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29)
- 2023(8108)
- 2022(7277)
- 2021(6863)
- 2020(6107)
- 2019(14393)
- 2018(14292)
- 2017(28520)
- 2016(15777)
- 2015(18193)
- 2014(18561)
- 2013(18454)
- 2012(17197)
- 2011(15476)
- 2010(15782)
- 2009(14950)
- 2008(15468)
- 2007(14386)
- 2006(12449)
- 2005(11388)
- 学科
- 济(61289)
- 经济(61205)
- 业(51891)
- 管理(50225)
- 企(43114)
- 企业(43114)
- 方法(32678)
- 数学(28894)
- 数学方法(28669)
- 财(27190)
- 税(21882)
- 税收(20418)
- 收(20251)
- 务(18352)
- 财务(18329)
- 财务管理(18281)
- 企业财务(17457)
- 中国(16372)
- 农(16246)
- 制(15423)
- 银(12249)
- 银行(12226)
- 业经(12178)
- 贸(11862)
- 贸易(11855)
- 学(11570)
- 易(11524)
- 行(11407)
- 险(11133)
- 保险(11039)
- 机构
- 学院(228057)
- 大学(227692)
- 济(91877)
- 经济(89797)
- 管理(88986)
- 理学(75655)
- 理学院(74905)
- 管理学(73724)
- 管理学院(73305)
- 研究(68932)
- 中国(58815)
- 财(53716)
- 京(47256)
- 科学(41341)
- 财经(40813)
- 经(36820)
- 江(36303)
- 农(35942)
- 所(35537)
- 中心(33396)
- 业大(31419)
- 研究所(31332)
- 财经大学(30161)
- 北京(30123)
- 州(28767)
- 农业(28245)
- 经济学(28206)
- 范(26268)
- 师范(25979)
- 经济学院(25783)
- 基金
- 项目(138720)
- 科学(107971)
- 研究(101881)
- 基金(100616)
- 家(86276)
- 国家(85534)
- 科学基金(73605)
- 社会(63100)
- 社会科(59672)
- 社会科学(59653)
- 基金项目(53656)
- 省(53568)
- 自然(48304)
- 教育(47637)
- 自然科(47169)
- 自然科学(47155)
- 自然科学基金(46365)
- 划(44836)
- 编号(43466)
- 资助(42906)
- 成果(36419)
- 部(31619)
- 重点(30508)
- 课题(28454)
- 创(28280)
- 性(27969)
- 发(27688)
- 教育部(27382)
- 科研(27181)
- 大学(27001)
共检索到347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建国
按照承保方式的不同,国际保险市场可分为原保险市场、再保险市场和自保险市场。自保公司是自保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保公司作为一种创新的风险融通方式,同样面临着纳税问题。对其避税行为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自保公司面临的挑战并找出反避税措施。
关键词:
自保公司 避税行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曹洪彬 沈峰
各国现行税法往往很难完全解决内部保险公司避税的问题。而在我国,税法中更是缺乏有关内部保险公司的规定。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内部保险公司避税问题,制定较为完善的法律,并通过加强国际间的磋商和合作,以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我国的税收利益。
关键词:
内部保险公司 避税 税收利益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童锦治 刘建红 潘灵娴
目前国际保险市场中,自保险市场十分活跃。许多跨国公司都设立了自保险公司,并以此来实现其避税的目的。本文剖析了国际保险市场中自保险公司的各种避税手段,并对反避税措施提出方向性建议。
关键词:
自保险公司 避税 反避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根贤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尤其是成为WTO成员国后,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跨国纳税人的避税活动不仅出现了顺向避税,而且出现了逆向避税,即双向避税。本文主要是对双向避税的概念、特点、避税的主要方式以及双向避税在我国的表现进行了论述和判断,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双向避税 顺向避税 逆向避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向景
本文认为把避税行为认定为有效或无效的传统观点是私人权力本位至上和国家权力本位至上在法律上的体现 ,也是由谁来承担法律和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风险问题在法律上的表现。根据社会权力本位和税收法规以及反避税实务 ,笔者认为应把避税行为认定为可撤销性法律行为才与现实相符 ,也才能具有理论上的解释力。
关键词:
有效说 无效说 可撤销性法律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牛颖惠 苗慧
国外,欧洲富豪为了避税不惜更改国籍,正在上演大逃亡;国内,深圳私营企业主为了逃避有可能到来的遗产税签下亿元保单。一时间,"避税"成了热门话题。其实,人寿保险就是解决避税的方式之一,同时还是避债的一大利器。指定受益人可避债保险的避债功能一直被业内津津乐道。安邦人寿北京分公司理财规划师贾红指出,我国《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保险人陷入经济纠纷或涉嫌犯罪,属民法范围,只要没有证据证明其保险合同无效,或者资金来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邬润龙 李艳
资本保证金制度是我国保险业监管的重要政策之一。从1985年至今,保险公司提取资本保证金已成为保障稳健经营的一种手段,在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和严格偿付能力监管未建立前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随着保险监管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可以考虑对资本保证金的提取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征途 王旭辉
当前,我国专业健康险公司的组织架构多采用直线职能制模式,其缺点是:可能会降低整个企业的目标,难以明确对利润的考核,对市场的反应和把握程度不高。专业健康险公司实行矩阵制组织架构的优势:渠道内集中了产品开发、核保、销售和市场企划等职能,可以真正实现对利润的考核。
关键词:
专业健康险公司 组织架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建珍
随着银行贷款管理"发放——分销"模式的兴起以及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指数化增长,保险公司也成为这一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但其在次贷危机的系统性风险中的角色也饱受质疑。本文分析了保险公司承担信用风险的动因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次贷危机剖析了保险公司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论是传统型保险公司并不具备系统重要性,而保险公司参与CRT交易却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只有通过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充分预期信用损失、拥有充分的资本和适当的杠杆率,才能充分发挥保险公司通过参与CRT市场增强金融体系稳定和提高效率的正面效应。
关键词:
保险公司 信用风险转移 系统性风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英君
随着中国保险业发展改革的逐步深入,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中国未来保险事业发展的前景将会更加美好。但是,中国商业性财产保险公司若不解决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难题,必然会影响中国财产保险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据此,就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化解当前风险的整体框架思路。
关键词:
财产保险 保险公司 风险管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亥隆
随着资本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合伙企业的合伙形式正在变得日益多样。与此相对的,我国针对合伙企业的约束性税收政策较少,对其所报送资料的要求也相对简单,为部分企业及合伙人利用各类手段避税留下了一定空间。目前,我国实体法反避税规定不够完备、程序法中的反避税规定约束力不强,实践中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监管仍然面临调整利润分配或拆分收入风险、关联交易风险、税收优惠滥用风险、涉外税收风险。建议尽快通过完善一般反避税规则、建立特殊反避税规则、完善现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等方式加强我国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监管。
关键词:
合伙企业 个人所得税 反避税 税收征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太寿
国际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世界各国税法间的差异或税法上的漏洞,人为地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异常安排,以达到少缴纳税收目的的经济行为。在理论界,对国际避税进行治理已成共识,而国际避税法律属性的定位既是治理国际避税的基石又是难点。本文采用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从法律角度对避税进行法理分析,其次对国际避税法律属性的定位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国际避税治理的对象是狭义上的国际避税,而不是广义上的国际避税的结论。
关键词:
避税 国际避税 法律属性 违法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太寿
基于国际避税的负面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治理已经得到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共识,不过,各国对国际避税治理的态度各异。从当前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对国际避税的治理一定要讲究"适度治理"为妥。本文从国际避税的治理手段、治理效应、治理效率和阶段性手段等四个方面诠释"适度治理"的内涵,并分析国际避税"适度治理"的三种原因,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过度治理"国际避税的负面影响,从而得出结论:国际避税现象一定要得到政府的规制和治理,但对国际避税的"适度治理"一定要以引导流动性生产要素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健康发展和维护跨国企业公平发展为目标取向,一定要防止采用国际避税"过度治理"措施。
关键词:
避税 国际避税 治理过度 适度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海燕 严倩
文章研究企业避税程度对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和产品市场竞争的反应,以我国2011—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如何影响企业避税行为及其关键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企业避税行为与产品市场竞争显著正相关,产品市场竞争越大,企业越会采取激进的避税战略;第二,经济周期与行业管制的交乘项显著为正,在经济上行期,非国有企业受到的管制越少,企业避税行为就越激烈。以上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压力是企业避税在经济繁荣阶段向上操纵利润的关键机制,经济周期是深入理解我国企业税负水平差异及其变化的重要因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经济周期 企业避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海燕 严倩
文章研究企业避税程度对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和产品市场竞争的反应,以我国2011—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如何影响企业避税行为及其关键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企业避税行为与产品市场竞争显著正相关,产品市场竞争越大,企业越会采取激进的避税战略;第二,经济周期与行业管制的交乘项显著为正,在经济上行期,非国有企业受到的管制越少,企业避税行为就越激烈。以上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压力是企业避税在经济繁荣阶段向上操纵利润的关键机制,经济周期是深入理解我国企业税负水平差异及其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结合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以及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程度对理解企业避税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经济周期 企业避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