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5)
- 2023(17113)
- 2022(14517)
- 2021(13630)
- 2020(11363)
- 2019(25825)
- 2018(25322)
- 2017(48580)
- 2016(26034)
- 2015(28943)
- 2014(27934)
- 2013(27629)
- 2012(25183)
- 2011(22803)
- 2010(22779)
- 2009(20979)
- 2008(19702)
- 2007(17244)
- 2006(15065)
- 2005(13127)
- 学科
- 济(96509)
- 经济(96412)
- 管理(73823)
- 业(73063)
- 企(61759)
- 企业(61759)
- 方法(44522)
- 数学(38056)
- 数学方法(37693)
- 中国(30756)
- 融(28106)
- 金融(28104)
- 银(26773)
- 贸(26745)
- 贸易(26723)
- 银行(26706)
- 农(26144)
- 易(25961)
- 财(25886)
- 行(25729)
- 业经(23218)
- 地方(22551)
- 学(20979)
- 技术(20473)
- 制(20405)
- 理论(17918)
- 农业(17824)
- 务(17206)
- 财务(17144)
- 财务管理(17122)
- 机构
- 大学(357247)
- 学院(356438)
- 济(144352)
- 经济(141360)
- 管理(139933)
- 理学(121700)
- 研究(120462)
- 理学院(120375)
- 管理学(118312)
- 管理学院(117707)
- 中国(95035)
- 科学(75090)
- 京(74786)
- 财(63859)
- 农(61823)
- 所(59983)
- 业大(56505)
- 中心(56307)
- 研究所(55232)
- 财经(51872)
- 江(50716)
- 农业(48808)
- 经(47270)
- 北京(46790)
- 范(44726)
- 师范(44196)
- 经济学(43800)
- 院(43771)
- 州(42130)
- 经济学院(39862)
- 基金
- 项目(250364)
- 科学(195376)
- 基金(180916)
- 研究(179533)
- 家(159662)
- 国家(158333)
- 科学基金(135017)
- 社会(113242)
- 社会科(107525)
- 社会科学(107497)
- 省(98518)
- 基金项目(96811)
- 自然(88788)
- 自然科(86712)
- 自然科学(86685)
- 自然科学基金(85143)
- 划(83005)
- 教育(81259)
- 资助(73549)
- 编号(72097)
- 成果(57062)
- 重点(56319)
- 创(55928)
- 部(54028)
- 发(53827)
- 创新(51645)
- 课题(49443)
- 科研(47981)
- 国家社会(46663)
- 大学(46422)
- 期刊
- 济(149856)
- 经济(149856)
- 研究(103419)
- 中国(67449)
- 学报(61149)
- 农(55453)
- 科学(53902)
- 管理(50351)
- 财(46699)
- 大学(45565)
- 融(45337)
- 金融(45337)
- 学学(43364)
- 农业(37540)
- 教育(36549)
- 技术(28056)
- 经济研究(25438)
- 业经(25033)
- 财经(24707)
- 经(21162)
- 问题(20297)
- 业(20033)
- 贸(19963)
- 科技(19441)
- 国际(18258)
- 理论(17099)
- 版(16774)
- 商业(16647)
- 技术经济(16564)
- 图书(16472)
共检索到520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沈悦 王宝龙 赵欣悦
自贸区设立的一个重要使命是金融创新,对跨境人民币结算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分析自贸区金融创新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影响机理及路径,然后对上海、天津、福建、广东自贸区金融创新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自贸区金融创新对跨境人民币结算具有促进作用,上海自贸区的影响最为显著且持续性强,其余自贸区影响的持续性有待提升;(2)资本账户开放和离岸金融中心建设在自贸区金融创新影响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机制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因此,自贸区应因地制宜推进金融创新,稳步有序开放资本账户、建设健全离岸金融中心以促进自贸区金融服务业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方志敏 张琦
浙江个人跨境人民币试点方案既要把控风险,更要立足改革创新,突破个人办理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结算"瓶颈"2012年12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浙江省义乌市正式开展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经过半年多的试点,浙江累计办理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4598笔,金额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滕翔宇
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项目启动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已经发展至第五个年头。于此同时,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累计升值超过30%,2014年3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的浮动波幅,已扩大至2%。外向型企业通过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规避日益扩大的汇率风险已成为了趋势。2013年9月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为上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志明 熊小灵 谷浩然
基于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论,运用2009~2012年的月度数据从贸易和金融双视角出发,采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实证方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得出:其中四个因素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职能产生冲击效应,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人均GDP增长率、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占比、我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且证实汇率波动冲击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有动态的负向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严佳佳 黄煜鹏 何乐融
次贷危机之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增长乏力的发展过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出影响结算货币选择的理论假说,并且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研究2012-2016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假说、交易成本假说、市场份额假说以及产品差异性假说均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基于此,本文提出维持人民币内外币值稳定、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增强经济实力以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琬琳 刘慧倩 王琳玉
基于2011—2020年的省际数据,构建并测算了中国的数字生态水平,考察了数字生态建设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生态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数字生态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促进作用长期存在,且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的提高边际影响递减。此外,贸易开放程度和金融发展水平也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存在积极影响。研究结论为中国充分发挥数字生态的赋能功能、助力数字时代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富华 霍伟东 胡兵
本文以绝对市场规模、相对市场规模和市场潜能衡量地区市场规模,并从质和量的维度刻画地区金融发展,实证检验金融发展约束下市场规模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地区市场规模会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且金融发展可以强化市场规模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正向效应,尤其是质维度的金融发展会激发市场潜能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效应。现阶段我国要适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增速放缓趋势,重视对金融发展深度与广度的提升,逐步提高我国市场稠密度,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
关键词:
市场规模 金融发展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岿然 李匡义 孙晨瑞
基于2012—2021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金融集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金融集聚显著赋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分位数回归显示,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的提升,其对金融集聚的依赖程度在降低;(3)当金融集聚的赋能作用面临瓶颈时,可以通过提升区域贸易韧性水平和推动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的结算;(4)行业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业的集聚比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集聚更能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省份的金融集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赋能作用更突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富华 霍伟东 胡兵
本文以绝对市场规模、相对市场规模和市场潜能衡量地区市场规模,并从质和量的维度刻画地区金融发展,实证检验金融发展约束下市场规模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地区市场规模会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且金融发展可以强化市场规模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正向效应,尤其是质维度的金融发展会激发市场潜能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效应。现阶段我国要适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增速放缓趋势,重视对金融发展深度与广度的提升,逐步提高我国市场稠密度,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
关键词:
市场规模 金融发展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施娅
2009年7月,作为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在上海和广东的部分城市正式启动。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不断推进,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境外主体将通过贸易渠道获得人民币,这为我国建设基于本土的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天然条件;另一方面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其货币职能和服务对象将延展至境外主体,这既是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金融服务的出口产能建设的重要内容,综合上述方面,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将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小芬 张坷坷 王雅琦 杨措
推动跨境贸易本币结算是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动力。数字金融作为数字化手段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对于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2—2019年省份—国家层面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数据,通过构建省级层面的数字金融指数,考察数字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提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规模和份额,且对金融发展禀赋较低的地区、发展中国家、非国际四大货币经济体以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促进作用更大。数字金融主要通过金融渠道与贸易渠道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其中,金融渠道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提升货币结算效率使得人民币交易成本降低,贸易渠道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使得企业贸易市场份额增加,这两方面均能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双向开放水平的提高会显著增强数字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厘清了数字金融与对外贸易本币计价结算之间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成夫
本文在回顾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取得的突破及其影响,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分析表明,本次试点虽然重点是贸易结算,但其范围远超"贸易结算",是对原有管理的重大突破,对跨境人民币业务和境外人民币业务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使试点能够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未来应适时扩大试点和放宽限制。
关键词:
虚拟金融 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 货币幻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霍伟东 邓富华
跨境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会受到一国或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本文基于2010-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金融发展规模与金融发展效率两个层面实证考察金融发展对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金融发展规模还是金融发展效率,均会明显促进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且区分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后,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应该充分发挥金融配置资源的功能,并借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童俊 王琼
本文在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外汇储备变动关系进行理论与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就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外汇储备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逆差是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应加强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管理,以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贸易收支 相关性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马光明 任颖 郭东方
2009年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重不断增大。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出口产品异质性、境外人民币存量、人民币汇率变化、香港与内地市场的汇差/利差、政府对外货币互换协议累积额、金融效率等多角度分析了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重的理论因素,并利用2010-2016年84个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综合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发现,人民币结算比重自身的趋势性、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境外人民币存量、出口产品异质性及内地/香港人民币汇差这5个要素均对人民币结算比重有显著正向拉动作用。其中,除自身趋势性外,人民币升值
关键词:
人民币结算 升值 套利套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