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3)
- 2023(16046)
- 2022(14027)
- 2021(12885)
- 2020(10779)
- 2019(24967)
- 2018(24510)
- 2017(47735)
- 2016(25307)
- 2015(28414)
- 2014(28278)
- 2013(27804)
- 2012(25433)
- 2011(22936)
- 2010(22712)
- 2009(20798)
- 2008(19811)
- 2007(16972)
- 2006(14945)
- 2005(12956)
- 学科
- 济(121459)
- 经济(121351)
- 管理(72015)
- 业(66453)
- 企(54439)
- 企业(54439)
- 方法(52773)
- 数学(46257)
- 数学方法(45706)
- 农(27659)
- 地方(26753)
- 中国(26271)
- 贸(25638)
- 贸易(25625)
- 财(25124)
- 易(24792)
- 业经(23966)
- 学(23819)
- 农业(18833)
- 环境(17470)
- 理论(16973)
- 制(16815)
- 和(16436)
- 地方经济(15689)
- 务(15642)
- 财务(15571)
- 技术(15549)
- 财务管理(15539)
- 企业财务(14619)
- 划(14337)
- 机构
- 大学(362694)
- 学院(362096)
- 济(157445)
- 经济(154472)
- 管理(144395)
- 理学(126164)
- 理学院(124840)
- 管理学(122564)
- 管理学院(121933)
- 研究(121848)
- 中国(87639)
- 京(75018)
- 科学(73804)
- 财(66798)
- 所(59862)
- 农(55136)
- 财经(54987)
- 研究所(54815)
- 中心(54393)
- 业大(53500)
- 江(50661)
- 经(50109)
- 经济学(48627)
- 北京(46652)
- 范(45727)
- 师范(45320)
- 院(44908)
- 经济学院(43777)
- 农业(43088)
- 财经大学(41028)
- 基金
- 项目(253340)
- 科学(199590)
- 基金(185472)
- 研究(183240)
- 家(161549)
- 国家(160303)
- 科学基金(138461)
- 社会(117870)
- 社会科(111922)
- 社会科学(111894)
- 基金项目(98563)
- 省(97728)
- 自然(90162)
- 自然科(88049)
- 自然科学(88029)
- 自然科学基金(86426)
- 教育(83573)
- 划(81847)
- 资助(76952)
- 编号(73379)
- 成果(57522)
- 重点(56315)
- 部(56119)
- 发(54255)
- 创(52268)
- 课题(49588)
- 国家社会(49133)
- 创新(48881)
- 教育部(48535)
- 科研(48520)
- 期刊
- 济(168161)
- 经济(168161)
- 研究(106059)
- 中国(59717)
- 学报(55977)
- 管理(52996)
- 科学(51411)
- 财(49649)
- 农(49097)
- 大学(43029)
- 学学(40904)
- 农业(34486)
- 技术(32406)
- 教育(32370)
- 经济研究(28791)
- 财经(26806)
- 融(26424)
- 金融(26424)
- 业经(26188)
- 经(23057)
- 问题(22610)
- 贸(20119)
- 技术经济(19083)
- 统计(17679)
- 业(17211)
- 国际(16830)
- 理论(16814)
- 图书(16640)
- 商业(16616)
- 科技(16563)
共检索到519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亮
基于2012年3月至2018年9月共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合成控制的反事实方法,从纵向个体和横向整体二维层面考察了第三批七大自贸试验区驱动各自所在省份工业增长的经济效应。结果发现:在政策干预期内,辽宁、浙江、河南、陕西、湖北、重庆和四川自贸试验区分别平均提升了各自省份的工业增加值月度同比增长率17.22、0、1.84、1.11、0.38、-3.26、2.37个百分点。"自贸试验区驱动"的工业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驱动方向存在正向驱动、负向驱动和不显著驱动,积极集聚效应和消极挤出效应并存;驱动力度有极大驱动、一般驱动和近似零驱动;驱动路径有波动上升型、倒W型、波浪型;在驱动响应方面,政策干预后的前不同几期都存在响应迟缓的时滞特征。
关键词:
工业增长 自贸试验区 经济效应 反事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陈永胜 李丹
自贸区试验作为国家制度型开放试验田,对于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高度战略地位。本文运用2003—2018年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自贸试验区设立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对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自贸试验区设立显著拉动了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并且经过工具变量法、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剔除国家级新区政策、变换被解释变量和变换样本与离群值等一系列检验之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空间带动效应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除了能够影响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对其周围城市经济增长亦能产生影响。(3)动力机制检验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可通过制度变迁和创新驱动促进所在城市经济增长。(4)异质性分析发现,批次异质性表现出随着批次往后,经济增长带动效应逐渐递减的特征。内陆与沿海异质性表现为沿海自贸试验区显著拉动城市经济增长,而内陆自贸试验区不显著。本文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效应、全力提升制度变迁和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娜 周先波 林建浩
本文运用前沿的反事实分析方法,基于我国31个省市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进出口总额增长率的月度数据,对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上海自贸区成立对上海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分别提升上海市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总额月同比增长率2.69和6.73个百分点,且此结果关于自贸区成立时点的变化、控制组的外生性假设、变量选择准则的使用等都具有稳健性。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经济增长效应 反事实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喆 余紫菱 马莉莉
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检验自贸试验区设立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借助反事实分析法进一步探究政策效应的强度差异。研究发现:(1)随着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升,具体可通过贸易便利、技术创新和监管服务三条路径发挥作用。(2)自贸试验区设立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受财政依赖程度的影响,更多地取决于政府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沿海型自贸试验区相比内陆型自贸试验区,其设立的“数字效应”更为明显。(3)未来应以广东、福建、河南、四川、浙江等为抓手,差异化打造数字自贸区建设标杆。同时,创新经验复制推广的样区可重点考虑贸易便利化方面、技术创新层面和监管服务领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利辉 刘志红
自贸区作为以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家试验田",是中央政府做出的关于经济改革、转型和升级的战略决策,其目标不仅是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更要通过先行先试的模式探索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的经验。本文以最早成立的上海自贸区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政策效应评估方法与合成控制法,对比自贸区成立前后经济变量的实际值与"反事实"值之差,揭示样本期内不同季度的实施效果,评估其对地区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两种方法评估下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地区实际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及进出口总额的影响效应分别为2.82%、1.25%、2.54%、2.34%及3.24%、1.05%、2.75%、2.23%,其中对人均GDP的影响较大,所得结果大于零且基本保持一致,表明自贸区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效应为正,两种方法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利辉 刘志红
自贸区作为以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家试验田",是中央政府做出的关于经济改革、转型和升级的战略决策,其目标不仅是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更要通过先行先试的模式探索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的经验。本文以最早成立的上海自贸区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政策效应评估方法与合成控制法,对比自贸区成立前后经济变量的实际值与"反事实"值之差,揭示样本期内不同季度的实施效果,评估其对地区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两种方法评估下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地区实际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及进出口总额的影响效应分别为2.82%、1.25%、2.54%、2.3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应望江 范波文
衡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试验效果对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复制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使用Hsiao等(2012)提出的一种基于面板数据衡量政策效应的新方法,构建了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季度经济增长率的"反事实"路径,创新性地定量评估了设立沪津闽粤四大自贸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截至2017年第1季度第三批自贸区扩容,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平均每个季度为上海市GDP增长率贡献了约2. 27个百分点。其中扩区之前平均每个季度贡献了约0. 897个百分点,扩区后平均每个季度贡献了约3. 03个百分点,表明更大范围的开放对上海市的经济增长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天津、福建和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平均每个季度分别为天津市、福建省和广东省的GDP增长率贡献了约3. 55、0. 70和1. 18个百分点,所有这些均表明中国实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对实施地的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亮
选取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作为度量工业增长的指标,对2012年3月-2018年9月的月度周期内辽宁自贸试验区驱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工业增长情况进行了反事实研究。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对东北三省的工业增长影响在驱动方向、力度和波幅方面均存在个体异质性,自贸试验区设立后平均正向驱动辽宁和黑龙江工业增长提升了23.76和1.20个百分点,负向驱动吉林工业增长下降了0.95个百分点;对辽宁驱动效应的波幅最大,吉林次之,黑龙江最小;对辽宁的工业增长影响体现集聚和溢出效应,对吉林体现虹吸效应,对黑龙江体现辐射效应。最后,基于整体和局域的二维视角给出加强省际协同与分工、主动对接、错位竞争等优化自贸试验区驱动工业振兴效能的诸多路径。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东北地区 工业振兴 反事实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桂和
本文通过构建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基于我国2013-2020年的省域面板数据,以自贸试验区设立时长作为门槛变量,就贸易便利化对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以及跨境电商进口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槛效应,门槛值分别为3.254和2.976,而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具体表现为,贸易便利化对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和跨境电商进口的影响效应在自贸试验区设立3年以后会发生明显的提升,表现为强烈的非线性效应;耦合协调度模型估计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贸易便利化与我国跨境电商发展之间的非线性效应,同样表明自贸试验区建立3年左右,贸易便利化和跨境电商进出口和跨境电商进口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将会从较低水平或失调状态向良性互动或初级耦合协调状态(贸易便利化与跨境电商进口之间)和高水平互动或高度耦合协调状态(贸易便利化与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之间)演进。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跨境电商 扩大开放 赋能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修群
作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战略中的核心环节,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基于2003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1季度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设立自贸区显著提高了地区GDP增长率,自贸区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存在明显滞后。利用反事实分析法进一步检验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的地区异质性,发现上海和广东自贸区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明显,表现为对第三产业的促进效应;天津和福建自贸区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不明显,但对第二产业的促进效应明显;自贸区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都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一点在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促进效应上都有体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明升 韩冬梅
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其在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金融改革核心领域先行先试,推出多项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举措。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政策效果如何,对上海经济产生什么效应,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运用"反事实"方法,将金融开放创新作为内生变量,通过"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变化→上海市GDP等经济指标变化"的路径,就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对上海的经济效应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拉升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季度增长率4.32个百分点,对上海GDP增长率的贡献达到8.39%,已经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汪文姣 戴荔珠 赵晓斌
扩大粤港澳深度合作是广东自贸区成立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其政策效应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3年第4季度至2017年第4季度的数据,运用"反事实"分析法评估了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对粤港澳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广东自贸区的设立确实对粤港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的提升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短期来看,政策的滞后性使得该效应未能凸显。此外,在研究期间内,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并未给粤澳经济联系强度带来提升作用。相反,在粤港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前提下,粤澳经济联系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且抑制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郎丽华 冯雪
自贸试验区作为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自设立之初便备受关注,但关于自贸试验区对经济平稳增长的影响尚缺考证。基于此,本文采用2010--2017年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出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率,再利用双重差分法衡量自贸试验区对经济平稳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设立自贸试验区能够减小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率,从而抑制经济的下滑态势,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且这一结论具有较高的稳健性;第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效应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三,沿海自贸试验区与内陆自贸试验区相比,对地区经济平稳增长的贡献度更高,自贸试验区的制度红利释放存在空间差异性。此项研究正面验证了国家设立自贸试验区的经济意义与政策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鑫 杨兰品
自贸试验区作为新时代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举措,自贸试验区必然成为推动我国高水平开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以自贸试验区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DID方法识别了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环境效应,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Bootstrap法检验了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对环境质量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这一结果经过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自贸试验区对环境质量改善效应存在着“东强西弱中部不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以及随成长周期递增的时间异质性;自贸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高水平贸易、要素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和金融创新发展等方面中介效应改善了环境质量。本研究为我国传统开放政策转型和高水平开放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肖光恩 金圣华
用工业企业数据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从中国地级城市的层面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和空间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中国地级城市工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和空间溢出效应,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收敛作用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