(88052)
自然科(85969)
自然科学(85941)
自然科学基金(84389)
(82108)
教育(78905)
资助(71075)
编号(69657)
重点(55327)
(54482)
成果(54423)
(53095)
(52403)
创新(50289)
课题(48164)
科研(47010)
计划(46188)
大学(44722)
期刊
(138512)
经济(138512)
研究(94027)
中国(62386)
学报(61076)
(54221)
科学(53818)
管理(47930)
大学(44981)
学学(42747)
(40133)
农业(37853)
教育(37266)
技术(27931)
(24748)
金融(24748)
业经(23985)
经济研究(23048)
财经(21193)
(20283)
科技(19665)
问题(19072)
(18123)
(17740)
(16709)
图书(16668)
业大(16505)
技术经济(16185)
商业(15970)
资源(15871)
共检索到481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玉桢  冀康孟  
本文以中国200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PSM-DID模型,实证研究了自贸试验区建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析了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有效推动了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资源禀赋下自贸试验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由东向西效应逐渐减弱。知识产权保护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自贸试验区建设应当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内外资进入;科学配置资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秉镰  王钺  
本文旨在考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区域创新生产活动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合成控制分析技术,构建"反事实"样本,实证考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前后创新变量的实际值与"反事实"值之间的差距。研究发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上海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本文结论为更好地发挥"自贸区驱动"的功效、建设创新型国家,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毅   王军  
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基于2001—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够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且结果具有稳健性,但不同区位条件、要素禀赋或设立批次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出异质性特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要素集聚和市场竞争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机制变量。基于研究结论,从推动生产要素高效集聚和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进而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功效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闫永生  李凌飞  邵传林  
文章以国家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金融改革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改革有助于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改革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中西部、创新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机制检验发现,金融改革可以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创新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平  
选取2000—2021年中国292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就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会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积极效应,并主要通过金融发展和有效政府干预发挥促进作用;自贸试验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随着地区物流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促进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中较数字经济发展低的城市更为显著。未来,应统筹推动不同自贸试验区产业协同,在金融、物流、数字经济等方面加大优化布局,助力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平  
选取2000—2021年中国292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就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会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积极效应,并主要通过金融发展和有效政府干预发挥促进作用;自贸试验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随着地区物流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促进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中较数字经济发展低的城市更为显著。未来,应统筹推动不同自贸试验区产业协同,在金融、物流、数字经济等方面加大优化布局,助力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颖  逯宇铎  
自贸区建设对地区的影响效应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与以往注重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影响的研究不同,本文在研究经济效应的同时,更多关注自贸区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刺激作用。本文利用建设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事件作为实验对象,引入政策效果评价最新发展的合成控制方法,客观评价自贸区建设对辽宁省经济及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为辽宁省自贸区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自贸区对辽宁省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与其他产业相比,对工业产业的影响效果相对较为平缓;(2)自贸区建设对辽宁省创新能力的促增作用十分显著,政策效应要大于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效果;(3)通过路径分析发现,自贸区对辽宁省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分段式特征,即初期促增作用明显,后期影响效果逐渐趋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陈永胜  李丹  
自贸区试验作为国家制度型开放试验田,对于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高度战略地位。本文运用2003—2018年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自贸试验区设立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对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自贸试验区设立显著拉动了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并且经过工具变量法、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剔除国家级新区政策、变换被解释变量和变换样本与离群值等一系列检验之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空间带动效应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除了能够影响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对其周围城市经济增长亦能产生影响。(3)动力机制检验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可通过制度变迁和创新驱动促进所在城市经济增长。(4)异质性分析发现,批次异质性表现出随着批次往后,经济增长带动效应逐渐递减的特征。内陆与沿海异质性表现为沿海自贸试验区显著拉动城市经济增长,而内陆自贸试验区不显著。本文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效应、全力提升制度变迁和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娟  唐粼  姚星  
与前两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相比,第三批设立的七个自贸试验区增加了差异化的试点任务。这七个自贸试验区将继续紧扣制度创新这个试验核心,以现有自贸试验区的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以及战略需要,增加差异化的试点任务。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自贸试验区需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制度创新发展格局,更好地实现国家开放战略、区域战略以及产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牟盛辰  
自贸试验区是综合型自贸区、服务开放区和离岸金融中心的"三重叠加"。深化浙江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是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关键杠杆、对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加速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动力。文章在解构浙江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的现实基础之上,分析自贸试验区金融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而提出统筹推进金融交易制度创新、金融组织制度创新、金融监管制度创新、金融保障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叶昕  
基于2005~2019年的省区市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自贸试验区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政策效应。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差异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金融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自贸试验区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作用,反之,自贸试验区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较弱。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自贸试验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都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文霞  
中国(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四年来,在"放管服"改革、税收政策、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以及金融开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效,但在体制机制、辐射效果及推广宣传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针对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未来进一步开发开放遇到的现实瓶颈,提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贸易伙伴多样化及积极推广宣传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的相关建议,对促进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宋林书  
<正>党的二十大部署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的引领作用。自贸试验区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而且是我国制度体制机制创新的策源地。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在此战略背景下,我国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创新备受关注,它不仅为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注入源头活水,更为我国高水平扩大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关键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戴翔   邹小奕  
形成和集聚高端要素是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石的关键。本文在创新性地测度制度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采用29个自贸片区及其对应的17个地级市数据,实证检验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对高端要素流入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主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便利化和产业优化升级等机制,促进高端要素流入,其中教育水平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还发现,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促进高端要素流入的现实效应,因城市区位、设立批次、城市规模而有所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实现高端要素流入,从而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豪声  
<正>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重庆自贸试验区)成立于2017年,涵盖两江、西永、果园港3个片区,面积119.98平方公里,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六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以下简称重庆市分行)准确把握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和要求,以深化金融创新、促进资金融通、便利结算服务、服务国家战略为重点,支持重庆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