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39)
2023(16829)
2022(14327)
2021(13308)
2020(11069)
2019(25162)
2018(24990)
2017(47123)
2016(25451)
2015(28269)
2014(27935)
2013(27649)
2012(25418)
2011(22951)
2010(22615)
2009(20381)
2008(19949)
2007(17695)
2006(15450)
2005(12956)
作者
(75475)
(63076)
(62558)
(59122)
(39893)
(30389)
(28134)
(24711)
(23856)
(22333)
(21262)
(21180)
(20164)
(19703)
(19287)
(19255)
(18965)
(18638)
(18283)
(17740)
(15926)
(15235)
(15202)
(14298)
(14115)
(13931)
(13918)
(13834)
(12656)
(12449)
学科
(99789)
经济(99695)
管理(74007)
(71327)
(58562)
企业(58562)
方法(45628)
数学(38920)
数学方法(38558)
(28537)
中国(27158)
(25782)
贸易(25764)
(24960)
地方(24113)
(23548)
技术(23250)
业经(23230)
(22079)
农业(19459)
理论(16888)
环境(16552)
(16304)
(15526)
(14397)
技术管理(14388)
财务(14321)
财务管理(14305)
(14178)
(14089)
机构
大学(358272)
学院(358135)
(141748)
管理(141009)
经济(138775)
理学(123003)
研究(121950)
理学院(121581)
管理学(119443)
管理学院(118807)
中国(87403)
科学(78880)
(76243)
(65471)
(61558)
(60392)
业大(59475)
研究所(56742)
中心(55236)
(52010)
农业(51713)
财经(49128)
北京(47595)
(46912)
师范(46340)
(44833)
(44759)
(42248)
经济学(42052)
技术(40152)
基金
项目(255863)
科学(199607)
基金(183820)
研究(182503)
(163497)
国家(162171)
科学基金(137786)
社会(114423)
社会科(108483)
社会科学(108455)
(101220)
基金项目(98801)
自然(91461)
自然科(89315)
自然科学(89288)
自然科学基金(87682)
(85553)
教育(83468)
资助(74125)
编号(73245)
重点(57982)
成果(57434)
(56758)
(55321)
(55233)
创新(52432)
课题(50874)
科研(49001)
计划(47864)
国家社会(47066)
期刊
(148717)
经济(148717)
研究(100663)
中国(69536)
学报(63717)
(58475)
科学(56176)
管理(50633)
大学(47141)
学学(44480)
(43292)
教育(41478)
农业(40806)
技术(32242)
(26271)
金融(26271)
业经(25515)
经济研究(24324)
财经(22902)
(22231)
科技(20963)
问题(20536)
(19695)
图书(19341)
(18723)
技术经济(18133)
(17271)
业大(17029)
商业(16259)
资源(16231)
共检索到515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霖莉  
文章在构建自贸区建设影响地区技术创新水平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评估了自贸区建设对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自贸区建设能够显著地提高地区技术创新水平,且这种促进效应随时间推移效果不断加强;第二,自贸区建设对城市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在不同城市之间存在差异,沿海型自贸区的提升作用强于内陆型自贸区,高等级城市的创新效应强于低等级城市,更早批次确立的城市创新效应更强;第三,自贸区建设能够通过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产业集聚等渠道显著地带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霖莉  
文章在构建自贸区建设影响地区技术创新水平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评估了自贸区建设对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自贸区建设能够显著地提高地区技术创新水平,且这种促进效应随时间推移效果不断加强;第二,自贸区建设对城市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在不同城市之间存在差异,沿海型自贸区的提升作用强于内陆型自贸区,高等级城市的创新效应强于低等级城市,更早批次确立的城市创新效应更强;第三,自贸区建设能够通过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产业集聚等渠道显著地带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志安  刘子硕  
设立自贸区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实践。本文以2011-2020年我国29个省市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自贸区的设立对于缓解地方债务负担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第一,通过基准回归结果,本文发现自贸区的设立对于缓解地方债务负担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并且结论具有相当的稳健性;第二,通过异质性检验,本文发现自贸区的设立对于所在省市的地方债务负担的影响程度存在地区异质性,位于沿海地区的省份,自贸区的设立能够更大程度地缓解其债务压力。为进一步发挥自贸区政策对地方债务负担的积极作用,应“因地制宜”地加强对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同时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以及持续深化制度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衡量自贸区政策效果相关文献的研究维度,同时也为我国地方省市缓解债务负担和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提供了来自自贸区财政建设角度的政策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利辉  刘志红  
自贸区作为以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家试验田",是中央政府做出的关于经济改革、转型和升级的战略决策,其目标不仅是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更要通过先行先试的模式探索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的经验。本文以最早成立的上海自贸区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政策效应评估方法与合成控制法,对比自贸区成立前后经济变量的实际值与"反事实"值之差,揭示样本期内不同季度的实施效果,评估其对地区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两种方法评估下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地区实际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及进出口总额的影响效应分别为2.82%、1.25%、2.54%、2.34%及3.24%、1.05%、2.75%、2.23%,其中对人均GDP的影响较大,所得结果大于零且基本保持一致,表明自贸区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效应为正,两种方法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利辉  刘志红  
自贸区作为以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家试验田",是中央政府做出的关于经济改革、转型和升级的战略决策,其目标不仅是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更要通过先行先试的模式探索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的经验。本文以最早成立的上海自贸区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政策效应评估方法与合成控制法,对比自贸区成立前后经济变量的实际值与"反事实"值之差,揭示样本期内不同季度的实施效果,评估其对地区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两种方法评估下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地区实际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及进出口总额的影响效应分别为2.82%、1.25%、2.54%、2.3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魏冬  冯采  
空气污染对产业的科技创新同时产生"抑制效应"和"激励效应",前者指空气污染会触发环境规制强化,提高企业成本,进而抑制产业的科技创新,后者指空气污染会激励产业转型创新,进而促进科技创新。那么,近年我国空气污染对产业创新水平的影响是哪一种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在什么条件下"激励效应"会超过"抑制效应"?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影响效果是否相同?围绕上述问题,文章基于34个细分产业的专利授权大数据的证据,通过固定效应基本模型,建立空气污染浓度与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结合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空气污染浓度与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在不同的污染产业、不同的环境规制严格程度和34个细分产业条件下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在环境规制存量、执法力度、改变科技创新变量和改变固定效应的条件下进行了稳健性分析,并从作用渠道和协同效应两方面解释了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水平产生的"激励效应"大于"抑制效应",在污染地区和污染密集产业,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水平有更大的促进效果。根据文章的分析,在全国层面空气污染倒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激励效应很大,足够抵消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造成的抑制效应。但这并不意味着空气污染是可以接受的,促进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根本原因是激励效应,因此,建议政府更多地关注和加强激励效应,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督力度,同时对科技创新进行更多的投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名彦   浦正宁  
本文通过专利文本分析识别得到45万余条我国数字技术专利,构建二阶段时空极差熵值法测算我国2000—2020年31个省份的数字技术创新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方法,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探究我国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来源,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寻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我国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0年以后增长态势更为明显;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和浙江是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最高的5个省份;我国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东–西”区域间差异是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差异的主要空间来源,创新数量差异是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从驱动因素看,研发人力投入是影响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差异的主导因素,研发人力投入与信息基础设施的交互组合是关键性驱动因素,不同地区的驱动因素有所差异。本研究丰富了数字技术创新水平评价相关研究,对探索各地区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春燕   南锐  
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内在机理,以是否建立省级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和三重差分方法识别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净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水平提高,包括对区域创新投入和产出水平均有显著正向效应,并且这一结论经过PSM-DID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数字政府建设对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效应有显著的时间动态性和空间异质性,表现为政策效应大小呈逐年递增趋势,以及对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对制度环境较好或创新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其他地区的政策效应更佳;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在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优化法治化环境两个方面,其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最重要的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武力超  姜沁雨  金晟男  叶添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采用绿色专利数作为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利用海岸线距离构造工具变量,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实证分析表明,FDI通过知识外溢、示范效应以及竞争效应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明显的外溢效应,显著地促进绿色专利数量的增加。进一步从地区异质性来看,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均有助于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晴艳  田启波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差距的影响,并运用动态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可以显著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水平,但随着技术创新分位点的提高,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技术创新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上一期的技术创新对当期的技术创新水平产生正向影响。因此,需要持续加强对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补贴与支持,缩小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差距,实现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与累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永乐  许阳  吴然  
利用全国338个城市房价和创新水平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行了不同类型城市的比较研究。总体来看,城市高房价显著抑制了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分城市类型看,差异较为明显:一线城市的房价及上涨率对创新均起到抑制作用,房价对二线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在三四线城市为正;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上涨率与城市创新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即在低增长率情况下促进创新,高增长率情况下阻碍创新,但在四线城市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高房价城市,房价涨幅过大会加剧对创新水平的抑制效应,涨幅较小则有利于创新水平的提升。因此,“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有利于不同类型城市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一线城市应实行房价和涨幅双控制,二三线城市主要把涨幅控制在合理范围,四线城市可适度促进房地产发展,但应避免“脱实向虚”的现象发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匡祥琳  
文章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整体层面,研究期内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但省际差距十分明显,经济发展较好的省区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均值越高、增长率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区市的均值越低、增长率越高。区域层面,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态势,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居后。准则层层面,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质量、创新产出水平均呈现上升态势,上升程度排序为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创新质量。鉴于此,应强化技术创新的边际递增收益优势,实施差异化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培育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土壤,从而提升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匡祥琳  
文章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整体层面,研究期内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但省际差距十分明显,经济发展较好的省区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均值越高、增长率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区市的均值越低、增长率越高。区域层面,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态势,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居后。准则层层面,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质量、创新产出水平均呈现上升态势,上升程度排序为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创新质量。鉴于此,应强化技术创新的边际递增收益优势,实施差异化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培育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土壤,从而提升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俊  
本文基于异质性技术创新视角下,采用2011-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电子商务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可以显著提升碳排放效率。从作用机制来看,创新投入和创新模仿在电子商务发展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中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其中创新投入是电子商务促进碳排放效率提升的主要影响路径。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相比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碳排放效率提升影响效果更为显著。为进一步提升碳排放效率,本文提出推动电子商务行业创新发展、推广低碳生产方式、实施碳排放减少目标、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绿色化、加强区域协同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蒙志明  
本文以2015-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总结当前文献理论成果,通过模型建构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水平”“区域企业创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文章得出研究结论: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企业创业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企业的价值成长;数字化普惠金融可以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缓解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融资难题;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动科技创新,从而提高区域企业创业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