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35)
- 2023(19252)
- 2022(16056)
- 2021(14702)
- 2020(12475)
- 2019(28598)
- 2018(28092)
- 2017(53719)
- 2016(28767)
- 2015(32186)
- 2014(32177)
- 2013(31993)
- 2012(29956)
- 2011(27128)
- 2010(27367)
- 2009(25657)
- 2008(25530)
- 2007(22991)
- 2006(20489)
- 2005(18788)
- 学科
- 济(143009)
- 经济(142864)
- 业(99054)
- 管理(91348)
- 企(85771)
- 企业(85771)
- 方法(57681)
- 数学(47287)
- 数学方法(46771)
- 农(38295)
- 业经(36066)
- 财(35615)
- 中国(35092)
- 地方(31975)
- 贸(28899)
- 贸易(28881)
- 易(27922)
- 农业(26360)
- 学(25910)
- 制(24675)
- 务(24105)
- 财务(24049)
- 财务管理(24001)
- 企业财务(22707)
- 技术(22158)
- 和(21840)
- 理论(21291)
- 环境(19731)
- 融(19413)
- 金融(19410)
- 机构
- 学院(426384)
- 大学(421870)
- 济(187496)
- 经济(183916)
- 管理(163724)
- 研究(147783)
- 理学(139922)
- 理学院(138378)
- 管理学(136082)
- 管理学院(135304)
- 中国(113502)
- 科学(89576)
- 京(89511)
- 财(83959)
- 所(76014)
- 农(75745)
- 研究所(68555)
- 中心(67071)
- 财经(66406)
- 江(66261)
- 业大(63138)
- 经(60129)
- 农业(59549)
- 经济学(57579)
- 北京(56502)
- 院(53260)
- 范(52717)
- 师范(52113)
- 州(52020)
- 经济学院(51768)
- 基金
- 项目(276662)
- 科学(218227)
- 基金(201449)
- 研究(198762)
- 家(176546)
- 国家(175029)
- 科学基金(150267)
- 社会(128183)
- 社会科(121683)
- 社会科学(121652)
- 省(109184)
- 基金项目(106050)
- 自然(97655)
- 自然科(95426)
- 自然科学(95397)
- 自然科学基金(93715)
- 划(91071)
- 教育(90174)
- 资助(83223)
- 编号(78628)
- 发(63883)
- 重点(62700)
- 成果(62565)
- 部(60879)
- 创(59172)
- 创新(54876)
- 课题(54784)
- 国家社会(53389)
- 科研(53340)
- 业(52397)
- 期刊
- 济(216559)
- 经济(216559)
- 研究(126626)
- 中国(84053)
- 农(69587)
- 财(67611)
- 管理(65867)
- 学报(65685)
- 科学(61846)
- 大学(49932)
- 学学(47626)
- 农业(47404)
- 融(40509)
- 金融(40509)
- 技术(39413)
- 教育(37856)
- 业经(35549)
- 经济研究(34975)
- 财经(33800)
- 经(29281)
- 问题(28689)
- 业(27459)
- 贸(25558)
- 技术经济(24329)
- 国际(22384)
- 世界(21815)
- 统计(21435)
- 商业(20892)
- 现代(20035)
- 策(19672)
共检索到65254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璐璐
在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下,自贸区成为促进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成果,本文基于“自贸区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自贸区设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显著促进了流通业发展,并且对外贸易水平可以强化这一效应;自贸区设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东部和西部地区自贸区设立对流通业发展的提升作用更强;自贸区设立所形成的经济集聚效应是影响流通业发展的关键途径,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2.53%。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媛媛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自贸区政策已经成为推动流通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从流通数字化、流通规模和流通效率三个维度构建了流通业发展评价体系,探索了自贸区设立对区域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中介机制,研究表明:自贸区设立对区域流通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驱动效果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更强;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是自贸区设立影响区域流通业发展的重要中介路径,自贸区设立能够显著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水平,进而促进区域流通业发展,它们的中介效应占比为24.74%。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郎丽华 冯雪
自贸试验区作为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自设立之初便备受关注,但关于自贸试验区对经济平稳增长的影响尚缺考证。基于此,本文采用2010--2017年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出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率,再利用双重差分法衡量自贸试验区对经济平稳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设立自贸试验区能够减小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率,从而抑制经济的下滑态势,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且这一结论具有较高的稳健性;第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效应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三,沿海自贸试验区与内陆自贸试验区相比,对地区经济平稳增长的贡献度更高,自贸试验区的制度红利释放存在空间差异性。此项研究正面验证了国家设立自贸试验区的经济意义与政策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琳
本文首先利用超效率EBM模型测度了2008-2021年我国287个地级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并依托空间杜宾模型探索了流通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和碳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和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流通产业集聚的绿色经济效率和碳减排效果明显低于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最后,文章指出碳排放强度是流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中介变量,流通产业集聚可以通过碳减排作用来实现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雁
当全球经济逐步从"工业经济"迈向"服务经济"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从国际来看,英国的伦敦金融区、美国的曼哈顿区、日本的东京等地,其现代服务业之所以发展得如此强势,得益于其高度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从国内来看,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高度发达的经济也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相对于国内外著名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而言,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系统地研究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规律对于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有着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服务经济 集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雁
当全球经济逐步从"工业经济"迈向"服务经济"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从国际来看,英国的伦敦金融区、美国的曼哈顿区、日本的东京等地,其现代服务业之所以发展得如此强势,得益于其高度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从国内来看,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高度发达的经济也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相对于国内外著名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而言,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系统地研究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规律对于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服务经济 集聚发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钱晶晶 钟韵 张横峰
基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门限回归模型对金融集聚、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各省市金融集聚整体上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各区域之间存在异质性;金融集聚通过影响技术创新从而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效应,亦即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政府干预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促进效应。因此,建议各地区推动金融集聚建设,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安刚 何彩莲 覃波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国家重要战略规划之一,但其效应如何,需要进行验证。本文基于2000-2015年间广西1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对物流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北部湾经济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地区物流业的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研究还发现工业发展水平、地区经济总量和社会消费能力对地区物流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从深入推进北部湾经济升级战略、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及扩大内需等方面提出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物流 政策效应 双重差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与畅 刘元秀
国民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改善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函数,而流通业发展作为兼顾二者的重要经济驱动力,能否实现经济与消费的双重红利备受关注。基于流通业集聚、经济增长与消费升级的内在关联,本文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前提下,依次构建流通业集聚发展的双重红利检验模型,进而以2004-2018年城市层面数据予以实证;进一步地,本文从产业结构、生产效率以及交易效率等维度考察流通业集聚发展实现双重红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国层面,流通业集聚发展对于本地而言具有推动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的双重红利。同时,流通业集聚发展对于周边地区则仅仅存在经济增长的溢出型单一红利;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流通业集聚发展的双重红利效应保持稳健,然而中西部地区流通业集聚发展的消费升级效应却存在时滞特征;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技术改进是流通业集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而交易效率提升则是实现消费升级的关键所在。据此,本文提出应强化地区流通设施建设和产业规模扩张,并完善地区间流通业协同发展管理制度,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治栋 赵必武
基于中国2006~2017年16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且基于PSM-DID方法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增长动能、经济增长成果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作用不显著;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外部性,不仅促进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能够显著促进邻近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对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五线城市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莉 丁世勋
商贸流通业发展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能够带动不同区域之间的市场交流,会对不同区域产生异质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利用克鲁格曼的经典C-P模型测度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效率,并以此代替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指标。进一步利用2012-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三大经济区域的流通发展水平,运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对流通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研究表明:我国的商贸流通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阶梯式下降,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上也呈现了一致的分布特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应该按照西部、中部、东部的重要性序列提供经济支援,保障我国消费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均衡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轲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3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视角探究商贸流通业聚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原城市群商贸流通业聚集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在地理邻接矩阵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在1%水平下呈正向显著性。在经济距离矩阵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产生的负向作用超过直接效应的正向作用。为更好推动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本文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积极展开跨区域合作、推动区域间交通运输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军 闫东升 冯宗宪 李诚
自贸区的设立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自2013年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目前我国共设立了三批11个自贸区。本文重点关注自贸区设立的经济增长效应,采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自贸区设立的经济增长及其动态效应。结果表明:(1)自贸区的设立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且这一效应在严格稳健条件下依然成立;(2)对自贸区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研究发现,随着设立的自贸区数量与时间增加时,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呈现"U"型态势,如上海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在设立当年最高;(3)对沿海与内陆型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对比发现,内陆型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高于沿海型自贸区。本文研究证明了自贸区设立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也对后续自贸区设立、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及破解区域不平衡发展难题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自贸区 经济增长 双重差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锡宝 石以涛 徐保昌
文章利用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17年中国36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和检验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回归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政策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发展,各项稳健性检验证明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便利化的政策措施是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来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且政策效果与当地总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而,中国应亟须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构建更加完善而高效的制度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宇鹏
本文利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检验流通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双向通道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以及东中部地区,流通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的空间双向通道效应明显,且溢出效应显著;而对于西部地区,流通业集聚只表现出双向通道作用,溢出效应不显著,以上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关键词:
流通业集聚 绿色经济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流通业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动态耦合效应分析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分析
“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服务发展水平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分析
数字经济时空分异与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研究——基于流通效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自贸区设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效应分析——兼论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
制造业集聚、环境规制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沿黄94个城市空间效应与门槛效应分析
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动态分析
自贸试验区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沪津闽粤地区经验数据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能否实现社会公平?——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的政策效应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