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9)
2023(9481)
2022(8091)
2021(7045)
2020(6115)
2019(14042)
2018(13646)
2017(26173)
2016(14673)
2015(16781)
2014(17364)
2013(17312)
2012(16715)
2011(15410)
2010(15955)
2009(14972)
2008(14760)
2007(13770)
2006(12302)
2005(11452)
作者
(44699)
(37510)
(37402)
(36053)
(23959)
(17941)
(17186)
(14640)
(14009)
(13475)
(13005)
(12418)
(12036)
(11974)
(11820)
(11800)
(11358)
(11124)
(11043)
(10917)
(9606)
(9368)
(9118)
(8648)
(8634)
(8511)
(8343)
(8283)
(7671)
(7433)
学科
(84453)
经济(84381)
管理(42178)
(37320)
方法(31543)
(28952)
企业(28952)
数学(28168)
数学方法(27940)
中国(20802)
地方(20556)
(18674)
(16819)
(16053)
业经(14893)
地方经济(13588)
(13540)
农业(12656)
(12119)
贸易(12108)
(11649)
环境(11528)
(10973)
(10819)
银行(10798)
(10546)
金融(10544)
(10318)
(9724)
财务(9701)
机构
大学(225104)
学院(223686)
(103998)
经济(101871)
管理(82403)
研究(80013)
理学(69618)
理学院(68825)
管理学(67722)
管理学院(67294)
中国(60891)
(47335)
(46619)
科学(46489)
(41246)
(37631)
中心(37221)
研究所(37000)
财经(36622)
(36533)
经济学(33638)
(32848)
业大(31456)
北京(30270)
经济学院(30140)
(29579)
农业(29451)
师范(29329)
(28270)
(27826)
基金
项目(137849)
科学(107718)
研究(101804)
基金(98963)
(85223)
国家(84517)
科学基金(71650)
社会(65741)
社会科(62307)
社会科学(62288)
(54112)
基金项目(51472)
教育(47279)
(44921)
自然(44088)
自然科(43008)
自然科学(42992)
自然科学基金(42221)
资助(41554)
编号(41452)
成果(34936)
重点(31329)
(31295)
(31089)
课题(29246)
(27476)
国家社会(27234)
教育部(26810)
大学(26170)
科研(26156)
期刊
(123181)
经济(123181)
研究(72286)
中国(46046)
(37212)
(34060)
学报(33172)
管理(30072)
科学(30002)
大学(25055)
教育(24014)
学学(23383)
(22351)
金融(22351)
农业(22234)
技术(20567)
经济研究(20362)
财经(19362)
业经(17673)
(16842)
问题(16290)
技术经济(13512)
统计(12797)
(12613)
(11820)
世界(11055)
理论(10933)
(10911)
商业(10691)
图书(10624)
共检索到352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丹淅  吴克明  
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是指自考毕业生的行业就业领先系数在优势行业小于普通本科毕业生的一种就业现象。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筛选理论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在于自考毕业生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不足。解决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问题的思路在于重塑自考生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调整自考专业设置以及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萍  张日新  
毕业生择业自主权的获得和就业市场的形成是学生违约必须具备的条件,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就业制度安排、未来预期是毕业生就业违约的主要原因,加强就业制度建设、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加大违约成本可以减少学生违约的发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清斌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累计录取各类新生30.18万人,本科招生20.31万人,本科录取率61.3%,创历史新高。在江苏省高考人数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录取比例不断提高,江苏省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也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经济学视角,大学生就业涉及劳动力市场划分、教育供给与需求、职业搜寻理论及筛选理论等多个问题。要解决江苏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转变大学生就业的决策、健全政策引导、建立良好的社会需求环境、改善就业市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宇舸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高校出具名不符实的文凭,导致就业市场上的交易费用增加,延缓了学生就业,增加了就业成本;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垄断,造成了私人的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过高、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质量下降等问题,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只有通过市场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立卫  
认为目前在职研究生教育较低的质量对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消极影响;在职教育文凭质量较低的原因是多数需求者的需求与教学标准负相关,而学校是教育需求量(货币收入)追求型的。指出要改变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必须从提高入学标准、限制开办院校及规模、专业,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改变研究生教育的资助和收费政策,引入高校的良性竞争机制等方面入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静娴  吴克明  
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来看,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的劳动力流动频度范围内可以获得较高的就业收益,而我国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抑制了大学生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进而降低了大学生就业收益。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收益的对策在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颖  秦永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对我国高等院校扩招给大学毕业生、非大学毕业求业者、企业和社会在就业和工资等方面所造成的福利效应作一纯理论的分析。通过对模型中扩招前后均衡点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大量增加,从长期看为我国经济增长积聚了大量的人力资本,但就个人福利而言,投资于高等教育者其境况变坏,而没有上大学的人却境况变好。我们认为,要想方设法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使全社会潜在福利的增加变成现实的福利增长,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以拓宽市场规模,由此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增加其收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晋波  
近年来,高校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抓手,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考核院系教学质量,查找高校学生培养的问题,反思高校教育体制,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改进措施。以人力资本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为指导,对"助学二学历"毕业生,从工作单位、工作条件、工作保障、工作前景等方面设计就业质量调查问卷,从问卷回收数据来考察学生的就业质量,并深层挖掘导致学生就业质量不理想的内在原因,然后对改进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克明  孙百才  
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容易导致失业,但这是大学生在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以及学费高昂的条件下企图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而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并非是不理性的行为。降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有效途径在于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理性看待大学教育成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从国  
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毕业生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一方面加剧了这里的就业竞争,造成了这里人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基层和经济落后地区引进人才的难度,抑制了这些地区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创新基层就业制度,为大学生基层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和工作收益均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建孟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金融危机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金融领域,正向其他行业蔓延。作为就业的主要群体,2009届、2010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下,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高质量就业,对国家、大学或者学生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章认为,应该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和大学生自身层面等三个方面共同努力来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振  黄雪飞  
本文是以就业质量评价为主题,以近10年来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梳理,并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阐述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提出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贻杰  刘范一  
问卷调查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构成维度包括4个方面,即社会保障、就业机会、满意度和薪酬与发展。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发现,当前要更加注重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政府要尽快建立"高水平、广覆盖、一体化、公平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用人单位要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用工制度,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提高岗位质量和就业满意度;高职学生要增强专业技能,增强综合素质,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正霞  陆根书  李丽洁  
应用对陕西省77所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16 112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一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质量的不同维度的表现有所不同,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倾向于较满意,对职业匹配度倾向有点符合,对就业满意度接近较满意;二是个体、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三是个体、学校教育、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并发现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的满意度既是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测量维度,也是联系职业匹配度和其他影响因素与就业满意度的重要中介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引导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特征满意更高、更匹配的职业和单位;二是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三是社会和就业单位应积极改进与工作相关的特质,以吸引、留住大学毕业生,助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钋  郭建如  金轶男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考虑到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以及个体就业观念的差距,本文提出应该横向比较本科与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和就业结果的差异,同时纵向比较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与其实际就业结果的差异,以此说明高等职业教育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利用上述方法,本研究发现本科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迥异,高等职业教育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求职结果具有显著影响,且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显著改变其求职结果。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本文发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未必显著比本科毕业生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