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61)
2023(19818)
2022(16454)
2021(15069)
2020(12535)
2019(28282)
2018(27666)
2017(52743)
2016(28072)
2015(30632)
2014(30120)
2013(29909)
2012(27359)
2011(24559)
2010(24483)
2009(22257)
2008(21919)
2007(19427)
2006(17062)
2005(15212)
作者
(80581)
(67750)
(67211)
(63103)
(42606)
(32294)
(30331)
(26336)
(25613)
(23767)
(22852)
(22534)
(21429)
(21224)
(20706)
(20620)
(20056)
(19871)
(19403)
(19108)
(16826)
(16378)
(16294)
(15467)
(15174)
(14965)
(14880)
(14659)
(13463)
(13216)
学科
(127295)
经济(127183)
(99772)
管理(89991)
(86644)
企业(86644)
方法(53080)
数学(43016)
数学方法(42580)
(37302)
业经(36087)
中国(33926)
(32953)
地方(31439)
(28305)
贸易(28285)
(27402)
农业(26036)
技术(24728)
(22796)
财务(22750)
财务管理(22721)
(22006)
企业财务(21526)
(20635)
(20567)
理论(19917)
环境(19534)
(18627)
(18218)
机构
学院(399092)
大学(391823)
(171988)
经济(169011)
管理(159091)
理学(137575)
理学院(136112)
管理学(134022)
管理学院(133278)
研究(133224)
中国(102070)
(81776)
科学(81322)
(75237)
(70337)
(66050)
中心(61501)
财经(60354)
业大(60348)
(60242)
研究所(60050)
农业(55208)
(55006)
经济学(52063)
北京(50666)
(48910)
(48773)
师范(48197)
(47513)
经济学院(47260)
基金
项目(272827)
科学(217328)
基金(199524)
研究(196491)
(175289)
国家(173793)
科学基金(150482)
社会(128410)
社会科(122130)
社会科学(122104)
(108403)
基金项目(106167)
自然(97672)
自然科(95495)
自然科学(95466)
自然科学基金(93804)
(90345)
教育(88290)
资助(79893)
编号(76836)
(63663)
重点(61633)
(61417)
(59367)
成果(58872)
创新(56836)
国家社会(53941)
课题(52931)
(52687)
科研(52072)
期刊
(189031)
经济(189031)
研究(111607)
中国(77656)
(64289)
管理(63927)
学报(60153)
(58945)
科学(58396)
大学(46186)
学学(44293)
农业(44257)
(36388)
金融(36388)
技术(36315)
教育(35293)
业经(34125)
经济研究(29965)
财经(29580)
(26247)
问题(26028)
(25691)
(22850)
技术经济(21785)
科技(21289)
商业(20373)
国际(19739)
现代(19047)
世界(18636)
资源(18329)
共检索到591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媛媛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自贸区政策已经成为推动流通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从流通数字化、流通规模和流通效率三个维度构建了流通业发展评价体系,探索了自贸区设立对区域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中介机制,研究表明:自贸区设立对区域流通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驱动效果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更强;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是自贸区设立影响区域流通业发展的重要中介路径,自贸区设立能够显著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水平,进而促进区域流通业发展,它们的中介效应占比为24.74%。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璐璐  
在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下,自贸区成为促进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成果,本文基于“自贸区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自贸区设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显著促进了流通业发展,并且对外贸易水平可以强化这一效应;自贸区设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东部和西部地区自贸区设立对流通业发展的提升作用更强;自贸区设立所形成的经济集聚效应是影响流通业发展的关键途径,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2.53%。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四清  庞程  
搜集整理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7—2016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金融业及教育行业的集聚度及其协调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第一,金融业和教育行业的集聚度均与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存在正向关系,但结果不显著;第二,制造业集聚度的提升能够对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金融业为制造企业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从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第四,金融业、制造业及教育行业协调发展良好能够显著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制造业、金融业及教育行业相互协调和渗透,才能有效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亚飞  张毅  
利用2004~2016年中国21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评估自贸区设立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资本错配的中介效应和产业集聚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自贸区设立显著促进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且该促进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城市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后发现,自贸区设立对城市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对城市技术效率的改善作用;自贸区设立通过资本错配的矫正效应实现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在自贸区设立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中,均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增安  李肖萌  
基于双重差分法,利用我国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自贸区设立的区域创新发展及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自贸区设立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创新产出净效应大于创新投入净效应;随着设立时间的增长,创新投入净效应呈"U"型态势,创新产出净效应呈逐步上升趋势;经济增长、FDI和教育水平是自贸区对创新发展的影响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武淑慧   欧璇   胥若男  
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三大产业聚集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产业聚集会抑制商贸流通业发展,而工业与服务业的大规模聚集,会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第二、三产业聚集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呈“U”型,在产业聚集低水平区域,表现为抑制效应,而在产业聚集高水平区域,呈现促进效应;产业聚集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加速知识、技术的传播与溢出,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商贸流通业生产效率。最后文章从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完善技术创新制度等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争峻  
流通业是影响我国产业格局的战略性产业。本文选取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将流通业分为消费型流通业和生产型流通业,通过构造流通业集聚指数,实证分析流通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从创新水平视角检验流通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整体流通业集聚、消费型流通业集聚和生产型流通业集聚均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整体流通业集聚和消费型流通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增强,而创新水平的调节作用在生产型流通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中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瑞  
在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促进流通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流通业效率提升,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绿色技术创新对中部地区流通业效率的驱动效应强于东部和西部;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区域流通业效率的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本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逐步增加,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呈现出边际递增的特征;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存在产业集聚的单门槛效应,当产业集聚水平跨过门槛值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玉桢  冀康孟  
本文以中国200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PSM-DID模型,实证研究了自贸试验区建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析了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有效推动了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资源禀赋下自贸试验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由东向西效应逐渐减弱。知识产权保护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自贸试验区建设应当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内外资进入;科学配置资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伟芳  范桂松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并分析流通创新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居民消费率,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流通创新在流通业集聚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流通业集聚可通过推动流通创新间接提升居民消费率;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农村消费群体、中西部地区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提出发挥流通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流通模式创新、促进城乡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韦佳培  
商贸流通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商贸流通业集聚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畅通循环,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时间和空间固定模型下,商贸流通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同时,商贸流通业集聚不仅对省域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且在邻接省域也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通过替换相关解释变量后,商贸流通业集聚水平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回归系数和符号及相对大小基本保持不变。最后,本文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城镇化水平、加强城镇化建设、加大产业融合力度、培育行业领军人才、提升商贸流通业组织创新等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占熬  张彬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度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自贸区战略中的必然选择,其中探讨和测度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化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及协调成本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视角集中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否带来了产业集聚与发展不平衡回应了这些问题,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测度了中国-东盟自贸区产业集聚现状的前提下,建立了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了自贸区进程的产业集聚进程和结果,并采取了倍差法证明了相关结论。结果表明虽然中国-东盟自贸区这种小国先发的组建模式有效推后了"核心-边缘"模式的形成时间,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内部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冲击,但总体上自贸区建设还是加速了成员国之间的产业间贸易,最终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雁  
当全球经济逐步从"工业经济"迈向"服务经济"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从国际来看,英国的伦敦金融区、美国的曼哈顿区、日本的东京等地,其现代服务业之所以发展得如此强势,得益于其高度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从国内来看,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高度发达的经济也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相对于国内外著名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而言,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系统地研究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规律对于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有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雁  
当全球经济逐步从"工业经济"迈向"服务经济"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从国际来看,英国的伦敦金融区、美国的曼哈顿区、日本的东京等地,其现代服务业之所以发展得如此强势,得益于其高度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从国内来看,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高度发达的经济也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相对于国内外著名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而言,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系统地研究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规律对于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亮  
为促进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发展,通过区位熵模型构建生产制造业集聚规模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规模的实证代理变量,然后将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进行拓展、重整并对数化处理,构建产业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影响的基准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应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2010—2020年的宏观经济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产业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集聚效应与拥挤效应。结果显示,(1)城市产业内生产制造业集聚规模与其科技创新效率发展呈现出倒“U”型非线性关系,也即产生拥挤效应;(2)城市产业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规模与其科技创新效率发展呈现单调递增的正向线性关系,也即还存在集聚效应;(3)城市产业间生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集聚与其科技创新效率发展也呈现出倒“U”型非线性关系,关联集聚也出现拥挤效应。由此提出,以品牌质量为核心抓手推动生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国际创新资源,继续做大做强北上广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北上广深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对传统落后制造业与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升级等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