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1)
- 2023(11758)
- 2022(9525)
- 2021(8574)
- 2020(6813)
- 2019(15454)
- 2018(15193)
- 2017(28301)
- 2016(15040)
- 2015(17176)
- 2014(17184)
- 2013(17089)
- 2012(16110)
- 2011(15028)
- 2010(15060)
- 2009(13817)
- 2008(13683)
- 2007(12012)
- 2006(11156)
- 2005(10599)
- 学科
- 济(77492)
- 经济(77427)
- 管理(35016)
- 业(34759)
- 中国(27960)
- 方法(24080)
- 企(23755)
- 企业(23755)
- 贸(23535)
- 贸易(23517)
- 地方(22856)
- 易(22806)
- 农(22287)
- 数学(20607)
- 数学方法(20509)
- 业经(17556)
- 农业(15048)
- 发(14243)
- 融(13573)
- 金融(13572)
- 银(13339)
- 银行(13326)
- 制(13256)
- 行(13100)
- 学(12897)
- 环境(12323)
- 财(12291)
- 地方经济(12215)
- 关系(11313)
- 发展(11070)
- 机构
- 学院(221124)
- 大学(220177)
- 济(105781)
- 经济(104045)
- 研究(90649)
- 管理(76097)
- 中国(70128)
- 理学(63435)
- 理学院(62607)
- 管理学(61716)
- 管理学院(61289)
- 科学(51353)
- 京(49266)
- 所(46248)
- 财(44782)
- 研究所(41781)
- 中心(38746)
- 农(37256)
- 财经(34847)
- 经济学(34541)
- 江(33575)
- 院(32852)
- 北京(32540)
- 经(31826)
- 范(31249)
- 经济学院(31153)
- 师范(30984)
- 业大(28879)
- 农业(28671)
- 科学院(28118)
- 基金
- 项目(140938)
- 科学(111365)
- 研究(106189)
- 基金(102456)
- 家(90059)
- 国家(89346)
- 科学基金(74640)
- 社会(70372)
- 社会科(66885)
- 社会科学(66874)
- 基金项目(52489)
- 省(52248)
- 教育(46553)
- 划(44957)
- 自然(43983)
- 自然科(42878)
- 自然科学(42865)
- 自然科学基金(42096)
- 资助(41809)
- 编号(41514)
- 发(37892)
- 成果(34353)
- 重点(32863)
- 部(31952)
- 发展(31350)
- 展(30858)
- 国家社会(30841)
- 课题(30267)
- 中国(29960)
- 创(28852)
- 期刊
- 济(125323)
- 经济(125323)
- 研究(76354)
- 中国(51166)
- 农(36710)
- 学报(32507)
- 科学(32001)
- 财(30838)
- 管理(30816)
- 融(26000)
- 金融(26000)
- 农业(25513)
- 大学(25159)
- 教育(24945)
- 学学(23445)
- 经济研究(22206)
- 贸(20183)
- 业经(20135)
- 国际(19374)
- 问题(18184)
- 技术(18095)
- 财经(17617)
- 世界(15562)
- 经(15518)
- 业(14693)
- 资源(11026)
- 技术经济(10745)
- 经济问题(10410)
- 商业(10384)
- 现代(10317)
共检索到362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杨志勇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但近年来逆全球化有所抬头,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中国积极发展自贸区,融入全球经济,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在走回头路。那么,面对已有的逆全球化问题,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什么呢?笔者拟结合逆全球化问题,讨论自贸区的发展道路和未来中国对外发展思路。一、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2013年以来,中国自贸区发展迅速。2013年9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洪明
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的改革与开放不是孤立的,它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密不可分的、互为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并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全球化。因此,正确认识当今国际环境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对思考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经济 全球化 中国 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悠然 蔡宏波
一、2015年全球自贸区的新发展2015年无疑是全球自贸区发展历史上极为关键的一年,区域和双边自贸区加速发展。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推动自贸协定的谈判,并且积极论证与潜在伙伴建设自贸区的可行性。2015年1月1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公民在欧亚经济联盟任何一国就业不再需要获得专门的工作许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戴翔 张二震
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兴起,本质上是全球化红利在国家间和国家内分配失衡及全球治理失序负面性,被世界经济周期作用放大的结果。目前世界经济虽已进入长周期衰退阶段,但从错位发展角度看,前一轮产业革命为中国带来的开放发展红利尚未结束,中国面临着从以往全面摘取全球产业技术"低垂果实"向全面摘取"高悬果实"的重要机遇;另一方面,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正处于孕育阶段,融入全球创新链中无疑有助于实现开拓性技术进步。不幸的是,上述战略机遇正面临着被"逆全球化"浪潮吞噬的风险。为有效化解可能的风险和挑战,需要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关键词:
逆全球化 开放发展 增长共赢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富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慧莲 郝佳根
近几年,反经济全球化思潮泛起,并被一些国家付诸于具体的行动,引起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未来发展的忧虑。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遇阻与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密切相关,未来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一是科技进步,二是中国力量。阻力则主要来自:美国从经济全球化的前沿后退,国际公共产品提供不足;主要国家的政治意愿不强,难以达成高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现有国际组织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彼此之间合作不力。未来经济全球化的中美"双头"模式可能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前提是中美之间不发生激烈对抗;中国要在维护既有国际经济制度稳定的前提下争取制度性权利,围绕共同的利益关切点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琴
发达经济体"逆全球化"思潮泛滥且不断演化,中美经贸摩擦日趋激烈,特朗普全球"零关税"政策逐渐浮出水面。中美经贸摩擦及特朗普全球"零关税"政策看似冲突,实则是"美国优先"的真正体现,意为打击新兴经济体尤其中国经济及其产业发展,重新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经贸新秩序,是"逆全球化"的新表现,对国际经贸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长期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逆全球化"不断发展下中国的正确选择,中国需要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整体规划、加强区域合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等方面做出新设计。
关键词:
逆全球化 贸易保护 中国策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贺新
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其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性机遇的同时 ,也为其带来一些深刻的负面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大潮 ,发展中国家的明智策略是既要把握好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又要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 ,扬长避短 ,加强相互间的团结与合作 ,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民族产业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冷馨
经济全球化的决定性力量源自市场机制。逆全球化的实质也源于主要发达国家意图推动全球经济资源要素体系再分配平衡的动机。它对我国的全球贸易份额构成冲击,也给正在增长中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带来挑战和机遇。留学生教育作为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境外消费形式,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留学生的双边多边流动带动的消费增长和人文互动,可以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显著影响。建议进一步完善出国留学、吸引来华留学和境外办学政策,扩大境外办学出口方式,提升我国教育机构的国际拓展能力,主动构建开放型高等教育网络体系,通过展开全球高等教育教学课程,创新软实力输出方式,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实力。
关键词:
逆全球化 高等教育 服务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斌 甄洋 屠新泉
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是指两个及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在WTO规则下所达成的地区性贸易安排。近年来,FTA发展迅速并已成为区域贸易协定(RTA)的主要形式。据WTO官网统计,截至2018年8月31日,已签署生效的RTA有305个,其中关税同盟(CU)有29个,诸边服务协议(PSA)有24个,而FTA有252个,占比超过80%。这些FTA不仅涉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鲁英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基于此,作为创新试验地的中国自贸区的知识产权战略具有顺应贸易便利化、促进投资管理改革、利于融资创新、推动知识产权机构法治化、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独特内涵。为有效实现这些内涵,新时代中国自贸区知识产权战略需要更高度、更自觉的顶层设计,可采取在继续顺应国际趋势的基础上主动快速对接知识产权高标准的发展思路,并从坚持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和坚持知识产权地域性管理为主两方面出发进行总体应对,从而不仅从国内角度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产权权利人需求,也有助于在国际上,从"被动"应对的规则执行者转型为"主动"参与的规则引领者,实现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关键词:
自贸区 知识产权战略 内涵 思路 应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陈佳洱 徐善衍 白春礼 胡鞍钢 李静海 李未 吴家玮 蒲慕明 周琪 吕坚 田刚 舒其旺 倪军 刘大椿 丁抗
2002年12月26-27日,科学技术部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科技发展新世纪论坛"。来自海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高层科学家及科技发展战略专家,以及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负责人,共五十余人参加了论坛。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未来二十年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特别是有可能形成新突破的领域分析;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中国在全球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科技社会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及如何建立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机制;当前中国科技政策评价及政策建议;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见解和建议。为了引起全社会更多地关注中国科技发展,我们将与会者的发言进行了整理,独家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邓楠 孙家广 谢晓亮 王宁国 李培林 林建海 宫鹏 唐启升 周盛宗
2002年12月26-27日,科学技术部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科技发展新世纪论坛"。来自海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高层科学家及科技发展战略专家,以及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负责人,共五十余人参加了论坛。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未来二十年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特别是有可能形成新突破的领域分析;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中国在全球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科技社会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及如何建立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机制;当前中国科技政策评价及政策建议;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见解和建议。为了引起全社会更多地关注中国科技发展,我们将与会者的发言进行了整理,独家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树标
根据《中国2010远景规划》,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8%左右的高速增长。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能源消费量会越来越大,谁将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提供足够的能源,便成为国内外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