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17)
2023(15988)
2022(13672)
2021(12770)
2020(10750)
2019(24984)
2018(24557)
2017(46837)
2016(25094)
2015(28345)
2014(28206)
2013(27928)
2012(25683)
2011(23173)
2010(23290)
2009(22050)
2008(21148)
2007(18537)
2006(16513)
2005(14933)
作者
(73605)
(61151)
(60716)
(57701)
(38881)
(29385)
(27684)
(23782)
(23295)
(21742)
(20855)
(20734)
(19506)
(19468)
(19094)
(18976)
(18113)
(18060)
(17676)
(17510)
(15122)
(15077)
(14768)
(13981)
(13732)
(13699)
(13522)
(13511)
(12349)
(12008)
学科
(97894)
经济(97756)
管理(75488)
(71460)
(60798)
企业(60798)
方法(43311)
数学(36840)
数学方法(36448)
中国(31486)
(29849)
(29351)
金融(29347)
(27629)
银行(27572)
(26528)
(25839)
(25440)
贸易(25417)
(25035)
(24682)
业经(22987)
地方(22179)
(21494)
(19648)
财务(19577)
财务管理(19541)
企业财务(18594)
理论(17643)
农业(17287)
机构
大学(359970)
学院(356351)
(145745)
经济(142578)
管理(137520)
研究(123283)
理学(118355)
理学院(117041)
管理学(115058)
管理学院(114436)
中国(96700)
(76718)
科学(74722)
(69538)
(62062)
(58636)
研究所(56408)
中心(56396)
财经(54957)
业大(53120)
(52388)
(49821)
北京(48658)
农业(46033)
(45040)
(45014)
经济学(44805)
师范(44511)
(42695)
财经大学(41050)
基金
项目(242235)
科学(189354)
研究(176345)
基金(175999)
(154046)
国家(152808)
科学基金(130097)
社会(110940)
社会科(105165)
社会科学(105137)
(93641)
基金项目(93104)
自然(84718)
自然科(82628)
自然科学(82606)
自然科学基金(81111)
教育(79893)
(79329)
资助(72938)
编号(71347)
成果(58733)
重点(54645)
(53449)
(51631)
(50526)
课题(49314)
创新(47266)
科研(46369)
(46229)
教育部(45867)
期刊
(158266)
经济(158266)
研究(109227)
中国(70495)
学报(58489)
(53613)
(53147)
科学(52642)
管理(51000)
(45135)
金融(45135)
大学(44343)
学学(41891)
教育(37312)
农业(35829)
技术(28325)
财经(27495)
经济研究(25809)
业经(24577)
(23401)
问题(21411)
(20227)
(18235)
国际(18164)
理论(17982)
图书(16885)
科技(16622)
(16372)
实践(16356)
(16356)
共检索到536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素梅  
文章以自贸区金融开放为视角,通过构建两国间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均衡模型,探寻国际资本流动的规律,揭示资本流动的动因和机制。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国际资本流动成本、技术发展水平和企业家才能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投资净收益决定一国资本的流入与流出;自贸区各种类型的资本流动有其不同的动因和机制,资本流动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从而面临的风险也各异。最后提出了防范资本流动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素梅  赵晓菊  
当前在自贸区金融开放下面临着短期国际资本异常流动风险、长期资本过度流入及逆转的风险,以及区内外利率及汇率双轨制下的资金流动风险。本文认为,在自贸区金融开放下应合理有序推进自贸区金融开放,处理好各开放项目之间的关系;对资本异常流动进行监测、预警和控制,防止套利资金大规模涌入;充分发挥自贸区的资金缓冲作用,提前分解和消化风险;处理好"放开"与"管住"之间的关系,适度管制资金流动;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防止区内外利率汇率双轨制下的金融套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素梅  周光友  
利率市场化是自贸区金融开放的重要内容,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上海自贸区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自贸区金融开放为视角,利率平价理论为基础,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决定机制。结果表明:(1)自贸区的金融开放会引起资本流动,资本的流动会改变自贸区内资金的供给状况进而影响利率水平,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又会进一步促进金融开放,它们是一个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和动态循环的系统。(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会经历利率官定、利率非对称决定和利率由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等三个阶段,并且这三个阶段是承前启后,互动融合的过程。(3)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处于利率非对称决定阶段,发挥自贸区对国内外资本的缓冲...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彬  李麟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创新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自贸区金融创新的试错机制,建立实物期权模型对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机理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上海自贸区需要采取措施降低试错成本,以促进金融创新;自贸区扩区增加试验面积的同时加大试错成本,需要明确各功能区的创新任务。此外,采用期权博弈模型研究各自贸区金融创新的竞争问题发现,其他自贸区的成立无法倒逼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上海自贸区仍然担负着金融创新领导者的重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管涛  
2013年1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改革和开放的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规划。上海自贸区进行金融开放试点的意义在党和国家的相关文件中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位。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试点并不是要建立一个离岸金融市场或再造一个香港,而是要探索全国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金融管理经验,因此,相关试验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项后军  何康  于洋  
设立上海自贸区作为推动改革开放的极其重要的政策实验,三年来其制度创新的绩效及相关的影响效应如何?基于此,本文首先考察了自贸区设立对货物贸易进出口的差异化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实证考察了样本期内自贸区的设立对上海资本流动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自贸区设立对货物贸易进口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货物贸易出口则不显著,也即自贸区设立对货物贸易净进口有显著正向影响。(2)基于模糊断点回归设计和非线性双重差分模型的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对上海地区资本流动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企业家信心因素也影响到了资本流动。(3)通过对不同叶宽情况下非参数估计值的考察,表明标识变量的基准结果十分稳健。同时为了排除广东、天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慧悦  
自贸区建设逐步推进过程中,金融风险防范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支撑。广东自贸区金融改革可能面对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来源于金融资产价格、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风险传染等多方面,需要在金融改革的同时注重市场风险防范,创建"大金融监管"模式,更新金融监管理念,完善金融监管模式,为金融效率提高和金融创新能力发挥提供支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代思浓  
上海自贸区金融业的扩大开放使得为金融消费者提供倾斜保护的需要更为紧迫。但是,现阶段我国在立法上尚未确立"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尚未建立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专门制度。在金融纠纷解决方面,有必要借鉴英国、新加坡和香港这些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调解制度,以建设上海自贸区为契机,构建起对金融消费者提供倾斜保护的强制调解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杨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白贸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是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上海自贸区挂牌三年多来,在金融开放创新方面紧紧围绕"三个始终坚持",努力实现了"三个基本形成":始终坚持金融制度创新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核心任务,基本形成了适应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杨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白贸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是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上海自贸区挂牌三年多来,在金融开放创新方面紧紧围绕"三个始终坚持",努力实现了"三个基本形成":始终坚持金融制度创新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核心任务,基本形成了适应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亮  王溪若  周睿  
本文通过前海自贸区与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机构开拓创新、人民币跨境使用创新、金融交易平台创新、金融业务操作创新、金融科技融合创新以及金融政策机制创新六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评述前海自贸区在金融创新方面与上海自贸区相比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理论上研究了前海自贸区与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创新方面异同的可能原因,目的是为前海自贸区与上海自贸区下一步开展金融创新试点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亮  王溪若  周睿  
本文通过前海自贸区与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机构开拓创新、人民币跨境使用创新、金融交易平台创新、金融业务操作创新、金融科技融合创新以及金融政策机制创新六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评述前海自贸区在金融创新方面与上海自贸区相比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理论上研究了前海自贸区与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创新方面异同的可能原因,目的是为前海自贸区与上海自贸区下一步开展金融创新试点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思敏  
我国对外开放正从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转型升级,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也正在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也是金融业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推进金融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提升金融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国内金融体制改革,有利于我国金融业更好地融入全球金融体系。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自成立之初就强调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具有制度型开放的"基因"。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进程充分体现了制度型开放的理念、精神,使得金融开放向制度层面纵深推进,助力从规则、标准、管理层面上打造开放型金融体系的"升级版",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自贸试验区谋划金融开放创新,要围绕制度型开放的要求,在更高起点上支持和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实施更加便利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探索金融创新领域的中国方案、中国标准,构建对标国际高水平的金融营商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思敏  
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是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区域经贸协定(FTAs)推动服务贸易规则特别是金融规则重构,欧盟等经济体在建立单一金融服务市场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形成了相比于WTO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更高标准。本文对国际金融规则进行了系统梳理及综述,认为FTAs发展了WTO金融服务贸易规则,负面清单模式与欧盟单一通行证制度以不同方式促进金融服务更加开放。下一步,自贸试验区应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借鉴国内外优秀实践,在牢牢防范金融风险前提下,继续推动负面清单模式转变,探索体现我国特色的单一通行证制度,稳妥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开放,为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金融对外开放探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利雅  
仲裁因为"去政治性""私密性""自治性""效率性"等原因,成为投资争端最好的解决方式。自贸区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其不仅存在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而设立的特殊的仲裁制度,也拥有同其他区域相同的仲裁保护机制。区分自贸区投资争端的性质、投资主体的差异,充分利用内国法律、BIT、国际条约及区际制度安排的仲裁机制,研究其差异和制度特性,对吸引更多投资者并保障其利益具有一定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