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8)
- 2023(5049)
- 2022(4417)
- 2021(4139)
- 2020(3444)
- 2019(8017)
- 2018(7820)
- 2017(14601)
- 2016(7708)
- 2015(8826)
- 2014(8835)
- 2013(8484)
- 2012(8127)
- 2011(7491)
- 2010(7581)
- 2009(6911)
- 2008(6986)
- 2007(6618)
- 2006(5961)
- 2005(4945)
- 学科
- 济(31443)
- 经济(31298)
- 管理(21840)
- 贸(16601)
- 贸易(16587)
- 业(16390)
- 易(16058)
- 企(13791)
- 企业(13791)
- 方法(12392)
- 农(11379)
- 地方(10240)
- 中国(9755)
- 业经(9172)
- 财(8610)
- 出(8151)
- 理论(7975)
- 和(7803)
- 数学(7475)
- 数学方法(7434)
- 农业(7141)
- 学(6958)
- 家(6574)
- 关系(6450)
- 国家(6307)
- 制(5663)
- 财政(5591)
- 工作(5519)
- 口(5220)
- 出口(5217)
- 机构
- 学院(108243)
- 大学(108159)
- 济(45810)
- 经济(44889)
- 管理(40054)
- 研究(38349)
- 理学(33858)
- 理学院(33468)
- 管理学(32998)
- 管理学院(32783)
- 中国(27599)
- 京(22853)
- 财(22360)
- 科学(21822)
- 所(18536)
- 中心(17307)
- 江(17182)
- 农(16839)
- 财经(16693)
- 研究所(16440)
- 范(15229)
- 师范(15103)
- 经(15100)
- 业大(14450)
- 院(14349)
- 北京(14201)
- 经济学(14020)
- 州(13756)
- 农业(12762)
- 经济学院(12642)
- 基金
- 项目(71261)
- 科学(55663)
- 研究(55375)
- 基金(50789)
- 家(43749)
- 国家(43352)
- 社会(36872)
- 科学基金(36492)
- 社会科(33678)
- 社会科学(33664)
- 省(27355)
- 基金项目(27015)
- 教育(25140)
- 编号(23456)
- 划(22982)
- 自然(21761)
- 自然科(21158)
- 自然科学(21152)
- 自然科学基金(20737)
- 成果(20063)
- 资助(19907)
- 课题(16340)
- 部(16310)
- 重点(16092)
- 发(15604)
- 国家社会(14709)
- 创(14376)
- 性(14287)
- 教育部(14192)
- 人文(13836)
共检索到174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德龙 杨君 高翔
自贸区建设为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契机,特别在综合监管、咨询服务、法制建设等方面,社会组织可以承接政府所转移的部分职能。尽管社会组织发展迅速,逐渐承接政府转移的部分职能,但其面临着体制、法律与政策障碍,其自身也存在能力缺失问题。为此,在政府层面,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在社会组织层面,要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何占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强调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社会管理新格局的确立改变了以往社会管理主体单一化状态,明确了社会管理多元化,把社会组织推向了社会管理的前沿阵地,需要社会组织发挥协同治理的作用。部分政府职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大海 谢海瑛
作为我国民间组织中社会团体的一个分支,学术团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剖析了我国学术团体目前所处的困境及其特有的优势,明确了学术团体的性质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分析了学术团体的管理体制;构建了学术团体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三种主要方式:法律规范方式,委托-代理方式,合作方式;提出了学术团体提升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职能的能力及其量化评价方式的构想。
关键词:
民间组织 学术团体 社会职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仲良
科技社团承接社会管理职能是国际社会通行做法,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求政府实现职能转移。文章分析和探讨了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职能的现状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和困难,及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科技社团 职能转移 措施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代犟 梁昌勇 朱龙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本文探讨中国行业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职能结构,即会员服务和宏观管理。然后将行业协会划分为企业导向型和政府导向型两种类型,进而分析两种类型协会的职能维度结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行业协会都具有相同维度结构。在宏观管理因子上,政府导向型协会比企业导向型协会的影响程度普遍要高。在会员服务因子上,两种协会表现出明显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代犟 梁昌勇 朱龙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本文探讨中国行业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职能结构,即会员服务和宏观管理。然后将行业协会划分为企业导向型和政府导向型两种类型,进而分析两种类型协会的职能维度结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行业协会都具有相同维度结构。在宏观管理因子上,政府导向型协会比企业导向型协会的影响程度普遍要高。在会员服务因子上,两种协会表现出明显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冬梅 孙继强
结合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职能现状,剖析了当前体制下存在的问题。力争科技社团在创新组织发展机制、加速承接政府职能步伐、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发展出路,为加速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科技社团 转移职能 创新发展 社会职能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其春 陈勇智
【目的/意义】科技社团已成为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重要力量,对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多元化模式进行系统总结,探讨不同模式的共生特征和演进趋势,能够为进一步促进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供决策参考。【设计/方法】基于政社关系紧密性–科技社团自主性的二维分析框架,对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模式进行类型划分,并借助共生理论探讨不同模式内部主体间的共生特征,进而探究承接模式的演进趋势。【结论/发现】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模式可以划分为委托式承接、购买式承接、替代式承接和融合式承接四种,各种模式具有不同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和适用场合。由低层次共生向更高层次共生进化是承接模式演进的一般规律,而融合式承接体现了对称性互惠一体化共生关系,是承接模式演进的高级阶段。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国萍 张鑫
在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中,地方政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展开博弈,但是不同博弈行为导致的结果不同,只有竞合博弈行为才是产业承接中政府之间最优的博弈行为,要实现这种最优博弈行为,需要对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角色进行转换和重新定位。
关键词:
产业承接 产业转移 博弈论 竞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浩 徐文宇
基于公共服务效能内涵和构成要素分析,文章构建了包括服务成本、服务效率、公众满意、公众参与、服务能力5个维度的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效能评价理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服务结果、服务运营和服务抱怨3个公因子。其中,服务结果因子是对效能的一种客观性结果评价;服务运营因子与社会组织承接服务的方式和过程相关,能力作为一种渗透性要素融入到服务供给全过程;抱怨因子与效能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承接公共服务 效能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浩 徐文宇
基于公共服务效能内涵和构成要素分析,文章构建了包括服务成本、服务效率、公众满意、公众参与、服务能力5个维度的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效能评价理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服务结果、服务运营和服务抱怨3个公因子。其中,服务结果因子是对效能的一种客观性结果评价;服务运营因子与社会组织承接服务的方式和过程相关,能力作为一种渗透性要素融入到服务供给全过程;抱怨因子与效能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承接公共服务 效能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琪
一、武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需要新的目标定位武汉需要承接什么样的产业转移?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究竟为了什么?尤其是要承接国际资本转移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搞清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春林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促进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社会服务成效、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进一步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服务能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需要结合产业转移的产业集聚等特点,加强对接承接产业、创新专业建设机制、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应用科研能力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晓军 陈国生 张瀚文 彭文武 蔡琴 罗歆 肖璨
珠三角与大湘南示范区在工业规模差异、工业结构差异、生产效益差异和高新产业差异等方面所存在较大梯度差异,使得珠三角与大湘南示范区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势能差,这种势能差有利于两地产业转移与承接,按照克拉森区域分类法分析,重点对大湘南示范区从珠三角可承接的产业进行甄别,力图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对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华克思
皖江示范区设立以来,承接产业转移数量快速,质量不断提升,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依托皖江示范区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坚持特色承接、集群承接、创新承接、联动承接、绿色承接,是实现皖江示范区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皖江示范区 承接产业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