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01)
- 2023(19046)
- 2022(16192)
- 2021(15014)
- 2020(12638)
- 2019(28436)
- 2018(28141)
- 2017(53209)
- 2016(28942)
- 2015(32286)
- 2014(31817)
- 2013(31452)
- 2012(29073)
- 2011(26360)
- 2010(26418)
- 2009(24041)
- 2008(23365)
- 2007(20674)
- 2006(18280)
- 2005(15736)
- 学科
- 济(127016)
- 经济(126904)
- 管理(81914)
- 业(75800)
- 企(62140)
- 企业(62140)
- 方法(50026)
- 数学(42568)
- 数学方法(42141)
- 农(32542)
- 中国(32191)
- 地方(31464)
- 学(27616)
- 业经(27572)
- 贸(26827)
- 贸易(26808)
- 财(26714)
- 易(25920)
- 农业(22266)
- 技术(21806)
- 制(20115)
- 理论(19745)
- 环境(19363)
- 和(18761)
- 地方经济(17203)
- 银(16831)
- 银行(16758)
- 融(16621)
- 金融(16618)
- 划(16179)
- 机构
- 学院(405468)
- 大学(405419)
- 济(167252)
- 经济(163775)
- 管理(155381)
- 研究(142628)
- 理学(134220)
- 理学院(132617)
- 管理学(130303)
- 管理学院(129580)
- 中国(104167)
- 科学(89682)
- 京(86683)
- 财(72302)
- 所(72203)
- 农(70891)
- 研究所(66057)
- 中心(63790)
- 业大(63568)
- 江(60421)
- 财经(57774)
- 农业(55566)
- 北京(54572)
- 范(53889)
- 师范(53290)
- 经(52523)
- 院(52345)
- 经济学(50301)
- 州(48751)
- 经济学院(45168)
- 基金
- 项目(279356)
- 科学(217730)
- 研究(201490)
- 基金(200056)
- 家(176666)
- 国家(175173)
- 科学基金(148700)
- 社会(126892)
- 社会科(120128)
- 社会科学(120097)
- 省(110673)
- 基金项目(106795)
- 自然(97065)
- 自然科(94709)
- 自然科学(94681)
- 自然科学基金(92966)
- 划(92904)
- 教育(91895)
- 编号(81516)
- 资助(80928)
- 成果(65236)
- 重点(63233)
- 发(61275)
- 创(60627)
- 部(60236)
- 课题(56858)
- 创新(56136)
- 科研(53071)
- 国家社会(52097)
- 大学(51507)
- 期刊
- 济(187418)
- 经济(187418)
- 研究(120111)
- 中国(81338)
- 学报(68887)
- 农(63920)
- 科学(61388)
- 管理(57938)
- 财(54031)
- 大学(51237)
- 学学(48255)
- 教育(46451)
- 农业(43974)
- 技术(35723)
- 融(32698)
- 金融(32698)
- 经济研究(30985)
- 业经(30141)
- 财经(27989)
- 问题(24979)
- 经(24187)
- 业(23379)
- 图书(21493)
- 贸(21330)
- 科技(21214)
- 技术经济(20702)
- 版(19141)
- 资源(18823)
- 国际(18442)
- 商业(18230)
共检索到605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颖 逯宇铎
自贸区建设对地区的影响效应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与以往注重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影响的研究不同,本文在研究经济效应的同时,更多关注自贸区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刺激作用。本文利用建设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事件作为实验对象,引入政策效果评价最新发展的合成控制方法,客观评价自贸区建设对辽宁省经济及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为辽宁省自贸区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自贸区对辽宁省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与其他产业相比,对工业产业的影响效果相对较为平缓;(2)自贸区建设对辽宁省创新能力的促增作用十分显著,政策效应要大于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效果;(3)通过路径分析发现,自贸区对辽宁省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分段式特征,即初期促增作用明显,后期影响效果逐渐趋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迎春 李萍
企业家资源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本文在已有企业家创新理论及理论模型基础上,以辽宁省为例建立了经济数学模型,并借鉴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经验,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资源的多寡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提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培养企业家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家 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玉桢 冀康孟
本文以中国200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PSM-DID模型,实证研究了自贸试验区建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析了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有效推动了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资源禀赋下自贸试验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由东向西效应逐渐减弱。知识产权保护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自贸试验区建设应当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内外资进入;科学配置资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陈永胜 李丹
自贸区试验作为国家制度型开放试验田,对于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高度战略地位。本文运用2003—2018年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自贸试验区设立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对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自贸试验区设立显著拉动了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并且经过工具变量法、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剔除国家级新区政策、变换被解释变量和变换样本与离群值等一系列检验之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空间带动效应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除了能够影响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对其周围城市经济增长亦能产生影响。(3)动力机制检验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可通过制度变迁和创新驱动促进所在城市经济增长。(4)异质性分析发现,批次异质性表现出随着批次往后,经济增长带动效应逐渐递减的特征。内陆与沿海异质性表现为沿海自贸试验区显著拉动城市经济增长,而内陆自贸试验区不显著。本文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效应、全力提升制度变迁和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颉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00年,我国经济规模赶超意大利,位居世界经济规模第六位,2007年赶超德国,成为世界经济规模第三的国家,2010年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然而,在新常态发展态势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在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不能强有力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发掘新的拉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刻不容缓。自贸区的成立,可以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然后以开放促改革,进而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自贸区的成立,对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自贸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的驱动力。
关键词:
自贸区 经济增长 对外开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丽霞
在全球经济下滑及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自贸区成立对各区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广东自贸区的成立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基于广东省自贸区成立前后广州、深圳和珠海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额、外商实际投资额的月度数据,对广东自贸区成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丽霞
在全球经济下滑及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自贸区成立对各区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广东自贸区的成立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基于广东省自贸区成立前后广州、深圳和珠海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额、外商实际投资额的月度数据,对广东自贸区成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亮 陈淑梅
现阶段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寻找和释放新的驱动力以促进经济"回暖"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周边的中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为研究对象,从贸易效应、经济效应和福利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三大自贸区建成后对各经济体尤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三大自贸区都会驱动各成员的经济增长,同时对非成员会产生外部不经济;对我国来讲,每个自贸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大小不一,但都能有效驱动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总量及福利水平的增长,而且成员越多、市场规模越大的自贸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也就越大,贸易效应、经济效应和福利效应越明显。最后就如何能让自贸区建设更好地驱动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亮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逐年增大,在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和出口驱动等传统驱动不能强有力地驱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为我国经济增长发掘新型的创新驱动力刻不容缓。基于此,文章从自贸区驱动视角出发,在构建"3×3×2"数理模型基础上对我国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情况进行GTAP模拟。通过对代表性自贸区谈判达成与否和不同合作水准进行各类情景设定后的实证结果表明,自贸区可通过对外贸易增长、经济总量扩大和社会福利提高三方面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相对于传统驱动力,其具有显著的定位外向性和作用复合性特征;根据对自贸区驱动力的广度比较和深度比较可知,自贸区数量和市场总规模与其效能大小之间具备耦合效应特征,而新建设自贸区开放水平和提高已达成自贸区合作水平与其效能大小存在着交叉联动性;通过自贸区驱动力的大小对比发现,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并非一定大于同一情景下的其他成员,引致一定的不确定性,故需重视自贸区带来的贸易转移和冲击弱势产业等消极作用。因此,政府应"谋子"与"谋势"相结合,做好自贸区驱动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其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优效能。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亮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逐年增大,在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和出口驱动等传统驱动不能强有力地驱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为我国经济增长发掘新型的创新驱动力刻不容缓。基于此,文章从自贸区驱动视角出发,在构建"3×3×2"数理模型基础上对我国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情况进行GTAP模拟。通过对代表性自贸区谈判达成与否和不同合作水准进行各类情景设定后的实证结果表明,自贸区可通过对外贸易增长、经济总量扩大和社会福利提高三方面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相对于传统驱动力,其具有显著的定位外向性和作用复合性特征;根据对自贸区驱动力的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应望江 范波文
衡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试验效果对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复制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使用Hsiao等(2012)提出的一种基于面板数据衡量政策效应的新方法,构建了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季度经济增长率的"反事实"路径,创新性地定量评估了设立沪津闽粤四大自贸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截至2017年第1季度第三批自贸区扩容,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平均每个季度为上海市GDP增长率贡献了约2. 27个百分点。其中扩区之前平均每个季度贡献了约0. 897个百分点,扩区后平均每个季度贡献了约3. 03个百分点,表明更大范围的开放对上海市的经济增长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天津、福建和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平均每个季度分别为天津市、福建省和广东省的GDP增长率贡献了约3. 55、0. 70和1. 18个百分点,所有这些均表明中国实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对实施地的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秉镰 王钺
本文旨在考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区域创新生产活动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合成控制分析技术,构建"反事实"样本,实证考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前后创新变量的实际值与"反事实"值之间的差距。研究发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上海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本文结论为更好地发挥"自贸区驱动"的功效、建设创新型国家,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地区创新 合成控制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亮
该文对我国自贸区发展整体状况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驱动进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联系经历了从设立特区促开放、复"关"入"世"和加入区域经济组织等历程,目前已达成、在谈和在研自贸区的谈判数量和合作水平均稳步提高,体现出一些显著发展特征:自贸区已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和贸易投资地位,而且"自贸区驱动"比"出口驱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全面和深入,自贸区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耦合关系。我国需重视经济增长的"自贸区驱动"作用,做好顶层设计,促进自贸区发展以更好地发挥"自贸区驱动"效能。
关键词:
自贸区 经济增长 自贸区驱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庄芮 张国军
一、当前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形势与特点1998年之前,亚太地区仅有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澳大利亚-新西兰紧密经济关系协定(CER)等少数几个区域贸易安排。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加速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亚太各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据统计,截至2007年6月,APEC成员之间已达成的FTA(自由贸易协定)有27项,成员与非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恕立 吴楚豪
本文使用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自贸试验区建设引致的区域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显著降低了属地省份与其他省份的经济周期同步性,产生经济效应的影响范围介于1000~2000公里,在同板块(梯队)间产生的负向作用要大于不同板块(梯队)间产生的负向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自贸试验区属地省份与非自贸试验区属地省份间均存在转移效应,同为自贸试验区属地省份间的转移效应更为突出;在考虑了双边经贸合作的情况下,自贸试验区建设显著降低了其他省份的实际GDP增长率,中部和西部等内陆自贸试验区的负向影响更为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