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3)
2023(7051)
2022(5900)
2021(5566)
2020(4452)
2019(9922)
2018(9659)
2017(18178)
2016(9273)
2015(10137)
2014(9274)
2013(8821)
2012(7918)
2011(7034)
2010(7122)
2009(6506)
2008(6329)
2007(5822)
2006(4931)
2005(4225)
作者
(22990)
(19187)
(19156)
(17964)
(12306)
(9088)
(8535)
(7365)
(7219)
(6731)
(6413)
(6336)
(6216)
(6034)
(5831)
(5764)
(5757)
(5650)
(5422)
(5412)
(4591)
(4487)
(4435)
(4370)
(4300)
(4295)
(4268)
(4233)
(3845)
(3641)
学科
(37778)
管理(36577)
(35301)
企业(35301)
(32161)
经济(32122)
技术(15509)
技术管理(11897)
业经(11100)
方法(10825)
中国(10400)
(9395)
(8694)
(7661)
理论(7590)
(7533)
数学(7462)
数学方法(7359)
(7283)
地方(6972)
(6563)
银行(6550)
(6465)
贸易(6456)
农业(6431)
(6305)
(6294)
(6116)
经营(6107)
(5808)
机构
学院(124163)
大学(121731)
管理(54527)
(51264)
经济(50306)
理学(47454)
理学院(47011)
管理学(46549)
管理学院(46266)
研究(37113)
中国(28453)
(23984)
(23217)
科学(19997)
(18771)
财经(18637)
中心(17294)
(16947)
(15987)
(15831)
师范(15703)
商学(15699)
商学院(15544)
(15181)
经济学(14776)
北京(14553)
研究所(14348)
业大(14113)
(14071)
财经大学(13934)
基金
项目(84516)
科学(70001)
研究(66839)
基金(61975)
(52405)
国家(51921)
科学基金(47044)
社会(44555)
社会科(42336)
社会科学(42327)
(34479)
基金项目(33009)
教育(30912)
自然(28690)
(28173)
自然科(28145)
自然科学(28141)
自然科学基金(27707)
编号(26829)
(24958)
资助(22287)
创新(22047)
成果(21504)
课题(18843)
(18742)
重点(18678)
(18456)
国家社会(18279)
(18079)
(17533)
期刊
(58406)
经济(58406)
研究(36635)
中国(26850)
管理(25184)
(17951)
教育(17480)
科学(15516)
(12896)
学报(12785)
技术(11931)
业经(11452)
(11146)
金融(11146)
大学(10817)
学学(9930)
经济研究(9216)
财经(8969)
科技(8779)
农业(8579)
(7897)
技术经济(7220)
(7133)
论坛(7133)
问题(6964)
现代(6914)
商业(6724)
(6093)
图书(6015)
经济管理(5400)
共检索到183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文军  顾宝炎  
战略创新不仅是小企业战胜大企业、谋求生存和成长的重要方法,也是大企业进行再创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有效方法。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外部环境中,战略创新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战略创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进行战略创新和提高战略创新的成功率成为企业家和经理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本文试图用自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创新产生的机制和提高战略创新的成功率的过程条件,期望对企业家和经理人在实践中有所裨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梦丹  朱桂龙  马文聪  
在自组织特征约束下,基于创新过程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合作主体的合作关系分为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不合作、研发阶段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不合作、研发阶段不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合作、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合作四种情形。以企业、学研机构等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在于博取收益为假设,对四种情形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四个博弈模型,探寻了其纳什均衡,并对在四种情形下各主体合作程度对收益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合作主体搏取收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只有有益于获得稳定的收益,其合作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梦丹  朱桂龙  马文聪  
在自组织特征约束下,基于创新过程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合作主体的合作关系分为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不合作、研发阶段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不合作、研发阶段不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合作、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合作四种情形。以企业、学研机构等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在于博取收益为假设,对四种情形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四个博弈模型,探寻了其纳什均衡,并对在四种情形下各主体合作程度对收益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合作主体搏取收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只有有益于获得稳定的收益,其合作关系才会更加深入和稳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梦丹  朱桂龙  马文聪  
在自组织特征约束下,基于创新过程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合作主体的合作关系分为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不合作、研发阶段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不合作、研发阶段不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合作、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合作四种情形。以企业、学研机构等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在于博取收益为假设,对四种情形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四个博弈模型,探寻了其纳什均衡,并对在四种情形下各主体合作程度对收益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合作主体搏取收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只有有益于获得稳定的收益,其合作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郝丽风  章仁俊  叶彩霞  
现代组织要持续发展必须同时具备控制与创新能力,然而控制与创新之间的对立却为组织同时拥有这两种职能带来了困难。自组织团队作为一种特殊的系统,具有强大的创新和适应能力,由于其独特的控制模式不再与创新对立,该类团队能够实现组织中控制与创新的协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丽风  章仁俊  
企业处于创造性空间是企业产生根本性创新的条件,从而也是企业从根本上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通过构建自组织团队,使企业中的团队处于创造性空间,即可以实现企业根本性创新的目的,又可以使企业规避由整个企业都处于创造性空间所带来的创新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进富  赵慧  张颖颖  
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家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文章基于协同学理论的自组织、序参量和控制参量原理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及其在协同创新自组织过程中的作用,运用绝热消去法、伺服原理和系统演化方程分析内外部动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自组织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西方工业国家,以私有产权为其制度的基础,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其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它们在短短的几百年内,激励人们作出了层出不穷、给人类带来大量物质财富的新发明。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著作中,对此给予高度的赞扬。在二十世纪,西方工业国家的技术进步速度仍然惊人,把人类进一步推入到一个以信息为特征的时代。为什么西方工业国家会有如此高的技术进步速度?我们的答案是:市场是一个对技术创新进行自组织的过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阎忠吉  姜春林  
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开放性、自组织、非线性、动态性等特点。其演化的动力来自系统内各主体间的竞争与协同,所以用耗散结构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分析区域自主创新的内涵,认识区域自主创新的形成机制,可以为区域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谷波  
自组织理论是研究客观世界中自组织现象产生、演化的系统科学理论,它以全新的思维方法对企业做出更深刻的理解。企业是经济社会中一种完整的自组织,企业内部各个基本单元之间、企业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本文运用自组织理论方法来探讨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过程就是使企业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的过程,是企业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企业由此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创新具有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涨落等基本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建明  岳一涛  
文章分析大学研发体系的现状,针对现行体系的弊端采用自组织创新理论尝试构建一种既能够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又能够更好的发挥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提升大学的研发水平,正确引导社会前进,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研发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利平  
创新集群是一个自适应、自协调、自组织的复杂系统。本文首先阐述了创新集群的内涵,提出了创新集群的知识溢出、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和规模经济四个关键性要素。将创新集群分为内生性创新集群和外生性创新集群,尝试运用耗散结构、协同学等自组织理论和演化经济学观点,研究两种创新集群的演化机理,重点探讨市场机制、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在自组织进程中的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内生性创新集群演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孕育期、创生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渐变是其主要演变特征;外生性创新集群演变主要由政府和外资共同驱动,突变是其主要演变机理;两种创新模式都是通过非线性机制,依靠路径依赖和正反馈作用的自组织演化,最终形成完整的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砚君  祁大伟  
如今,快速变化的环境为企业带来商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危机,创新、转型与可持续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而原有的领导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文章基于自组织理论,通过三种路径:组织场域层面重塑企业的组织边界与系统环境、多元分散中心去除企业控制中心、扩展合作使输出产品及服务向更多领域渗透,构建新的企业领导模式,以使企业拥有适应快速变化环境与应对复杂境遇的能力,从而适时进行自我创新规避外界风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马昌法  
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自组织现象的理论工具。本文试图探讨如何运用自组织的演化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珩  
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在走向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过程中,有两条被称为"死亡之谷"的必经之路:技术创新转化为原型产品;原型产品实现产业化。系统在开放的条件下,自组织机制作用使系统微观层面各子系之间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当表征该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某一阈值时,系统宏观结构发生突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反之,产业发展停滞。鉴于此,政府扶持政策宜有选择地作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