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90)
- 2023(4206)
- 2022(3537)
- 2021(3313)
- 2020(2558)
- 2019(6224)
- 2018(6087)
- 2017(11166)
- 2016(5789)
- 2015(6648)
- 2014(6724)
- 2013(6455)
- 2012(6154)
- 2011(5802)
- 2010(5988)
- 2009(5465)
- 2008(5807)
- 2007(5261)
- 2006(4814)
- 2005(4488)
- 学科
- 济(27751)
- 经济(27731)
- 贸(17149)
- 贸易(17140)
- 管理(16590)
- 易(16588)
- 业(16584)
- 企(15186)
- 企业(15186)
- 方法(10441)
- 地方(7718)
- 数学(7249)
- 数学方法(7139)
- 业经(6950)
- 理论(6877)
- 农(6700)
- 中国(6565)
- 学(6214)
- 关系(6176)
- 出(5914)
- 口(5353)
- 出口(5339)
- 出口贸易(5339)
- 策(4876)
- 和(4819)
- 划(4583)
- 财(4424)
- 制(4265)
- 农业(4191)
- 技术(3964)
- 机构
- 学院(93087)
- 大学(91756)
- 济(41324)
- 经济(40491)
- 管理(33522)
- 研究(33001)
- 理学(28615)
- 理学院(28271)
- 管理学(27828)
- 管理学院(27650)
- 中国(23096)
- 京(19423)
- 科学(18586)
- 财(16857)
- 所(16173)
- 研究所(14677)
- 江(14082)
- 财经(13721)
- 中心(13217)
- 范(13159)
- 师范(13100)
- 经济学(12649)
- 院(12511)
- 北京(12359)
- 经(12236)
- 农(12160)
- 贸(11831)
- 州(11537)
- 经济学院(11359)
- 业大(11314)
- 基金
- 项目(57467)
- 科学(44691)
- 研究(43659)
- 基金(40831)
- 家(35525)
- 国家(35250)
- 科学基金(29274)
- 社会(27435)
- 社会科(26018)
- 社会科学(26013)
- 省(21491)
- 基金项目(20902)
- 教育(20020)
- 划(18557)
- 编号(18505)
- 自然(18043)
- 自然科(17511)
- 自然科学(17506)
- 自然科学基金(17181)
- 资助(16910)
- 成果(15165)
- 发(13507)
- 重点(13455)
- 课题(13167)
- 部(12820)
- 创(11859)
- 性(11320)
- 教育部(11143)
- 国家社会(11139)
- 发展(11089)
共检索到143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文章分析了我国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的历史背景,从七个方面论述了自贸区对于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现改革开放发展新目标的战略意义,其中包括政府改革主题、扩大开放模式、外贸外资升级、发展推进方式、经济增长结构、分工地位提升和发展空间拓展等。自贸区试验实践创新了园区型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构建了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协同推进的互动机制,启动了开放战略升级迈向新目标的历史进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鲁英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基于此,作为创新试验地的中国自贸区的知识产权战略具有顺应贸易便利化、促进投资管理改革、利于融资创新、推动知识产权机构法治化、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独特内涵。为有效实现这些内涵,新时代中国自贸区知识产权战略需要更高度、更自觉的顶层设计,可采取在继续顺应国际趋势的基础上主动快速对接知识产权高标准的发展思路,并从坚持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和坚持知识产权地域性管理为主两方面出发进行总体应对,从而不仅从国内角度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产权权利人需求,也有助于在国际上,从"被动"应对的规则执行者转型为"主动"参与的规则引领者,实现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关键词:
自贸区 知识产权战略 内涵 思路 应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明 郭子睿
上海自贸区的创建是新一届政府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上海自贸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推动服务业开放、加快金融改革、促进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与实现简政放权。上海自贸区的创建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但自身也面临着套利行为难以监管、负面清单流于形式、监管思路亟待转变、改革红利沦为政策红利等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推动上海自贸区建设,中国政府应加快国内金融业改革、打破服务业的国企垄断、加强上海市政府与有关各部委的协调、防范自贸区沦为新一轮套利热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崔卫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对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自主开放的伟大实践,是我国自主开放模式的重大突破,是“六个必须坚持”的重要体现,也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需要在提升上下功夫,围绕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开放与安全等重点,进一步提升制度创新能级、服务产业能级、区域协调能级、开放发展能级、联动发展能级和安全发展能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施锦芳
伴随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我国形成了"1+3+7"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新格局。新一批自贸试验区横跨沿海内陆、贯通东西、兼顾东北,将推动国内"两横三纵"格局的统筹,体现了对区域战略布局和区域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新一批自贸试验区覆盖范围较广,经济发展水平及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因此,战略定位也将各有侧重。于辽宁自贸试验区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姜玉梅 姜亚鹏 邓富华
2016年8月31日,四川、重庆、陕西等7个省市获批设立自贸试验区,承担探索内陆开放新使命,至此自贸试验区的覆盖地区由东部延伸到中西部内陆地区。当前逆全球化形势下,中国积极释放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与投资规模与比重不断攀升,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但内陆地区与沿海间仍存在显著差距。受制于区位结构、要素禀赋以及政策因素,中国对外开放一度呈现东快西慢、沿海强势、内陆较弱的特征。对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全毅 王春丽
自由贸易试验区承担着为国家试制度的战略任务,在商事制度改革、服务业扩大开放、构建高质量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面临国际经济格局加速演进的新形势和我国新一轮开放格局提出的新要求,自贸试验区要针对在贸易与投资规则、标准与管理开放程度等方面同国际经贸规则存在的差距,按照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改革开放新任务的需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规则规制开放,推进标准与管理对外开放,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制度型开放推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廖佳 黄建忠 宾建成
自贸试验区建设10年来,21个自贸试验区(港)的片区与扩展区覆盖了全国2/3的省份,已形成“海陆联动、东西互济、内外协调”的结构布局,目标定位更加明晰具体,结构内涵更加科学合理、任务指向更加合乎实际和顺应时代要求,为自贸试验区网络化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然而,与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及实现高质量战略提升的要求相比,自贸试验区建设仍存在驱动要素有待强化、压力测试有待提升、战略规划有待完善等问题。未来,应着重从自贸试验区扩围、提质、增效三个方面发力,致力于自贸试验区网络化体系建设的战略提升,使之成为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试验田、全方位制度型开放的推进器,更好地服务于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港) 网络体系 战略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彭磊
2023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及层次性构建基本成型,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完善,关键制度创新设立,中国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与此同时,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制度系统集成创新空间遭遇瓶颈,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自贸试验区区间以及区内外联动特别是企业联动效应不明显,与国家战略契合度仍有待提高。为此,要进一步扩大自贸试验区改革自主权,拓展自贸试验区制度系统创新空间;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承载国家战略的平台和试验田功能;抓紧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区间以及区内外企业产业联动有效机制和政策措施;持续完善本外币一体化自由贸易账户制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级;尽快推动自贸试验区版本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落地,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姜玉梅 姜亚鹏 邓富华
2016年8月31日,四川、重庆、陕西等7个省市获批设立自贸试验区,承担探索内陆开放新使命,至此自贸试验区的覆盖地区由东部延伸到中西部内陆地区。当前逆全球化形势下,中国积极释放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与投资规模与比重不断攀升,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但内陆地区与沿海间仍存在显著差距。受制于区位结构、要素禀赋以及政策因素,中国对外开放一度呈现东快西慢、沿海强势、内陆较弱的特征。对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施锦芳
伴随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我国形成了"1+3+7"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新格局。新一批自贸试验区横跨沿海内陆、贯通东西、兼顾东北,将推动国内"两横三纵"格局的统筹,体现了对区域战略布局和区域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新一批自贸试验区覆盖范围较广,经济发展水平及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因此,战略定位也将各有侧重。于辽宁自贸试验区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鲁 张学良
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通过先行先试,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样本。本文尝试提出以经济园区为载体的"梯度对接战略",作为加快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的一条可行路径。在界定梯度对接战略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论证指出,遍布全国的各类经济园区作为渐进改革开放的空间载体、制度试验创新的重要平台及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依托,其地位、功能、作用与上海自贸试验区相似相通,当前以其为载体对接自贸区改革是结合历史经验和现实基础的必要且可行选择。这既有利于加快自贸区改革及制度推广进程,又有助于经济园区自身的转型升级。近期苏州、成都、武汉及福建等地经济园区融合自身特点效仿自贸区改革的现象,是本文提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震宇
中国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从经济互补性的角度与大量贸易伙伴建立了双边和次地区的自由贸易安排,已经开始向建设高水平自贸区迈进,这为中国推动高水平的FTAAP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FTAAP的推动面临一定难度,本文分析了中国开展自贸区建设的原因和成就,以及自贸区战略的形成和布局,试图为中国推进FTAAP建设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震宇
中国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从经济互补性的角度与大量贸易伙伴建立了双边和次地区的自由贸易安排,已经开始向建设高水平自贸区迈进,这为中国推动高水平的FTAAP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FTAAP的推动面临一定难度,本文分析了中国开展自贸区建设的原因和成就,以及自贸区战略的形成和布局,试图为中国推进FTAAP建设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琳
东亚自贸体系的建设最初并没有清晰的路线图和统一的推进力量,这表现在不仅区域范围内存在多种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东亚各经济体与域外之间的FTA更是构成了复杂体系。特别是正处于谈判中的中日韩FT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