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53)
- 2023(20982)
- 2022(18245)
- 2021(16809)
- 2020(14474)
- 2019(33092)
- 2018(32723)
- 2017(62475)
- 2016(34334)
- 2015(38729)
- 2014(38734)
- 2013(38278)
- 2012(35442)
- 2011(32310)
- 2010(32377)
- 2009(30158)
- 2008(30034)
- 2007(26746)
- 2006(23445)
- 2005(20927)
- 学科
- 济(148402)
- 经济(148221)
- 管理(100420)
- 业(92779)
- 企(77158)
- 企业(77158)
- 方法(63970)
- 数学(55348)
- 数学方法(54632)
- 财(37991)
- 农(37098)
- 中国(35058)
- 学(33712)
- 地方(31397)
- 业经(31154)
- 贸(30167)
- 贸易(30150)
- 易(29200)
- 制(28627)
- 农业(24597)
- 务(23704)
- 财务(23614)
- 财务管理(23562)
- 理论(22257)
- 企业财务(22218)
- 环境(21762)
- 银(21547)
- 银行(21457)
- 和(21454)
- 融(21087)
- 机构
- 大学(502150)
- 学院(500248)
- 济(203716)
- 经济(199379)
- 管理(189138)
- 研究(173778)
- 理学(163441)
- 理学院(161487)
- 管理学(158315)
- 管理学院(157431)
- 中国(127545)
- 科学(110879)
- 京(106719)
- 财(93183)
- 农(91613)
- 所(90494)
- 研究所(82586)
- 业大(80408)
- 中心(77962)
- 江(74484)
- 财经(74257)
- 农业(72536)
- 经(67141)
- 北京(67103)
- 范(64033)
- 师范(63215)
- 院(62589)
- 经济学(61813)
- 州(59527)
- 经济学院(55495)
- 基金
- 项目(339134)
- 科学(263185)
- 基金(244762)
- 研究(238355)
- 家(217127)
- 国家(215402)
- 科学基金(182052)
- 社会(149019)
- 社会科(141152)
- 社会科学(141114)
- 省(132934)
- 基金项目(129708)
- 自然(121469)
- 自然科(118573)
- 自然科学(118537)
- 自然科学基金(116383)
- 划(112505)
- 教育(109354)
- 资助(101747)
- 编号(95527)
- 成果(77550)
- 重点(76835)
- 部(73757)
- 发(72296)
- 创(69570)
- 课题(66434)
- 科研(65856)
- 创新(65194)
- 计划(64066)
- 大学(62457)
- 期刊
- 济(224631)
- 经济(224631)
- 研究(144160)
- 中国(92614)
- 学报(89798)
- 农(82688)
- 科学(77920)
- 财(72955)
- 管理(68952)
- 大学(66392)
- 学学(63262)
- 农业(55833)
- 教育(47757)
- 技术(42184)
- 融(41973)
- 金融(41973)
- 财经(36856)
- 经济研究(36373)
- 业经(34980)
- 经(31603)
- 问题(29872)
- 业(29152)
- 贸(25834)
- 版(25611)
- 技术经济(24552)
- 科技(23980)
- 统计(23415)
- 业大(23138)
- 理论(22572)
- 图书(22522)
共检索到735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秉镰 吕程
本文运用合成控制法,选取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月度面板数据,分别从货物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对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个自贸区成立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估。通过对比自贸区挂牌成立前后各地区经济变量的实际值与合成控制地区经济变量的“反事实”估计值之差,评估自贸区设立的政策影响。同时结合四大自贸区各自的功能定位,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自贸区对经济指标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大自贸区设立均对地区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著正向影响,且不同自贸区的经济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特征。
关键词:
自贸区 经济效应 合成控制法 反事实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丽颖 郭敏
自贸区作为一项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国家战略,其设立是否可以释放增长红利,是政策制定者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利用2009—2016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自贸区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地方财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对地方财力增长呈现出6. 43%~9. 09%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效应具有两年左右的滞后期。基于检验结果,本文提出:扩大试验范围,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优化制度设计,缩短政策效应的滞后期;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外商投资利用质量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自贸区 地方财力 双重差分 合成控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海波 陈健生
本文运用合成控制法,基于2011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省域平衡面板数据,构造处理组的"反事实"状态,评估了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四川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并进一步利用2011年1月—2019年6月共102个月的省域样本数据,考察了四川自贸区的设立对四川地区的对外贸易经济指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合成控制法能够很好地拟合在自贸区设立前的四川地区经济增长路径;四川自贸区设立显著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增长,使四川地区的实际GDP平均每季度增加129.42亿元,季均溢出效应达到1.36%;通过安慰剂检验和排序检验发现,四川自贸区设立对四川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进一步考察发现,四川自贸区设立对进出口总额月均提升效应达30.3%,且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为此,内陆自贸区建设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对外开放广度与深度,促进要素自由流动,降低制度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形成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经济集聚体。
关键词:
内陆自贸区 四川经济增长 合成控制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平 李宏伟
文章采用合成控制法,基于经济区规划的政策实验,选取北部湾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和组成城市两个方面评估其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①从整体上看,经济区政策对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作用,但政策效应存在波动;②经济区各个组成城市的政策效应存在较大差别,经济区政策对经济区核心城市的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③分城市实证研究结果的差异性表明,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现状和政治背景,经济区中的城市的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按照经济区规划中设想的情况,尤其对于非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忽视行政区划所带来的政治壁垒的结果就是经济区政策的负向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利荣 芮莉莉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国家推进贸易新业态,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反事实"视角下的合成控制法和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方法,运用67个城市2001-2019年的面板数据,评估了我国设立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经济效应,并结合不同综试区的产业基础和制度改革的重点,比较分析不同综试区经济效应的地区差异性。结果表明,第一批杭州综试区对地区经济增长,对外贸易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第二批综试区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为对外贸易水平的促进作用,对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效果不明显;在研究的五个综试区中,内陆地区综试区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沿海地区综试区。文章建议各地区综试区不能简单复制杭州的做法,应该结合当地的产业特征,主动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有效发挥综试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另一方面,国家应该扩大内陆地区综试区的设立,以克服非沿海城市发展传统国际贸易的区位劣势,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文君 崔凡 杨志远
本文通过合成控制法,实证分析了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上海自贸区服务业资本流动的影响效果和渠道。研究发现:2013年9月开始在上海自贸区实施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服务业资本流入速度增长超过30%。其他省份的合成控制效果都不显著。应该说,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推进中国行政管理透明度、构建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所有这些成就中,最重要的一项影响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服务业开放,特别是服务业资本的快速流动。本文最后根据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服务要素国际流动性的特点,为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负面清单 服务业资本流动 合成控制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启才
本文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利用合成控制法,实证研究了自贸试验区政策试点对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态影响。估计结果显示,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地区吸引外资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政策效应随自贸试验区的平稳运营逐步上升。在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到2015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期间,与没有自贸试验区政策相比较,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累积增加2847.9亿元,平均每年的溢出额为949.3亿元,年均溢出率约为20.9%;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累积增加1282.2亿元,平均每年的溢出额为427.4亿元,年均溢出率约为107.5%。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显示,上海自贸试验区政策对FDI的促进作用在统计上是显著的。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土地税收等优惠举措,东道国的外资服务水平和企业营商环境对外资更具有吸收力,这对中国其他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启才
非参数合成控制法是一种新颖的政策评估方法,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案例,利用该方法实证研究了自贸政策的引资动态效应。非参数合成控制法的估计结果显示,2013-2015年间,自贸试验区政策让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累积增加2052.6亿元,平均每年的溢出额为684.2亿元,年均溢出率约为14.2%;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累积增加1330.6亿元,平均每年的溢出额为443.5亿,年均溢出率约为116.2%。上海自贸政策引资动态效应显示,外商在政策试点初期直接投资规模较小,在政策试点后期直接投资规模不断增大,外资对中国设立自贸试验区反应谨慎。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表明,自贸试验区政策对地区吸引外资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实证结论具有稳健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琼 吴小雨 成春林
随着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建设的深入,自贸区政策对金融开放的影响成为重要研究话题。在梳理自贸区政策对金融开放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利用200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合成控制法实证检验自贸区政策对金融开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政策促进了金融开放,并主要通过金融制度创新和投融资渠道拓宽机制实现,跨境贸易便利机制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多种稳健性检验表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为进一步发挥自贸区政策对金融开放的作用,应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充分利用境外投融资市场,推进跨境贸易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利辉 刘志红
自贸区作为以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家试验田",是中央政府做出的关于经济改革、转型和升级的战略决策,其目标不仅是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更要通过先行先试的模式探索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的经验。本文以最早成立的上海自贸区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政策效应评估方法与合成控制法,对比自贸区成立前后经济变量的实际值与"反事实"值之差,揭示样本期内不同季度的实施效果,评估其对地区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两种方法评估下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地区实际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及进出口总额的影响效应分别为2.82%、1.25%、2.54%、2.34%及3.24%、1.05%、2.75%、2.23%,其中对人均GDP的影响较大,所得结果大于零且基本保持一致,表明自贸区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效应为正,两种方法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利辉 刘志红
自贸区作为以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家试验田",是中央政府做出的关于经济改革、转型和升级的战略决策,其目标不仅是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更要通过先行先试的模式探索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的经验。本文以最早成立的上海自贸区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政策效应评估方法与合成控制法,对比自贸区成立前后经济变量的实际值与"反事实"值之差,揭示样本期内不同季度的实施效果,评估其对地区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两种方法评估下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地区实际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及进出口总额的影响效应分别为2.82%、1.25%、2.54%、2.3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郝枫 杨丹丹 孙梦迪
近年来,我国工业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水污染事件频发,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扭转这一局面,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众多环保政策。利用2013~2016年周度省级面板数据,选取高锰酸盐(COD_(Mn))、溶解氧(DO)、氨氮(NH_3)等3类单项指标,基于合成控制法(SCM)评价江苏省污水处理差别定价政策的效果,并借助熵权法构建综合指标以评价其综合效应。研究发现:政策实施后,江苏省地表水质整体上取得明显改善;溶解氧指标提高,表明地表水体自净能力显著提升;但由于不易监管,以高锰酸盐和氨氮衡量的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反而有所恶化。为确保实现预期目标,政策制定及动态调整必须保证激励约束相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经国 周灵灵 邹恒甫
本文基于合成控制法,以反事实分析的方式探讨了我国设立经济特区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特区的设立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效应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双重不对称性。从时间上看,20世纪80年代特区设立伊始,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到了90年代这一效应有所减弱,2000年后进一步下降。后设的经济特区会呈现出某种"后发劣势"。就地区而言,在东部省份设立经济特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中西部地区收效不明显。因此,不能过于依赖经济特区来拉动经济增长,现阶段应加快转变特区的发展方式,通过动态管理、分类指
关键词:
经济特区 经济增长 合成控制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印尼经济特区发展及其经济效应评估——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分析
我国经济特区设立的经济增长效应评估——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分析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电能消费强度的影响——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分析
房产税调控政策对商品房价的影响研究——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分析
基于合成控制法的OFDI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
“985工程”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吗?——基于双重差分和合成控制法的分析
经济不确定性对最终消费影响的地区差异性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比较分析
广东自贸区促进了粤港货物贸易联系吗?——基于合成控制法的政策效果评估
“两型社会”试验的经济效应——基于合成控制法的估计
自由贸易区与企业TFP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广义合成控制法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