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35)
- 2023(18934)
- 2022(16001)
- 2021(14668)
- 2020(12633)
- 2019(28658)
- 2018(28278)
- 2017(54140)
- 2016(29417)
- 2015(32345)
- 2014(31949)
- 2013(31654)
- 2012(29040)
- 2011(25874)
- 2010(25717)
- 2009(23960)
- 2008(23890)
- 2007(21284)
- 2006(18262)
- 2005(16267)
- 学科
- 济(123957)
- 经济(123824)
- 业(102700)
- 管理(92737)
- 企(89057)
- 企业(89057)
- 方法(59332)
- 数学(49237)
- 数学方法(48675)
- 农(37130)
- 财(36674)
- 业经(33993)
- 中国(28801)
- 贸(28743)
- 贸易(28728)
- 易(27909)
- 农业(25960)
- 务(25840)
- 财务(25792)
- 财务管理(25752)
- 地方(24940)
- 企业财务(24459)
- 制(23255)
- 学(22947)
- 技术(21918)
- 和(19924)
- 理论(19593)
- 划(18430)
- 环境(17878)
- 银(17684)
- 机构
- 学院(421440)
- 大学(417878)
- 济(174867)
- 经济(171523)
- 管理(165630)
- 理学(143615)
- 理学院(142092)
- 管理学(139652)
- 管理学院(138893)
- 研究(138821)
- 中国(105523)
- 科学(88186)
- 京(86754)
- 农(81999)
- 财(78701)
- 所(71371)
- 业大(68528)
- 研究所(65220)
- 农业(65142)
- 中心(64916)
- 财经(63632)
- 江(62841)
- 经(57940)
- 经济学(53334)
- 北京(53207)
- 院(50065)
- 范(49969)
- 州(49942)
- 师范(49290)
- 经济学院(48641)
- 基金
- 项目(290753)
- 科学(228301)
- 基金(213448)
- 研究(202896)
- 家(189891)
- 国家(188325)
- 科学基金(160964)
- 社会(130509)
- 社会科(123903)
- 社会科学(123868)
- 省(113415)
- 基金项目(113407)
- 自然(107473)
- 自然科(105085)
- 自然科学(105052)
- 自然科学基金(103241)
- 划(95816)
- 教育(91404)
- 资助(87155)
- 编号(79630)
- 重点(65540)
- 部(63320)
- 成果(62483)
- 创(62317)
- 发(62262)
- 创新(57863)
- 科研(57092)
- 业(55801)
- 计划(55219)
- 国家社会(55099)
- 期刊
- 济(184165)
- 经济(184165)
- 研究(111550)
- 农(74111)
- 中国(73497)
- 学报(73110)
- 科学(64902)
- 财(63343)
- 管理(61766)
- 大学(54364)
- 学学(52088)
- 农业(50649)
- 融(35936)
- 金融(35936)
- 技术(35787)
- 业经(31617)
- 财经(31244)
- 教育(30815)
- 业(29821)
- 经济研究(29533)
- 经(26962)
- 问题(25487)
- 贸(23564)
- 技术经济(22139)
- 版(21476)
- 统计(20653)
- 国际(19985)
- 科技(19721)
- 商业(19637)
- 图书(19515)
共检索到607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薛振翔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新时期深化改革、推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本文基于省级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驱动效应、中介效应、时间效应、空间效应四方面探究沪津闽粤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可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改革、投资自由化增强自贸试验区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提升作用;自贸试验区对高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自贸试验区政策效应随时间推移增强;自贸试验区对临近地区形成虹吸效应。基于此,本文认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应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金融领域创新改革、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集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薛振翔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新时期深化改革、推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本文基于省级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驱动效应、中介效应、时间效应、空间效应四方面探究沪津闽粤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可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改革、投资自由化增强自贸试验区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提升作用;自贸试验区对高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自贸试验区政策效应随时间推移增强;自贸试验区对临近地区形成虹吸效应。基于此,本文认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应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金融领域创新改革、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集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蒙英华 蔡宏波
沪津闽粤自贸试验区所实施的试验性优惠政策,在文化产业方向的探索尤为关键,其无疑会为文化产业扩大开放注入新的活力,对提升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带来很好的机遇与示范作用,并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周边地区的集聚起到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沪津闽粤四个自贸试验区定位明确,区域指向明显:上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应望江 范波文
衡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试验效果对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复制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使用Hsiao等(2012)提出的一种基于面板数据衡量政策效应的新方法,构建了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季度经济增长率的"反事实"路径,创新性地定量评估了设立沪津闽粤四大自贸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截至2017年第1季度第三批自贸区扩容,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平均每个季度为上海市GDP增长率贡献了约2. 27个百分点。其中扩区之前平均每个季度贡献了约0. 897个百分点,扩区后平均每个季度贡献了约3. 03个百分点,表明更大范围的开放对上海市的经济增长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天津、福建和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平均每个季度分别为天津市、福建省和广东省的GDP增长率贡献了约3. 55、0. 70和1. 18个百分点,所有这些均表明中国实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对实施地的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叶霖莉
为考察中国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结合1995~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了自贸区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合成控制法检验了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的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自贸区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持续的推动作用,且设立时间越久,推动作用逐渐增强;第二,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自贸区主要是通过扩大贸易水平和吸引外商投资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途径还未得以充分发挥;第三,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上海、广东、福建的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显著,天津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相对不明显。
关键词:
自贸区 经济效应 双重差分法 合成控制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贺小丹
以京津冀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及其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在提出理论假设后,利用城市级面板数据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信息化水平、知识密集度、人力资本、地方政府保护都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影响,且各细分行业的集聚形成对不同因素的依赖度与敏感度存在差异。另外,数据显示北京市作为京津冀区域中心,已成为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心集聚地,且集聚效应显著。因此,应当继续从几大因素着手促进北京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挥其高聚集性、高辐射性,推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调整与升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贺小丹
以京津冀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及其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在提出理论假设后,利用城市级面板数据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信息化水平、知识密集度、人力资本、地方政府保护都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影响,且各细分行业的集聚形成对不同因素的依赖度与敏感度存在差异。另外,数据显示北京市作为京津冀区域中心,已成为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心集聚地,且集聚效应显著。因此,应当继续从几大因素着手促进北京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挥其高聚集性、高辐射性,推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调整与升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洪庆
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是福建和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任务。结合自贸区服务业重点开放的行业领域,通过对福建、广东两地服务业FDI结构的系统分析,发现两地存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FDI占比优势不明显、生活性服务业FDI两极分化严重、房地产业FDI占比过高等突出问题。因此,在自贸区建设过程中,两地要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服务业FDI结构,提升服务业FDI发展水平,助力当地服务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
自贸区 福建 广东 服务业FDI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柴宏蕊 方云龙 王博
如何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是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作为制度创新的高地,自贸区为中国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供了天然试验场。基于此,文章探讨了中国情境下自贸区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政策效果及传导渠道。研究发现:(1)中国自贸区的金融改革不仅明显提高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而且存在"持续性效果",即随着自贸区建设时间延续和金融改革举措的逐渐落地,区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2)自贸区金融改革带来的金融集聚效应、金融开放效应和金融结构优化效应在自贸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过程中均发挥了明显的调节作用;(3)中国自贸区金融改革效果存在明显的区位异质性,且传导机制的差异是其政策效果存在异质性的重要原因。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评估自贸区政策效果相关文献的研究维度,同时也为中国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供了来自自贸区金融改革视角的政策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左阳 王硕
文章选取中国18个地区的省际数据,使用区位熵指数的方法测算了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各地区的集聚程度,并从整体和地区两个层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布情况以及集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明显的地区集聚现象,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并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地域和资源特色。直辖市中以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的集聚为主;而东部沿海地区则以传统的低技术含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主;中西部地区集聚趋势尚不明显。基于此,应针对各地区的实际特点并采取不同的产业策略以促进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区位熵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盛龙 陆根尧
本文在描述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特征性事实基础上,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特性,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并从行业和地区两个层面分别提出理论假说,采用2003—2010年中国地级城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高的集聚程度与较强的集聚趋势,并在空间上呈现出从我国东北、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态势;从行业层面上看,制造业需求、信息化程度、知识密集度和国有化程度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生显著的影响;从地区层面上看,制造业集聚、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和地方保护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同样存在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为东 陈丽珍 陈健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生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论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对现阶段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与多样性则均对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利影响;对部分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城市而言,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的作用相对减弱,而竞争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增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效应 城市化 面板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晓峰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价值链和城市空间层面的异质性影响使这两大关联产业在协同集聚过程中呈现出互补与挤出双重效应交替的特征。以协同集聚双重效应的协调度为核心构建理论假说,并基于长三角地区城市面板数据对此双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存在一个均衡土地租金水平使协调度最大,而中心城市对周边其他城市的影响显著,且在任何规模下双重集聚效应对劳动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但随着城市规模增加也呈现倒U型趋势。因此,必须以互补效应最大化、挤出效应最小化为宗旨,推进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层级转换,实现价值链与空间链的链式协同和涓滴效应。
关键词:
协同集聚 互补效应 挤出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聂飞
基于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自贸区建设的政策背景,文章揭示了自贸区建设通过贸易便利化与投资便利化对制造业空心化的影响机制,将2015年福建、广东(简称"闽粤")自贸区挂牌事件作为典型的准自然实验,基于"反事实"思路构建PSM-DID模型并采用2003~2016年17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予以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闽粤自贸区建设总体上能够抑制地区制造业规模空心化和效率空心化,该政策效应在考虑了城市行政等级差异和模型内生性情况下依然稳健存在。进一步对影响机制检验发现,闽粤自贸区建设通过贸易便利化会实现高技术涵量的中间商品进口增加,有利于抑制地区制造业规模空心化和效率空心化;闽粤自贸区建设通过投资便利化会实现外资集聚规模经济进而产生技术溢出,有利于抑制地区制造业效率空心化。文章研究对于我国进一步加快自贸区建设以实现制造业空心化破局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浩然
文章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视角入手,基于2003-2012年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模型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取决于城市规模;经济总量跨越了门槛的城市可以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大城市的知识溢出效应及更好的上下游关联产业匹配中提高效率,城市经济总量越大,集聚效益越显著;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在总体上并不显著,随经济体量的扩大呈现倒U形变化。此结果意味着不同等级的城市适合发展不同层次的生产性服务业,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需要鼓励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而经济规模较小的城市应避免盲目追求产业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